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前列腺癌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和复杂性,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比较困难,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建立廉价高效的试验方法,以检测血中循环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前列腺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PCa)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筛选和鉴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量文献研究报道了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并在尿液中筛选发现多种相关代谢标志物。该文将从尿液代谢组学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疾病监测、预后评估,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挑战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血清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病因,我国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前列腺特异血清标志物能够预测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以便及早进行有效的干预。故前列腺特异血清标志物应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本文综述了几类前列腺癌血清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PSA、PSAD、%fPSA、PSAV、hK2、EPCA和前列腺癌特异性自身抗体等。  相似文献   

4.
郑伟 《海南医学》2013,24(22):3351-3353
目前最常用的筛选前列腺癌的肿瘤标记物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但PSA特异性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仍然存在争议,因此大量研究转向寻找新的前列腺癌标志物,已取得不少成果.目前认为前列腺癌抗原3基因、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TMPRSS2-ERG融合基因和微精原蛋白-β等肿瘤标记物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亚型、尿液中的生物学标记物(前列腺癌抗原3基因,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TMPRSS2-ERG融合基因和微精原蛋白-β)和其他新型的血清和尿液中的标志物研究现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血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78例前列腺癌患者、1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病例.检测其外周血清中的EPCA-2、PSA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EPCA-2水平[(41.78±21.96)ng/mL]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16.80±12.71)ng/mL]和健康对照组[(12.97±8.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PCA-2用于诊断前列腺癌较PSA有较高的特异度(x2=23.73,P<0.05),表明EPCA-2比PSA对前列腺癌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EPCA-2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一种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检测EPCA-2水平能帮助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及早期诊断,血清EPCA-2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李道源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22-23,26
过去一直采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来诊断前列腺癌,但前列腺其他疾患(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亦可有PSA升高,使得PSA的特异性稍显不足,存在所谓的灰色区域。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EPCA)是近两年来所发现的一个与前列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目前认为,早期前列腺癌抗原是一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核基质蛋白,人们已经发现在多种组织的癌变过程中有核基质蛋白的改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表明,血清EPCA检测前列腺癌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对前列腺局限性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鉴别精确度高,此指标明显优于传统PSA筛查。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是世界范围内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虽然目前可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来诊断大多数前列腺癌,但其检测的特异性不足,而假阳性会导致不必要的活检,增加患者的痛苦与治疗费用。外泌体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外泌体中的信使RNA、微小RNA、非编码RNA、蛋白质、脂质等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通过检测尿液、血液等体液中的外泌体相关肿瘤标志物,能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文章就外泌体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寻找外泌体内容物中更多特异性高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患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诊断和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人群大规模筛查前列腺癌的基础实验,但PSA不具有肿瘤特异性,其血清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对血清PSA低水平异常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诊断困难较大。PSA密度、PSA基因3、早期前列腺癌抗原(EPCA)、EPCA-2、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等可用于评价血清PSA低水平异常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有望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肿瘤标志物,而联合检测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血清T-PSA、F-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PCa)的发病率成全球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均非常重要.自从1971年Hara从精浆中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以来,PSA已成为非常实用的PCa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李志清  李俊  屈艺 《西部医学》2012,24(10):2030-2032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MicroRNA(循环或游离RNA,mi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通过类似癌基因,抑癌基因或其他方式调控肿瘤过程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最近研究表明一些MicroRNA在前列腺癌病人外周血中特异表达,为前列腺癌病人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国家已占男性肿瘤死因的首位。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前列腺癌的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待症状出现时常已进入进展期。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由于血液检查简单易行,研究血清中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有着重要意义。血清中前列腺癌特畀性抗原(PSA)的发现对前列腺癌的筛查、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有着重要价值;对PSA在血内存在的多种形式的检查进一步提高它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PSA是诊断前列腺癌较具有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然而PSA属器官特异性抗原,而非前列腺癌特异。近年研究发现,除了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F—PSA/T—PSA,F/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最后确诊则依赖于活检组织病理结果。如何将三者结合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确诊率值得研究。本研究对98例患者在检查分类PSA异常基础上开展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探讨分类PSA与前列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2项肿瘤标志物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进而运用Bayes法(贝叶期法)建立多肿瘤标志物前列腺癌判别函数,探讨Bayes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用蛋白芯片法检测2177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1例前列腺癌)和2111例正常及良性病变者的12项常见肿瘤标志物,应用Bayes法建立肿瘤三级判别诊断函数。结果(1)一级判别函数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为83.97%,灵敏度为71.28%,特异度为82.11%。二级判别函数对前列腺癌诊断诊断的准确率为96.87%,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100%。(2)三级诊断判别函数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1.82%,部分前列腺癌被误诊为食管癌。(3)成功建立了新的多肿瘤标志物流程诊断软件。结论基于Bayes法建立诊断判别函数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3):269-269
<正>PSA自1980年作为前列腺癌标志物用于临床以来,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前列腺癌诊断年龄年轻化,年龄<70岁的前列腺癌病人明显增加;②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发现率明显增加;③诊断前列腺癌的PSA水平逐渐下降,PSA<10ng/ml和PSA<4ng/ml的前列腺癌诊断率增加;④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比例大幅提高(2~3倍);⑤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无PSA复发和无转移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佳前列腺癌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监测及预测复发。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对男性的年龄与PSA浓度的关系看法不一。本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测定202例就诊者的血清PSA浓度,以探讨年龄与PS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血清PSA测定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景辉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50-1050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在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LIA法对临床387份血清进行PSA测定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PSA均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PSA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是帮助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生化指标,虽存在6~12ng/ml的“灰色区域”,但能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很难早期发现治疗,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寻找早期特异性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对于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应该具有客观的,非侵入性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特点。前列腺液通过尿道排出,因此尿液有望成为筛查前列腺癌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早期无症状,变化多端,无法预测发展规律。血清PSA监测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大价值,但缺乏特异系。综述了近年来新近发现的多种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miRNAs是一种微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调控着PCa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PCa诊断、治疗和预后高敏感度及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但需要通过更多的miRNAs在PCa中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运用临床,在PCa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有所帮助,朝着转化及精准医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吕晓娴  王传兵  刘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81-3781
前列腺癌是老年人疾病,50岁前很少发生,患者早期症状隐蔽。很难早期发现。随着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已被公认为前列腺癌检测和评估的重要指标。PSA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血清中PSA浓度增加,提示前列腺发生病理变化,包括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这两种患者的PSA检测值有一个交叉重叠区域,即灰区(4.0~10.0)μg/L。我们选择测定了此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TPSA、FPSA的水平,并计算FPSA/TPSA比值,研究其对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