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马晓媛 《河北医学》2016,(12):2030-203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和心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96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Hcy、hs-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Hcy、hs-CR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cy、hs-CRP 异常检出率54.2%、81.3%,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 反应蛋白检测对心脑血管病的预测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的水平,探讨Hcy、hs-CRP与老年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5例,为高血压组,同时根据舒张压的变化分为2个亚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组(单高组)52例;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组(双高组)53例;7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3组的Hcy、hs-CRP 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8.66±0.99)μmoL/L与对照组(12.34±2.50)μmoL/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浆hs-CRP 水平为(8.84±0.94) mg/L与对照组(2.66±0.45) 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高组Hcy、hs-CRP水平分别为:(18.67±0.97)μmoL/L、(8.85±0.93)mg/L与双高组(18.65±1.03)μmoL/L、(8.83±0.96)mg/L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hs-CRP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之一;Hcy、hs-CRP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与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60例,分别检测血浆内脏脂肪素、hs-CRP 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低于对照组( P <0.01),hs-CRP 高于对照组( P <0.01);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素低于Ⅰ~Ⅱ级患者( P <0.01),hs-CRP 高于Ⅰ~Ⅱ级患者( P <0.01)。结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存在血浆内脏脂肪素降低及 hs-CRP 升高,随着病情加重变化更为明显,检测血浆内脏脂肪素与 hs-CRP 可作为评估慢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的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的水平,同时选择60例门诊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对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D-二聚体、CD4+/CD8+与CRP的水平分别为(3.56±0.40)mg/L、1.09±0.32、(4.36±1.60)mg/L,与健康妊娠孕妇相应参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三个参数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这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等异常可能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5.
李杰 《大家健康》2016,(2):55-55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hs -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复发时的 hs -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 hs -CRP 水平仅略高于正常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 hs -CRP 水平,对疗效和预后有辅助作用,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的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28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的水平,同时选择60例门诊健康孕妇作为对照,对检测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CD4+/CD8+与CRP的水平分别为(3.56±0.40)mg/L、1.09±0.32和(4.36±1.60)mg/L,与健康孕妇[(1.12±0.35)mg/L、1.28±0.35和(2.98±1.46)mg/L]相应参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而且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 3个参数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免疫、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失衡等异常可能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 )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3组;根据冠状造影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组(58例),双支组(49例)与多支组(25例),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6例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之间的血浆BNP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AMI组患者BNP 与hs-CR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UAP及SAP组( P<0.05);UAP组患者BNP与hs-CRP水平较SAP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升高( P<0.05);SAP组患者与对照组BNP 与hs-CRP 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支组、双支组与多支组患者制剂BNP 水平及hs-CRP 水平差异显著( P<0.05)。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与血浆BNP(r=0.543,P=0.004)及hs-CPR均呈正相关(r=0.358,P=0.003)。结论:血浆BNP与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差异显著,其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均能独立作为预测斑块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标记物,两者联合检测对于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思梅 《河北医学》2016,(5):870-873
目的::探讨Hcy、hs-CRP 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共1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31例(冠心病+脑梗死组),不合并者共111例(冠心病组)。另纳入6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93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探讨各组血清Hcy、hs-CRP 水平的变化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 水平显著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联合检测所测得阳性率均能明显提高,显著高于单独Hcy检测。其中两者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脑梗死组检测的阳性率最高,高于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结论:联合检测Hcy、hs-CRP 在冠心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对血浆D-二聚体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血瘀证患者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辩证关系,以及活血化瘀对其的影响。方法:对30名正常人及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血瘀证患者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对病人组60例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和瘀血程度积分的影响。结果:病人组血浆D-二聚体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血浆D-二聚体和瘀血程度积分明显下降(P<0.01),瘀血证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做为血瘀证辨证及活血化瘀治疗观测疗效的客观血液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以及5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3.24±1.80) mg/L,健康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70±0.30) mg/L.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FDP、血浆D—二聚体与气虚血瘀证的关系。方法:对30例气虚血疼证患者血清FDP、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性检测,并与26例健康中老年人和20例健康青年人进行对照。结果:气虚血瘀组与中老年健康组和青年健康组比较,血清FDP及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均升高,中老年健康组和青年健康组比较,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升高。结论:气虚血瘀证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升高也许是中老年人多血疼的病理基础。血清FDP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9例,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 组与 UAP 组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明显低于 AMI 组,SAP 组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明显低于 UAP 组,且 SAP 组与 UAP 组患者的血清 Hcy、hs-CRP 水平呈正相关,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 Hcy、hs-CRP 水平检测对于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与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章祎  王湛  蔡梦娇 《广东医学》2016,(13):1989-199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60例冠心病患者( CHD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其肘静脉血4 mL,静置离心后测量其Hcy和hs-CRP水平。结果 CHD组中的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的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组中的1级组、2级组、3级组和CHD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血压组中的2级组和3级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及CHD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70例病例及健康组30例的血浆进行D-二聚体含量测定,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在429nm波长下比色,根据标准曲线求得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1-2周内D-二聚体含量持续上升,2周内达到高峰。结论: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增加,反映纤溶活性增强和凝历酶生成增多,提示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有价值的指标,且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增高可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组)、30例正常孕妇和30例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结果 PIH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非妊娠健康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PIH组孕妇的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具有显著相关性(r=0.893,P〈0.01)。结论测定PIH血浆尾加压素与血清C反应蛋白,能够及时了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程度,利于本病预防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范文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5):433-434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G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放射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结果 AMI血浆BNP、hs—CRP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者和健康对照,AMI伴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浆BNP、hs—CRP显著高AMI伴心功能I、Ⅱ级者,不稳定心绞痛者血浆BNP、hs—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结论血浆BNP、hs-CRP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早期预测AMI伴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堃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02-102,17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其它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85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组(UAER〈20ug/min)4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UAER〉20ug/min)45例,另有48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进行血浆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椿(FBG)和血肌酐(Cr)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浆hs—CRP、HbA1c、FBG浓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糖尿病肾病组hs—CRP、HbA1c、FBG和cr浓度值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血浆hs—CRP浓度显著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测定40例高血压标准降压组和39例高血压标准降压+阿托伐他汀20 mg组治疗前后血浆ADMA和hs CRP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的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标准降压组治疗12周后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标准降压+阿托伐他汀20mg组治疗12周后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ADMA和hs CRP水平,减轻高血压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19例纳入试验,其中冠脉造影显示有冠脉病变的83例纳入冠脉病变组,无冠脉病变的36例纳入冠脉造影阴性组。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检测LP?PLA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病变、2支或2支+左主干病变、3支或3支+左主干病变3组,并使用Gensini评分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冠脉病变组血清LP?PLA2、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较冠脉造影阴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之间LP?PLA2和hs?CRP具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P?PLA2和hs?CRP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具有较低相关度的正相关关系(r=0.418,r=0.365,P<0.05)。结论:血清LP?PLA2、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相关性。对于冠脉病变患者,血清LP?PLA2和hs?CRP水平在评估冠脉病变程度上仅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06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CY、hs—CRP和Lp(a)浓度,另外选择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hs—CRP和Lp(a)浓度均高于非CHD组(P〈0.01)。三者指标联合检测对CHD患者诊断的特异性(91.1%)高于分别应用HCY(73.2)、hs—CRP(82.1%)或Lp(a)(75.2%)的单一指标。结论:HCY、hs—CRP和Lp(a)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