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异丙酚对大鼠内毒素脑损伤AIF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凋亡诱导因子(AIF)和细胞凋亡在大鼠内毒素(LPS)脑损伤中的变化情况,探讨异丙酚在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雌雄不限,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3组(n=24):内毒素组(LPS组)和内毒素+异丙酚组(LPS+propofol组)经左颈内动脉注射LPS(1 mg/kg)建立大鼠内毒素脑损伤模型,对照组(control组)经颈内动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propofol组颈内动脉注射LPS后即予异丙酚1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3组分别于6、12、24和48 h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额叶皮质,检测脑组织含水量,Annexin V-PI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IF、NF-κB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测AIF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和LPS+propofol组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增高,凋亡细胞增多,AIF、NF-κB和caspase-3表达增加(P<0.05, P<0.01);与 LPS组比较, LPS+propofol组各时点脑含水量、凋亡细胞、AIF、NF-κB和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 ( P<0.05, P<0.01)。结论: 异丙酚减轻大鼠内毒素性脑损伤的机制与抑制脑组织AIF表达水平及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否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调控宿主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用HCMVAD169株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宿主细胞NF-κB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I-κBα的变化,应用MTT方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结果:HCMV感染后48h细胞核表达NF-κB蛋白最多,24hI-κBα降到最低,120hNF-κB失活,bcl-2的表达与NF-κB的活性改变一致。HCMV感染在72h前抑制宿主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在120h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结论:NF-κB在HCMV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增殖与凋亡中起作用,与HCMV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灌胃3个月。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抗原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l-2、bax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Bax、 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PRD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bax、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 蛋白及mRNA的表达、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及caspase-3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特点及Fas(即CD95抗原 )、NF-κB和caspases在此种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TUNEL、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测定TNFα引起体外培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下称内皮细胞 )凋亡。用Northernblot、Fas抗体测定TNFα对内皮细胞Fas表达的影响及Fas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测定TNFα作用后凋亡蛋白酶caspase-8、caspase-3的活化与表达。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TNFα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TUNEL法测凋亡百分率为 14.0 %± 3.1%,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百分率为 13.1%。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APDC)与TNFα共同作用后,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后内皮细胞的Fas表达增高,用Fas抗体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增加。TNFα作用下caspase-8活化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增多。caspase-3抑制剂与TNFα共同作用,细胞凋亡减少。结论:大剂量TNFα(5× 106U/L)能够引起一定量的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发生凋亡。NF-κB有抗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TNFα上调内皮细胞Fas表达,后者参与内皮细胞凋亡。TNFα所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与caspase-8及caspase-3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OD8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pEGFP-C2及pEGFP-NOD8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0、6、12、24 h后,采用Griess reagent法测定观察细胞分泌的NO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 和 TNF-α 的含量;荧光法测定活化的caspase-1水平; Western blotting检测NOD8蛋白表达及NF-κB  p65亚基的核转位情况。结果: (1)与转染pEGFP-C2空质粒组比较,转染pEGFP-NOD8质粒组NOD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2) LPS刺激6、12、24 h后,RAW264.7细胞释放NO、IL-1β及TNF-α均明显增加;而在pEGFP-NOD8+LPS组RAW264.7细胞, NO于12、24 h 的释放显著降低,IL-1β于6、12、24 h的释放也明显降低,TNF-α的释放则无明显变化。(3)在LPS刺激6、12、24 h后, RAW264.7细胞caspase-1活化水平均明显升高,胞浆NF-κB p65亚基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65核转位增加;而pEGFP-NOD8+LPS组可显著抑制caspase-1的活化以及NF-κB p65亚基的核转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OD8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与IL-1β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D8抑制caspase-1及NF-κB 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雄性W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后2周、4周及8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Bcl-2和κB抑制蛋白的表达及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FasL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的mRNA表达下调;κB抑制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NF-κB活性逐渐增高。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MI后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F-κB活化启动Fas和FasL基因转录,Fas和FasL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介导大鼠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在脂多糖(LPS)诱导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腹主动脉EC,经LPS刺激培养不同时间后,ELISA测定cdk5和半氮酶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同时观察cdk5特异性抑制Roscvitine(Ros)对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cdk5蛋白表达。结果:培养的大鼠腹主动脉EC经LPS(10μg/ml)刺激培养4~24h,其caspase-3活性升高,cdk5活性也明显增强(P<0.05或P<0.01),Ros(25~50μM)可显著抑制LPS刺激培养后VECcaspase-3活性(P<0.05)。培养的EC胞浆及胞核均有cdk5蛋白表达,LPS刺激培养15~30min,cdk5由胞浆向胞核转位,1~8h胞浆及胞核cdk5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cdk5可能参与LPS致VEC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验证腺苷A1受体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R-PIA)能否使大鼠心脏产生延迟药理性预适应,以及核因子-kappaB和Mn-SOD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生理盐水组、R-PIA组、R-PIA+DPCPX(特异性腺苷A1受体阻滞剂)组。各组4只大鼠在用药24h,杀鼠获取左室心肌样品,待测心肌NF-κB结合活性(EMSA法)及Mn-SOD含量(ELISA法)。其余8只大鼠在给药24h,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摘取心脏,用于梗塞范围测定(TTC染色法)。结果:R-PIA组心肌梗塞范围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而R-PIA+DPCPX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PIA组心肌NF-κB结合活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增强,其Mn-SOD的含量也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R-PIA+DPCPX组心肌NF-κB结合活性和Mn-SOD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R-PIA药理性延迟预适应与心肌NF-κB激活、Mn-SOD表达增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及可能参与其中的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 探讨他汀类药物可能的非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VSMC, 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钙依赖中性蛋白酶(calpain)活性;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激活;基因组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PI/AnnexinV双重染色等鉴定细胞凋亡。结果:30μmol/Lsimvastatin刺激8h后, calpain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n=4), 12h后达对照的3倍以上(P<0.01);caspase-3的20kD活性亚基在30μmol/Lsimvastatin刺激12h后直至48h均可检测到, 而对照组及simvastatin刺激2h均未见caspase-3的20kD条带;calpain特异性抑制剂PD150606可显著抑制simvastatin诱导的VSMC凋亡, 100μmol/LPD150606与30μmol/Lsimvastatin共同刺激细胞24h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9.5%±1.9%, 显著低于simvastatin单独刺激的24.2%±1.7%(P<0.01, n=4)。DNA梯度现象亦被抑制。同时PD150606也能有效抑制simvastatin诱导的caspase-3激活。结论:Simvastatin诱导大鼠VSMC凋亡可能是通过calpain并进而激活caspase-3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肝缺血前给予1个IPC处理(缺血5min,灌注5min);B组:肝缺血前给予1个IPC处理(缺血10min,灌注10min);C组:对照组,单纯肝门血流阻断。肝缺血时间为30min,再灌注6h。测定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结果:经IPC处理后,大鼠7d生存率为100%,而无IPC处理组即为62.5%。再灌注6h,A、B2组的ALT明显低于C组,P<0.01,A组的ALT亦明显低于B组,P<0.01。检测A、C2组的肝组织Fas-mRNA表达、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发现,A组的上述指标均比C组低,P<0.01。结论:IPC对肝硬化大鼠肝I/R损伤有显著的对抗作用,其中以缺血5min和灌注5min的IPC的作用较强。IPC的保护机理是通过下调Fas-mRNA的表达、抑制caspase-3活性,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凋亡在低氧性肺动脉重构自然逆转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常氧4周组、低氧4周组、低氧4周后复氧1周组及复氧6周组。分别检测右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肺动脉中膜厚度(medial thickness,MT)和中膜面积(medial area,MA),以及肺动脉中膜自噬、凋亡等在低氧-复氧中的变化。大鼠原代PASMCs分为常氧48 h组、低氧48 h组、低氧48 h后复氧24 h组及常氧72 h组,观察PASMCs凋亡和自噬在低氧-复氧中的变化。再将PASMCs分为常氧72 h组、低氧48 h后复氧24 h组及低氧48 h+氯喹(自噬抑制剂)干预后复氧24 h组,观察PASMCs低氧阶段的自噬对其复氧阶段凋亡的影响。结果:(1)低氧使大鼠RVSP、右室肥厚指数、MT及MA显著升高(P0.05);复氧后上述指标逐渐降低。(2)低氧使肺动脉中膜LC3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复氧后上述分子的表达逐步恢复正常。低氧显著降低了中膜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复氧1周其表达显著高于低氧组。(3)低氧期原代PASMCs cleaved caspase-3/PARP的表达显著低于常氧组,复氧后其表达明显升高(P0.05);PASMCs LC3和P62的表达在低氧期显著降低(P0.05)。(4)抑制了PASMCs低氧阶段的自噬后,其复氧阶段cleaved caspase-3/PARP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PASMCs的凋亡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重构的自然逆转;复氧期PASMCs凋亡的发生可能与其低氧期的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和caspase-3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Griess法测定NO2-的浓度,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caspase-3的活力,半定量RT-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多巴胺(0.15-0.60 m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12细胞凋亡,表现为凋亡细胞的TUNEL染色阳性;iNOS mRNA的表达、NO的合成及caspase-3的活力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特异性的iNOS抑制剂aminoguanidine和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通过减少NO的生成和抑制caspase-3的激活阻断PC12细胞凋亡。结论:NO的生成可能是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触发因子,caspase-3的激活是其中的效应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PDTC(25、50、100和200μmol/L)处理U266细胞,CCK-8法和活细胞计数检测U266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DTC处理前后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DNMT1、Bcl-2、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的蛋白水平。结果:PDTC处理U266细胞48 h后,NF-κB(P65)的蛋白水平被抑制;PDTC抑制U266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DTC作用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高(P0.05),细胞被阻滞在G2期;DNMT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TC可通过抑制NF-κB下调Bcl-2的表达,使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8蛋白水平增加。结论:PDTC抑制NF-κB信号通路,通过诱导U266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MT1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和启动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养新生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基因沉默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别或联合RNA干扰沉默GRK5基因表达与NF-κB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进行实验分组。利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GFAP与活性caspase-3表达,细胞分泌TNF-α与NO的浓度,p65、TNF-α、IL-1β和iNOS的表达情况等。结果:GRK5 siRNA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检测到NF-κB表达增多(P0.01),TNF-α、IL-1β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细胞分泌TNF-α和NO增多(P0.01),活性caspase-3表达增多(P0.01)。采用GRK5 siRNA+NF-κB抑制剂联合干预可部分逆转GRK5 siRNA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GRK5基因沉默可能通过刺激NF-κB表达增多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RK5的正常表达可能具有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NF-κB、AP-1及caspase-3在SC58125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C58125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blot及电泳迁移率实验等方法研究SC58125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结果:SC58125剂量依赖性地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伴有NF-κB结合活性的抑制、caspase-3的激活、bcl-2 mRNA水平的降低及p53 mRNA的上调,而AP-1的结合活性则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SC58125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这种效应可能与抑制NF-κB结合活性、激活caspase-3、降低bcl-2 mRNA的表达及上调p53 mRN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髓样相关蛋白8/14(MRP8/14)对人肺泡上皮A549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并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MRP8/14以不同剂量或刺激时间处理A549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549细胞内NF-κB p65蛋白核移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使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探讨NF-κB在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MRP8/14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影响A549细胞的存活(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MRP8/14处理后A549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此外,MRP8/14能够诱导NF-κB p65蛋白发生显著磷酸化,并移位至细胞核中,NF-κB信号通路明显激活,而NF-κB特异性抑制剂Bay 11-7082能够明显抑制MRP8/14诱导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 NF-κB在MRP8/14所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氧预适应(HP)对缺氧复氧(H/R)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3组:正常对照组、HP+ H/R组和H/R组,吖啶橙(AO)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3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心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心肌细胞H/R损伤后,AO染色可见典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为(29.7±5.4)%,HP可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至(7.8±1.3)%(P<0.01)。H/R组心肌细胞caspase-3的相对活性为5.9±0.8,HP+H/R组心肌细胞caspase-3的相对活性为2.6±0.5,显著低于H/R组(P<0.01)。Bcl-2在正常心肌细胞即有表达,其阳性染色吸光度值为119.4±7.1,H/R组为99.6±5.0,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HP+H/R组为126.5±6.2,显著高于H/R组(P<0.01)。结论: HP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而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介质分子之一过氧化氢( H2O2 )在低氧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 )增殖中是否起作用。方法:应用共聚焦显微镜、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印迹杂交等方法,检测了低氧的PASMC PDGF受体途径中的H2O2的变化及PDGF和H2O2对细胞核内与增殖作用相关的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PDGF可使常氧的PASMC中H2O2浓度增高,但明显降低低氧的PASMC中H2O2的量;同一浓度的H2O2,作用于常氧的PASMC,则引起核NF-κB的表达量增加,但对低氧的PASMC核NF-κ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加入PDGF和H2O2的低氧的PASMC较仅以H2O2作用的低氧的PASMC,核NF-κB的量显著增加。结论:PDGF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低氧的PASMC同常氧的PASMC相反,H2O2为抑制因子,对细胞可能产生损伤作用,PDGF可抑制低氧的PASMC产生H2O2并达到促进NF-κB表达增强的目的,从而使胞内与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强,最终达到低氧条件下表达增强的PDGF对低氧性PASMC过度增殖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引起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存活率略降低(P>0.05),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同时ROS含量、核内NF-κB P65及胞浆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LPS+肌肽组(10 mmol/L、20 mmol/L、40 mmol/L)凋亡率有明显降低,ROS含量、核内NF-κB P65蛋白量及胞浆IL-1β和TNF-α的含量均不同程度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肌肽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ROS释放,避免NF-κB P65过度激活,进而减少IL-1β和TNF-α分泌,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