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观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体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CD14的变化,并结合血透时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和内毒素的变化,探讨LBP/CD14系统在血透时尿毒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鲎试剂、ELISA和细胞原位杂交等技术分别观察血透和未透析患者血浆LBP、TNF、IL-6和内毒素水平及单核细胞内CD1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血透患者血浆LBP水平较未透析者显著升高,单核细胞CD14mRNA表达也明显增多,两者在透析中变化更明显;(2)血透时血浆TNF、IL-6水平显著升高,与血浆LBP水平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血透时血浆内毒素水平较低(<100ng/L)。结论 血透患者体内LBP/CD14系统明显上调,这可能与血透时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可调钠血液透析降低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艳萍 《护理学杂志》2004,19(17):19-20
目的 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下称血透)对透析失衡综合征(DDS)的影响。方法 选择128例首次行血透的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行可调钠血透(血透液钠浓度起始150 mmol/L,至透析结束前30 min降为136 mmol/L);对照组64例行普通钠血透(血透液钠浓度138 mmol/L)。均严密观察两组血透前后血钠浓度和DDS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DDS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透析前后两组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可调钠血透安全、可有效降低D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透析(血透)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质量直接决定了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血透通路是肾功能衰竭血透病人的生命线,建立和维护功能良好的血透通路是保证充分透析的必要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是目前上肢血透通路构建的主要方式。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病人不断增加,血透通路建立的难度上升,并发症亦越来  相似文献   

4.
自1944年Kolff和Berk创用人工肾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很快。近年来,由于灌注系统成功地附加在透析管路上,从而出现各种透析方式的联合(血透加灌注系统、血透加灌注系统和超滤装置等),缩短了透析时间,使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近乎常人。本文分析了19例终末期肾衰血透患者在应用联合透析前三年的情况(下称前三年期),并对其中12例应用联合透析三年(下称后三年期)的情况作一比较。前三年期,19例血透患者均应用Travenol RSP机、正压蟠管系统进行透析,其中10例用蟠管EX29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性透析或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以延续生命.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十几年来经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治疗的CRF中部分患者有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存在,透析效果不理想.本文对促使病情恶化的因素、治疗转归、死亡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多中心调查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目的评估我国广东省南部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状况;比较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差异;探讨影响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基本因素.方法采取多中心研究方法.病例选自广东省南部,而主要是广州市的9家大医院的维持性血透、腹透3个月以上的患者,其中血透180例,腹透122例.使用KDQOL-SFTM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Hays RD提供的方法进行评分.结果 (1)血透患者肾脏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总分为51.2±10.6,SF-36总分为48.2±19.9;腹透患者KDTA总分为56.3±12.3,SF-36总分为47.8±16.8.血透多数领域评分较欧美日同类报道为低;腹透仅部分领域低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但总体评分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同类报道无显著差异.(2)比较研究提示腹透总体评分高于血透,但进一步的分层研究提示血透与腹透的生存质量差异主要是在透析的前2年.(3)血透男性患者在KDTA和SF-36及其它5个领域优于血透女性患者;而腹透男女患者之间KDTA和SF-36总分无显著差异.无论男女,腹透患者在多个领域均优于同性别血透患者.(4)血透患者的青年组(<45岁)与中年组(45~60岁)、老年组(>60岁)相比,在KDTA和SF-36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仅在体能相关领域高于中老年组.腹透患者青年组在KDTA和SF-36总分以及多个分支领域明显高于中老年组患者,同时,腹透患者在不同年龄组的多个领域优于同年龄段血透患者.(5)在生存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方面,血透患者初始的生存质量较低,透析1~2年时的生存质量逐渐提高,2~4年处于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KDTA比较平稳,但2年后SF-36呈明显下降趋势.(6)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对KDTA和SF-36总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透析方式、年龄、性别和透析时间.结论 (1)广东省南部,而主要是广州市的血透和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状况的总体水平仍低于西方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2)慢性肾衰竭患者一体化治疗的前2年可首选腹透.(3)血透和腹透患者的KDTA和SF-36生存质量的趋势不同,腹透不仅适合老年患者,更适合年轻患者和女性患者.(4)透析方式、透析时间、性别和年龄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影响程度和领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生成素对透析与非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肾衰贫血治疗可获满意疗效,但rHuEPO对血透、腹透、非透析患者贫血疗效是否有差别,血透、腹透、非透析患者血浆对骨髓红系造血的影响是否不同目前少有报道,我们就rHuEPO对血透、腹透及非透析患者贫血疗效和不同患者血浆对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探讨rHuEPO和透析疗法对肾衰贫血治疗的协同作用及rHuEPO对不同透析方法治疗的患者贫血疗效的差别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时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近年在逐渐增高。1977年法国23个血透中心44,361次血透中,其发生率为24%;1978年美国40,000次血透中,其发生率为30%,甚至有报告达56%者,这是因为高龄透析者逐渐增多以及使用高效透析器(透析面积为2.5平方米)的缘故。有些病人因发生严重的低灌注综合征而被迫停止透析。因此如何防止血透中的低血压已成为血透治疗中的重要课题。一、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但多数人认为是综合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 低血容量血透通过超滤脱水,为了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长期血透(HD)和腹透(PD)病人中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作者对76名HD病人(平均透析时间为77±53月)和26名PD病人进行了研究[包括13名间歇性腹膜透析(IPD)和13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结果发现,与年龄和性别相仿的对照组相比,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降低的发生率增高。血透病人的总胆固醇浓度(TC)正常或降低,其值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65例慢性肾衰竭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透析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以及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65例血透患者分为有室性心律失常组及无室性心律失常组,记录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心电图并计算QTd值,同时记录临床参数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血透患者较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透析前QTd显著增高(P<0.01);透析后QTd较透析前明显增加(P<0.01);透析后QTd的增加程度与透析前后钾离子浓度及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的变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透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d的增加有关;血透中QTd进一步增大,可能与钾离子浓度快速变化以及酸中毒的快速纠正有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影响因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效果的因素 ,为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4 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DN)血透病人和同期 5 0例非糖尿病肾病 (非DN)血透病人 ,分别观察其存活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 1~ 2年 ,>2年存活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P <0 .0 5 ) ;主要死因为心血管病变 ,其次为感染 ;首次透析时肾功能与病死率成正比 ;DN组透析低血压、心血管病变、感染及视网膜病变较非DN组高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 <0 .0 1) ;两组血透前Glu ,血透期间Alb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早期充分的血透、减少透析时血糖的波动、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是减少终末期血透病死率 ,提高其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低温血液透析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低血压是慢性血液透析(血透)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通过采用低温透析方法能有效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充分透析,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观察对象:30例血透患者,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5.0±5.6)岁。 2.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设计方法使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并发心功能损害,临床上较为常见,可由多种原因所致:1)尿毒症毒素(所谓单纯性尿毒症性心肌病),2)高血压,3)血容量过多,4)酸血症,5)冠状动脉疾病,6)甲状旁腺机能亢进,7)醋酸盐透析液透析,8)低血钙,9)贫血,10)心包病,11)低氧血症,12)高钾血症,13)高脂血症。很有意味的是,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早期可暂时改善心功能,血透改善左室功能之机理仅在最近才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在血透病人中冠心病患者存活率较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病人的C蛋白具有低抗凝活性。有人提出在血透期间C蛋白活性(PCA)增强,并推测在尿毒症病人血浆中可能存在一种可透析性C蛋白抑制物。为了阐明在血透期间C蛋白抑制物对C蛋白活性的影响,本文作者观察了18例健康对照和20例终末期肾衰病人透析前后的PCA以及两种已经明确的C蛋白抑制物:纤活酶原激活物抑制物——3(PAI-3)和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的变化。尿毒症病人透析前平均PC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明显增加(P<0.02)。PAI-3活性透析后较透析前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每周两次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资料来自上海市透析登记网络,1288例于2007年1月登记有透析充分性指标及其他常规生化指标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随访2年.比较每周两次血透与每周3次血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与每周3次相比,每周两次血透患者年龄更小,透析龄更短,体表面积更小,单次透析时间更长,单池Kt/V( spKt/V)及血清白蛋白更高,但每周Kt/V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透析超滤量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两年生存率相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及每周Kt/V是死亡预测因子.结论 部份患者每周两次血透是可行的,但需要严密监测,并保证其透析充分性与容量平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25-羟维生素D3[25 (OH) D3]不足与缺乏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96例CKD 5期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的变量包括:血25 (OH) D3检测值,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清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分析25 (OH) D3水平与各项观察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96例CKD 5期患者的25 (OH) D3平均水平为33.25(24.85~ 44.30) nmol/L,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非透析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维持性腹膜透析(以下简称腹透)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2.70(25.30~43.70) nmol/L、37.00(29.20~ 48.65)nmoL/L和27.05(19.20 ~ 35.37) nmol/L.CKD5期患者的25 (OH) D3不足患病率为32.29%;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27.91%、45.45%和20%;CKD5期患者25 (OH) D3缺乏患病率为64.58%,在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67.44%、51.52%和80%;25 (OH) D3缺乏及不足患病率为96.88%,非透析、血透、腹透患者中分别为95.35%、96.97%和100%,各患病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 (OH) D3水平与Hb(r=0.222)、Alb(r=0.398)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水平与25 (OH) D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KD5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高,普遍存在.Alb是CKD5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终末期肾衰患者延续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多项大型研究显示腹膜透析具有与血液透析(简称血透)相同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很多优势,譬如:可以居家操作,免除了医院往返的劳顿;操作易学简便又安全;血液动力学影响小,能较好地保护残肾功能;同时腹透费用比血透低、患者数增加不受医院透析机资源限制、血行感染机会少,等等。因此,腹膜透析目前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衰竭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7年间所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情况,研究退出原因,探寻腹透患者不良转归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自2010年01月~2016年12月间所有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开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退出腹透的原因(死亡、转血透、肾移植、肾功能恢复),并对腹透不良转归(死亡、转血透)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58例患者在本中心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男72例,平均年龄(60.0±15.1)岁,平均透析龄(41.4±33.2)个月。其中共103例患者退出,退出原因包括死亡48例、转血透46例、肾移植8例和肾功能恢复1例。死亡患者的原因包括心脑血管事件22例、感染20例、消化道出血3例、肿瘤2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转血透患者的原因有腹透相关感染23例、透析不充分11例、导管功能障碍7例、超滤衰竭5例。进一步分析腹透不良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年龄≥60岁、男性、患糖尿病、血红蛋白10 g/L、血浆白蛋白35 g/L、总肌酐清除率50 ml/min、残肾e GFR≤2 ml/min、腹膜高转运状态、腹腔感染等均提示转归不良。结论:在我中心,腹透最常见退出原因为死亡,其次是转血透;心脑血管事件、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分别为死亡、转血透的最常见原因。老龄、男性、糖尿病、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残余肾功能丧失、腹膜高转运状态、炎症状态等是腹透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简称膜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方法,而且理论上腹透费用比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少,因此不少国家的政府都提倡推广腹透治疗,然而目前国际上治疗尿毒症仍以血透为主。本文就腹透治疗的一些热点问题及研究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糖疗病治疗的进步和血透的普及,因糖尿病肾衰而进行血透的病例不断增多。本病多为老年人,常伴多种并发症,而后不良。主要表现:心功不全、肺水肿(53.8%),精神症状(13.4%),视力障碍(13.4%)及心包炎(5.8%)。应积极透析脱水,以恢复视力。在决定透析时,不仅依靠血清BUN和CR值,而且应根据临床表现来综合决定。虎门医院透析治疗44例,血BUN125±35mg/dl,Cr12.6±3.4mg/dl,尿量620±284ml,比同期透析治疗的54例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