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60岁以上老年人退行性心瓣膜病26例,占357名总受检者的7.28%。26例中主动脉瓣硬化或钙化者16例;二尖瓣环下钙化者4例;主动脉瓣硬化或钙化合并二尖瓣环下钙化者6例。10例二尖瓣环下钙化均出现于后叶下方,其中6例中至重度瓣环下钙化者5例有不同程度的左房扩大。对本病的诊断、临床意义及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 目的 分析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衰败(EBF)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长海医院2001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接受生物瓣置换术后EBF的临床资料。在PuBmed通过主题词“bioprosthesis”、“heart valve prosthesis”、“early failure”、“bioprosthesis failure” 对1994-2014年EBF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回顾。结果 共发现3例(占生物瓣置换病例的0.5%),EBF原因分别为自身瓣叶粘连、代谢综合症导致生物瓣早期钙化、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文献回顾收集病例报告14例,其中生物瓣与自身瓣叶粘连6例(42.9%);患者本身代谢异常3例(21.4%);术后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2例(14.3%);慢性炎症反应2例(14.3%);手术操作不当1例(7.1%)。结论EBF少见,但后果严重,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苏丕雄  胡旭  刘岩  顾松  颜钧  张希涛 《北京医学》2004,26(5):333-335
目的探讨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时机及外科处理特点.方法选择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28例,其中严重主动脉瓣病变[严重狭窄或(和)严重关闭不全]合并不同程度冠心病24例,中度主动脉瓣病变[中度狭窄或(和)中度关闭不全]合并严重冠心病4例.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置换生物瓣25枚,双叶机械瓣3枚,平均搭桥2.3±1.2支,术中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4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者3例,开胸止血者1例,延迟关胸者1例.术后瓣周漏保守治疗1例,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5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无缺血表现.术后病理诊断所有主动脉瓣均为退行性改变.结论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有特殊的病理改变及手术处理方法,掌握好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机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戊二醛(GA)处理的异种生物组织瓣的临床广泛应用,有的作者通过对置换后生物瓣的病理观察,发现某些受者对植入的辦膜仍有免疫排斥反应,并认为后者是影响其远期效果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生物辦给受者植入前,对其残余抗原性的检测和鉴定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报道不多,也没有公认简便而  相似文献   

5.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瓣周漏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科共收治瓣周漏 13例 ,现将其发生原因 ,防治与预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2 1~ 6 0岁。8例发生于我院 ,5例为外院术后转我院治疗。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瓣膜退行性变 3例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1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1例。病理 :瓣叶瓣环钙化 7例 ,瓣叶瓣环卷曲增厚 1例 ,瓣膜瓣环组织薄弱 3例 ,瓣膜瓣环黏液样变 1例。瓣叶有赘生物且穿孔 1例。有明显心衰症状者 10例 ,其中 4例出现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连续缝合法在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21例,双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均采用连续缝合法置换生物瓣。其中置换上21 mm生物瓣1例,23 mm 19例,25 mm 8例。结果:本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7±12)min,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无主动脉瓣钙化者主动脉阻断时间(36±4.6)min。无主动脉瓣周漏,置换21 mm生物瓣者跨主动脉瓣压差48 mmHg。其余患者跨主动脉瓣压差(10±4.3)mmHg。结论: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中采取连续缝合法可置入比主动脉瓣瓣环内径大1~2 mm的生物瓣,获得较大的有效瓣口面积,可以有效降低跨瓣压力阶差,减轻左心室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钙化机制,目前尚未充分阐明。已有的研究表明,碱性磷酸酶(ALP)在生物钙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钙化程度心脏瓣膜中ALP的生物活性,并探讨ALP与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尸检材料:死亡24小时以内取材的尸检心脏瓣膜共18例。老年患者14例(ot-84岁,男12例、女2例);青中年患者4例(l-41岁,男3例、女1例)。取各例H尖瓣前叶。主动脉瓣左冠瓣、无冠瓣共48叶。用去离子水冲净后以分析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分装人清洁血清管一刀℃冻存。根据光镜下瓣膜…  相似文献   

8.
朱红梅 《当代医学》2011,17(31):67-68
目的探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CVHD)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和相关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VHD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明显高于二尖瓣,无冠瓣钙化明显多于左、右冠瓣;瓣膜功能障碍以不同程度的反流多见;本组CVHD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病者55.8%,冠心病者35.3%,糖尿病者25.6%,高血脂症者36.5%。结论 CVH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除了与年龄有关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也是导致或加重瓣膜退行性变的重要原因。超声心动图能判断CVHD钙化病变的部位、严重程度及瓣膜功能,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植入人体经戊二醛处理的生物猪瓣衰变后的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方法 取20枚再次二尖瓣置换患者手术时切除的衰变猪二尖瓣,观察其大体形态的变化和瓣叶的镜下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的变化,同时和3枚未植入人体生物猪瓣比较。结果 20枚生物瓣植入人体60-156(平均96.8)mo,切除后发现有16枚瓣叶撕裂,3枚瓣叶穿孔,1枚为感染性瓣膜炎,所有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镜下见:胶原纤维透明变性,局灶性溶解,颗粒性物质增多和炎细胞侵润,纤维间粘多糖物质明显增加,尚见红细胞渗出和脂质体沉积。免疫组化显示抗Ⅰ、Ⅲ型胶纤维单克隆抗体的表达较未移植猪瓣叶明显减弱。结论 戊二醛处理的猪瓣植入人体后,瓣叶胶原纤维退行性变化,撕裂与钙化是生物瓣衰败的病理基础,多糖类物质渗入和巨噬细胞蚕噬作用加速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物瓣存在晚期钙化、衰败 ,患者因此而被迫再次行瓣膜置换术。为此 ,我院从 1985年开始研制新型防钙化生物瓣 ,经实验研究证实 ,该生物瓣具有良好的抗钙化效果 ,1989年应用于临床 ,至 2 0 0 1年 12月已用 80个瓣膜为 65例病人进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术 ,经长期随访 ,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5例换瓣病例中 ,男 38例 ,女 2 7例 ,年龄 11~ 70岁 ;术前心功Ⅱ级 9例 ,Ⅲ级 42例 ,Ⅳ级 14例 ;胸部X线片显示心胸比在 0 .5 0~ 0 .75。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 ,单纯左房室瓣置换 40例、主动脉瓣置换 5例、右房室瓣置换 7例 ,左房室…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的病理解剖及手术治疗[徐志云等.解放军医学杂志,1997;22(3)∶159]在近16年中共手术治疗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34例,占同期主动脉瓣置换(AVR)的18.9%。行AVR32例,因主动脉瓣钙化或赘生物累及二尖瓣行双瓣置换(DV...  相似文献   

12.
张华  王艳红 《吉林医学》1999,20(6):359-359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及意义,本文对我们自1996年7月至1998年3月临床诊断为老年性退行性心脏辩膜病56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患者,男42例,女14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2岁,平均年龄77岁。56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均以临床表现及心脏超声检查确定诊断。1.2诊断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②心脏彩超有典型的瓣膜钙化或瓣环钙化,病变主要累及瓣环、瓣膜基底部和辩体,两瓣尖和瓣叶交界处甚少波及,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瓣膜病变。③X线检查有瓣膜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BP-Ⅰ型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的患者长期超声随访观察中发现5例置换后瓣叶撕裂患者,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29~54岁。原瓣膜病变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双病变,换瓣部位均为二尖瓣。全部病例术后杂音消失,心功能恢复到NYHA Ⅰ或Ⅰ~Ⅱ级。生物瓣体内放置时间分别为8年2例、7年2例,5年1例。由于瓣叶的撕裂临床上迅速出现心功能失调。5例均有心累气急和不同程度肝大及下肢水肿。心尖区可闻及3/6~4/6收缩期杂音(表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二法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36例,均在中度你人本外循环下进行手术,28例行二法瓣置换术,其中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结构,20例保留部分后叶及其瓣下结构。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4例行Carpentier‘s环成形术,2例行DeVega成形术,2例行腱索乳头肌缩短+瓣叶折叠。结果:围术期因严重低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颅骨瓣腹壁皮下埋藏新骨再生情况和发生原因进行研究。方法 32例颅骨瓣埋藏腹壁皮下40~186天后,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局部新骨再生情况。结果:颅骨瓣腹壁上下埋藏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和异物反应,其中2例在其凹面、5例在其凸面有新骨形成。结论 在摘除颅骨瓣进行腹壁皮下埋藏时,颅骨外膜剥离不完全与 组织之间易形成新骨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三尖瓣生物瓣置换例数较少,其耐久性和失功能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报道了一例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三年因自身三尖瓣瓣叶与生物瓣粘连导致瓣膜早期失功能的罕见病例。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三尖瓣生物瓣耐久性满意,早期失功能与左心系统不同,主要与血管翳增生、自身瓣膜粘连及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 1904年Monchkebery首先发现人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发生退行性变,导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1910年Dewisky首次描述了二尖瓣环钙化。所谓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是指原来正常的瓣膜或在轻度瓣膜异常的基础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及纤维化,使瓣膜增厚、变硬、变形及钙盐沉积,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病变主要发生在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环钙化。因病变可以累及瓣周组织、冠状动脉、心脏传导系统以及主动脉和左心房,临床上可以出现房室及来支传导阻滞、早搏和心房颤动等,也是老年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18.
1定义及其流行病学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senile calcific aortic stenosis),又称“主动脉瓣退行性变”( degenerative aortic stenosis)、“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 senile aortic stenosis)、“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calcific aortic steno-sis),是与年龄相关、以主动脉瓣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硬化、钙盐沉积为主要改变,主动脉瓣狭窄为主要功能损害的疾病。瓣叶钙化是老年性瓣膜疾病的突出改变。虽然瓣叶钙化亦见于风湿性和先天性二瓣化畸形的主动脉瓣,但习惯上“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一词等同于“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一词[1]。国内也有用“主动脉瓣老年钙化病”一词命名该疾病,它强调了其功能损害不仅限于瓣膜狭窄,因部分病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它与二尖瓣环钙化( mitral annu-lar calcification)同属退行性的老年性疾病,可统称为“老年钙化性瓣膜病”[3]。  相似文献   

19.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5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琛  陶翠菊  樊桂芬 《右江医学》2006,34(4):450-451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瓣膜病变严重,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能维持心脏功能,而采取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和方法。2003~2005年笔者对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了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8.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8例,二尖瓣退行性变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二尖瓣病变23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膜病变7例,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8例;心功能Ⅱ级35例,心功能Ⅲ级11例,心功能Ⅳ级4例。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25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9例,双瓣置换7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 左室…  相似文献   

20.
华法林是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及体循环栓塞的常用抗凝药,其抗凝效果好坏直接关系患者的术后健康。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5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服用华法林的观察与指导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其中男17例,女38例,年龄28-68岁;行二尖瓣置换40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8例;使用生物瓣1例,机械瓣54例;治愈53例,死亡2例。2抗凝时间与用法心脏瓣膜置换分生物瓣置换和机械瓣置换两种,生物瓣置换术后需抗凝3~6个月,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一般于术后48小时或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小时即可开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