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和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了解46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炎肺部感染的临床症状和护理特点。结论:积极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前后脑脊液变化特点。方法 分析8例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d及15~28d进行监测。结果 8例患者潜伏期为3~7d,其临床特征除具其他脑膜炎特征外,易合并突发性耳聋、重听、口唇疱疹等症状;脑脊液治疗前白细胞分类均以多核细胞为主(0.82~0.98),治疗后7~14d4例、15~28d2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未达正常,其分类均以单核细胞为主(0.55~0.98)。结论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重,经抗菌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分类由多核细胞为主较快转为以单核细胞为主,此变化特点与常见化脓性脑膜炎不同。  相似文献   

3.
高瑛  刘庆梅 《现代保健》2009,(20):126-127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开展健康和功能锻炼,了解其病情治疗效果。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呼吸道堵塞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痊愈67例,好转35例,死亡4例。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方法。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病区消毒隔离,并且实施了心理护理,各种症状护理,临终护理与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艾滋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3例病情稳定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史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先琼 《药物与人》2014,(9):320-320
目的:分析和研究整理护理在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肺炎患者106例,在治疗期间给予其行整体护理干预,将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106患者中:治愈出院83例,占78.3%;留院观察21例,占19.8%;死亡2例,占1.9%。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对缩短治疗时间及减轻患者精神与经济负担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询问患者、接诊医生以及现场观察等进行调查。结果2005年7月广东省报告1例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病例猪链球菌来源于病猪,通过受伤右手指而感染,无人传人现象。结论控制生猪疫情及做好屠工个人防护是防止本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措施,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2月住院部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在手术期间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从患者自身护理、手术操作护理以及术后用药监督、感染监护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手术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及医院感染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85例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均顺利开展,实施手术后的812h内拔除气管后6h进流食,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3.5%,经及时治疗处理后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开展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瓣膜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出有效的方法及措施,从而更好的帮助其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手术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终末期患者癌性伤口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1例患者局部伤口评估,选用湿性敷料达到自溶清创、治疗感染、减轻疼痛、防止出血、消除异味、收集渗液等作用和全身整体评估,注重心理沟通、家庭配合、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伤口清洁、控制感染、无明显疼痛及出血、无异味,周围皮肤完好,情绪改善。结论:湿性敷料能有效控制癌性伤口的症状,提高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肝硬化患者从身心两方面及保证社会支持系统上给予重视和指导,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措施。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易反复,感染、劳累及饮食不当是引起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晓光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438-3439
目的探讨化学性眼外伤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收治3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治疗中进行临床观察及有效的综合护理,对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4例化学性眼外伤患者,无1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患者视力恢复也较好,烧伤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眼部化学烧伤患者尽早治疗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胡平 《现代保健》2013,(11):77-78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胃出血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54例行内镜辅助下治疗的胃出血患者,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4例胃出血患者经内镜辅助下治疗和护理后,显效4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术后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1例患者出现胃穿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对行内镜辅助下治疗的胃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细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儿出现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其余患儿均治愈后出院,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38.5±9.8)h。5例患儿在治疗后4-8h出现黄疸轻度反弹,2d后逐渐消退。结论: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全程不间断的精心护理有利于确保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针对并发症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感染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胰瘘1例,肠瘘1例,1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痊愈出院。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一例人感染1型猪链球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查找可能的感染来源,为人感染1型猪链球菌病病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例在发病前1周食用过市场上购买的猪肉,可能通过接触携带1型猪链球菌的猪肉感染。结论 1型猪链球菌一般不导致人类感染,但对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有致病性,要进一步关注1型猪链球菌毒力的变化和耐药情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应对此类病例,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菌群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北欧和东南亚的畜间广泛流行。人感染猪链菌病以散发为主,我国于1998年和2005年发生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暴发疫情,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半数以上。文章主要对猪链球菌病病原学特性和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特征、流行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流行环节、流行因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为今后该病的有效诊断、防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病例置管时间2~43天,均无导管相关性感染现象。其中1例患者置管后自行脱出,55例患者病情平稳转科前拔管,21例患者带管转他科继续治疗,14例患者带管死亡,留管期间导管堵塞3例,经处理后均再通。结论:CVC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做好CV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导管的维护,可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危险因素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1:M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疫情早期发病的29例人感染猪链球菌患者及其家属、邻居和一起处理过病(死)猪的个体共147名匹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危险因素重点是与病(死)猪及其制品的接触方式。统计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一周内曾屠宰过(OR=11978,95%CI:3.355~42.756)和洗切加工过(OR=3008,95%CI:1.022~8.849)病(死)猪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估计屠宰和洗切加工暴露的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别为91.65%和66.76%。在研究人群中,喂养、销售、埋葬和食用等暴露因素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屠宰和洗切加工病(死)猪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的脑脊液或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PCR检测。结果 2006年至2021年,广州市共累计报告75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其中,本地病例46例,输入病例29例。报告了1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1.33%。以夏秋季多发,占比74.67%,病例年龄分布中位数为58(47,66)岁,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3.17[DK]∶1;发病人群的职业分布为来自屠宰场或从事猪肉零售相关工作、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农民、餐饮食品业、工人;职业和生活接触暴露占56.00%,暴露前手部有伤口病例占28.57%;猪链球菌的血清型以2型为主,占比76.60%。结论 广州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的防控形势较为严峻,需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动物防疫部门的交流与协作,提高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闵行区1例猪链球菌2型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上海地区少见和输入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疫情预警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病史、流行病学史以及现场环境调查,查找感染来源与感染途径,并对脑脊液进行病原培养分离猪链球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Vitek2GP鉴定、PCR技术检测种属特异性基因、毒力基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颈部僵直,血液检测显示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头部CT检查显示双侧筛窦、双侧上颌窦炎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患者分离株种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毒力因子cps-2J和ef均呈阳性。结论该病例为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脑膜炎病例;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与其及时的诊断治疗以及含毒力因子种类有关;医疗机构应尽早识别早期感染病例,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避免发生重症和死亡病例;农业、卫生、市场管理等部门应完善动物疫情通报,建立主动哨点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 48 例经胸腔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患者进行有效的穿刺前准备、穿刺中配合、留置导管护理、胸腔内注药的护理.结果:48 例患者置管时间最长 23 d,最短 4 d,平均 12.6 d,维持了有效引流,无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恶性胸水患者的护理要注重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