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9Tc—MDP治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与双磷酸盐类药物帕米磷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模型动物,比较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99Tc-MDP的治疗价值。方法分别设正常组、骨质疏松组兔。由皮质激素盐酸地塞米松(DX)诱导制作兔骨质疏松模型,模型兔部分行^99Tc—MDP或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各自疗程时间为15周。取实验兔股骨、腰椎、股骨头部位进行骨密度、骨形态计量、组织病理学等测定。组间数据比较行t检验。结果对除正常组外实验兔予肌内注射DX6周后,骨质疏松模型组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骨母细胞消失等,股骨头的骨密度降低22.93%(t=7.969,P〈0.01);正常组基本无骨质破坏征象。表明本次实验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分别经^99Tc-MDP和帕米磷酸二钠治疗15周后,与未治疗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其腰椎骨密度分别上升19.30%和12.28%(t=2.649,2.753,P均〈0.05),股骨头骨密度上升36.70%和20.97%(t=3.497,3.705,P均〈0.01)。同时骨组织病理学、骨形态计量、核素骨显像等结果均也有差异。^99Tc-MDP治疗组和帕米磷酸二钠治疗组比较,骨形态计量和股骨头骨密度前者比后者增高更明显,t=3.499和3.652,P〈0.01;腰椎骨密度相比,t=2.975,P〈0.05。结论^99Tc—MDP与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后骨密度均有上升,^99Tc—MDP疗效更为显著,可能与^99Tc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和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防治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中药补肾壮骨颗粒进行处方优化筛选。方法维甲酸诱导大鼠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模型,以仙灵骨葆为阳性对照,观察补肾壮骨颗粒3个组方对血液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和组织计量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和补肾壮骨处方均可降低骨吸收,以处方3低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阳性对照和处方3有增加ALP、BGP的作用,以及提高骨湿重系数(P〈0.05)、增加骨体积的作用;各给药组大鼠胫骨近端骨松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均有显著变化(P〈0.01),3个处方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左侧股骨和胫骨弯曲试验(折断)和第4腰椎压碎试验的最大荷载均有增加的趋势,以处方3的低剂量组最明显,分别增加了16.2%、17.7%、15.4%。结论补肾壮骨方剂3个处方均有对抗维甲酸致SD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以处方3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11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的为提高骨显像对骨性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诊断效率,对117例PHPT患者骨显像特点进行分析。方法117例PHPT患者,男50例,女67例,其中116例为甲状旁腺腺瘤,1例为甲状旁腺腺癌,平均年龄61.1(12~86)岁。所有患者均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骨显像图分为4种类型:Ⅰ型骨显像阴性;Ⅱ型骨显像局部骨异常,即局灶型,又再分为2个亚型:ⅡA型颅骨和下颌骨放射性浓聚,ⅡB型表现为除有ⅡA型特点外,还存在其他局部骨代谢异常;Ⅲ型全身骨放射性摄取增加;Ⅳ型表现为全身+局部骨代谢异常。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7例骨显像表现为Ⅰ型者47例,占40.17%;Ⅱ型35例,占29.91%,其中ⅡA21例,ⅡB14例;Ⅲ型30例,占25.64%;Ⅳ型5例,占4.27%。70例Ⅱ、Ⅲ、Ⅳ型异常骨显像PHPT患者有骨折史、结石史、骨折+结石史、骨质疏松史和骨痛史,分别占55.71%(39例)、11.43%(8例)、10.00%(7例)、72.86%(51例)和37.14%(26例);而47例骨显像Ⅰ型者上述病史分别为2.13%(1例),0,0,21.28%(10例)和21.28%(10例)。两者各种病史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2,P=0.01)。Ⅱ、Ⅲ、Ⅳ型(骨显像异常)与Ⅰ型患者的肿瘤体积、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分别为(14.52±13.72)cm^3和(0.78±1.33)cm^3、(731.67±618.40)ng/L和(112.04±62.98)ng/L、(3.05±0.29)mmol/L和(2.56±0.42)mmol/L、(0.71±0.14)mmol/L和(1.03±0.36)mmol/L,两者相比t=-5.724,-5.741,-7.274和-6.451,P均〈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约40%PHPT患者骨显像正常;(2)PHPT患者4种骨显像结果反映了骨损害的情况;(3)PHPT的骨显像特点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家兔血浆内皮素(ET)、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将96只13本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24只)和造模组(72只),按贺氏造模法造模后各随机抽取8只,两组对比检测造模是否成功。成功后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活血通络汤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模型组,治疗组按高、中、低剂量分别灌服活血通络汤,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灌服等量蒸馏水。于给药第8W末,进行血浆ET、BGP的检测,同时电镜观察股骨头组织空骨陷窝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ET含量升高(P〈0.05),血浆BGP含量降低(P〈0.05),股骨头空骨陷窝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血浆ET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BGP含量明显升高(P〈0.01),股骨头空骨陷窝率明显降低(P〈0.01);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剂量越高疗效越优(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能够明显下调SANFH模型兔血浆ET含量,提高血浆BGP含量,降低空骨陷窝率,提示活血通络汤在改善缺血环境的同时,可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和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3N-NH3·H2O联合^18F—FDGPET/CT显像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瘤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的10例PCNSL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43—74(59.10±12.47)岁]和15例胶质瘤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14~72(46.73±19.61)岁]进行^13N-NH3·H2O和^18F—FDGPET/CT显像。以肿瘤与脑灰质摄取比(T/G)评价肿瘤的放射性摄取量。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取差异,通过判别函数分析两者联合的诊断效果。结果PCNSL组^18F—FDG的T/G值明显高于胶质瘤组,分别为3.27±1.21和1.57±0.39(t=5.630,P〈0.001),而PCNSL组^13N—NH3·H2O的T/G值明显低于胶质瘤组,分别为1.43±0.26和2.12±0.69(t=-3.551,P〈0.01)。相对于^13N—NH3·H2O的T/G值,所有PCNSL病灶(14个)均表现为高的^18F-FDGT/G值,而77.8%(14/18)的胶质瘤病灶则显示相反的结果。利用判别函数分析,2种显像剂联合对肿瘤分类的整体准确性达96.9%(31/32),仅1例胶质瘤病灶误判为PCNSL。结论^13N-NH3·H2O联合^18F-FDG有助于鉴别PCNSL和胶质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截骨术后新桡腕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择甲醛固定的尸体腕标本(观察组)26只,模拟桡骨远端截骨术后观测桡腕关节面;纵行剖开桡腕关节,描拓桡腕关节的匹配曲线;选用26只新鲜标本(对照组)牙托粉包埋后,用压敏片在双轴液压材料测试系统上测试正常及术后桡腕关节的接触面积和压力变化。结果:对照组桡腕关节匹配曲线良好,桡骨远端截骨术后匹配性略差。腕中立位下,平均腕单位面积负荷为(22.9±4.3)N/cm^2,观察组为(13.9±4.0)N/cm^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截骨术后形成新桡腕关节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均显著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PVP组和PKP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椎体高度压缩率、骨水泥渗漏、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PKP组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39.72±6.82)min/椎和(6.11±1.73)mL/椎,均明显高于PVP组(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VP组和PKP组各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PK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压缩率均低于PVP组( P<0.05); 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5.53%,明显低于PVP组的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VP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1.26±0.11)万元,明显低于PKP组患者的(4.97±0.2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OVCF,均可以有效缓解疼痛,PKP有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药骨康宁对维甲酸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用45只雌性SD 大鼠, 5~6月龄, 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骨质疏松模型组35只.以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后,骨质疏松模型组的大鼠处死7只,其骨皮质菲薄,部分吸收,骨髓腔增宽,松质骨骨纹理稀疏、变细,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剩余2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模型组(9只) 、骨康宁治疗组(骨康宁组,10只)和雌激素治疗阳性对照组(9只)3组.正常组大鼠及骨质疏松模型组给予常规饲料及蒸馏水,骨康宁组给予中药骨康宁治疗,雌激素组给予雌激素治疗.用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骨密度等实验技术,观察骨康宁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骨康宁治疗后,骨质疏松大鼠的平均骨小梁数、平均骨小梁宽、骨皮质指数、股骨骨密度、股骨的最大变形能力等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组和雌激素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骨康宁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GANFH)过程中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中药"促骨塑膏"对GANFH的防治作用.方法 6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造模组、中药治疗组、中药预防组(n=16),分别于处理的0、2、4、6、8、12周测定血清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的含量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并于第4、6、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双侧股骨头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激素造模组BALP在第4周及第6周升高,TRACP从第2周开始升高,BGP从第4周开始降低(P<0.05);中药预防组BALP从第8周开始、TRACP从第2周开始升高(P<0.05),而BG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2周时,与激素造模组及同组8周时比较,中药治疗组BALP、BGP水平升高,TRACP活性降低,成骨细胞增多,破骨细胞减少(P<0.05).结论 激素通过损伤骨组织细胞导致的骨塑形及骨重建破坏引起GANFH,骨组织细胞功能改变的特异性指标检测对于GANFH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外敷中药"促骨塑膏"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可有效预防兔激素性GANFH.  相似文献   

10.
张恒  任宁涛  刘宁  李洁  王征  毛克亚  崔赓 《武警医学》2016,27(6):545-549
 目的 分析模拟失重雌、雄性大鼠模型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和生物力学之间的相关性,与骨折风险建立联系,探讨航天医疗基础工作。方法 3个月龄雌、雄性SD大鼠各20只,按照性别及是否失重分为4组。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方法,实验4周后处死SD大鼠,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 DEXA)测定L4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骨组织切片染色,ELISA法检测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生物力学测试骨强度。结果 悬吊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BMD均显著下降,雌性悬吊组较雄性组下降明显;组织切片悬吊组较对照组骨组织及骨细胞间隙明显增宽,细胞肿胀;BALP、TRAP雄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09和1.72倍,雌性悬吊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43和2.14倍;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最大压缩压力(MPa)、股骨最大抗弯曲载荷(N)悬吊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BALP、TRAP与椎体最大力学强度Fmax相关性系数r值,雄性组分别为0.985、-0.949、-0.970,雌性组分别为0.908、-0.858、-0.921。结论 失重4周后大鼠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骨小梁结构破坏、力学强度显著下降。雌性大鼠骨质疏松较雄性组明显加重。最大力学强度Fmax与骨密度成正相关,与BALP、TRAP成负相关,未来精准、便捷的骨代谢指标可能成为航天医学预测骨折风险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PHPT)中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与骨矿含量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中国白兔80只,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2组,对照组40只以正常饮食(Ca∶P=1.0∶0.7)喂养,实验组40只以高磷饮食(Ca∶P=1.0∶7.0)喂养,诱发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动物模型。在第3、4、5、6个月末,分别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下雌、雄性大鼠影像学参数预测骨折风险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 3月龄雌、雄性SD大鼠40只,按性别及是否失重随机分为4组,4周后,双能X线检测L4椎体、股骨BMD,Micro-CT分析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测试力学强度。结果失重4周后,雌性组子宫重量降低47.3%,雄性组精囊重量降低39.5%。失重试验组BMD显著下降,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增加;悬吊组椎体的最大压缩载荷(N)、压缩压力(MPa)、抗弯曲载荷(N)较对照组显著下降。BMD、BV/TV、Tb.Th、Tb.N、Tb.Sp与最大力学强度Fmax相关性系数r,雄性组为0.985、0.995、0.948、0.957、-0.990,雌性组为0.908、0.899、0.873、0.852、-0.76。结论失重4周后,不同性别大鼠BMD明显降低,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更严重原因之一。骨密度与失重后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可综合有效地预测失重后的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兔急性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后手术修复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新西兰兔81只,完全随机分为三组,27只暴露出右尺侧副韧带后,但不切断,作为正常对照组(A);27只为切断右肘尺侧副韧带后随即缝合韧带,称为韧带缝合组(B);27只切断尺侧副韧带后不缝合,称为韧带不缝合组(C).分别在术后3,6,12周三个阶段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12周,B组断裂时的位移为(6.06±0.48)mm,C组为(7.72±0,44)mm(P<0.05),B组位移接近A组[(5.87±0.46)mm](P>0.05);B组的最大载荷为(68.23±5.64)N,C组为(42.45±3.66)N(P<0.05),B组接近A组[(72.86±2.99)N](P>0.05);B组的轴向刚度为(11.33±1.52)N/mm,C组为(5.52±0.67)N/nan(P<0.05),B组接近A组[(12.49±1.44)N/mm](P>0.05);B组的功耗为(0.206±0.017)J,C组为(0.163±0.013)J(P<0.05),B组接近A组[(0.213±0.010)J](P>0.05).结论 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后手术治疗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99)Tc~m-双(N-乙氧基,N-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氮化锝(~(99)Tc~m-NOET)静息门控断层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疑诊为冠心病的45例患者注射925 MBq~(99)Tc~m-NOET后1h用SPECT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获得舒张未期容积(EDV)、收缩未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参数和舒张末期容积灌注、局部射血分数、局部室壁活动和室壁增厚度4个靶心图.所有患者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心肌梗死组、心肌缺血组和对照组三组.结果 ~(99)Tc~m-NOET静息门控SPE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42%和83.33%.心肌梗死组的心功能参数[EDV=(129.32±9.14)ml,ESV=(80.97±9.49)ml,LVEF=(40.15±3.28)%]与对照组[EDV=(80.91±3.12)ml,ESV=(30.12±1.79)ml,LVEF=(63.51±1.04)%]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EDV:F=22.103,ESV:F=32.277,LVEF:F=42.604,均为P<0.01),心肌缺血组的心功能参数[(EDV=(70.83±3.46)ml,ESV=(25.13±2.85)ml,LVEF=(65.55±2.62)%]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肌梗死组左室心肌共分为460个节段,其中209个节段局部灌注、局部射血分数、局部室壁活动和室壁增厚度4个靶心图均异常.局部灌注异常的节段共328个节段.伴有局部射血分数、局部室壁活动和室壁增厚度异常分别有250个、240个和276个节段.局部灌注异常的节段与局部射血分数、局部室壁活动和室壁增厚度异常的节段不完全匹配.结论 ~(99)Tc~m-NOET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所获得的整体心室功能参数在心肌梗死的评价中有优越性,但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不大.心肌梗死中存在有不少的局部灌注与心肌室壁功能异常节段的不匹配,对心肌存活的评价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低强度复合振动治疗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振动对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13月龄SD雌性经产大鼠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卵巢摘除法骨质疏松造模,3个月后检查骨密度(BMD)下降后实验组接受低强度复合振动(振动频率45 Hz~55 Hz,振动强度0.12 g~0.21 g,g=9.8 m/s2,20分钟/次/天,5天/周),对照组不进行振动治疗。13周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分别活体测量两组大鼠腰椎、股骨骨密度(Lorland XR-46),胫骨标本骨微结构扫描分析(SCANCO u-CT),测试腰椎、股骨标本力学性能(858 mini bionix)及酶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和I型胶原C端交联肽。结果:复合振动实验结束后实验组腰椎和股骨BMD较实验前显著增加(分别增加0.0110±0.0048 g/cm2,P=0.000和0.0056±0.0065 g/cm2,P=0.004),而对照组显著下降(分别下降0.0071±0.0042 g/cm2和0.0073±0.0063 g/cm2)。相较对照组,骨微结构参数Tb.N显著增加(P=0.002)、Tb.Sp显著降低(P=0.005)以及BV/TV显著增加(P=0.048),腰椎、股骨强度极限也显著增加(P=0.038,P=0.014),但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C端交联肽、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以减轻去卵巢老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猪慢性胰腺炎(CP)MR灌注加权成像(PWI)表现.方法 从28头猪中,以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2头经剖腹行胰管结扎制作CP动物模型,另外6头不进行处理.麻醉后行MR PWI,检查后随即处死动物,根据胰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实验猪分为胰腺正常组、CP Ⅰ期组、CP Ⅱ期组和CP Ⅲ期组.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问胰腺最大灌注斜率、达峰时间和最大强化率,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判定各灌注参数与CP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21头猪进行了MR PWI检查,其中胰腺正常组7头、CP Ⅰ期组7头、CP Ⅱ期组3头和CP Ⅲ期组4头.胰腺正常组、CP Ⅰ期组、CP Ⅱ期组和CP Ⅲ期组最大灌汴斜率分别为(10.88±1.20)%、(10.59±1.02)%、(6.67±1.31)%和(5.4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1,P<0.05);达峰时间分别为(13.82±3.09)s、(12.31±5.52)s、(20.55±3.79)s和(37.26±14.5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P<0.05);最大强化率分别为(62.95±20.20)%、(60.44±20.00)%、(46.33±22.70)%和(67.65±3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3,P>0.05).最大灌注斜率(r=0.72,P<0.05)和达峰时间(r=0.54,P<0.05)与CP严重程度间具有相关性;CP严重程度与最大强化率间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MR PWI可以检测猪CP改变,并可对其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纳米磁粒磁感应加热、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及核素内照射联合治疗MCF-7乳腺癌的作用,探讨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制备转染试剂脂质体(Lipofectamine)/含热休克蛋白启动子的HSV-tk基因表达质粒(pHSP-HSV-tk)、四氧化三铁纳米磁流液、188Re-丙氧鸟苷白蛋白纳米微球(GCV-BSA-NP);进行四氧化三铁纳米磁流液的体内加热实验;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并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60只荷瘤鼠分成6组,每组10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基因转染治疗组,C组为单纯热疗组,D组为基因转染联合核素内照射治疗组,E组为基因转染联合热疗组,F组为基因、热疗、核素内照射联合治疗组.各组经不同方法处理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肿瘤质量,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B、D、E、F组HSV-tk基因表达(与内参β-actin mRNA吸光度比值)情况.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泊松分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 10.0.结果 在动物体内加热实验中,交变磁场(AMF)作用下,不同注射剂量磁粒都引起肿瘤组织温度快速升高,2,4和6 mg磁粒分别使肿瘤温度升至39.6 ℃,43.2 ℃和48.1 ℃,且持续40 min.当AMF作用停止后,肿瘤组织温度10 min内分别降至36.8 ℃,37.5 ℃和37.8 ℃.成功建立MCF-7乳腺癌模型,治疗结果显示:C、D、E、F组肿瘤质量[(452.50±30.29)、(240.98±35.32)、(231.87±27.41)、(141.55±23.78)mg]较A组[(719.12±22.6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0.007,P<0.01),且以F组疗效最好;C组与E组肿瘤质量大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3,7.872,P均<0.05);D组较B组肿瘤质量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5,P<0.05).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B、D组的表达量(0.33±1.30,0.46±0.12)与E、F组(0.66±0.13,0.74±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73,P<0.05).结论 热疗、基因治疗联合核素治疗能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的生长,对乳腺癌治疗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椎体骨折患者51例和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椎体骨折患者59例,记录并观察腰椎、髋部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钙磷值。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体重、身高、BMI、BMD、PTH、Ca2+、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INP、BGP、BALP、β-CTX、25-(OH)Vit D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β-CTX、BALP呈正相关性(P0.05,B值分别为3.952、0.482),与BGP呈负相关性(P0.05,B=-0.223),与PINP、25-(OH)Vit D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β-CTX、BALP、BGP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对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骨量评估的价值,以及131I治疗对Graves甲亢患者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131I治疗的68例Graves甲亢患者[(男性13例、女性55例,年龄(40.6±10.7)岁],治疗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骨密度(BMD),能谱CT测定第3腰椎钙(水)密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治疗后半年随访评价疗效,复查腰椎能谱CT,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131I治疗前后骨量变化。结果DXA的测定结果显示,68例Graves甲亢患者中有21例伴有骨量减少(30.9%),7例伴有骨质疏松(10.3%)。骨量正常组患者的第3腰椎钙(水)密度为(64.33±14.65)g/cm3,骨量减少组为(48.29±4.45)g/cm3,而骨质疏松组为(41.65±1.21)g/cm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11,P < 0.001)。骨量正常组患者的第3腰椎BMD为(1.252±0.305)g/cm2,骨量减少组为(1.103±0.254)g/cm2,而骨质疏松组为(0.539±0.066)g/cm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68,P < 0.001)。Graves甲亢患者的第3腰椎钙(水)密度与DXA测定的腰椎BMD呈高度正相关(r=0.794,假设检验水准α=0.01,t=10.605,P < 0.001)。由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第3腰椎钙(水)密度=24.485+34.529腰椎BMD。治疗后半年随访发现,甲亢治愈组患者131I治疗后腰椎钙(水)密度较治疗前增加,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 < 0.001);而甲亢未愈组患者较治疗前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9,P=0.062)。结论能谱CT测得的腰椎钙(水)密度可用于评估Graves甲亢患者的骨量。患者经131I治疗后,骨量可随着甲亢的有效缓解而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