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RBC是临床血液学测定的重要而又量大的项目,但由于各种原因,测定的准确性不高,各实验室结果差异较大。因此于1987年第四季度开始,对我省县以上各级医院(含大厂矿医院),进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从1987年138个实验室到1990年的工176实验室参加每季一次的室间质评活动。现将1988年以来共13次室间质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提供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3.
1989—1992年全国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四年来血红蛋白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在统一质量可靠的血红蛋白校准物,质评物的基础上,以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以改良偏离指数法评价各参加实验室的成绩,四年来在不断扩大室间质评规模的情况下,Hb总体测定水平明显提高,实验室成绩稳定上升,根据目前现状应更深入细致地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我国Hb测定水平。  相似文献   

4.
生化室间质评物在提高生化结果准确度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提高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及准确度,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方法将参加四川省生化室间质量评价的剩余室间质评物分装后冰冻保存,待回报结果确定后复溶重测。结果对室间质评物重测值、上报结果及回报靶值这三者进行比较分析,针对结果在允许范围之外的项目,分析质控失败原因并及时处理。结论充分利用剩余生化室间质评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及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从1986年起开展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目的是提高医院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校正各实验室间测定结果的差异,增加其可比性。为进一步了解常规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同一项目不同方法学对测定结梁的影响及不同方法均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今年全省常规化学室间质评批号为20050101—20050105(其中20050102,20050103为异常值,简称批号1-5)上报的一些数据及评分结果进行方法学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分析.并对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合格率等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 号)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 的第 12 项指标“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与合格率”,通过医院临床检验项目中参加和通过省级(本省份)临床 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反映临床实验室检验的质量。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可通过多 轮的数据核对和修正,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而对于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的提高,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数据质控规则,以及不及格 结果分析等方面改进实验室的检测性能,以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开展`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为提高各临床实验室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1. 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以下简称室间质评)在全国已普遍开展.我市卫生局遵照卫生部第二周期《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中《综合医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的要求,决定由我市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组织,对市属18个县、市、区的一级医院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于是,从1998年起,我临检中心首次开展地区级室间质评.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初见成效.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1 对一级医院实验室开展室间质评工作的必要性 我省临检中…  相似文献   

8.
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掌握全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状况,使免疫球蛋白类检验逐步规范化,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和质量,方法 依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室间质量评价方案,建立我国免疫球蛋白类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通过定期向全国参评实验室寄发质控样品,然后对回报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评价,试剂盒临床使用评价及检验方法学评价。结果 参加全国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从1994年  相似文献   

9.
室间质量评价(简称质评)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70多年的发展后.得到世界各国各级实验室的高度重视.而得到广泛肯定和推广。室间质量评价是提高检验质量的有效手段。满意的质评结果不但是证明实验室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证据,同时也是实验室认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增加实验室用户信心的指标之一。据统计全国已有一千多间实验室参与了卫生部举行的质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化学定量测定室间质量评价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EQA)的目的是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建立起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EQA是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客观证据,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但是,现行的室间质评由于评价靶值的设定问题、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着质评结果的客观性;同时,由于实验室人员在仪器校准和方法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使质评结果不能反映实验室的真实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6年第1次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使参与质评的实验室之间建立血清钠离子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不断提高重庆市医疗机构血清钠离子测定检验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方法采用数学整体统计方法和t检验法对重庆市2006年第1次血清钠离子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钠离子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仪器和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实验室应建立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参加各级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促进检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开展B 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简称室间质评),评价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2021 年GBS 核酸检测室间质评计划为一年两次,每次质评计划样本盘包含4 支由灭活的GBS 培养液稀释而成的不同浓度阳性样本和1 支阴性样本。样本冷链寄送至各参评实验室,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检测并回报结果,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样本的总体符合率。结果 2021 年两次室间质评分别有33 家实验室报名参加,收到有效报告31 份和32 份。所有实验室室间质评成绩均合格,两次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有87.10%(27/31)和96.88%(31/32),样本的总体符合率为97.42%(151/155)和99.38%(159/160)。结果汇总中共出现检测错误5 例,错误类型集中表现为假阴性。结论 各参评实验室GBS 核酸检测能力总体较高,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弱阳性样本检测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能帮助实验室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开展室内质量控制(IQC)活动能推动和大大促进了医院检验质量提高。同时积极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室间质评活动。提高实验室之间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本文对我院检验科2005~2008年参加福建省临检中心组织的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室间质控(externalqualityassessent。EQA)是对临床实验室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作出评判的重要依据,是实验室评级和认证的必备条件。满意和稳定的室间质评结果需要室内质控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实现。现对本科2001~2010年10年间参加卫生部常规化学室间质控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室内质控参比,以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GB/T 20470-2006)标准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88》(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88,ELIA’88)中“H和I亚章-中度和或高度复杂检验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Prr)”中的内容,并结合我国情况做适当修改后提出,适用于开展临床检验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实验室。标准的宗旨在规范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内容着重在对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申请和标本检测,各专业和亚专业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一般要求,各专业和亚专业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具体要求。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06-09-01发布,2007-02-01实施),  相似文献   

16.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也称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它被定义为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来判定实验室的校准和检测能力,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建立区域内实验室间检验结果的可比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检中心从1989年开展全区的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我省1984年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来,临床化学专业一直采用VIS评分,2000年卫生部室间质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及近两年的试用,向全国推荐PT(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检验)评分,我省于2001年初购进CLInetEQA系统投入使用,同时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即VIS和PT进行评分,现将两种评分方法的评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室间质评项目钾(K)、钠(Na)、氯(Cl)、钙(Ca)、磷(Pi)、糖(Glu)、尿素(BUN)、尿酸(UA)、肌酐(Cre)、总蛋白(TP)、白蛋白(Alb)。1.2室间质评物全年十个批号分两次进行测…  相似文献   

18.
微机在微生物检验室间质评中的应用常若云丁进芳魏莲花张俭(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兰州730000)关键词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系统计算机我们在微生物室间质评实践中,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计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微生物室间质评评分原则,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临床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临床实验室检测的准确可靠。[方法]根据我室的质量保证制度,从实验室内(书写误差、技术问题、方法学问题)和实验室外(室间质控品问题、质控评价问题及经调查后无法解释的因素)分析一次全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结果]该次不理想室间质评成绩的原因在实验室外。[结论]对每一次的室间质评成绩加以分析和总结是实验室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开展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提高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每年向参加流式细胞术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单位发放质控品6个批号,测定项目包括CD3~ 、CD4~ 、CD8~ 和CD56~ 。参加实验室测定样本并回报测定结果,经计算机软件对全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参加流式细胞术室间质评的实验室数为34家,测定结果的平均及格率分别为88%(CD3~ )、91%(CD4~ )、90%(CD8~ )和89%(CD56~ )。结论 多数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在室间质评和质控品给定的靶值范围内,但个别实验室结果存在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