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7级全日制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操作考核.[结果]研究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后<妇产科护理学>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传统法);91.3%的学生喜欢改革后的教学方法,95.7%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89.1%学生认为锻炼了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93.5%学生认为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84.8%学生认为有利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71.7%学生认为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结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许虹波  陈军  尹志勤  李萍 《护理研究》2008,22(8):735-736
[目的]探讨应用SimMan综合模拟人在<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尝试运用 SimMan综合模拟人对55名护理专科生进行<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新方法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92.7%学生认为新方法更有助于培养综合判断能力,76.4%学生认为新方法更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94.5%学生认为新方法更有助于自身尽快适应临床.[结论]运用SimMan综合模拟人进行<内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有待继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实践创新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1名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名,对照组51名,分别采用情景模拟法和病例讨论法实施实验教学。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记录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在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3个项目上,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体验性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验性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角色扮演法及见习体验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及成效的阐述,分析体验性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体验性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应用其进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是合适的.结论 体验性教学克服了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的许多弊端,着眼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其他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深化高职护理医学教育改革,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及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目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教学目标.方法我们对高职护理专业,实施了内科护理学课堂目标教学纵横教学法.结果新的教学方法,有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提高了护理技能的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内科护理学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结论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及全面素质的高职技术型实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我们针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综合能力、提高护生人文执业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护理高职本科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比较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 两种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团队协助精神、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团队协助精神;而传统式教学法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增强方面学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互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法,不仅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在高职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护理高职本科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比较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种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团队协助精神、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例引导的讨论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团队协助精神;而传统式教学法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增强方面学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目前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下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很多老师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开设临床应用护理学课程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该学院开设临床应用护理学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教材。临床应用护理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为实习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基于案例教学法(CBL)建设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护理实践导论》案例库,并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专家团队建设《高级护理实践导论》案例库,对21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用问卷调查法及质性访谈法评价案例库教学效果。结果护理研究生对案例库教学效果评价总均分(32.99±15.77)分。质性访谈中发现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结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护理实践导论》案例库的建设新颖性高、创新科学性强,应用案例库开展教学可以全面提高护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郭晓娟 《全科护理》2013,11(3):272-273
[目的]探讨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护生的就业需求。[方法]以《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作为研究课程,将2008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2009级统招护理本科生5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适应就业需求的考核方式,对两种不同考核方式下的护生综合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综合评价中实验组护生的软技能、临床实践技能、总评价及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实习2个月后,实验组护生的病人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护生就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学》考核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对64名护理专科生《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小组书面作业、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操作考试和理论测验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结果考核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考核方法的改革是有益的尝试,对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症状学理论教学中开展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350人,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00例,均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中症状学内容的授课。试验组40例,采用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综合应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对照组60例,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及学生对教学方法反馈的评价模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 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总成绩[(85.33±15.44)分]优于对照组[(70.05±18.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P<0.01)。试验组学生反馈评价总分[(79.68±5.56)分]高于对照组[(48.08±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1)。 结论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评价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将循证护理引入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效果。方法按循证护理实践方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查房。结果92.8%以上的学生和老师认为,将循证护理运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可增强学生循证护理实践意识、主动参与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启发学生护理科研意识。结论将循证护理引入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开拓了新的教学查房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验性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角色扮演法及见习体验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及成效的阐述,分析体验性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体验性教学收到良好效果,应用其进行《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是合适的。结论体验性教学克服了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的许多弊端,着眼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其他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2006级护理本科老年护理学课程中采用指导自学、案例分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整考核形式等方法,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78分,平均分为86.5分,90分以上学生10名。96.25%的学生认为在老年护理学中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加强了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交流沟通、协助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有助于老年护理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并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法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提高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方法:将83名全日制本科实习护生按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护生进行反思日记法培训并要求在为期5周的实习过程中完成10~15篇反思日记;对照组不要求写反思日记,其余任务和要求相同。实习前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评,并对两组护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习前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实习后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实习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应用反思日记法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实施中应加强护生开放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系统化能力和自信心。结合临床一线实际工作环境,规避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