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5,(12)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量1.6 g/(kg·d)灌胃给药14 d,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BUN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玻璃样病变减轻,肾小管囊性扩张和空泡变性程度缓解,胶原沉积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生地黄水煎液组的Scr、BUN值较低,胶原沉积较少,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较明显,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生地黄和熟地黄均能缓解肾间质纤维化,以生地黄作用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纤抑癌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组、抗纤抑癌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诱导肝纤维化病变,每周1次,持续8周。同时每天分别以等剂量蒸馏水、扶正化瘀胶囊及抗纤抑癌颗粒的水溶剂灌胃给药。在第8周末取材,进行大鼠肝脏HE、Masson染色,α-SMA、Col I、Col III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抗纤抑癌方可降低α-SMA表达(P0.01),减少抑制Col III的形成(P0.01),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ol I的表达(P0.05),并且抗纤抑癌组α-SMA表达量低于扶正化瘀组(P0.05)。结论抗纤抑癌方可抑制HSC的活化,降低Col III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而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但其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调节的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组,以氯化汞灌胃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扶正化瘀方组以4g/kg扶正化瘀方灌胃。生化检测血清肾功能、肾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病理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蛋白印迹法分析肾组织MMP-13、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2)蛋白表达;明胶酶谱法测定MMP-2活性;荧光底物反应法检测MMP-13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组明显改善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降低肾组织Hyp含量,减轻肾组织胶原沉积,降低大鼠肾组织的MMP-2、MT1-MMP、TIMP-1/2蛋白表达,降低MMP-2活性,但增加MMP-13活性。结论:扶正化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MMP-2活性,保护肾组织基底膜;抑制TIMP-1表达,提高MMP-13活性与促进病理沉积间质性胶原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 st ar大鼠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d)]、复肾颗粒1组[7.5 g/(kg·d)]、复肾颗粒2组[15 g/(kg·d)]、复肾颗粒3组[30 g/(kg·d)]。各组于灌胃给药及灌胃生理盐水14天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血清进行血肌酐(Scr)、尿素氯(BUN)检测;取结扎侧肾脏,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 er n bl ot法检测肾组织TRAF6和α-SM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增加(P0.01),肾小管损伤程度较重(P0.05),肾组织TRAF6和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复肾颗粒作用后大鼠血清中Scr和BUN含量均下降(P0.05),肾小管损伤程度有所缓解(P0.05),肾组织内TRAF6和α-SMA表达降低(P0.0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各指标程度加重。结论:复肾颗粒可明显减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延缓肾功能损害,复肾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和α-SM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蛭倍煎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蛭倍煎(水蛭、五倍子)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UUO)梗阻术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然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灌胃两周后,比较各组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水平及Masson染色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中、西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增加及Masson染色后出现肾间质灶性纤维化(P<0.05).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及肾间质灶性纤维化减轻(P<0.05).中、西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蛭倍煎能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威草胶囊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miR-29a和miR-30c表达的影响,探讨威草胶囊降血尿酸和肾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威草胶囊大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均给予高嘌呤饲料喂养,在给予高嘌呤饲料后的第20天停用高嘌呤饲料,均改用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蒸馏水2 m L灌胃,别嘌呤醇组给予别嘌呤醇0.05 g/(kg·d)灌胃,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威草胶囊0.9g/(kg·d)、1.8 g/(kg·d)灌胃,共4周。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UA、BUN、SCr水平;摘取双侧肾脏,做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TGF-β1、ColⅠ、ColⅢ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miR-29a和miR-30c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UA、BUN、SC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别嘌呤醇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清UA、BUN、SCr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威草胶囊大剂量组血清UA、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别嘌呤醇组(P均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血清UA、BUN、SCr水平与威草胶囊大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Masson染色:正常组少量肾组织纤维化,纤维化程度轻;模型组纤维化区域增多,纤维化程度重;别嘌呤醇组肾组织纤维化改变不明显;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肾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威草胶囊大剂量组接近正常。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CTGF、TGF-β1、ColⅠ、ColⅢ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CTGF、ColⅠ、ColⅢ表达量和威草胶囊大剂量组TGF-β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别嘌呤醇组(P均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CTGF、TGF-β1、ColⅠ、ColⅢ表达量与威草胶囊大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miR-29a、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miR-29a、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别嘌呤醇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威草胶囊大剂量组miR-29a、miR-30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别嘌呤醇组(P均0.05);威草胶囊小剂量组miR-29a、miR-30c表达水平与威草胶囊大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威草胶囊可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程度,与其升高肾组织miR-29a、miR-30c的表达水平,降低TGF-β1、CTGF的表达,减少ColⅠ、ColⅢ的生成有关,别嘌呤醇不具有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黄芪(AM)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分子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UUO组和UUO AM治疗组(AM组).在造模后7、14天处死动物,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和胶原Ⅰ(col Ⅰ)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α-SMA mRNA表达量.用Westemblot检测大鼠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术后大鼠肾脏病理损害进行性加重,α-SMA、FN和col Ⅰ表达显著增高(P<0.05);AM治疗后可明显减轻UUO大鼠肾组织的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使UUO大鼠肾组织中高表达的α-SMA、FN和col Ⅰ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减轻和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通腑泄浊汤(黄芪、大黄、石菖蒲、牵牛子、附子、人参、白术、丹参、王不留行、橘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α-SMA、LN、Col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依那普利为阳性对照,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通腑泄浊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术后第12天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肌酐、尿素氮水平、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间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Ⅲ型胶原(ColⅢ)、层连接蛋白(LN)的表达。肾组织用HE、VG染色评定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胶原沉积程度。结果:模型组α-SMA、LN、ColⅢ表达、BUN、Scr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胶原沉积程度高于假手术组(P<0.01),通腑泄浊汤与依那普利组比较α-SMA、LN、ColⅢ、BUN、Scr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胶原纤维沉积减轻。结论:通腑泄浊汤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LN、ColⅢ的表达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印鑫  彭蕴茹 《中草药》2020,51(11):3021-3028
目的观察白首乌C-21甾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所致的大鼠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阳性药氯沙坦钾(20 mg/kg)组及白首乌C-21甾苷高、低剂量(400、200 mg/kg)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于造模后第2天起,每天ig给药1次(10mL/kg),连续给药4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ig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干预28d后,每组取10只大鼠的肾组织,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肾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测定肾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首乌C-21甾苷能明显改善肾纤维化大鼠的病变程度,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胶原的增生,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肾脏指数,降低肾组织中Hyp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白首乌C-21甾苷可以明显上调大鼠肾组织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调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0.01);qRT-PCR结果显示白首乌C-21甾苷可显著降低大鼠肾组织collagen-Ⅰ、collagen-Ⅲ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白首乌C-21甾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的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过度表达,下调TGF-β1、α-SMA蛋白高表达和上调E-cadherin蛋白低表达有关,通过调控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和性激素对非肥胖糖尿病(NOD)自发性干燥综合征(SS)样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NOD自发性干燥综合征(SS)样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羟氯喹组、益气养阴祛瘀方组、脱氢表雄酮(DHEA)组、雌二醇(E2)组、脱氢表雄酮加雌二醇(DHEA+E:)组,每组10只。ICR小鼠10只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羟氯喹组给予羟氯喹溶液75mg/kg。中药组予益气养阴祛瘀方药液27.4g/kg,DHEA组予DHEA混悬液37.5mg/kg,E2组给予E2溶液0.375mg/kg;DHEA+E2组给予DHEA 37.5mg/kg,E2 0.375mg/kg。观察各组小鼠饮水量、唾液分泌量的变化;测定其胸腺、脾脏和颌下腺质量并计算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颌下腺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NOD小鼠的饮水量和唾液分泌量均改善(P<0.05)。中药组和DHEA组NOD小鼠的胸腺、脾脏和颌下腺指数均改善(P<0.05)。中药组和DHEA组血清TNF—α、IL-6的水平(P<0.05)显著降低。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方及DHEA在整体疗效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对NOD小鼠SS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许麦成  程新梅  马吕丽 《中草药》2021,52(2):454-458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leaf extracts,GBE)调节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的有效剂量。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BE(1.2、3.8、12.0、37.9、119.8、378.7 mg/kg)组、非诺贝特(20 mg/kg)组。除对照组,其余大鼠以高脂饲料饲养1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除对照组和模型组,其余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1次/d,连续6周。每2周检测大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结果给予GBE 2、4、6周后对大鼠调血脂的最低有效剂量分别为37.9、12.0、3.8 mg/kg;给予GBE(119.8、378.7 mg/kg)4、6周后对大鼠的调血脂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GBE用于短期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剂量为37.9~119.8 mg/kg(相当60 kg成人每天用量为377.6~1193.3 mg),用于预防或保健作用的最低剂量为3.8 mg/kg(相当60 kg成人每天用量为37.8 mg)。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全乙酰化衍生物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SD大鼠,体重为200~248g,3月龄,雌雄各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股骨骨缺损的方法复制大鼠骨折模型.治疗组大鼠每只每天10mg/kg海藻酸钠全乙酰化衍生物灌胃,模型对照组每只每天10mg/kg葡萄糖灌胃,持续1~2周.然后处死动物并采集样本,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全乙酰化衍生物对骨折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2只14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为模型对照组、血府逐瘀胶囊8g/kg、4g/kg及洛汀新组2mg/kg,同时选同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每两周测量一次血压,给药14周后,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功能;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心功能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对照组心肌细胞肥大,水肿变性明显,排列紊乱,血管周围见增厚的纤维组织,心肌间质间见大量增生的纤维,肌原纤维、肌节变性坏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胶囊8g/kg、4g/kg能明显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P<0.05),增加左心室舒缩功能(P<0.05),改善心肌组织血管周围与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前列安颗粒进行药效学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对1.5%角叉菜胶致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1.5 g/kg)、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3.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6.0 g/kg)及阳性药前列舒乐颗粒组(2.4 g/kg)6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日,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在每鼠前列腺内注入1.5%角叉菜胶0.05 mL,24 h后断头处死大鼠,取致炎前列腺组织,镜下记录白细胞数和卵磷脂小体密度。(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2.0 g/kg)、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4.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8.0 g/kg)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8 mg/kg)5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日,每日1次,容量为0.2 mL/10 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分别在小鼠右耳两面涂以二甲苯0.05 mL/只,左耳作对照,15 min后处死动物,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切下,以左、右耳片质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3)0.6%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前列安颗粒小剂量组(2.0 g/kg)、前列安颗粒中剂量组(4.0 g/kg)、前列安颗粒大剂量组(8.0 g/kg)及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8 mg/kg)5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日,每日1次,容量为0.2 mL/10 g体质量,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末次给药后30 min,分别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兰0.9%氯化钠注射液0.1 mL/10 g体质量,同时腹腔注射0.6%醋酸0.2 mL/只,20 min后处死动物,取腹腔洗涤液上清液于590 nm处测吸光度(0D)。结果前列安颗粒小、中、大剂量均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前列腺非细菌性炎症,增加前列腺组织内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可明显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0.6%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前列安颗粒具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竹节参颗粒对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小鼠4.11 g/kg、大鼠1.87 g/kg)、复方竹节参颗粒组[低剂量组(小鼠6.17 g/kg、大鼠2.80 g/kg),高剂量组(小鼠18.5 g/kg、大鼠8.41 g/kg)],采用己烯雌酚(小鼠10~20 mg/kg,大鼠5~10 mg/kg)和缩宫素(小鼠20 U/kg,大鼠10 U/kg)诱导原发痛经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各组鼠的痛经表观指标(行为反应、饮食、精神状态、毛色、被毛光泽度)并进行评分,采用扭体法观察各组鼠的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检测给组鼠血清生化指标(PGE2、NO、MDA)水平。取己烯雌酚诱导后的大鼠子宫,离体加入缩宫素(5 U/L),15 min后加入复方竹节参颗粒(90、270 mg/L),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记录体外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曲线,计算收缩张力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竹节参颗粒低剂量(常规剂量)组能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P<0.01),升高PGE2、NO水平(P<0.01),降低MDA水平(P<0.01),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抑制率(P<0.01)。结论复方竹节参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痛经作用,并且在常规剂量使用时疗效更好,可为客观评价其药效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九里香叶对去卵巢大鼠的拟雌激素样作用。方法以2%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对照大鼠切除卵巢旁同样大小的脂肪团。术后7天分组、给药。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4 mg/kg/d);对照组:生理盐水(0.4 mg/kg/d);戊酸雌二醇组:0.4 m g/kg/d;九里香高剂量组:200 mg/kg/d;九里香中剂量组:100 mg/kg/d;九里香低剂量组:50 mg/kg/d。连续给药90天后,处死大鼠,测定子宫系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给药第30天、60天、90天,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幅较大,差异显著;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九里香叶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幅较小,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九里香叶高剂量组大鼠子宫质量和子宫系数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九里香叶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雌二醇明显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九里香叶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葛根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森琴  葛林 《河北中医》2013,(11):1703-1704,1708
目的:观察葛根散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0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组及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5组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4.84、12.42、6.21 g/kg灌胃给药,联苯双酯滴丸组以3.6 mg/k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灌胃给药。均每日1次,连续灌胃30 d。比较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 TBiL)水平变化,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及联苯双酯滴丸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葛根散高剂量组降低水平与联苯双酯滴丸组相当(P>0.05),并优于葛根散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葛根散可显著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其药物疗效作用强度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顺铂诱导大鼠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顺铂制备卵巢早衰(POF)大鼠动物模型,摸索成模的最佳致病剂量。方法成熟雌性Wistar大鼠分5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顺铂,A组3 mg/kg×7 d,B组2.5 mg/kg×7 d,C组2.0 mg/kg×7 d,D组2.5 mg/kg×5 d,E组予生理盐水,建立大鼠卵巢早衰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动情周期、血清性激素水平、脏器系数及形态学改变。结果腹腔注射顺铂后,A、B、C、D、E组大鼠病死率分别为70%,50%,30%,0,0。顺铂组体质量均明显下降,大鼠动情周期延长。C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E组(P<0.05),D组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2水平C、D 2组均显著低于E组(P<0.05)。卵巢及子宫指数C组显著低于E组(P<0.05),肾上腺指数C组显著高于E组(P<0.05)。顺铂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数和初级卵泡数均明显降低,而闭锁卵泡数均明显增加。结论 2.0 mg/(kg.7 d)模型组是最理想的卵巢早衰动物模型。此化疗损伤性卵巢早衰大鼠模型血FSH明显升高,卵巢组织学衰退性改变与人类化疗损伤性卵巢早衰病变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细胞间隙的影响。方法 10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25只,共4组。对照组只行腹腔开关术,其余3组均采用改良部分贲门肌切开加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制备RE大鼠模型。术后第3天西药组灌胃混合剂:吗丁啉片(3.2 mg/kg)+奥美拉唑胶囊(4.3 mg/kg)+铝碳酸镁片(161.4mg/kg),中药组灌胃半夏泻心汤加减汤剂(5.7 g/kg),1次约2.5 m L,1天2次,连续14天;同时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实验第7、14天各组模型食管下段p H值、黏膜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测量各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本组治疗第7天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在第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升高(P〈0.01),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均降低,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均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升高,上皮细胞间隙亦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第7、14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升高,食管黏膜肉眼积分降低(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亦降低(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第7天大鼠食管下段p H值降低(P〈0.05),中药组第14天大鼠食管黏膜肉眼积分和上皮细胞间隙均降低(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对RE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随疗程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损伤黏膜良好的修复作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及抑制胃酸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