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椎弓结核     
王孝先 《新疆医学》1989,19(2):83-84
  相似文献   

3.
4.
多脏器结核少见,笔者遇1例经手术证实结核性腹膜炎、肝结核、肾结核,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陈×,女,23岁,未婚,农民。腹痛腹胀伴发热20天,于1987年11月21日入院。患者于20天前月经来后,自感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开始疼痛局限下腹部,尔后转至全腹疼痛,且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5℃之间,腹胀、腹部日渐增大。在当地卫生院诊断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转入我院。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但食欲极差,进食少。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咯血。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脓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脊柱结核术中所取得的脓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菌种鉴定,以了解脊柱结核感染菌种病源学的情况,为其病源学及耐药性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做工作基础准备。方法:将脊柱结核病灶中的脓液经前处理后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4~8周后观察结果和脓液涂片检查。结果:1.43份脊柱结核脓液中,应用改良罗氏法培养出临床分离株13株,阳性率为30.1%;2.涂片阳性者培养的阳性率较高;3.化疗时间短、时间在两月以内者,其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结论:脊柱结核感染HIV阴性者的菌种以人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结核与非结核分支杆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双重PCR技术快速鉴定的结核与非结核分支杆菌。方法:通过试验选择双重PCR最佳反应条件,检测引物A1,A2和B1,B2扩增分支杆菌的特异性及扩增结核分支杆菌的敏感性,并对34例结核分支杆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鉴定。结果:引物A1,A2能扩增所试24种分支杆菌,B1,B2仅扩增结核分支杆菌复合体菌种,两对引物扩增12种非分支杆菌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
8.
耳垂结核1例     
李烁  乌维秋 《广东医学》2005,26(2):171-171
患者 ,女 ,2 3岁。因发现左耳垂肿物 3年 ,于 2 0 0 4年 5月 9日入院 ,患者 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一黄豆大小肿物 ,无伴疼痛 ,出血等不适 ,未予诊治 ,此后肿物逐渐增大 ,遂就诊我院。门诊以左耳垂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 ,起病以来无畏寒、低热、盗汗、疲乏 ,无左耳疼痛、瘙痒、出血 ,无咳嗽、咳痰 ,大小便正常 ,胃纳、精神可 ,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经追问病史 ,患者承认在发现耳垂肿物 1个月前曾于外地行双耳垂穿刺耳洞术 ,术后愈合佳 ,无特殊不适。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心…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目前所知传染病中最致命的传染病.结核病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病理诊断,随着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目前已有的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尚不能达到理想的诊断率,寻找高效、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已经...  相似文献   

10.
本题通过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研究,为淋巴腺结核诊断提供简单、快速、实用、准确方法,并同时应用4种结核抗体标志物,对淋巴腺结核不同病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结核抗体酶联免疫测定法(简称EILSA)阳性率、敏感度最高,达到78%,特异性为56.3%;新一代结核抗体快速诊断法(DIGFA METHOD)(简称TB-D)阳性率、敏感度次之,为75.5%,特异性为68.8%;快速结核抗体IgG(简称TB-C)阳性率、敏感度为58.3%,而特异性为100%;快速免疫色谱法(简称ICT)阳性率、敏感度最差,仅占29.1%,但特异性较高为100%。结论:结核抗体ESLAS法、TB-D法灵敏度较高,分别占78%,75.5%,但特异性较差,分别占56.3%,68.8%;而ICT、TB-C虽然阳性率、敏感度较低,分别占29.1%,58.3%,但诊断特异性最高,均占100%。说明依ICT、TB-C两法诊断淋巴腺结核分别有70.9%,41.7%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如以EILSA、TB-D法为诊断指标,其中有22%,24.5%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诊断有效率为55.8%;OT试验敏感度、特异性更差分别占29.1%,70%...  相似文献   

11.
本题通过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研究,为淋巴腺结核诊断提供简单、快速、实用、准确方法,并同时应用4种结核抗体标志物,对淋巴腺结核不同病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结核抗体酶联免疫测定法(简称EILSA)阳性率、敏感度最高,达到78%,特异性为56.3%;新一代结核抗体快速诊断法(DIGFA METHOD)(简称TB-D)阳性率、敏感度次之,为75.5%,特异性为68.8%;快速结核抗体IgG(简称TB-C)阳性率、敏感度为58.3%,而特异性为100%;快速免疫色谱法(简称ICT)阳性率、敏感度最差,仅占29.1%,但特异性较高为100%.结论 :结核抗体ESLAS法、TB-D法灵敏度较高,分别占78%,75.5%,但特异性较差,分别占56_3%,68.8%;而ICT、TB-C虽然阳性率,敏感度较低,分别占29.1%,58.3%,但诊断特异性最高,均占100%.说明依ICT、TB-C两法诊断淋巴腺结核分别有70.9%,41.7%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如以EILSA、TB-D法为诊断指标.其中有22%,24.5%淋巴腺结核病人误诊或漏诊,诊断有效率为55.8%;OT试验敏感度、特异性更差分别占29.1%,70%,诊断有效率最低45.6%.我们将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与OT试验、EILSA、TB-D、TB-C、ICT、PCR、X线计算机断层撮影(CT)、磁共振(MRI)等多种对比试验中,试验与临床研究资料分析证明,淋巴腺结核穿刺细胞学分型诊断敏感度可高达98.4%.准确率99.2%,诊断有效率为98.4%,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是目前诊断淋巴腺结核最理想、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骨关节结核中以脊柱结核最为多见,膝关节结核占第二位,而原发髌骨结核累及膝关节则少之又少。由于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包于股四头肌腱内,参与构成膝关节。如果治疗或诊断不及时,易累及膝关节,发生膝关节结核。现我院收治的原发髌骨结核1例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结核多血行传播至肾,病变由肾脏开始,以后蔓延至输尿管、膀胱、尿道及生殖系.泌尿系结核实际上是肾结核及其并发症.结核多血行感染至肾,由于肾脏抵抗力及修复力均较强,病变大都能自行愈合.不出现临床症状(病理性肾结核).如果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结核菌便侵入肾髓质形成结核病灶并迅速发展,出现临床症状(临床性肾结核).根据结核破坏、组织修复及钙化的程度不同,临床肾结核分为:硬化型、干酪空洞型、钙化型.  相似文献   

15.
16.
17.
脊柱结核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时间,以分析确定脊柱结核的最佳结核药物的治疗方案及最佳用药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90例脊柱结核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用药时间,针对不同的发病、临床表现、及其不同的手术效果分析其对抗结核药物干扰的影响,同时对初治、复治、复发及耐药的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应用,还有合并他处结核或合并其他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总结.结果 890例脊柱结核中初治596例(67%),复治294例(占33%);其中收治的复发病例110例(占12.3%),耐药74例(8.3%);合并他处结核的273例(占30.7%)治疗方案以五联为主(H12/R12/E9/Z5/S3);复治的以添加二线及左氧氟沙星为主;耐药的以二线及静脉输注抗结核药物等,并根据耐药谱应用个性化治疗或随时更换抗结核药物方案,用药时间9~36个月不等,患者均痊愈.结论 脊柱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骨感染性破坏,结核菌破坏力强,难杀灭,用药时间长,易形成医源性耐药,因此正确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愈结核的关键,有效和规范抗结核菌药物治疗方案,对于脊柱结核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8例前列腺结核患者主要症状为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无发热、盗汗及乏力等结核典型症状,触诊前列腺均质地偏硬,表面不光滑,其中前列腺增大8例,尿沉渣查结核杆菌均阴性,血结核菌素试验阳性10例,血结核抗体试验阳性8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正常,给予INH0.3g+R即0.45g+EMB0.75g治疗1个月,改为RFP+异烟肼治疗11个月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前列腺触诊质地变软,结节消失。  相似文献   

19.
肝结核球是罕见疾病,我们曾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因低热、盗汗、乏力3个月,肝区疼痛1个月而入院.曾在本单位医院诊断为“肺结核”,经过治疗症状好转.肝区呈持续性隐痛,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体温36℃,血压13.3/9.3kPa,呼吸18.神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