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处方 滑石 虎杖各 12g 石膏 (煅 ) 9g 炉甘石 (煅 ) 6 g 冰片 3g 氯霉素 1g 强的松2 5mg 凡士林 30~ 4 0 g制法 研极细末 ,和凡士林配成软膏。用法 每日涂 1次。湿疹治疗方(一)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验方河南省商丘市医学会(476000)王新荣方药组成:葛根3g,焦三仙各3g,猪苓3g炒扁豆3g,鸡内金3g,车前子5g(另包煎),滑石2g。辨证属湿热困脾者加大滑石和车前于量;属脾虚湿渍型则去滑石,加大焦三仙和鸡内金用量。小儿腹泻验方@王新?..  相似文献   

3.
验方一处方:紫苏子(炒)40g.红糖20g。制法:将紫苏子压细加入红糖,混匀即得。用法与用量:口服。5~7岁.30g/次,2次/d,早晚服。验方二处方:生杏仁3~5个。制法:取生杏仁带皮捣烂.加香油调合,再用纱布包好,备用。功能与主治:驱虫,止痒。用于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外用。睡前将纱布包塞入肛门内。验方三处方;玉米根适量。制法:取1棵玉米根,洗去泥沙,切碎。置锅内,加水适量.加热至沸,加入红糖适量即得。功能与主治:用于绕虫病。用法与用量:口服。250ml/次,1次/d,小儿酌减。治蛲虫验方三则@亓翠菊$山东省莱芜市人…  相似文献   

4.
我院用复方夜交藤合剂治疗甲型“肝炎”,经2000余例临床应用,证明有较好疗效,现将组方、制法介绍如下: 处方:夜交藤、铁扫帚、地骨皮、黄栀子、茵陈各32g,蔗糖50g, 制法:取药材洗净切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至450ml,加入蔗糖后再继续浓缩至400ml,用0.3%苯甲酸钠及0.5‰尼泊金乙酯作防腐剂。用法与用量:每日二次,每次50ml。  相似文献   

5.
参金散是我院临床经验方,它在治疗小儿顽固性消化不良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处方:红人参、鸡内金。制法:取两药净品烘干,混均,粉碎,过七号筛。每袋装3g,备用。功能主治:补脾消食,用于脾虚腹泻、消化不良。用法:1周岁以内儿童,每日服3次,每次1g。  相似文献   

6.
超量服瓜蒂液致中毒性休克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再论不要用朱砂挂衣入煎钱鹏程(江苏省无锡县人民医院214011)我们在调配中药汤剂处方时常见到处方中开列一些辰拌药(即朱砂与某一饮片共拌)。其用意是病情需用朱砂,因而选择处方中的某一药物与粉未状的朱砂共拌,从而达到在汤剂中用朱砂的目的。但该用法并不合理(彭平健·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23),再分析尚有以下两点。1.用量不具体:朱砂拌饮片一般不注明朱砂用量,现行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均无此种用法。而朱砂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朱砂的现代药理研究情况,揭示朱砂的毒副作用,临床配伍、用法用量的不合理性,提出朱砂日用最大量是0.5g,连续服用不超过7d,建议朱伏神、朱麦冬不能入煎剂。  相似文献   

8.
毕见福  孙桂明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915-1915
在学习执行新版药典时,发现成方制剂益元散用法不妥,特提出与同道商榷,供再版时参考。益元散时由滑石600g、甘草100 g、朱砂30 g 3味药组成。功能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不利。用法用量: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1]。制剂含朱砂(HgS)为4.11%,按其含量测定日服量应是0.42~0.504 g。朱砂历代本草均载其有毒,《药性论》谓其有大毒,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2]。这是因为朱砂在煎煮过....  相似文献   

9.
《湖南中医杂志》2020,(1):44-44
【处方组成】炙麻黄(发热者用生麻黄)、杏仁、白果、半夏、地龙、甘草各3g,射干、五味子各2g,茶叶1g,生姜1g,葱白半支。【用法用量】每天1剂,水煎,代茶饮。此为3~5岁用量,可随年龄增减剂量。【功效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http://paper.cntcm.com.cn/html/content/2019-11/27/content_620334.htm)  相似文献   

10.
处方组成:黄芪、金钱草各30g,熟地黄20g,山茱萸、菟丝子、石韦各15g,炒鸡内金(研冲)、冬葵子、怀牛膝各9g,肉桂6g。用法用量:每日1剂,上药加水400ml,煎成150ml,早晨空腹服。  相似文献   

11.
黄水疮,有些地区称之为天磨胆,为儿童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中医认为是湿热内蕴外感时邪所致,西医则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应用青黛枯黄方治疗11例小儿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处方:青黛15g、生大黄15g、枯矾12g、冰片2g。制法:先分别将大黄、枯矾、冰片研成极细粉末(过100目筛),然后加入青黛混合均匀后,加麻油调制成膏,敷于患处。用法:用药前必须先用消毒注射  相似文献   

12.
我院根据各老中医提供的秘方,初步加工成的烫伤膏,经临床使用证明,疗效确切。一、处方组成: 大黄20g、黄柏20g、地榆炭20g、滑石20g、寒水石20g。二、制法: 将上述诸药粉碎,过60目筛,然后混匀,酌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备用。三、用法: 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洗净,然后在患处涂一薄层烫伤膏,干后再涂,不必洗去,反复涂搽几次,即愈。四、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朱砂饮片     
正炮制:朱砂粉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或照水飞法(附录ⅡD)水飞,晾干或40℃以下干燥。性味:甘,微寒;有毒。归经:归心经。功能: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主治: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用法与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81年2月~1986年2月,应用枯痔液局部注射治疗腋臭4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处方组成及制法雄黄、赤石脂、血竭各9g,朱砂、冰片各3g,黄连10g,轻粉0.3g,红丹0.5g,枯矾21g,奴夫卡因6g。分别将上药研成细粉。先取雄黄、赤石脂、血竭、黄连加蒸馏水600ml,煎至200ml,滤取药液。药渣再加轻粉、红丹、朱砂、蒸馏水400ml,煎至150ml,滤取药液。将两次的药液合并  相似文献   

15.
1.处方:滑石18g,甘草3g,竹叶3g半夏9g,茯苓9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2.处方:鲜荷花或鲜荷叶适量。用法:水煎服。3.处方:鲜丝瓜花8朵,绿豆60g。用法:用清水一大碗,先将绿豆煮熟,捞出绿豆再放入丝瓜  相似文献   

16.
李雅  郑娥 《陕西中医》1997,18(8):381-382
<正> 婴幼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由于小儿服药比较困难,近年来在临床上多采用中药外治疗法,既简单方便,又无痛苦,易使患儿接受。本文仅就90年以来中药外治泄泻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药物敷脐疗法 1.1 辨证论治 于氏分三型:伤食泄先用朴硝20g,敷于脐窝,纱布固定,6h后取下;再用苍术、车前子等量研末;湿热泄取苦参10g,藿香、苍术各5g,车前子10g,冰片3g,研末;寒湿泄取吴茱萸5g,车前子10g,丁香3g,研末;脾虚泄用肉桂5g,车前子、苍术、小茴香各10g研末;以上药末均用醋调敷,每日1次,每次10~24h。王  相似文献   

17.
古代医家常用朱砂拌染茯苓、麦冬、远志、灯心草同煎。至今医家仍在用朱砂拌染他药同煎,但因地方规定标准不同,如同一味朱砂拌灯心草上海用量,灯心草,用朱砂6 0 %拌,北京用法,每百克灯心草用朱砂6g拌,浙江用量,每百克灯心草,用朱砂1g拌,湖南用法,将扎成小把的灯心草,入朱砂粉末  相似文献   

18.
陶乃贯  高丽 《中医杂志》2003,44(12):950-950
染衣,俗称“挂衣”,即将朱砂细粉按一定比例均匀地附在另一种药物表面的方法。中医学认为,朱砂染衣人煎可增强药物安神定惊、清心降火作用。但该法存在着种种弊端和隐患,不宜采用。 1 用量不统一,操作欠规范朱砂染衣入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始终未予收载。其它医药文献虽有记载,但对用量说法不一。以朱灯心为例,《中药大辞典》谓:“每灯心10斤用朱砂10两(100g:6.25g)”;《实用中药配方学》谓:“每100g灯心用朱砂50g”;《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每100g灯心用朱砂1.8g”。相差近28倍。我们从事中药配方工作近30余年,检查过10余家医院的中医处方,时见冠有朱茯苓、朱灯心、朱麦冬、朱远志、朱通草之名,却极少见在处方中注明朱砂用量者,致使配方人员无所适  相似文献   

19.
三金糖浆是本院研制的中药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属中医湿热下注患者,疗效满意,现将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1 处方 广金钱草300g,金沙藤300g,金丝草300g,滑石400g,白茅根300g,蔗糖250g,尼泊金0.5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拟“口疮散”,治疗口疮获效。处方:黄连15克,山豆根,大黄各30克(焙黄),青黛、人中自、儿茶、没药、枯矾各20克,朱砂10克,冰片3克,研为极细末,过筛、备用。用法:取口疮散少许加2%甲紫溶液适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