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45-148+152
目的研究IMB引导护理干预对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140例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70)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70)采取IMB引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引导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自体DC/CIK细胞维持治疗肺腺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发热、皮疹、寒战、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疗效明显,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早期食管癌患者74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ES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1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NSE、SSCA和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HPLP-Ⅱ)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ESD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将外科手术应用于胃肠肿瘤患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对象,对患者疗效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的治愈率为83.33%,复发率为10.42%,死亡率为4.17%.结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胃肠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疗效及预后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娜 《吉林医学》2011,(20):4235-4236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总结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措施,探讨CIK治疗护理中注意事项。方法:抽取50例患者采静脉血与细胞库配型,配型成功后实施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炎性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有效措施。结果:50例肿瘤患者接受CIK细胞治疗后,其免疫功能明显增强,食欲、睡眠、疲乏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有2例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经相应处理后病情得到缓解,经有效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顾虑。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82-184+18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9 年6 月在本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102 例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总遵医率、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巴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其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预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利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预后疗效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46例,根据其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与观察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生存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时间及肛周湿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与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以积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尚武  任耀  张开  张凯 《中外医疗》2014,(18):103-104
目的为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该研究治疗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rker评分结果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在确保临床疗效基础上,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机构干预措施,观察其是否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疾病的预后。方法选取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给予患者综合疗法,其中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及运动疗法等,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认知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降低,疾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显著的升高,且在以上观察指标中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通过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的认知率及自我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党彩风 《甘肃医药》2011,(8):512-5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对30例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患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和卧位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30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28例术后48小时内疼痛明显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失;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疗效显著等特点。而细致周到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提高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31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膀胱灌注治疗过程中接受对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膀胱灌注治疗,且未出现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保证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顺利进行,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联合放疗、化疗,但预后不理想。中医药疗法在大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益气扶正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在大肠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均被广泛应用。为此,就益气扶正类中医药在大肠癌术后、放化疗期间、晚期抗转移的临床应用,以及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及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魏亮  ;李陈渝  ;唐瑞龙 《医学综述》2014,(16):2948-295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患者发病紧急,病死率、致残率极高,预后效果较差,目前该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患者预后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西药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其适应证及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医治疗不良反应少但起效慢,西药治疗起效快但不良反应多,手术治疗创伤性大,患者禁忌证较多。  相似文献   

13.
56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67例,通过发病时首次出现的主要症状分为发热组和咳嗽组,分别对两组儿童的胸片、并发症、复发率以及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组胸片肺炎改变多、并发症多、复发率低,而咳嗽组反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所偏重,发热组关键是积极抗炎,咳嗽组则要注重抗过敏对症支持治疗;咳嗽组反复感染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忽视了呼吸道的护理以及对患儿饮食、活动、心理安抚的健康宣教。结论可根据首发症状、并发症评估病情,引入临床路径,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重视健康促进,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治疗,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尤其是危重症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ARDS)的存活率较以往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增加,为改善此类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给予预防和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危重症患者开展早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障碍,减少卧床所致的心肺功能下降、骨骼肌无力等。早期的康复治疗也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实现尽早撤除机械辅助通气,达到降低医疗支出和改善幸存者后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其中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ICU-AW)是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众多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肌无力的治疗并无特效的药物。本文围绕ICU-AW,对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早期康复的可行性及临床获益,早期康复介入时机的选择和国际上早期康复治疗实施现状,目前早期康复治疗方式和方法,康复治疗过程的不良事件等研究进行综述。文章表明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康复治疗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对于预防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第四大常见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但对晚期不能手术和手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化疗是大肠癌的重要治疗手段[1],文章回顾近几年来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相关报道,资料显示中医药对化疗具有减轻其毒副作用、增强疗效、提高缓解率、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文章将临床有关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报道,根据常用给药方式,分内服中药联合化疗和静脉中药制剂联合化疗两类,进行临床进展情况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提高,肿瘤的治疗无外乎手术、化疗、放疗与中药治疗。无论哪种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人性化治疗和传统医学的国际化都在体现生活质量的必要性。现代医学的发展使量表的分类更详细、准确。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增强免疫力,它的特色治疗远远优于西医,大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是一种可影响全身多系统的颅内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高且多为中青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治疗目标不仅为切除肿瘤和控制异常增高的激素,还需要处理好各种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垂体功能低下、性功能减退等,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手术治疗仍为主要治疗方式,仍处于不断优化和改进中,在尽可能全切肿瘤的同时保护正常垂体组织已成为共识。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在功能性腺瘤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案,规避了手术风险,这种趋势也逐步扩展到生长激素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治疗中。以伽玛刀为代表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疗效也显著提高。我们应加强多学科合作,联合开展基础和临床方面研究,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症,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日趋成为提高国民生存质量的首要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最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文章主要对中西医药物治疗失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诊疗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疗效也不断提高,但远未达到基本控制该病的目标。中医药参与下的肺癌综合治疗是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特色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治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在提高中晚期肺癌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及维护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可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佳的疗效,使“带瘤生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研究.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结肠癌患者73例,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n=38)接受扶正消积汤联合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和西医组(n=35)单纯接受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志物、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癌胚抗原(CEA)低于西医组和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CD4+、CD8+高于西医组(P<0.05),与治疗前比无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近期疗效,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好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