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优化并确定白芷香豆素闪式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白芷中欧前胡素、香豆素为质量控制指标,利用闪式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统计学方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电压对白芷香豆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10倍量,提取时间106s,在此条件下白芷香豆素的提取转移率可达88.754%。结论: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白芷中香豆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白芷中总香豆素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香豆素得率和香豆素纯度为指标,以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占空比和液固比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白芷中总香豆素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超声功率800 W,提取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占空比5∶1,液固比40∶1(ml/g);在该工艺条件下,香豆素得率为0.236%,纯度为11.69%。结论:所选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白芷中总香豆素的超声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元胡止痛控释片中白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芷中香豆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白芷中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结果:香豆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每次加水为白芷的12倍。结论:建立了两种香豆素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药白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白芷提取液中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cnidilin、蛇床子素和异欧前胡素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为指标,优选白芷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白芷药材粉末用45倍量的乙酸乙酯加热回流2次,每次0.5 h。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对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微波预处理提取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微波预处理时间、汽化剂用量、汽化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后续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处理工艺为:采用2.5mL·g-160%乙醇,微波辐射150s后,75%乙醇常规回流提取2次,每次40min。结论:采用微波预处理提取白芷有效成分工艺简单可行、提取速度快、得率高,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参考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姜饮片中姜酚类成分的提取方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6-姜酚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全面优选,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确定姜酚提取方法为渗漉法,最佳渗漉工艺为:干姜粗粉,用10倍量95%乙醇渗漉,先用4倍量95%乙醇冷浸2h,渗滤流速为3BV·h^-1。结论:采用渗漉法提取干姜饮片中姜酚类成分,操作简便,方法可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药材利用率,使实验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芷总香豆素类有效部位的萃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联用法对白芷提取物进行纯化,以总香豆素及欧前胡素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以确定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白芷提取液2 g.m L-1,2倍量石油醚萃取1次,弃去,水层加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总香豆素含量达50%以上,其中欧前胡素含量达4%以上。结论: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白芷总香豆素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当归提取物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含量,优化当归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阿魏酸和藁本内酯为指标成分,比较水提法、碱水提法、乙醇浸渍法、乙醇热回流法、乙醇醇渗滤法的优劣,确定制备当归提取物的工艺路线;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 阿魏酸0.112~1.125 μg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RSD=2.91%),藁本内酯1.368~13.680 μg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RSD=1.46%).当归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乙醇渗滤法,最佳工艺条件:用70%乙醇浸渍24 h,渗滤10倍量.结论 乙醇渗滤法提取效率高,重复性好,可为当归流浸膏采用乙醇渗滤法制备提供依据;HPLC法可用于当归提取物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欣  苏乐群  邵伟  殷佳  张学顺  刘逢芹 《中国药房》2005,16(11):824-82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成分及CO2超临界流体法萃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药材粒度对总香豆素收率的影响,用HPLC法检测萃取物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4~235.2、10~8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6±1.42)%、(99.94±1.18)%(n=3),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76%、1.62%;以无水乙醇作为改性剂,白芷在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药材粒度60目、萃取时间3h时总香豆素收率最高。结论:萃取压力、药材粒度、萃取时间对总香豆素萃取收率均有显著影响;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高、简便快速,适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比较和优化党参炔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党参炔苷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煎煮法、乙醇回流法、渗滤法,应用正交试验筛选党参炔苷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液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方法为渗漉法,加100 ml 65%乙醇浸泡48 h后渗滤,流速为9 m.lmin-1。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抗病毒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药材。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王林丽  孟德胜  陈芸 《中国药业》2005,14(11):47-48
目的:探讨视明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药材.结论:该法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对白芷多糖提取液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 考察脱色温度、活性炭添加量和脱色时间对白芷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脱色率和多糖剩余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的参数.结果 活性炭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再次为时间.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温度60℃,活性碳添加量2%,吸附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96.20%,多糖剩余率为82.36%.结论 活性炭对白芷多糖脱色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视明合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视明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药材。结论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准确、灵敏,可用于视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制剂中当归和白芷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三氟乙酸水(58∶4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8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当归和白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藁本内酯在0.040 6~2.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藁本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2.48%(n=9)。结论:本文方法简便、专属性好、准确,可作为祛腐再生膏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王方  王灿 《中国药房》2012,(7):599-602
目的:研究白芷醇提物延缓皮肤衰老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探讨其延缓皮肤衰老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3种自由基体系对白芷醇提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D-半乳糖颈背部sc复制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白芷醇提物设高、中、低剂量(6.0、3.0、1.5mg.10g-1)组,连续ig给药42d后,对小鼠皮肤匀浆中3种抗氧化指标和2种皮肤衰老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抗氧化指标与皮肤老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芷醇提物体外对3种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中剂量白芷醇提物均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和水分的含量(P<0.01或P<0.05);低剂量白芷醇提物能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P<0.05)。高剂量白芷醇提物对Hyp的影响与对SOD、MDA、LF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有较密切相关性(r=0.921)。结论:白芷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这一活性与其延缓皮肤衰老作用密切相关,且可能是其美白抗衰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辛夷、板蓝根、白芷进行定性分析;用HPLC法对连翘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法可准确地对辛夷、板蓝根、白芷进行定性鉴别;连翘苷进样量在0.2~1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85%(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所建标准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川白芷与杭白芷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白芷和杭白芷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并结合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川白芷和杭白芷中122个挥发油成分,其中有57个共有成分,两者所含的挥发油在组分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结论:川白芷与杭白芷挥发油含有大量共有成分,但在组分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川白芷与杭白芷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晓斌  周琴妹  张登山  黄露 《中国药师》2010,13(10):1437-1439
目的:建立鼻渊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鼻渊合剂中白芷、辛夷、桔梗、芦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欧前胡素含量进行测定。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薄层色谱检出了白芷、辛夷、桔梗、芦根特征斑点;欧前胡素在0.112~7.128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0%,RSD=2.41%。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鼻渊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红药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川芎、当归、白芷和红花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川芎、当归、白芷和红花.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红药片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