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8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2例(腹腔镜组),其中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2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0例,直肠癌Dixon手术23例、Miles手术9例、Hartmann手术1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8例(开腹组),其中右半结肠癌根治术1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4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11例,直肠癌Dixon手术27例、Miles手术18例、Hartmann手术1例,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2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4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30.6±23.5) min和(145.5±17.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35.5±22.5) ml 比(300.6±34.5) ml,P<0.01].清除的淋巴结数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5)枚比(13.3±1.7)枚,P>0.05].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3.1±0.4) cm 比(2.6±0.3) cm,P<0.01].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进流质饮食时间: (2.3±0.7) d比(3.6±0.9) d,P<0.05;进固体饮食时间: (3.5±1.1) d比(4.7±1.2) d,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 (2.3±0.4) d比(4.4±1.2) d,P<0.01].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8.5±0.7) d比(12.8±0.9) d,P<0.01],但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3.14±0.25)×104元比(2.02±0.75)×104元,P<0.05].2组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5%比89.1%,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 0 0 3年 2月至 2 0 0 4年 8月我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2 4例 (Dixon手术 15例、Miles手术 9例 ) ,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 30例 (Dixon手术 2 2例、Miles手术 8例 ) ,对照研究两组病人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2 0 1.4 6min和 15 6 .33min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随着例数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 ,后 12例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172 .92min ,与开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 (12 9.17mlvs393.33ml,P <0 .0 1) ,清除的淋巴结数量无显著差异 (11.75枚vs13.2 7枚 ,P >0 .0 5 )。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 (排气、进流食时间 2 .4 6dvs3.6 7d ,P <0 .0 1;进固体饮食时间 3.5 4dvs4 .70d ,P <0 .0 1;留置导尿时间 4 .17dvs5 .97d ,P <0 .0 1)。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9.5 4dvs12 .97d ,P <0 .0 1) ,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 (2 .2 7万元vs1.92万元 ,P <0 .0 5 )。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切除范围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极具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短期疗效的临床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同一手术组的26例腹腔镜和54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比两组保肛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前12例与开腹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12.36min和136.53min(P0.01),但随着例数的增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下降,后14例手术时间平均168.73min,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12.17ml vs.378.33ml,P0.01),清除的淋巴结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5枚vs.14.17枚,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和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排气时间2.56d vs.4.67d,P0.01;进固体饮食时间3.84d vs.4.80d,P0.01;留置尿管时间3.17d vs.5.87d,P0.01)。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8.64dvs.15.38d,P0.01),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2.97万元vs.2.42万元,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完全可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或更优的短期疗效,且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51例,开腹组48例,比较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记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1.0±15.0) mL vs (135.8±13.9) 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0±0.7) d vs (3.0±0.7) d,P<0.01]、留置导尿时间[(3.5±1.0) d vs (5.9±1.2) d,P<0.01]、进流食时间[(3.0±0.9) d vs (4.3±0.9) d, P<0.01]、住院天数[(8.0±1.3) d vs (10.1±1.8) d, P<0.01]、并发症发生率(7.8% vs 25%,P<0.025),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1±26.9) min vs (138.6±17.7) min,P<0.01]及住院费用[(3.3±0.5)万元vs (2.6±0.4)万元,P<0.01],腹腔镜组多于开腹组。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1±1.6) vs (14.3±1.9),P=0.586]。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器械(超声刀和腔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70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前35例使用腹腔镜器械,后35例使用开腹器械。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的差异。结果与开腹器械组相比,腹腔镜器械组手术时间短[(123.9±23.4)min vs.(141.6±33.5)min,t=-2.566,P=0.012],术中出血少[(65.7±30.3)ml vs.(101.7±69.8)ml,t=-2.798,P=0.007],术后住院时间短[(11.7±1.1)d vs.(13.1±1.3)d,t=-4.855,P=0.000],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高[85.7%(12/14)vs.23.1%(3/13),P=0.002]。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0%(0/35)vs.11.4%(4/35),P=0.114]。结论腹腔镜器械(超声刀和腔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 年1月至2008 年12 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2例)和开腹手术组(303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在出血量(121.81 ml vs 160.41 ml)、肛门排气时间(3.03 d vs 3.90 d)、术后住院时间(12.03 d vs 15.69 d)腹腔镜组优于开腹手术组(P均 〈 0.05),两组手术时间(209.79 min vs 198.50 min)、淋巴结数目(10.82 vs 9.4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61% vs 26.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60.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66.8%、5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病理分期分层分析两组的术后无瘤生存率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腹腔镜外科2005年3月—2010年8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1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80.73±19.06)min vs(136.15±11.82)min,P=0.00]。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103.59±20.90)mL vs(201.34±28.96)mL,P=0.00]。清除的淋巴结总数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3±0.85)vs(13.1±1.49)枚,P=0.183]。直肠前切除远端切缘长度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3.86±0.51)cm vs(3.48±0.51)cm,P=0.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2.96±0.57)d vs(3.35±0.45)d,P=0.001]([4.91±0.82)d vs(5.67±0.95)d,P=0.00]。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10.62±0.43)d vs(14.54±0.97)d,P=0.00],但住院费用仍明显高于开腹组([3.59±0.71)×104元vs(2.42±0.41)×104元,P=0.00]。2组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27/31)vs 88.57%(31/35),P=0.28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是目前结直肠癌的一种有效、安全且微创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ixon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接受Dixon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根治术安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直肠癌经手助腹腔镜(28例)和开腹(32例)行直肠前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手助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80.5±13.3)ml vs.(170.5±35.5)ml,t=-12.650,P=0.00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5.4±15.8)h vs.(89.5±13.3)h,t=-11.750,P=0.000;术后住院时间(8.2±2.0)d vs.(11.6±2.0)d,t=-6.518,P=0.000]。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微创性,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能获得和开腹同样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治疗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00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行LLND。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77例)和开放组(123例),比较两组病人的近期疗效及中期肿瘤学结果。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病人手术时间缩短[240(110~550)min vs. 310(140~780)min,Z=-8.714,P<0.001],出血量减少[100(10~1200)mL vs. 400(60~2500)mL,Z=-5.233,P<0.001],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8.8% vs. 21.1%,χ2=4.607,P=0.032),术后尿管拔除时间[4(1~12)d vs. 5(2~24)d,Z=-2.722,P=0.006]和术后住院时间[11(6~59)d vs. 16(7~64)d,Z=-2.274,P=0.023]均缩短。腹腔镜组单侧侧方淋巴结检出总数[5.5(1~17)枚 vs. 5.0(1~17)枚,Z=-2.134,P=0.033]和单侧髂内及闭孔动脉淋巴结检出数目[4(1~17)枚 vs. 3(1~11)枚,Z=-2.234,P=0.025]均增高。两组病人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8.6% vs. 79.0%,69.8% vs. 71.3%,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用于LLND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更好地保护植物神经功能,病人术后恢复更快,可清扫更多的区域淋巴结,但中期肿瘤学结果与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时期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的临床指标。方法比较本院2002年1~8月33例(早期组)与2006年7月~2007年5月34例(成熟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Miles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组与成熟组术中出血量(50~200ml、40~210ml,Z=1.477,P=0.787),清除淋巴结数量(3~5个、3~5个,Z=-0.089,P=0.233),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d、1~4d,Z=-1.622,P=0.574)和术后住院时间(4~9d、5~9d,Z=-1.834,P=0.346)差异无显著性。早期组手术时间长(175~210min、120~150min,Z=4.238,P=0.026),住院费用高(23400~27500元、19863~22744元,Z=5.283,P=0.003)。结论腹腔镜Miles手术开展4年后手术时间缩短,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匹配良好的情况下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半肝切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61例因良恶性疾病行左半肝或右半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半肝切除(腹腔镜组),218例行开腹半肝切除(开腹组)。使用包括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对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匹配后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数据。结果138例病人匹配成功,其中腹腔镜组36例,开腹组102例。两组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时期、病人的基本特征和肿瘤最大直径等9个混杂因素达到平衡。腹腔镜组较开腹组[结果数据以M(P25,P75)表示]出血量少[200(100,200)ml比300(200,400)ml,P<0.05],输血量少[0(0,0)ml比0(0,400)ml,P<0.05],术后禁食天数[1.00(1.00,2.00)d比3.00(2.00,4.00)d,P<0.05]及术后住院天数[8.38(7.00,10.00)d比11.85(9.38,14.38)d,P<0.05]更短。腹腔镜组较开腹组输血率低(11.1%比34.3%,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第5天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长[(317.42±86.58)min比(248.92±91.54)min,P<0.05],住院总费用更高[(7.75±1.44)万元比(6.47±1.84)万元,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严重程度,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术后第1、3、5天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安全可行,其术中出血量更少,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18例及开腹直肠癌前切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8.06±77.48)min、(180.6±16.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44±46.17)ml、(107.60±79.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1.5±2.75)枚、(11.16±3.02)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0.77)d、(4.28±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根治效果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梗阻性结直肠癌导管减压后行3D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6月96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然后50例行3D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3D(腹腔镜手术组),46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开腹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5.9 h vs.5.2 h,P0.05),平均总住院费用高于开腹手术组(3.3万元vs.2.7万元,P0.05),但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4 d vs.3.0 d,P0.05)、留置尿管时间(2.7 d vs.3.9 d,P0.05)、住院时间(15.2 d vs.23.8 d,P0.05)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80.0%vs.82.6%,P=0.744)。结论:3D腹腔镜手术治疗导管减压后梗阻性结直肠癌术后恢复快,且围手术期并发症与预后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可作为梗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机器人肝左外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外二科行机器人和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手术的39例患者资料,其中机器人手术10例(机器人手术组),腹腔镜手术29例(腹腔镜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西药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等。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无中转开腹且术后均未出现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围手术期未输血。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9 ± 1.4) d和(4.4 ± 1.4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02)。机器人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24.2 ± 22.7)min,明显长于腹腔镜手术组(76.4 ± 22.0)min(P=0.010)。机器人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7.61 ± 0.86)万元,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4.86±0.98万元)(P=0.001)。两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3.32 ± 0.29)万元和(1.57 ± 0.16)万元(P=0.001)。两组的西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 结论选择传统腹腔镜手术还是选择机器人手术时,有必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系统。目前肝左外叶切除的手术方式仍以模式化的腹腔镜肝左外切除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Miles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变化,观察腹腔镜对患者IR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择期接受直肠癌Miles手术的52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28例),对比两组术前、手术结束、术后24h、术后72h IR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24h、72h的IR明显低于开腹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Miles直肠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患者I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疗效。方法〓84例直肠癌患者非随机分为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91±3.58枚和14.33±3.38枚,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分别为3.15±0.61cm和3.28±0.74 cm,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1.75±23.06 min和154.80±12.9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63±35.73 mL和181.02±75.79 mL,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9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1.38±2.00天和16.82±1.8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1%和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开腹Dixon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方法、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患者(腹腔镜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并按年龄、性别、肿块下缘距肛门距离、Dukes分期等匹配条件从同期开腹直肠癌手术(Miles术)中抽取30例(开腹组)作为参照,并对两组肿瘤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开腹组,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肠段切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2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0±30.5)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30±10)h。1例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并发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无死亡病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更加适合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视野暴露充分,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具备操作安全、精细,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56例患者及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1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3年生存率。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89±3.44枚和14.33±3.38枚,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5.10±1.60 cm和15.2±2.51 cm,手术时间分别为196.75±21.54 min和153.82±14.8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5.63±35.73 mL和182.02±65.73 mL,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0±1.41天和6.8±1.82 天,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2.6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0.76±2.10天和16.42±1.9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存在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优点,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住院手术的42例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HALS(HALS组,19例)和腹腔镜辅助(腹腔镜辅助组。23例)进行TME直肠癌根治手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切缘均为阴性。HALS组和腹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2±17)min和(168±19)min(t=2.767,P=0.009);Dixon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中位数5.6em和4.512cm(P=0.000);住院费用分别为2.6万元和2.9万元(P=0.008):而术中失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ALS直肠癌TME根治术同样具备腹腔镜辅助手术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创伤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