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行单纯静脉麻醉,B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组行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情况,三组切皮即刻(T0)、切皮后5 min(T1)、术毕(T2)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术后皮质醇(Cor)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为C组>B组>A组(P<0.05);B、C组丙泊酚与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MAP、HR在T0~T2时间段增加幅度小于A组(P<0.05);C组术后Cor、IL-6、TNF-α较A、B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6 h、12 h VAS评分均小于A、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23.33%和B组20.00%(P<0.05).[结论]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疼痛度,减少麻醉剂用量.  相似文献   

3.
刘一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253-2254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22例)和单纯全麻组(B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体温、尿量、血糖、中心静脉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5 min后、气腹20 min后、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 4个时间点记录HR、MAP、PETCO2,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在气腹5 min后和气腹20min后,HR和MAP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行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病人5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9例,A组(观察组)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对照组)选择单纯全麻,观察两组病人术中不同时段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A组病人术中血压平稳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90例择期施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45例,分别记录麻醉前、插管中、探查和拔管时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术中各时点MAP、HR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单纯全麻能较好地抑制胃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患者能安全顺利通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48例择期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G组,n=20)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组(E组,n=24)。记录并比较两组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和术后恢复情况如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后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诱导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探查与拔管后即刻,G组MAP均明显上升,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E组MAP变化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HR在麻醉诱导后较前下降,以E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探查时,G组HR较基础值增快,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自主呼吸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E组明显短于G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拔管后5minOAA/S评分E组高于G组(P<0.05),拔管后10min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E组均完全不痛,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全麻能满足上腹部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高位硬膜外阻滞(HTEA)复合全麻对体外循环换瓣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HTE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双瓣置换术的风心痛患者,分为全麻组(GA组)和高位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EA组).观察两组患者HR、MAP、CVP、MPAP、PCWP以及CO的变化.分别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和cTn-I浓度,记录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以及拔管时间,对术后镇痛进行VAS评分.结果:(1)与GA组比较,GEA组HR、MAP麻醉开始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其MRAP在T5、T6、T7明显升高(P<0.05),PCWP在T6、T7明显升高(P<0.05),CO和CI在T6明显升高(P<0.05),SVI在T5、T6、T7明显升高(P<0.05).(2)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从T3开始出现显著升高(P<0.01),但GEA组在T3、T5、T6、T7均明显低于GA组(P<0.01).两组患者cTn-I浓度T6、T7时均高于T0(P<0.05),GEA组在T6、T7均明显低于GA组(P<0.05).(3)GEA组硝普钠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5),拔管时间明显比GA组提前(P<0.05),术后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和镇痛改善体外循环换瓣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并加强术后镇痛,对心脏术后患者恢复和转归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拟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15例)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15例).术中连续监测HR,BP和气道压;测定患者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及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4个时点的血糖浓度;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术后唤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气腹期间和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及HR均显著增加(P<0.05).气腹时两组气道压及血糖水平均有所升高,但A组升高较明显(P<0.05).B组病人术后唤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轻,术后清醒快且术后躁动发生率低,是一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肝胆及脾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麻醉、C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中、后SBP、DBP和HR的变化及A、B组全麻用药量与术后清醒情况。结果A组在麻醉中的SBP、DBP均比B组显著降低,HR也较慢(P均〈0.05);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静脉内全麻药用量、催醒药加用及术毕清醒度均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能使患者循环、呼吸稳定,镇痛、肌松完善,术后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监测气腹前后HR、SBP、DBP、MAP、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皮质醇浓度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 两组HR、SBP、MA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全麻组较硬膜外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麻组E、血糖均显著升高,硬膜外组无显著变化,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皮质醇均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气腹后均出现P2CO2升高,pH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轻,对循环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各20例,观察并纪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维持时间,以及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B组(P0.05),维持时间也长于B组(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的MAP、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患者注药后5分钟的MAP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20、30、60分钟的MAP较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均显著降低(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PNS定位下行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用法的依托咪酯对心血管麻醉诱导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60例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先给予0.3mg/kg依托咪酯,而后依次静脉注射0.1mg/kg力月西、0.1mg/kg哌库溴铵、5μg/kg芬太尼;B组先静脉注射0.1mg/kg力月西、0.1mg/kg哌库溴铵及5μg/kg芬太尼,5min后再静脉注射0.3mg/kg依托咪酯。2组均于6min时行气管插管,并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 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下降,插管后MAP均开始上升,但A组患者插管前后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前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麻醉诱导过程中,2组患者心率(H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依托咪酯在心血管患者麻醉诱导中能发挥较好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过程中后期注射依托咪酯对患者血压波动影响较小,更适用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麻醉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科手术小剂量芬太尼在全麻复合高胸位硬膜外阻滞中的麻醉作用。方法40例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GE组)和对照组(GA组),GE组为全麻复合高胸位硬膜外阻滞,单纯全麻组为GA组,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术毕苏醒时间和血压(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毕拔管时间和异丙酚用量GE组显著小于GA组(P<0.05),血压、心率GE组均低于GA组,2组IL-6术后均比术前升高,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IS值均在手术应在的常规范围内,但拔管时GE组略高于GA组。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在全麻复全高胸位硬膜下阻滞下胸科手术中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关系。方法 检测血清 CRP水平 ,将 10 0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为 2组 ,A组 :CRP<0 .0 5 g/ L,4 0例 (40 % ) ;B组 :CRP>0 .0 5 g/ L,6 0例 (6 0 % ) ,全部患者均采用 Judking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其结果结合 CRP进行分析。结果 B、C型血管病变、多支病变、心肌梗塞 (MI)患者均是 B组大于 A组 ,(P<0 .0 1) ;A型病变、单支病变、心绞痛患者均是 A组大于 B组 ,(P<0 .0 5 )。结论 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及破裂的原因 ,CRP是检测冠心病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用于全麻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30kg/m。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管喉罩组(A组)和普通气管导管插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所需时间、置入次数,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置入喉罩时间短于B组插管时间(P〈0.01),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高于B组(P〈O.05);A组置入和拔出喉罩过程中MAP和HR波动明显小于B组(P〈0.01),B组插管和拔管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基础值(P〈O.01);B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双管喉罩维持通气,简单方便,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并发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择期全麻肥胖患者的术中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16.
肖文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12-1314
[目的]比较喉罩( PLMA)与气管插管(ET)复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钠素(ANP)和皮质醇(COR)的影响.[方法]40 例ASAⅠ~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0 例.A组为喉罩复合全身麻醉,B组为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观察记录麻醉插管或置入喉罩前后和拔管或拔除喉罩前后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醒血药浓度的丙泊酚(〈1.5μg/mL)联合氯诺昔康对全麻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40例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胺+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烷、靶控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阿曲库胺和芬太尼维持。Ⅰ组患者于手术前及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并于手术结束前15min将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调至1.2μg/mL直至拔管后5min;Ⅱ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手术结束前15min停用丙泊酚。观察记录术毕前30min时(T0)、缝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min(T4)等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主诉疼痛时间。【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3时MAP有升高(P〈0.05)外,其余各时点MAP、HR均变化不大(P〉0.05);Ⅱ组则在T1、T3、T4时,MAP和HR均有差异(P〈0.05)。Ⅰ组在T1、T3、T4时与Ⅱ组比较,MAP和H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Ⅰ组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1),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主诉疼痛时间Ⅰ组明显比Ⅱ组延长(P〈0.01)。【结论】清醒血药浓度联合氯诺昔康在全麻患者苏醒期镇痛效果好,不延长苏醒时间,能减少不良反应,维持较平稳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对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的麻醉恢复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的影响。【方法】本院行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麻醉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乳剂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平卧位无气腹后10min(T3)时MAP、HR水平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PSV)、搏动指数(P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气腹头低位即刻(T2)时MAP水平低于对照组,但HR水平及MCA-PSV、P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定向力障碍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1/60)、肌颤发生率为1.67%(1/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注射痛发生率0.00%(0/60)低于对照组10.00%(6/6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腹腔镜子宫手术可促进患者麻醉恢复,对MAP、HR、脑血流量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郝晓燕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52-254,25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PVB)联合尿道黏膜麻醉在肾结石手术经尿道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肾结石患者,用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VB联合尿道黏膜麻醉,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PVB;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建立碎石通道后(T2)、碎石术中(T3)、术毕(T4)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经尿道置管时膀胱刺激征程度、术后血尿及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0、T3、T4,时刻,A组和B组的HR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T2时刻,A组的HR值分别高于和低于B组(P<0.05);T0、T4时刻,A组和B组的MAP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1、T2、T3时刻,A组的MAP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尿道置管过程中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程度低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术后血尿发生率为31.43%(22/70),低于B组的47.14%(33/70)(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VB联合尿道黏膜麻醉在肾结石手术经尿道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减轻对患者尿道及膀胱的刺激作用、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学的稳定、减少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