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颈脊髓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人工气道的建立往往影响经口进食,并且机械通气消耗能量大,营养需求量高,因此需要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误吸为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严重者可造成吸入性肺炎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我科自2011年到2014年共有103例颈脊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其中26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正>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急危症,可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及功能紊乱,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8%~72%,明显呼吸障碍缺氧者多行气管切开~[1]。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能及时缓解呼吸道梗阻,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进行机械通气等优点,同时也破坏了正常气道的防御功能,极易导致肺部感染~[2]。肺部感  相似文献   

3.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一种常见的与设备相关的感染性疾病[1],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2]。VAP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6%~52%或(1.6~52.7)例/1 000机械通气日,死亡率为14%~50%[3],是引起机械通气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4],并且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及相  相似文献   

4.
徐姝 《家庭护士》2007,5(7):24-25
各种危重病人常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和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有效挽救和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2].采用NPPV技术与传统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比具有创伤小,使用方便,可有效地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各种危重病人常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机体组织缺氧,引起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和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有效挽救和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2].采用NPPV技术与传统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比具有创伤小,使用方便,可有效地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对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实施非语言交流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淑华 《护理研究》2005,19(19):1763-1764
ICU内病人大多是术后早期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少数病人因心肺功能不全需长时间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支持呼吸,机械通气引起沟通障碍[1],因而不能用语言和医护人员交流来表达或反映自己的意愿,从而会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不易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2,3].……  相似文献   

7.
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护理的重点是呼吸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自主呼吸,及早发现呼吸肌无力,采取预见性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应用和气管切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呼吸道湿化等是维持呼吸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致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气管切开患者病情危重 ,机体抵抗力下降 ,长时间使用各种呼吸治疗装置 ,如雾化吸入器、湿化器、氧气、呼吸机等易致呼吸道感染[1] 。据统计 ,连续机械通气者 ,发生医院内肺炎的危险性是未用机械通气者的 6~ 2 1倍。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性每天增加 1%[2 ] ,其部分原因是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期间咽部细菌经气管内导管途径进入气管 ,患者严重的基础疾病导致宿主防御功能减低 ,及气管切开伤口与外界暴露时间较长等致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医院仪器的医源性污染 ,减少多重感染因素可降低感染率 ,提高治愈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9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炎[1],是ICU9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9留治时间延长[92],增加医疗成本,并导致重症患者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预后[3]。为了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现状及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VAP9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院自2010年始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进行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气道痉挛是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之一[1]。笔者发现一部分长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2]易并发以大气道为主的气道痉挛。可迅速引起患者通气障碍,严重缺氧,导致病情加重,危重患者甚至发生呼吸、心跳骤停,需及时救治。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探讨长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大气道痉挛的危险因素,并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达到减少大气道痉挛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科2000年3月~2006年5月长期(切开及机械通气时间均>30d)气管切开且行机械通气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68.86±10.65岁。切…  相似文献   

1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1],其发生与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管)更为相关,归因病死率约为30%[2]。VAP会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住院日及总住院日,增加医疗费用[2-3]。近年来有关VAP的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方法]对5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给予监护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的飞越,机械通气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患者抢救和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中。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差、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械通气时间长等,均是导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也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6%~52%[2],死亡率为15%~50%[3],国内VAP发病率为30%~50%[4]。VAP不仅增  相似文献   

14.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应用机械通气,可为自主呼吸存在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称为无创机械通气(NIV).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了许多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干出血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基底节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其需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保证良好的氧供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治疗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共有三例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通气的患者出现突发窒息,诊断为气管黏膜剥脱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的同时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1],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和重要的类型[2],也是严重影响接受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常见并发症。在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患病率高,一旦发生可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正>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1],是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插入气管套管,以利排痰,降低气道阻力,确保通畅,恢复气管以下呼吸道通气功能[2],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放置金属气管套管或一次性气管套管,待其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咳嗽有力,痰液减少,已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须先试行堵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对呼吸衰竭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患儿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的关键点[1]。对需保持较长时间的人工通气道或需呼吸器辅助呼吸的患儿,究竟是行气管切开好还是气管插管好一直是争论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长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有效避免或减轻了插管时间长所导致的相关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19.
<正>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分,是呼吸、循环中枢所在[1]。延髓肿瘤术后并发症多,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功能障碍。脊柱侧弯畸形患者存在胸廓变形,肺组织移位受压,肺容积变小,致使肺顺应性下降。早期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功能障碍常用的治疗手段,也有助于避免误吸、窒息情况的发生[2]。但延髓肿瘤术后患者往往呼吸治疗时间长,因并发肺部感染及其他因素易导致呼吸机依赖(DVWR),并发脊柱侧弯会降低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增加撤机难度。  相似文献   

20.
<正>人工气道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总称,是抢救各种通气障碍维持患者有效呼吸的主要通道[1-2],护理不当的人工气道则是继发感染、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儿人工气道术后护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