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应用局部一致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将fMRI应用于正常人静息态的研究,从局部一致性的角度探讨静息态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1例健康志愿者分为男性组、女性组,采集静息态下的fMRI数据,应用局部一致性方法个体激活图及组激活图;对数据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男性组较女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激活区为右侧枕叶舌回(BA18)、左侧小脑、右侧枕叶(BA19)、右侧颞下回(BA20)、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顶下小叶(BA22)、右侧楔前叶(BA7)、左侧后扣带回(BA31)、左侧额上回后外侧(BA9)、右侧额中回后部(BA6)、左侧缘上回(BA40)、右侧前扣带回(BA24);激活范围最大区域和激活强度最强均为右侧枕叶舌回(BA18)。女性组较男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的激活区为右侧颞下回(BA20)、左侧颞下回(BA20)、桥脑、左侧小脑、左侧颞极区(BA38)、右侧额极区(BA10)、左侧海马旁回(BA34)、左侧中央后回(BA3);激活范围最大区域为右侧额极区(BA10);激活强度最强为桥脑。结论:正常人静息态下的局部一致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本明确后牙早接触状态紧咬时中枢调控区域的定位,为探明口颌系统的病理生理调节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在15名正常志愿者口内后牙上预置人工咬合高点,利用GE 3.0T磁共振扫描机获取其在正常咬合状态和后牙早接触状态紧咬时的脑功能成像图,借助SPM2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比较.结果:正常咬合状态紧咬时的中枢激活区包括:中央前回M1区、中央后回s1区,前运动区、前额叶皮质、岛叶、布罗卡皮质区、缘上回、小脑、扣带回及右侧顶叶皮质、右侧枕叶皮质.后牙早接触状态紧咬时的中枢激活区包括:中央前回M1区、中央后回S1区、前运动区、前额叶皮质、岛叶、布罗卡皮质区、缘上回、左侧颞叶皮质、右侧顶叶皮质及右侧小脑.结论:初步明确了正常咬合状态及后牙早接触状态紧咬时的中枢激活区域,发现后牙早接触状态下部分脑区激活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imaging,ASL)灌注成像技术在针刺f MRI后效应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男女各10例);分别对针刺左侧足三里穴前、拔针后行f MRI扫描,用AFNI软件分析处理,采用两样本配对t检验进行针刺前后组间比较及Monte Carlo阈值校正方法(P=0.001,α0.05)确定脑功能激活区。结果:针刺后,双侧前扣带回、双侧扣带回、右侧颞上回、双侧颞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左侧屏状核、右侧尾状核表现为正激活,右侧岛叶、右侧颞上回表现为负激活。结论:ASL技术能够较好地应用于f MRI针刺后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所引起的不同中枢反应.材料和方法利用BOLD技术观察分别针刺12例志愿者右侧足三里和丰隆穴时脑信号的改变,用SPM2软件分析比较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时激活的脑区位于左侧海马回、颞中回、颞上回和右侧颞上回、缘上回.针刺丰隆穴激活的脑区位于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和右侧颞上回、扣带回、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结论相同经络的不同穴位针刺后引起的脑激活区不完全相同,两侧颞上回和左侧颞中回可能是针刺右侧足三里和丰隆穴作用的共同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5.
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语言功能区的f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恻研究低级胶质瘤语言功能区分布及偏侧性特点。方法:对15例左侧额、颞叶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WHOI~Ⅱ级)患者进行例术前图片命名刺激任务的删研究,另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哪数据处理采用工作站自带软件显示激活脑区并计算偏侧性指数(LI)。结果:对照组激活脑区:左侧为主的双侧额下回、额中回、左侧颞上回、以左侧为主的双侧顶上小叶、前运动区、双侧枕叶、双侧小脑。胶质瘤组的激活脑区:双侧额下回、额中回、左侧为主的双侧颞上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等。对照组中8例表现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2例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LI值为84.61%。患者组中5例表现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3例为右侧大脑半球优势,7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LI为60.15%。结论:fMRI能在术前可靠显示低级别胶质瘤周围语言功能区的分布及语言偏侧性,对术前计划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的脑内神经活动异常改变。方法:纳入18~60岁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失眠组)和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各20例,对比2组低频振幅(ALFF)差异,并分析ALFF值与临床评估量表的相关性。结果: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组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下回、右侧眶额皮质、右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双侧额上回、右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中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AlphaSim校正,P<0.01)。SDS评分与右侧眶额皮质的ALFF值呈正相关(r=0.528,P=0.024),SDS、SAS评分与左侧中扣带回ALFF值均呈正相关(r=0.641,0.494;均P<0.05)。结论:通过ALFF可发现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的脑内异常神经活动,主要是情感、认知相关网络脑区(扣带回、眶额皮质等)存在脑自发活动异常,且部分脑区的自发活动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异常脑活动改变可能是原发性失眠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fMRI观察足阳明胃经上的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时大脑的活动规律。方法:选取25例体型中等、右利手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2~50岁,选取受试者右侧梁丘穴联合右侧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同时行fMRI。结果: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电针刺激时,所有受试者均产生酸、麻、胀、钝痛、重和热的复杂针感,且强度不一。fMRI表现为以激活或负激活峰值为中心的不规则簇状区,且多个相近的激活或负激活脑功能区相连成片。其中脑功能激活区的峰值位于:①左侧尾状核体部和右侧豆状核;②左侧颞下回(BA20)、左侧海马旁回及左侧尾状核尾;③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杏仁核包含在其中);④左侧海马旁回(BA30)、左侧后扣带回(BA29、30);⑤右侧中央前回(BA6)、右侧角回(BA39)。而脑功能负激活区的峰值位于:①小脑右半球前叶、小脑左半球前叶蚓部;②左侧颞上回(BA22)、左侧屏状核、左丘脑;③右侧中央后回(BA2)、右侧顶下小叶(BA40)、右侧中央前回(BA44);④左侧顶下小叶(BA40);⑤左侧中央前回(BA5、BA6);⑥右侧颞下回(BA37)。结论:梁丘穴联合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时,激活脑区和负激活脑区较单独针刺足三里穴时明显集中、激活或负激活程度明显增高;大部分活动脑区与足三里穴单独针刺时相同;部分活动脑区与足三里穴单独针刺时不同。  相似文献   

8.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对指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对指运动脑激活区的差异,初步探讨TS患者运动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14例TS患者和1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fMRI技术对比分析在复杂对指过程中T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脑激活特点,并比较其激活范围。结果:两组受试者顺次对指运动共同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同侧比对侧激活明显)、双侧的中央前后回(对侧大于同侧)、双侧顶上小叶、对侧扣带回和对侧额内侧回。两组受试者激活不同的脑区:TS组可见双侧丘脑和豆状核的激活;TS患者同侧小脑半球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双侧中央前后回的激活范围比正常组大:左手对指运动时,TS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6192.35±30.50)mm^3,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96.67±29.16)mm^3;对照组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2712.47±13.03)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920.91±41.2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右手对指头运动时,TS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7057.03±15.83)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862.35±24.10)mm^3;对照组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3493.67±17.40)mm^3,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为(572.20±24.57)mm^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右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左侧中央前后回体积:P〈0.05)。双侧顶上小叶体积两组资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S患者大于正常组。结论:TS的发生是基底节、丘脑异常为主的多个脑区参与的疾病,丘脑、纹状体、大脑皮层在TS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关键的结构和功能区。  相似文献   

9.
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变化的SPM和ROI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用^99Tc^m-双半胱乙酯(ECD)SPECT显像研究强迫症(OCD)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方法 受检才为14例OCD患者(OCD组)和23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CN组)。^99Tc^m-ECD脑SPECT显像后,用统计参数地图(SPM)和感兴趣区(ROI)两种方法分析OCD组和CN组的rCBF分布差别(rCBF增高区和降低区)。P值设为0.01。结果 SPM分析显示OCD患者双侧壳核、颞上回和楔前叶,右侧眶回、额上回和额中回,左侧颞枕叶、顶上小叶和小脑蚓部的rCBF降低;同时,左侧额下回和扣带回后部有小范围的rCBF升高。ROI分析显示OCD患者右侧大脑颞前叶、顶颞叶和左侧大脑颞枕叶的脑血流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大脑的相应皮层(P<0.01)。基底节的rCBF无明显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支持OCD患者的额纹状体环路病变假说,SPM是分析rCBF变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对复杂加法的脑功能区进行研究,并分析学习记忆对复杂加法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名年轻成人右利手正常志愿者参加实验,任务采用组块设计,应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功能定位,并比较学习前后的脑区激活结构。结果:在未学习复杂计算任务中,两侧枕叶视区、两侧额中回、两侧额叶内侧前部及中部(辅助运动区)、两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两侧楔前叶、两侧顶间沟周围脑区、两侧顶下小叶、小脑出现激活。学习后复杂加法任务所显示的激活区域有:两侧枕叶视区、两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两侧辅助运动区、两侧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两侧楔前叶。比较学习前后的脑区激活结构,学习前右侧额下回、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顶间沟周围脑区、左侧颞中回激活明显强于学习后;而学习后两侧楔前叶、两侧缘上回及右侧角回的激活相对增强。结论:学习能对复杂加法计算时神经网络功能活动方式产生影响,主要反映在前额叶和顶叶等与工作记忆相关脑区激活的改变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发性全身性癫痫(IGE)患者静息状态下全脑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采用3.0T MR扫描仪对23例 IGE患者(IGE组)及2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脑3D 结构相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进行全脑分数低频振幅(fALFF)及局部一致性(ReHo)功能分析,并对比 IGE组相比对照组 fALFF及 ReHo 改变的脑区,分析 IGE 组差异脑区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E组 fALFF升高的脑区位于双侧中央前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左侧扣带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枕上回、左侧枕中回及右侧楔前叶;f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双侧颞下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岛叶、右侧楔前叶及左侧顶下小叶(P<0.005)。ReHo 升高的脑区位于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顶上小叶、左中央后回及右中央前回;ReHo降低的脑区位于右侧梭状回、左侧豆状核、右侧额下回、右内侧额上回、左侧枕中回、右侧岛叶及双侧顶下小叶(P<0.005)。IGE组 fALFF及 ReHo的差异脑区与患者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 IGE患者脑内广泛的脑区功能异常改变可能是 IGE复杂临床表现的神经病理基础。联合应用 RS-fMRI的2种分析方法能较全面地评价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为 IGE 神经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功能神经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基于低频振幅(ALFF)和功能连接(FC)算法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及志愿者行RS-fMRI扫描。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进行ALFF分析,并以左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比较两组脑FC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LFF明显降低的脑区有左侧小脑前叶、梭状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后扣带回。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FC下降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右侧额中下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海马旁回、两侧楔前叶、后扣带回、胼胝体压部;FC增高的脑区主要以左侧大脑半球、左侧小脑齿状核、左侧小脑、右侧眶回、直回、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脑干较为显著。结论结合ALFF和FC两种技术,能从脑局部功能与功能网络的变化两个方面对脑神经活动进行评价,有助于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病理生理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BOLD及DKI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认知功能损害脑瘫儿的应用。方法:选取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脑瘫患儿(CP组)52例及正常小儿(CG组)50例,使用PhilipsIngenia3.0T多模态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静息状态下行高分辨T1WI、BOLD及可行性DKI扫描,采集统计及分析MR功能数据。结果:CP组与CG组比较:①BOLD成像ALFF值:左丘脑、左壳核、左楔前回及右角回、右扣带回后部的ALFF值升高(P <0.05)。②ReHo值:左额上回、左岛叶皮质、左枕回、右额中回、右颞上回Reho值降低(P<0.05);左额叶白质、左顶下小叶、左丘脑、右额叶白质、右扣带回Reho值升高(P <0.05)。③DKI成像MK值:CP组双额叶、双顶叶、双枕叶MK值均低于CG组(P <0.05)。结论:RS-fMRI为无创性敏感研究认知功能障碍脑瘫儿脑灰白质功能、微观结构及病损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 RI),考察大脑在韵律恢复加工中的作用,对韵律恢复加工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与标准头线圈对1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fM RI检查,年龄22~26岁,选择三种刺激条件(正常句、换词句、拉平正常句、拉平换词句),每个条件各30个句子,共计120个句子。其中,通过两种拉平的语句条件(拉平正常句、拉平换词句)与相应的未拉平条件(正常句、换词句)相比,显示韵律恢复引起的脑激活区。结果 fM-RI研究结果显示,拉平正常句主要激活双侧颞上回、右侧颞叶前部、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枕中回、内侧额叶区域以及左侧前运动区等脑区;拉平换词句主要激活右侧额下盖部、右侧枕中回、双侧颞下回、左侧枕上、左侧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左侧额下回等脑区。结论双侧大脑多个脑区参与韵律恢复加工,f M RI对研究韵律恢复加工脑机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 slow-5:0.01~0.027 Hz)大脑低频振幅(ALFF)值改变。方法40例 PACG 患者及3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HC)均接受 rs-fMRI 检查,应用 rs-fMRI 数据处理助手(DPARSF)对数据进行预处理。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8)2因素水平重复方差分析比较 PACG 及 HC 组组间效应以及 slow-4,slow-5频段间效应。随后,两样本 t 检验分别比较 PACG 组及 HC 组2个频段 ALFF 值差异并分析差异脑区 ALFF 值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频段间结果显示右侧尾状核、左侧眶部额下回 slow-5频段的 ALFF 值较 slow-4频段高(P <0.05,FDR 校正)。与 HC 组相比,楔前叶、楔叶、双侧舌回、双侧枕中回、双侧距状裂、双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右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顶下小叶 ALFF 减低;PACG 组 ALFF 值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左侧小脑后叶、双侧海马旁回、左侧额下回、右侧边缘叶、右侧岛叶、后扣带回(P <0.05, FDR 校正)。此外,笔者发现 slow-4、slow-5频段均能检出 PACG 患者异常脑功能活动区。结论PACG 患者存在视觉以及视觉以外相关脑区神经元活动异常,slow-4、slow-5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异常脑区,为进一步探究 PACG 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部功能连接情况.方法 选取9例Ⅱ~Ⅲ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及8名年龄分布相同的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MR扫描,选择双侧苍白球作为种子点,分析其脑部功能连接情况,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正常健康对照组中,双侧颞极、双侧海马、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右侧枕中区、右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海马、双侧颞上回、后扣带同、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回、左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功能联系,与对照纽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双侧颞叶、左侧额叶、左侧运动前区、左侧顶叶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增强,双侧丘脑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静息状态下,帕金森病脑部存在着功能连接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探讨维吾尔族维-汉-英多语者接受三种语言刺激任务时,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的异同。资料与方法 20名健康维吾尔族维-汉-英多语者行fMRI检查,受试者均在3~5岁开始学习汉语,汉语通过中国高等汉语水平考试汉八级(HSK)。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在10~12岁之间,英语水平全部通过国家大学英语4~6级考试。BOLD-fMRI检查采用组块设计,受试者分别接受维语、汉语及英语认知任务的视觉刺激并进行默读,所得图像数据经SPM5脑功能处理软件处理,生成脑激活图并进行分析,组间数据采用多样本的方差分析。结果三种语言共同激活了双侧额中回和额下回(BA 9、BA 46、47)、左侧颞中回(BA 18)、双侧中央前回(BA 4)、双侧梭状回(BA 37)、左侧顶上下小叶(BA 7/40)、双侧枕中回(BA 19)。不同语言任务时右侧颞上回、颞中回(BA 18、BA 38),左侧楔前叶(BA 19),右侧舌回(BA 18)、右侧顶上下小叶(BA 7/40)、双侧的额内侧回、左侧海马旁回、基底节区(豆状核、尾状核)及小脑扁桃体有散在激活。汉语及英语刺激任务时各脑叶激活强度大于维语,三者间有统计学差异。三种语言任务的优势半球均为左侧大脑半球。结论维吾尔族多语者给予母语、汉语和英语刺激时,三种语言有共同的脑激活区,处理汉语及英语刺激任务时脑激活区激活强度及范围大于母语,三种语言刺激时大脑的偏侧化程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合并抑郁状态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性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 应用患者健康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筛查糖尿病伴抑郁状态(DM-D)患者29例,选取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25例。受试者均接受MRI扫描,应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分析方法比较两组自发性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结果 相对于DM组,DM-D组在右小脑后叶2区,右颞叶上、下角回,右额叶上、下回,右边缘叶前扣带回,右顶叶缘上回,左顶叶中央后回,左楔前叶,左角回等脑区fALFF值减低【P<0.05,多重比较校正(GRF校正)】;在左壳核、左枕叶距状回、右枕中回、右顶叶中央后回fALFF值增高(P<0.05,GRF校正)。相关性分析显示DM-D组降低的角回及前扣带回与PHQ-9自评量表评分成负相关。结论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性异常的改变,且这些改变的脑区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倒背数字作业测验(BDST)fMRI脑内激活区的特点.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各18例,以BDST作为刺激任务,进行fMRI检查,氯丙嗪治疗后的患者中9例再次接受fMRI检查.结果:在BDST的fMRI检查中,对照组的左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上小叶、左侧缘上回、左侧颞下回及左侧枕颞外侧回等脑区均有明显激活;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及双侧顶叶后下部等脑区激活低下.9例用氯丙嗪治疗后的患者左侧额上回及左侧额下回的激活低下明显改善(P<0.05).结论:fMRI不仅可以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而且还能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药物疗效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