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对《针灸大成》中有关中风的内容加以整理,包括中风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针灸治疗方案、中风病预防、预后和急救方法等方面的记载。分析认为《针灸大成》在中风病的辨治上具有以下特点:重视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注重辨证论治;治疗手法明确;针法灸法并重。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诊断为中风病(中风后遗证)。中医辨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气虚血瘀型)。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中风病从内风治疗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研究《金匮要略》治疗中风病的思想,应从分析侯氏黑散和风引汤着手。从两方的应用可见《金匮要略》在治疗中风时独重内因,其所创立的温通熄风和寒凉潜镇法为现今中风病的两大治法。《金匮要略》在理论上仍沿用了当时和前代盛行的外风学说,但在实践上却大胆突破传统观念,贯彻了从内风治疗中风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的脑血管疾病。笔者应用加味天麻钩藤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1996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及《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确定诊断。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人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的调查,为缺血性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长期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共收集14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量表,按住院后1d、10d,出院后1个月、3个月,共4个时点进行信息采集,结合病例的基线资料,观察各证候的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痰证、风证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证候;进入恢复期后,则以气虚证、血瘀证为其主要证候。结论:提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要分期针对不同的病理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施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是中风病证候计量诊断标准,为中风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依据。对该标准的应用现状做一简要阐述,分析了该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按照量表学的方法,建立更加科学的,信度、效度较高的新一代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及分型标准选择观察对象,将108例中风病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血与中风病病机学说理论的关系。[方法]对中风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气血与中风病的关系分析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并着重探究气血在中风病发病中的基础作用。[结果]唐宋以前医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中风病机;金元时代,则认为中风之本乃内伤血气,或气虚血虚而致痰湿阻滞;明清医家则多从气虚血瘀论,气、血贯穿中风病始终。益气活血法可改善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中风病以气血为病机论治,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中风从气血进行辨证施治,多能促进气血调畅。从"气血"论中风病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可以为中风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用以指导临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中风证治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中风病名、病因病机、证类、治法方药等。该书论述中风字数虽不多,却已构建起中风诊疗体系。《金匮要略》对中风研究主要有以下贡献:①创立中风病名,准确描述其临床特征,并确定为中风诊断条件;②明确邪伤营卫的中风病机;③强调中风病在络脉;④提出中风在络、在经、入腑、入藏的临床分证,成为中风定位标准;⑤创制中风方剂,发明风药通络治法,将扶正达邪、养血祛风、镇潜降逆、清热降火、辛润通络等治法用于中风临证,历久不衰;⑥创造性地建立起中风诊疗体系,特别是对中风分证的表述准确,切合临床,对中风治疗与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名,多源于《素问》衍于《甲乙》,并见于《难经》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内经》中依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和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记载。如在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等载述,在半身不遂期间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名称;而最早用中风名称的《难经》所谓伤寒有王之一日中风及《伤寒论》所谓太阳中风之桂枝汤实乃外感表虚之症,与猝然昏仆之中风迥不相侔。以后,六朝隋唐等时期所述的中风都与《伤寒》、《难经》不同,然观其用药,又并非治神志昏迷、眩晕暴仆之中风。可以说,古代医学是从广义角度来认识风病,并遂类比而名之为中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基本证候及证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FSS评分以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结果脑卒中后疲劳基本证候以气虚证、血瘀证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总数73%;中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且患者FSS评分明显高于风痰火亢、风痰瘀血、阴虚风动三证的FSS评分(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中医证候类型以本虚标实证多见,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虚实证候关联及动态变化。方法设立54个常见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分析常见症状,归纳为9个证候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证候变量因子中实证:肝气郁、痰浊证、瘀血证排在前三位,虚证:肝阴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脾阳虚、心气虚证候因子分别排在4—8位。证候虚实关联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交结证两个因子排在前两位,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3个证候因子分别排3—5位。结论各证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症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李华 《农垦医学》2012,34(3):269-273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脑卒中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调查社区居民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并分析其特征,探讨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能为社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60-146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位致死疾病,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使得预防脑卒中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识别脑卒中危险因素对防治该病意义重大。脑卒中的发生与诸多复杂因素有关,本文就脑卒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涂坤 《医学综述》2013,19(7):1231-1233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种搏动性头痛,属众多头痛类型中的"大户",是一种可以逐步恶化的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脑卒中又称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出现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和偏头痛有许多相同的症状,这给偏头痛患者增添了患脑卒中的担忧,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偏头痛可导致脑卒中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因此需进一步研究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69例诊断为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入院后2、4周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67例,发生率为39.6%。其中轻度抑郁41例,占59.4%,中度抑郁23例,占33.3%;重度抑郁5例,占7.2%;病灶部位与卒中后抑郁有直接关系:提示基底带区病变患者易发生PSD,PSD发生与左右侧大脑半球病变无关;其BI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状态的患者,而且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生物学、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应高度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 is the most common acquired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seriously threate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atient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shown certain therapeutic advantage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new pathogenesis progress on T cell immune abnormality in CITP, and CM studies on interferes effects of cellular immune regulation of CITP in recent years. Qi deficiency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 and internal obstruction of blood stasis are the two common types of CM syndromes in CITP patients,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s include invigorating Pi (Spleen), supplementing qi, activating blood, as well as tonifying qi and activating yang, regulating Gan (Liver) to invigorate Pi. The authors also mentione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CM for CTIP treatment, and put forward new ideas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者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以更好地做到一级预防。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军工医院门诊患者至少具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肥胖和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之一,并用多普勒探头和压力传感探头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进行颈动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和危险因素的调查,按知情同意的原则,选择血流动力学积分值(CVHI)<75分共2000例,每一名患者自就诊之日起共随诊4年(最后一名患者随诊期限至2012年1月),终点事件脑卒中,脱落105例。结果:脑卒中的发病风险随CVHI分值的降低而明显增加(P<0.001),且CVHI分值越低出现脑卒中事件越早;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与脑卒中关系密切(P<0.05),尤其以高血压为著(P<0.001)。结论:CVHI分值降低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见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尤其以高血压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对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求治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影像学、生化及神经心理学检查。根据脑卒中后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抑郁症组和脑卒中组,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以及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组气滞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及气郁化火证积分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脑卒中组主要以单证居多,而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中,以3证及以上的复合证居多,其中肝气郁结证合并气郁化火或阴虚火旺证的比例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组和抑郁症组患者肝气郁结证的比例显著高于脑卒中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最危险的中医证候是气滞血瘀证,脑卒中组心脾两虚证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和抑郁症的主要证候特征是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及气郁化火,其中脑卒中患者心脾两虚证具有年龄依赖性,而气滞血瘀证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抑郁症独立的危险因素,证候越复杂,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