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军医大学22年重大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统计分析我校1979年、1981年~2001年22年获奖重大科技成果,探讨我校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为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学校科技档案,统计了我校1350项科技成果的数量和等级,分析了312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的科室与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结构分布、科技合作单位情况、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果国家奖、省部级一、二等奖分别占科技成果总数的3.2%和19.9%,比重偏低;获奖科室占全校专业技术科室总数的33.3%,学科面较窄且学科分布不平衡;校内外科室合作项目占25.3%;成果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老化现象明显。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基础医学和临床科研创新性研究,突出军事医学特色,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扶持薄弱学科,加快生物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搞好人才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2.
大连医科大学1986~2001年获奖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对我校1986-2001年获奖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有:获奖科技成果的数量与级别、学科(专业)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的年龄结构,分析发现,我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呈上升的发展趋势,1996年以后,获奖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逐步降低,科研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中坚力量,但同时也发现,获得高等奖励的成果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且学科分布不够均衡,开发性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心2003-2012年十年获奖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中心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特别是2012年12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职能转变,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后,科研工作被重新定位,本研究为探索正确处理科研与疾控的关系,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对十年来中心92项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新布局和调整,卫生部科技奖取消,中心成立之初,获奖数量较少,随着中华预防医学会奖的设立,近几年获奖数量有所增多;学科分布渐趋均衡,成果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结论 为保持中心科研工作在全国预防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为疾控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科研与疾控能力兼备的队伍,同时加强科技人员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4.
安徽医科大学208项获奖科研成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通过对我校1978年-2000年的208项获奖科研成果分析,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优势、特点及问题,并为我校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的变化趋势;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职称情况;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年龄情况;获奖成果二级学科分布情况;应用EPI5对“七五”、“八五”、“九五”三个5年计划期间获奖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奖总数、低等级奖数、二等奖数呈上升趋势、一等奖数上升趋势不明显;职称高代与获奖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获奖成果的高峰在50-60岁之间;重点学科获奖数较多;三个5年计划期间二等奖数量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协调获奖成果质量提高速度与数量增长速度,以提高科研水平的层次;重视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采取措施加快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队伍的优势;我校科研工作存在很大潜力;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86-2005年20年获奖成果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该中心科研工作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正确处理科研与疾控的关系实属必要.方法对20年来中心245项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新布局和调整,卫生部科技奖取消,中心也经历了机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在此大环境影响下,获奖数量有所减少,学科分布渐趋均衡,成果类型由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转向以应用研究为主.结论为保持中心科研工作在全国预防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疾控工作提供稳固的技术支撑;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科研和疾控能力兼备的队伍,加强科技人员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6.
南京军区"九五"期间重大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南京军区 1996~ 2 0 0 0年获奖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客观评价军区医学科研工作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促进军区医学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对12 3项重大科技成果的数质量、单位分布、年度分布、成果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九五”期间全区医学科研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成果数量、质量逐年增长 ,不少单位实现了重大成果零的突破。但仍有一些单位科研能力弱 ,获奖成果中国家级奖励偏少 ,军队专用项目比例偏低。结论 应进一步发挥全区的特色优势 ,加强科技投入 ,切实把握科研方向 ,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引进  相似文献   

7.
大连医科大学440项中标科研课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大连医科大学1996~2002年中标440项的各级科研课题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有:立项课题的数量与级别、获资助情况、学科(专业)分布以及课题负责人的年龄结构。结果分析表明:整体科研水平呈上升趋势;科研队伍年龄结构明显改善,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学校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但同时也发现,高级别的课题所占比重不高,课题获资助经费水平较低,各学科(专业)的课题分布极不均衡,开发性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995—2004年获奖科技成果从项目数量、等级分布、学科分布、第一完成人职称分布及课题来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获奖项目数总体呈逐年递增之势,但高级别、高等级的获奖数量少;获奖学科以儿科学为最多,层次为最高;获奖数量、等级与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职称呈正相关。找出了影响科研成果工作的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医院科研工作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获奖项目10年现状及前后5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掌握我省10年(1990-1999)获奖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现状及前后5年变化情况,为加强科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云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档案,对获奖卫生科技成果的获奖级别、等级、学科分类、完成单位的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前后5年(1990-1994和1995-1999)对比分析。结果 10年来获奖科技成果总数为805项,获得高等级的卫生科技成果较少,低等级奖项多,多为省级和厅级3等奖;应用技术成果占45.34%,基础理论成果占39.5%,开发研究占7.85%;科技成果获奖单位以省级医疗卫生、科研机构为主(占72.17%)。前后5年分析表明:后5年在获奖总数、各等级获奖数、各学科分类获奖数、各级别单位获奖数上均明显多于喻5年,但高级别奖项上,后5年却明显低于前5年;后5年省级奖所占构成比有所上升,厅级奖所占构成比有所下降;前后5年获奖项目在各等级所占构成比、各学科分类所占构成比、各单位所占构成比上却无明显改变(P值均大于0.05)。结论 云南省卫生科研工作近10年来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全省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类结构不合理,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从科研成果获奖情况谈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医院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探讨医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1998~2007年获奖科研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专业)分布、单位协作情况、第一完成人的年龄结构、职称、学历(位)等指标进行统计 结果 中年科技人才是医院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高职称人员在获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优势,高学历人才还需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结论 抓好科研人才继续教育。重视科研协作,提高成果水平。巩固和加强科研优势学科的建设,带动科研弱势学科的发展。完善激励机制,稳定扩大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一个研究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科研立项和获奖数量的多少及等级的高低,基本上能反映该单位的整体科研水平,它是衡量该单位科技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1981年至1995年科研立项及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以期保持优势,使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一、资料与方法查阅1981~1995年(“六五”~“八五”期间)在我院科研处存档的科研立项及获奖成果目录,统计数量。对“八五”期间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的科室分布及主要负责人的年龄进行统计分析。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立医院1999-2006年完成科技成果情况的统计分析,客观评价科研工作的优势及问题,为进一步促进该院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从174项科技成果的获奖数量与等级、学科专业分布、科技成果负责人年龄结构及职称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7项,获奖率为67.24%,其中1999、2001、2006年每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4项;2000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1项;2002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6项;2003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8项;2004年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及省级科技成果奖14项;2005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获奖成果学科分布为:内科34项,外科39项,妇产科11项,儿科13项,五官科7项,其他科室13项。科研成果第1完成人年龄小于40岁32人(18.39%);40~49岁74人(42.53%);50~60岁30人(17.24%);大于60岁的38人(21.84%)。科研成果第1完成人职称为主任医师(教授)59人(33.91%);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3人(47.70%);主治医师(讲师)32人(18.39%)。8年内1人获3项以上成果奖7人。结论山东省立医院8年间获省级科技成果数量每年基本相同,但获国家奖数量偏少,获奖成果学科分布不平衡;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是科研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10年间医药卫生获奖科技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1996-2005年度卫生厅直属医药卫生获奖科技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山西省医疗卫生发展状况,并为制定科研规划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获奖项目总数298项,其中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及山西省眼科医院所承担的项目,占到了研究成果总数的绝大部分。获奖成果第一负责人中40-49岁年龄人员成为山西省医学科技方面的主力军。获奖成果第一负责人学历中博士学历人员明显增加;获奖成果第一负责人技术职称逐步以正高人员为主。说明获奖成果第一负责人素质明显提升,日趋合理化。提示科研立项要围绕重点单位、优势学科及优秀人才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标省级课题进行分析,探讨省级课题申报的优势、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描述性统计方法对117项中标省级课题与学科分布,课题负责人年龄结构、学位、职称分布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标省级课题主要集中在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0.45%)、全军检验研究所(11.52%)等较强学科;中青年科技人才(占52.1%)是医院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高学位(占79.5%)、高职称人才(占68.6%)是中标课题的主力军。结论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强化科研管理,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保证课题保质保量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获奖科技成果进行回顾与分析,为加强科研能力和管理、强化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获奖成果的等级、专业学科领域、经费来源、单位协助、主要完成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以及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有获奖科技成果15项,年均获奖3项;以省部级奖励为主(66.67%);专业学科分布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病、卫生毒理和卫生管理,以传染病、寄生虫病比例最高(73.33%);科研团队成员以本单位内和相同专业内为主;成果第一完成人中,年龄最大56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47.13岁,均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学历以本科和大专及以下者居多(73.33%);成果推广以公开发表论文为主,共发表论文473篇,最多的1项成果发表122篇,最少的1项发表9篇,平均每项成果发表31.53篇;获奖成果为应用性、软科学研究,主要取得的是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未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结论 四川省疾控中心2006-2010年获奖科技成果主要为省部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专业为主,成果第1完成人年龄偏大、职称较高,学历不高.应强化科研意识,培养科研人才队伍,不断提升获奖成果数量和质量.巩固和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带动科研弱势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新疆医科大学近年来科研工作的运行状况,评估学校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及发现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查阅学校科研开发处存档的科研立项、获奖成果及论文发表目录,对项目第一负责人的性别、年龄、职称、学位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有525项科研立项,其中国家级占23.05%,省部级占38.48%,厅局级占38.48%,获奖成果107项。2003年以来发表论文7012篇,其中发表在SCI收录期刊和核心期刊的文章占27.57%。2004--2008年科研立项410项,项目负责人中以男性、40—50岁、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者构成了科研队伍的骨干。结论10年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课题立项数逐年增多;课题立项级别逐年提高;获奖成果逐年增多;发表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这表明新疆医科大学近10年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中梅  耿跃春 《中国校医》2012,(1):59+62-59,62
目的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2002—2009年获科技进步奖情况的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卫生机构科研工作的优势及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卫生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徐州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成果档案及各单位科技档案,对医疗卫生机构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的等级、研究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09年14家医疗卫生机构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39项,呈逐年增长之势,特别是近4年明显上升。学科分布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成果为主。结论在成果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成果的含金量;应加强学科建设及各重点学科间的联合,获取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我院被收录医学科技论文综合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5年来被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DL)收录的论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我院临床、科研工作的优势、特色及存在问题,为我院的科研管理和重点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统计2001~2005年间本院被CHDL收录的论文数、学科分布情况、论文作者学历职称情况,并对统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来我院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科室分类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为多;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学历者占主导地位;高、中级职称人员是我院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结论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是医院"科技兴院"政策的结果,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研究人员是主力军,论文是科研实力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十年医学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科技成果是反映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研究中取得成绩的重要指标,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所医院科研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动态地研究了我院近10年所获科技成果,从成果年度分布、学科分布、研究周期、项目来源、科研协作关系以及主要完成人年龄。职称分布等7个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1 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为我院1989~1998年10年间所获的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及医疗成果一、二等奖以及陕西省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1995-2007年中标立项的局级以上科研课题及获得的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普陀医院科研工作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运用统计方法对普陀医院1995-2007年承担的120项局级以上课题、35项科技成果和27项科技奖负责人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生学历、青年、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承担绝大多数课题,重点学科医务人员承担课题占明显优势;本科、高级职称、中年医务人员是科技成果完成的主力军.结论 中青年医务人员和学科带头人在科研攻关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挖掘他们的科研潜力,将会极大促进普陀医院科研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