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住院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和汉族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碘营养状态的特点。方法纳入2015年1~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1098例,其中汉族620例,维族478例,所有患者均完善甲状腺功能及尿碘检测,了解维族、汉族患者各甲状腺功能组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甲状腺功能亚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上的差异,并分析总体和各亚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受影响因素及其在碘营养状态上的差异。结果住院维族、汉族患者尿典在各甲状腺功能组分布情况(甲亢组/甲减组/甲功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维族、汉族患者的尿碘中位数(MUI)均处于碘足量范围(MUI维:167.5μg/L,MUI汉:159.2μg/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样本的TSH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0.136);根据甲状腺功能分层,临床甲功异常组与亚临床甲功异常组组间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甲功正常组(P<0.01);临床甲亢组患者的碘营养状态构成(碘缺乏/足量/超足量/过量)与甲功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各甲状腺功能异常亚组MUI (MUI甲亢:132.9μg/L, MUI亚甲亢:158.4μg/L,MUI甲减:146.3μg/L,MUI亚甲减:165.1μg/L)与甲功正常组的MUI (MUI正常:165.1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甲状腺功能亚组的TSH受影响因素不同。结论住院维族、汉族患者的MUI处于碘足量状态,民族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分布情况相似,临床甲亢患者的碘缺乏比例较正常组高,这与甲亢患者低碘饮食的干预可能有关。TSH的水平在不同亚组中受影响因素不同,有待扩大样本控制混杂因素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脂质代谢紊乱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以1379 名新疆维吾尔族人为研究对象,选择rs12953258、rs4969168和rs9914220 3个代表性位点进行基因型鉴定后分析。结果 3个位点中,仅发现维吾尔族女性的 rs12953258位点在脂质代谢紊乱组及脂质代谢正常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组与正常组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2953258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脂质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CC比AA:OR=3.271,95%CI(1.092~9.797),P=0.034],AA基因型可能与HDL-C降低和三酰甘油升高有关,AA基因型合并体重指数(BMI)异常的维吾尔族女性更易患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结论 SOCS-3基因变异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女性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携带AA基因型且BMI异常人群脂质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粘膜内微量元素变化与形态学之间关系。方法 X -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分别对高、低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粘膜行微量元素检测及观察。结果 随年龄增长 ,食管粘膜微量元素Zn、Se、Mo含量呈递减趋势 ,Cu、Ni、Ca、Cu/Zn变化则呈递增趋势。高发区各组间Zn、Se、Mo差异显著 (p <0 .0 5 ) ,Cu、Ni、Ca除 2 5岁以上组与 35岁以上组外 ,余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低发区Se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Zn、Mo除 35与 45岁组外 ,Cu除 2 5与 35岁组外 ,余各组间有差异 (p <0 .0 5 )。形态学显示高发区食管炎和非典型增生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发区 ,尤以中老年为著。结论 食管癌高发区中、老年食管粘膜内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失衡 ,可能与食管癌前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城乡居民西北燥证罹患情况及症状特点,为西北燥证防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量表,对和田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实施抽样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西北燥证计量辨证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完成1403例问卷调查,得出和田地区各调查点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居住环境(城乡)居民的西北燥证罹患率分布、燥证症状原始积分及主要症状得分数据,和田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汉族(P〈O.05),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者的症状较汉族罹患者为轻。其中,巴格其镇维吾尔族居民燥证罹患率最低,燥证症状积分最低,症状亦最轻。男性燥证罹患率低于女性,尤以农村维吾尔族居民最明显(P〈0.01)。城市居民燥证罹患率(37.96%)高于农村(31.12%)(P〈0.05)。结论:和田为西北燥证罹患率最高地区,同是和田地区居民,其燥证罹患情况又因民族、性别和居住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别,其中巴格其镇居民燥证罹患情况最具特殊性,这将成为今后开展西北燥证防治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钠碘同向转运体(NIS)在新疆维吾尔族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后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新疆维吾尔族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标本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IS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IS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IS表达阳性率为80.56%,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NIS阳性表达率为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期甲状腺癌组织中NIS表达阳性率为87.88%,Ⅲ、Ⅳ期甲状腺癌组织中NIS表达阳性率为74.36%,随着临床分期的递增,甲状腺癌组织中NIS表达阳性率出现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NI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97%和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肿瘤直径≤2cm和>2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I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02%和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IS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NIS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随着瘤体体积的增大NIS的表达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ML4-ALK融合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及FISH法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00%、9.00%,经统计学检验发现不同民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汉族;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临床分期、病理切片类型有关,年龄≤55岁、女性、不吸烟、临床分期高、病理切片类型为腺癌的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较高;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的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个月(95%CI,11个月~26个月),不同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总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NSCLC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率较高,多见于年龄≤55岁、女性、不吸烟、临床分期高、病理切片类型为腺癌者,但EML4-ALK融合基因还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在维吾尔、汉族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新疆鼻咽癌60例(维吾尔、汉族各30例)、非瘤鼻咽组织37例(维吾尔族17例,汉族20例)分别进行抑癌基因p16蛋白阳性检测。结果:鼻咽癌p16蛋白检出率分别为35.0%(21/6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的83.8%(31/37)(P<0.05);维吾尔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检出率43.3%(13/3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76.5%(13/17)(P<0.05);汉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6.7%(8/30),明显低于非瘤鼻咽组织90%(18/20)(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鼻咽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鼻咽癌p16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p16抑癌基因失活在新疆维吾尔、汉族鼻咽癌的发病过程均具有普遍而重要的作用。(2)两族鼻咽癌p16基因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可能说明p16蛋白失活是鼻咽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检测临床手术切除43例新疆维吾尔族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探讨 MT1XT20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 MSI 结直肠癌发生的关系。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 MT1XT20基因与 MSI 结直肠癌检测及分析。在43例新疆维吾尔族患者中24例癌组织发生微卫星改变,总检出率为55.81%;8例发生一个微卫星位点改变,两个以上位点改变的有1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微卫星改变。在 MT1XT20位点上存在较高频率的微卫星改变,提示可能存在 MT1XT20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 MSI 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为 MSI 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意义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构建在体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及汉族女性骶骨数字化三维模型,并进行解剖学特征研究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选取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吾尔族女性90例,汉族女性90例,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骶骨数字化三维重建,再进行形态
学研究及生理常数测量。结果90例汉族女性骶骨形态均为符合解剖学描述的标准型。90例维吾尔族女性中有57例(63.3%)
为标准型,有6(例6.7%)为4对骶孔型,有9例(10%)为5对骶孔型,有18例(20%)为骶尾关节异常型。两个民族女性之间骶骨
形态类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疆维吾尔族女性骶骨前后孔深距及骶裂孔深度明显大于汉族女性(P<0.05)。非标准型骶
骨例数较少,且仅出现在维吾尔族女性中,其中5对骶孔型的骶骨长度最长,4对骶孔非标准类型的骶骨长度最短;骶尾关节异
常型的骶骨角度最大,其他几种类型的骶骨角度相似。结论现代新疆地区生育活跃期维族和汉族女性的骶骨形态及解剖学常
数方面存在差异,在临床诊疗中要考虑到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高屎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入院就诊的维吾尔族人群分别进行一般身体指标的测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并比较男女两性病例组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1)男性病例组BMI、WHR、DBP、BUN、Crea、TG和T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病例组BMI、WHR、BUN、Crea、GLU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病例组发生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女性病例组发生肥胖、腹型肥胖、高血糖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男女两性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如肥胖、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新疆维吾尔族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我们应注意保持患者尿酸水平的平衡,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老年人血清常用生化指标差异.方法:测定60~79岁维吾尔族和汉族居民血清常用生化指标,比较其差异.结果:汉族老年人的BUN、UR、TG、CH、HDL、LDL、ALB、αPOA、αPOB和GGT均显著高于维吾尔族,但LD和AMS则低于维吾尔族.同一民族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其中男性高于女性的有Cr、UR、CK、Ams;女性高于男性的有BG、TG、CH、LDL、TP、αPOA、αPOB和AKP.结论:和田不同民族、性别老年人常用生化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居民生活习惯及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新疆维吾尔族及生长于新疆的汉族各100例女性骨盆进行了临床及X线测量,将X线测量值做了相互比较并和天津组对比。结果表明:女型骨盆天津组高于新疆汉族,后者高于维吾尔族。男型与扁型骨盆维吾尔族显著高于汉族及天津组;骨盆入口前后径维吾尔族与天津组相近,汉族高于天津组;横径维吾尔族与汉族相近,明显高于天津组;中骨盆各径线维吾尔族、汉族间无差异;前后径天津组明显高于本组,横径无差异;骨盆出口维吾尔族、汉族无差异,横径均比天津组大,耻骨弓角度新疆汉族大于维吾尔及天津组;骨盆高度天津组高于本组,维吾尔族与汉族无差异;骶骨节数维吾尔族、汉族相近与天津组差别显著。结果表明,骨盆发育与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及种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英红  段芬 《新疆医学》2012,42(8):24-27
目的:调查新疆维汉妇女20~59岁育龄妇女生殖道HR-HPV感染状况。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和2011年7月~2011年8月在喀什地区进行宫颈癌前筛查异常的已婚维族妇女,这些筛查异常的妇女同时行细胞学检查、HR-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行活检的宫颈病变患者168例。同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1月就诊于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妇检,行宫颈癌前筛查异常的汉族妇女202例。将两组人群年龄分为~35岁组、35~40岁组、40~45岁组、45~50组及>50岁五组,主要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和HR-HPV DNA的检测。结果:维族妇女不同年龄组HR-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妇女不同年龄组HR-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和汉族妇女相同年龄族中HR-HPV感染在<3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5)。汉族妇女HR-HPV感染存在两个感染高峰,分别在<35岁组(26.2%)和45~50岁组(20.0%)。结论:认为维吾尔族妇女HR-HPV感染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而汉族妇女HR-HPV感染与年龄相关。汉族妇女HR-HPV感染存在两个感染高峰,分别在<35岁组和45~50岁组,且第二高峰低于前一感染高峰;而维吾尔组妇女并无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暴力行为人群性激素水平的异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究暴力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以及与其相关的性激素水平异常的原因 .方法 :男性暴力型服刑人员 4 6例为研究组 ,调查其个人史、进行体格检查 ,抽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雌二醇 (estradiol,E2 )、睾酮 (testos terone,T)和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等 ;选择无暴力行为的男性健康公民 2 3例为对照组 .结果 :研究组全部属A型行为类型 ;87.0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6 7.4 %NE增高 ;6 1.0 %E2 增高 ;6 7.4 %T降低 ;91.3%NO降低 ,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结论 :A型行为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NE增高 ;NE增高是暴力行为的生物学因素 ;E2 增高是机体对A型行为及NE增高所造成的精神损伤产生心理保护性反应的结果 ;机体是通过降低NO和T使E2 增高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直升机飞行员甲状腺和性腺激素水平,探讨飞行训练对官兵甲状腺和性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陆航团129名男性直升机飞行员,训练3月后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nine,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泌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选择健康体检战士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飞行员组与正常对照组激素水平。结果飞行员组FT3、PR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SH、FSH、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升机飞行训练可引起机体甲状腺激素变化,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找寻新疆维族与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易感基因和拮抗基因及维、汉族之间 HLA-DQA1基因型差异。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组患者182例(维族102例,汉族80例),健康对照组163例(维族85例,汉族78例);根据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 病毒载量的不同分为高复制组和低复制组;根据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水平分为 ALT 正常组和 ALT 异常组。 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 HLA-DQA1*0102、-DQA1*0104、-DQA1*0201、-DQA1*0301、-DQA1*0302、-DQA1*0501等6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采用酶促反应法检测 ALT ;PCR 检测 HBV DNA 。结果维族乙型肝炎患者组、ALT 异常组、HBV DNA 高复制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QA1*0301、-DQA1*05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乙型肝炎患者 ALT 异常组、HBV DNA 高复制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频率比较-DQA1*0102、-DQA1*0201、-DQA1*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高复制组与低复制组等位基因-DQA1*0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 低复制组、ALT 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中 HLA-DQA1*0201位点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DQA1*0102、-DQA1*03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与汉族健康对照 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比较,-DQA1*0201、-DQA1*0501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族人群中 HLA-DQA1*0501为 HBV 感染拮抗基因,-DQA1*0301为易感基因。汉族人群中 HLA-DQA1*0102、-DQA1*0301、-DQA1*0302为 HBV 感染易感基因,-DQA1*0201为拮抗基因。  相似文献   

17.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炎症性口腔黏膜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一类以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异常增多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临床上 OLP 患者伴发 AITD 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两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口腔角质形成细胞表达甲状腺自身抗原、辅助性 T 细胞(Th)1/Th2 和 Th17/调节性T 细胞亚群的失衡、滤泡 Th 细胞和趋化因子数量及功能异常以及 CD8+ T 细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等有关。本文就 OLP 与 AITD 可能共存的免疫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从免疫学角度为两者的诊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以下简称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特征,为新疆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80份汉族和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样本先进行荧光定量 PCR 检测病毒载量,载量大于1×103 copies/mL 的再采用 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 HCV 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分型确定355份样本,成功分型率为93.4%,汉族和维族基因型检出率1b 型分别为59.91%、69.92%,2a 型分别为30.17%、12.20%,3a 型分别为5.60%、8.13%,3b 型分别为3.88%、8.94%。新疆乌鲁木齐和其他地区丙型肝炎感染者中,维族、汉族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乌鲁木齐和其他地区男性、女性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鲁木齐地区病例中,维族、汉族男性感染者2a 型和女性感染者1b 、3b 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其他地区,仅2a 型男性维族、汉族感染者发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族和维族丙型肝炎感染者 HCV 基因型分布与国内大多数地区不同,汉族以1b 、2a 型为主,而维族以1b 型为主,其次是2a 、3a 、3b 型。  相似文献   

19.
作战部队应激训练对血清胃泌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应激状态对机体胃肠道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应激状态下胃粘膜的损伤情况。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作战部队高射炮兵应急作战射弹演练前后血清中胃泌素、胰岛素水平了测定,并对其胃粘膜变化做了电子内镜检察与分析。结果 血清胃泌素含量射弹后低于射弹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胰岛素含量射弹后低于射弹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战官兵的胃粘膜大射弹后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尿酸血症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入院就诊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分别进行血尿酸的检测和血压的测量,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χ检验。结果汉族的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不论男性或女性,他们血压水平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高尿酸血症组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高血压1期的检出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为高尿酸血症组高于对照组;维吾尔族女性血压水平两组间比较的结果同汉族人群,而男性两组间的比较只有舒张压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不同高血压类型的检出率无明显的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非高尿酸患者高,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