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期反复行GS-TAE治疗伴动门脉瘘肝细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短期反复行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对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经CT、MRI诊断肝细胞癌,血管造影确认均有动门脉瘘形成的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将明胶海绵碎块与抗癌药混合并行肝动脉栓塞术,明胶海绵颗粒直径均选择在0.5~1mm之间,栓塞次数3~5次,栓塞间隔3~5周。结果:12例治疗后癌灶范围缩小(85.7%),全部14例A-P shunt消失,患者生存时间4~26个月。9例同时伴有门脉癌栓,治疗后8例门脉癌栓缩小或回缩(88.9%),其中1例门脉癌栓甚至完全消失。结论:短间隔反复明胶海绵肝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伴动门脉瘘的肝细胞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3DCRT)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两组的HCC患者,均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50例患者行单纯TACE2次(TACE组)。40例患者在TACE2次后第四周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ACE+3DCRT组),放疗采用6MV-X射线,4~6Gy/次,隔日一次,3次/周,总剂量45~60Gy。TACE采用碘化油、顺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及明胶海绵。结果:TACE组与TACE+3DCRT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分别为68.0%(34/50)、87.5%(35/40),1年生存率分别为78.0%(39/50)、95.0%(38/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的治疗反应主要为栓塞综合征,3DCRT有7.5%(3/40)发生急性放射性肝炎,经对症、保肝处理后缓解。两组患者均能耐受。结论:TACE+3DCRT治疗不能手术、门脉无癌栓、无远处脏器转移的HCC的疗效较单纯TACE治疗HCC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HIFU联合TACE进行治疗,B组(20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结果HIFU联合TACE组治疗后PVTT有5例消失,12例缩小,比TACE组疗效明显(P〈0.05)。HIFU联合TACE组,有11例患者恢复门静脉血流,癌栓内血供较单纯TACE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3.8个月,较同期TACE组中位生存期7.9个月明显延长(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PVT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4.
肝癌化疗栓塞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化疗栓塞(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23 例肝癌患者共1167 次TACE 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并分析肝脓肿形成与糖尿病、Child-Pugh B级肝硬化、门静脉阻塞、胆道梗阻及追加颗粒性栓塞剂栓塞等易感因素的关系.结果 8 例患者TACE 术后共发生9 次肝脓肿.肝脓肿并发症的发病率为0.77%(共1167 次操作).肝脓肿临床表现有肝大、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发病时间为术后9 ~29 d,平均(18 ±9)d.除1 例患者由于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外,余7 例肝脓肿患者经及时诊断和积极经皮肝穿置管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χ2 检验结果显示,具有胆道阻塞易感因素的患者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控制组(χ2 =143.848,P <0.001),而糖尿病、门静脉阻塞及追加颗粒性栓塞剂栓塞等易感因素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癌TACE 后肝脓肿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术前胆道梗阻是TACE 并发肝脓肿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前后门静脉作为肿瘤引流血管及供血血管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HCC患者42例,行2次TACE治疗,分别于2次TACE术前及术后7d行彩超检查,分析不同时间段肿瘤血供方式的变化。结果:首次TACE术前肝癌均有动脉参与供血,以动脉供血并门静脉引流者所占比例最大占50%,其次是单纯动脉供血方式占35.7%,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者较少占14.3%,但无单纯门静脉供血者;而TACE术后7d出现5例完全由门静脉供血的肿瘤,占11.9%;双重供血的肿瘤数也显著增加,占47.6%;单纯动脉供血及动脉供血门静脉引流的肿瘤数则显著减少,分别占19.0%、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TACE前后肝癌血供的变化趋势与首次TACE相似,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TACE治疗后部分肿瘤内门静脉由TACE术前的引流血管转变为术后的供血血管,门静脉作为HCC供血血管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B超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鲜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14-1515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肝脓肿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经胸肝脓肿切开引流的外科治疗方式.与手术治疗方法相对比,肝脓肿穿刺抽脓治疗有着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003~2006年我科收治的102例肝脓肿患者中有66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了经皮肝穿刺抽脓治疗配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仅有9例患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在穿刺抽脓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周密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选择性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HCC)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65例临床明确诊断的HCC伴门脉高压症患者,选择性使用肝动脉化学疗法(化疗)栓塞术、脾栓塞术、门静脉化疗栓塞术、门静脉支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等介入术式,术后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定期复查影像检查等了解病变转归,随访生存期并评价疗效。结果 65例HCC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门静脉高压,其中门静脉癌栓46例中有37例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分流,通过肝动脉及门静脉化疗栓塞术进行主瘤体及癌栓治疗。11例行门静脉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后门静脉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支架中位通畅时间为5.8个月。39例行胃冠状静脉和(或)胃短静脉栓塞术,术后有4例再次发生门脉高压性出血,再出血率10.26%。18例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3个月血小板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随访术后3、6、12及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77%、69.23%、35.38%及13.85%。结论选择性联合使用各种介入术式是治疗HCC及其相关性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有效预防高危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随访 4 0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病人 ,其中 2 1例病人术后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肿瘤复发时间和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因素。结果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单纯手术切除病人的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6 .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10 .3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4 5 .9%、4 .2 %、0 %、0 %。术后行TACE的病人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11.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2 0 .7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2 %、5 6 .3%、35 .6 %、2 8.5 %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病人 (P <0 .0 5 )。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影响术后TACE的疗效。结论 :TACE推迟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的肿瘤复发时间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肿瘤细胞分化 ,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门静脉癌栓分型在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中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269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分为TACE组(217例)和对照组(52例)。比较不同癌栓分型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TACE治疗对Ⅰ型癌栓治疗效果明显,Ⅱ型、Ⅲ型有效,Ⅳ型无效。TACE治疗可延长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P〈0.01),门脉癌栓分型程度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Ⅰ~Ⅲ型适宜TACE治疗.Ⅳ型不宜行TACE治疗。门脉癌栓分型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评价肝癌TACE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 1996年 11月至 1999年 7月对 30例肝癌病人进行 85次穿刺治疗 ,笔者采用TAE PEI治疗肝癌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 30例原发性肝癌 (HCC)均为男性 ,年龄 2 5~ 72岁 ,平均年龄 48.5岁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癌结节直径 3~ 9.5cm之间 ,无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肝动脉化疗栓塞 (TAE) :选择一侧股动脉区常规消毒后 ,切口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肿瘤的供血动脉 ,抗癌药分别用超乳化碘油和明胶海绵细颗粒混合分次注入肿瘤区 ,TAE术后二周 ,行PEI治疗。多点不同角…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手术疗效总体较差。为此,作与东方肝胆医院合作,观察了23例肝癌伴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病人采用肿瘤切除+癌栓取出,结合术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先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术,再行TACE治疗,随访并计算其累积生存率和支架通畅率。结果 对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门静脉支架及125I粒子条,未出现穿刺道出血、胆汁瘘及急性肝肾衰减等严重并发症。对全部患者共行38次TACE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3例存活,12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肺转移,6例死于肿瘤进展致肝衰减。术后3、6、9、12个月累积生存率和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60.0%、46.7%、20.0%和100%、73.3%、40.0%、20.0%。结论 采用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2例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IL-18、IL-10和VEGF浓度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IL-18与VEGF浓度的相关性。结果HCC组TACE治疗前IL-18、IL-10和VEGF浓度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肿瘤直径≥5C/19者IL-18浓度明显高于〈5cm者(P〈0.05),门静脉癌栓形成者明显高于无癌栓者(P〈0.05);TACE术后患者血清IL-18和IL-10浓度均降低,而VEGF浓度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IL-18与VEGF浓度具有正相关性(r=0.540,P〈0.05),TACE术后二者不具备相关性。结论TACE对机体免疫状态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纠正患者体内免疫失衡状态,且治疗后VEGF的升高可能成为肿瘤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序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HCC伴门静脉癌栓患者行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序贯TACE治疗,并随访至死亡;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分析生存时间、支架通畅时间、累积生存率及支架通畅率。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1、3、6、9、12、15、18和2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6.67%、73.33%、46.67%、26.67%、13.33%、6.67%和0;中位支架通畅中位时间8.5个月,1、3、6、9、12、15和18个月支架累积通畅率为100%、86.67%、80.00%、80.00%、53.33%、46.67%和40.00%。结论门静脉支架同步125I粒子条植入序贯TACE治疗HCC伴门静脉癌栓安全、可行,并可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7例门诊和住院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或置管药物冲洗引流术,其中108例为单纯穿刺抽脓冲洗,39例为置管引流冲洗。结果:本组115例经超声诊断为肝脓肿,23例经CT诊断为肝脓肿,9例CT诊断为可疑的肝脓肿。147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肿块穿刺抽吸术后证实为肝脓肿,经1~4次抽吸及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示脓腔小于20mm,随访6个月均痊愈。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诊治肝脓肿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高效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2009年127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行经皮肝门静脉穿刺LA治疗的护理方法。结果 108例患者术后1~3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84例有穿刺点附近疼痛;3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经内镜证实为胆道出血。结论经皮肝门静脉穿刺LA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提高LA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伍路  沈锋 《中国临床医学》2017,24(2):272-276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联合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纳入145例HCC合并程氏门静脉癌栓分型Ⅰ型(二级分支或肝段支)PVTT的患者。治疗组75例患者接受MWA和TACE联合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仅接受TACE术。主要终点指标为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终点指标为治疗反应率(response rate,RR)、肿瘤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4.7%、51.7%,中位生存时间为25.0个月(95%CI 19.6~30.4)。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2.9%、29.1%,中位生存时间为16.0个月(95%CI11.3~20.7)。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1)。联合治疗组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22.7个月vs 12.4个月,P=0.006)。联合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69.3%vs 51.4%,P=0.041)。结论: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栓塞治疗HCC伴门脉癌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肝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HCC接受肝切除术5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将其分为门静脉高压组(143例)和无门静脉高压组(369例),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死亡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期间生存率,并对两组生存状况、影响生存状况因素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组术前Child-Pugh B级、血清总胆红素20μmol/L、血白蛋白35 g/L及输血者所占比例均高于无门静脉高压组,而肿瘤直径≥5 cm者所占比例低于无门静脉高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门静脉高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随访期间生存率低于无门静脉高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伴门静脉高压、甲胎蛋白20μg/L、肿瘤直径≥5 cm、肝切除范围1个肝段、术前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织学分化低、切缘0.5 cm、多发病灶肝硬化HCC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利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肿瘤直径≥5 cm、多发病灶及术前无TACE是导致肝硬化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并非影响肝硬化HCC肝切除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子,HCC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可行肝切除术,肝脏功能保护为肝切除术后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明胶海绵加丝线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加丝线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在大咯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0例,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根据造影明确出血的供血血管后选择明胶海绵、丝线进行栓塞治疗。结果:30例患者有效率100%,所有病例均经半年以上的随访,4例在半年后复发,再次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论:应用明胶海绵加丝线进行BAE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只要能充分栓塞供血动脉,可以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疗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Vater's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3周突发脾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外院行腹腔干弹簧栓及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术,术后出现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待循环功能稳定后转我院。入我院后相继并发低蛋白血症、多发肝脓肿、腹腔脓肿,经多次脓肿穿刺置管引流、静脉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等治疗,持续高热,病情反复并渐恶化。停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及其他多种药物治疗,经胃镜行胃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及体能锻炼等,病情逐步好转,两个月后患者可下床活动,睡眠、饮食及精神恢复正常,3个月后康复出院。结论外科术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不能过度依赖抗生素、全胃肠外营养,应重视及时微创脓肿引流、加强胃肠内营养及心理疏导,并限制抗生素等多种药物的应用,有助于危重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