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86例T2DM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2DM1组46例,男性30例,女性16例;T2DM2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均给予标准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等,T2DM2组另外加服他汀类药物,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在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T2DM2组TC和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分别为(3.98±1.21/4.68±1.29)mmol/L,(2.29±0.42/2.58±0.52)mmol/L,BMD增加(-2.26±0.27/-2.69±0.17)g/cm2,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T2DM2组TC、LDL-C和BMD与T2DM1组比较分别为(3.98±1.21/5.02±1.19)mmol/L,(2.29±0.42/3.52±0.47)mmol/L,(-2.26±0.27/-3.53±0.43)g/cm2(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发挥其积极有效调脂作用的同时,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提高,可能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养阴之剂“降糖煎”对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比较 30例降糖煎治疗组和 2 0例中成药降糖舒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86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5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血糖由 9.6 2± 0 .47mmol/L降为 7.32± 0 .36mmol/L(P <0 .0 1) ,对照组由 8.5 9± 0 .45mmol/L降为 7.2 2± 0 .2 3mmol/L (P <0 .0 1)。结论 :益气养阴降糖剂可以改善糖尿病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糖尿病 (DM )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前后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118例患者 ,其中DM并CHD(DM组 ) 2 2例 ,同期非DM并CHD(对照组 ) 96例的术前准备、手术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DM组平均年龄 (5 9.8± 9.3)岁 ,女性 7例 (31.8% ,P<0 .0 5 ) ;体外循环阻断时间 (92 .0± 4 0 .9)min ,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细小 8例 (36 .4 % ,P <0 .0 5 ) ;术前血糖 (6 .4±1.1)mmol/L ,术中血糖 (16 .1± 2 .3)mmol/L ,术后当天初测血糖 (17.5± 4 .4 )mmol/L ,予静脉推注胰岛素 ,次晨空腹血糖 (11.6± 2 .8)mmol/L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7例 ,伤口愈合不良 5例 ,口腔溃疡 5例 ,6个月内复发心绞痛 3例 ,与对照组比较 ,均P <0 .0 5。结论 :DM并CHD患者行CABG病情复杂 ,围术期处理应采取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lDM)诊治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3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FTlDM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符合FTlDM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3例, FTlDM患者起病年龄(38.62±15.67)岁,出现症状至发生酮症时间(2.54±1.81)d,就诊时血糖(32.63±8.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 6.82±0.94)%,发病时即呈现胰岛功能显著衰退,随访无改善。FT1DM患者使用每日2次或3次胰岛素降糖大都失败,用每日4次胰岛素可控制血糖。结论FT1DM患者血糖难以控制,每日4次胰岛素能控制其血糖。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低血糖伴发脑梗塞1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院 1992~ 1998年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后伴发脑梗塞11例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70~ 86岁 ,平均 77.1± 6 .0岁。根据 WHO标准 ,空腹血糖 >7.8m 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时测末梢血糖或静脉血糖为 0 .9~ 2 .9mmol/L ,平均 1.7± 0 .7mmol/L。 11例在发生低血糖前均使用降糖药物 ,9例为口服美吡达 15~30 mg/d,或达美康 16 0 mg/d;2例使用正规胰岛素 30 IU/d。追溯病史发现 10例有明确的诱因 ,纳差或进食减少 ,1例在治疗酮症酸中毒过程中持续静滴胰岛素时发生…  相似文献   

6.
鲁梅芳 《山东医药》2003,43(13):29-30
为观察安博维治疗糖尿病肾病 (DN )的疗效 ,2 0 0 0~ 2 0 0 2年 ,我们对 5 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5 0例 2型糖尿病 (DM )患者 ,均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制定的诊断标准 ,患者平均年龄 (45 8± 13 5 )岁 ,病程 3~ 15年。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DM伴高血压 (A组 ) 2 0例 ,收缩压 (SBP)≥ 140mmHg或 (和 )舒张压 (DBP)≥90mmHg ;单纯DM (B组 ) 30例 ;两组空腹血糖(FBG) <7 0mmol/L ,餐后 2小时血糖 (P2hBG )≤10 0mmol/L ,2 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 (2 4hU…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多脏器功能的损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多脏器功能的受损状况。方法 :回归性分析 6 4例 型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4例患者中 ,空腹血糖 <1.5 mm ol/L 4例 (6 .3% ) ,>35 mmol/L 2例 ,余 5 8例为 11.4± 4.5 mm ol/L ;糖化血红蛋白 (10 .3± 1.5 ) % ;C肽基础水平 <0 .3mmol/L 4例 (6 .3% ) ,其余均 >0 .3mmol/L;甲状腺功能 :T3<0 .5 μg/L 9例 ,0 .5~ 2 .3μg/L 5 0例 ,>2 .3μg/L 5例 ;T4<40 μg/L 10例 ,40~ 140 μg/L 48例 ,>140 μg/L 6例 ;TSH<1μU/ml 10例 ,1~ 10μU/ml 46例 ,>10μU/ml 8例 ;血脂代谢 :TC<2 .9mmol/L 5例 ,2 .9~ 6 .0 mmol/L 49例 ,>6 .0 mmol/L 10例 ;TG<0 .2 2 mmol/L 8例 ,0 .2 2~ 1.4mm ol/L 18例 ,>1.4mm ol/L 38例。 2例低血糖昏迷患者死亡 ,其余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结论 :DM患者长期血糖异常导致体内多器官功能变化 ,是衰竭和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和拜糖平治疗 2型糖尿病时的降糖作用。方法 将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组 3 2例和拜糖平组 2 4例 ,观察治疗 8周。定期检测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C肽和体重。结果 瑞格列奈组的空腹血糖从 (11.0 1± 1.63 )mmol/L降至 (6.73±1.47)mmol/L(P <0 .0 1) ,平均下降了 3 .47mmol/L ;拜糖平组空腹血糖从 (10 .43± 0 .5 3 )mmol/L降到 (7.0 5± 1.2 1)mmol/L (P <0 .0 1) ,平均下降了 2 .84mmol/L。瑞格列奈组的餐后血糖从(13 .98± 2 .5 6)mmol/L降至 (8.67± 2 .5 9)mmol/L(P <0 .0 1) ,拜糖平组的餐后血糖从 (14 .17±3 .71)mmol/L降至 (8.80± 2 .14 )mmol/L(P <0 .0 1)。瑞格列奈和拜糖平都能明显降低HbA1c(P <0 .0 1) ,分别降低 1.16%和 0 .91%。两药对C肽和体重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瑞格列奈和拜糖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拜糖平 ,两种药物对餐后血糖和HbA1c的降低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9.
对30例T2DM与Graves病并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与Graves病综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均恢复正常。25例心律失常得以纠正。结论T2DM合并Graves病以中老年女性多发。甲亢可加重糖代谢异常,使糖尿病病情难以控制;抗甲状腺药物及降糖药物治疗后,糖尿病、甲亢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均明显好转。所以在临床中,应加强对T2DM与甲亢二病并存的认识和诊断,做到细致观察,仔细鉴别,以免误诊漏诊,而且糖尿病与甲亢要兼顾治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胃轻瘫为糖尿病消化道常见并发症 ,发病率达50 %~ 70 % ,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用综合治疗方案 (高纤维素饮食 +盐酸依托必利 )治疗报道较少 ,我们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2年~ 2 0 0 3年 6月间收治 60例糖尿病住院病人 ,符合 2 0 0 0年诊断标准[1],男 3 5例 ,女 2 5例。Ⅰ型糖尿病 10例 ,Ⅱ型糖尿病 50例。年龄 13~ 65岁 ,平均 55± 3 4岁。平均病程 6 5± 3 2年。空腹血糖 10 2~ 18 5mmol/L ,平均 14 3±3 2mmol/L。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早饱、餐后腹胀、纳差、呕吐、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改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 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 ,观察 2 2例新诊断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 2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胰岛 β细胞对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 ,探讨胰岛 β细胞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和随访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 (不采用任何降糖药物 )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结果 治疗 2周后 ,治疗前后静脉葡萄糖试验中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峰值、胰岛素峰值差值、胰岛素与血糖总量比值、胰岛素与血糖增量比值及HomaB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5 ) ;HomaA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治疗前后胰岛素峰值呈正相关 (r=0 .5 2 1,P =0 .0 13)。有 15例患者仅采用饮食控制 ,平均随访 6个月时糖化血红蛋白为 5 .97%± 0 .5 9% ,空腹血糖为 ( 6 .3± 1.1)mmol/L ,OGTT 2h血糖为 ( 7.8± 2 .4 )mmol/L ,空腹胰岛素为 ( 9±4 ) μU/ml,OGTT 2h胰岛素为 ( 2 0± 5 ) μU/ml。  结论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恢复代表胰岛 β细胞功能的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 ,使患者的糖尿病回到 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更早期阶段 ,部分患者不用任何药物 ,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血糖的控制及其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胸部肿瘤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胸科术治疗围术期的血糖调控情况。50例患者分别接受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支气管袖形切除术、余肺切除术、食管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及全胸骨切除术等复杂胸科手术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控制血糖。结果50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9·2±1·4)mmol/L,术后第1、2、3d平均血糖分别为(11·6±1·0)mmol/L、(10·2±1·0)mmol/L、(9·5±0·7)mmol/L;并发术后感染5例次,吻合口瘘1例,肺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死亡率为2·0%。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术期处理,将血糖维持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复杂的胸部手术。  相似文献   

13.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血糖的波动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血糖的波动特点。 方法 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监测新诊断T2DM患者48 h血糖变化,10 名健康者作对照。 结果 新诊断T2DM患者凌晨3时血糖(6.4±2.8)mmol/L, 24 h血糖最低值(5.1±1.8)mmol/L,分布在凌晨0~3时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7.1±2.5)mmol/L,晚上 10 时血糖(7 8±4 0)mmol/L,24 h血糖最高值(13.9±4.3)mmol/L(分布在早餐后 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三餐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血糖峰值延迟(P<0.05~0.01)。 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凌晨血糖基本正常;空腹血糖(FBG)明显增高,考虑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进餐后血糖峰值延迟,表明患者负荷后胰岛素分泌模式已失常。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DM合并甲亢患者40例,加强饮食控制,以维生素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主,血糖水平较高,甲亢选择是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20例开始采用胰岛素治疗,20例考试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服用。结果。全部患者经过2~3月治疗,临床症状均有效的控制与改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6.23±0.78)mmol/L、餐后2h血糖(2h PG)(7.58±1.06)mmol/L、FH3(4.22±0.89)μg/L、FH4(9.13±1.65)μg/L低于治疗前的(9.78±2.14)mmol/L、(12.98±3.29)mmol/L、(13.95±2.22)μg/L、(35.27±8.33)μg/L;TSH(4.12±2.22)IU/ml高于治疗前的(0.43±0.14)IU/ml(P0.05)。结论 DM和甲亢是相互加重病情应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T2DM合并胃轻瘫(T2DM+胃轻瘫组)患者与单纯T2DM(T2DM组)患者不同时期血糖水平和胃排空率变化,探讨T2DM合并胃轻瘫患者血糖水平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降糖药物提供时间调整依据。方法选取单纯T2DM组50例,T2DM+胃轻瘫组50例,比较两组空腹及进食馒头餐150g后1hPG、2hPG、3hPG及4hPG水平变化。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30、60、90、120及180min胃排空率。结果 T2DM+胃轻瘫组FPG、4hPG高于T2DM组[FPG(12.56±3.48)vs(9.84±2.13)mmol/L;4hPG(15.26±4.87)vs(10.16±1.27)mmol/L](P0.01);T2DM+胃轻瘫组1~3hPG水平低于T2DM组[1hPG(13.16±2.87)vs(16.58±2.64)mmol/L;2hPG(14.27±3.10)vs(19.86±4.34)mmol/L;3hPG(14.89±4.13)vs(16.86±2.17)mmol/L](P均0.01)。T2DM+胃轻瘫组各时间胃排空率低于T2DM组[30min(10.2±1.3)%vs(30.8±3.9)%;60min(17.9±2.3)%vs(38.8±3.5);90min(30.1±4.1)%vs(56.8±6.1)%;120 min(47.9±5.6)%vs(78.9±7.6)%;180min(68.9±8.1)%vs(95.7±9.6)%](P均0.01)。血糖水平与胃排空率呈正相关(r=0.75,P0.05)。结论 T2DM合并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异常导致血糖水平的明显变化有时相特点,可为临床降糖药物给药时间调整提供理论依据,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相似文献   

16.
<正>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年4月~2006年9月糖尿病(DM)合并低血糖患者53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30例,女23例。T2DM46例,T1DM7例。年龄在10~71岁。DM病程在1月~21年,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7~3.2mmol/L。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承智  刘钦伟 《山东医药》2003,43(19):69-69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 80例 ,其中合并消化性溃疡 3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80例糖尿病患者 ,按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 ,符合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 10例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NIDDM) 70例。其中男 34例 ,女 4 6例 ;年龄 2 1~ 79岁 ,平均 5 8岁。糖尿病病程 4~ 2 0年 ,空腹血糖 9.8~ 18.6 mmol/ L,餐后两小时血糖 13.6~ 2 3.3mm ol/ L ,糖化血红蛋白 2 .4~3.5 mmol/ L。电子胃镜检查示胃溃疡 10例 ,复合溃疡 1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例。采用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 HP感染15例。主要…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均为 1996-0 1~ 2 0 0 2 -0 1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 (DM) (符合 1985年WHO标准 )合并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资料 ,共 41例 ,其中男 17例 ,女 2 4例 ,年龄 40~ 80岁 ,平均 ( 63 68± 10 0 8)岁。病程 :4~ 2 6年 ,平均 ( 18 5± 1 64 )年。 60岁以上者 18例占69 3 % ,合并高血压 (符合 1978年WHO标准 )者 2 4例 ,占5 8 5 % ,糖尿病控制不良者 (HbA1c≥ 8 0 % ,和 (或 )FBG≥8 3mmol/L ,或 2hPBG≥ 10 0mmol/L) 3 6例 ,占 87 8%。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及下丘脑症状 ,如高热、喘息样呼…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共观察了92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使用泰白及其他降糖药物,对照组使用除双胍类以外的降糖药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实验组服用泰白(1.0g/d)10周后,TG从3.15±0.60mmol/L下降到2.08±0.33mmol/L(P<0.01),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泰白除了能使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以外还能改善血脂异常,特别是使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DM)主要的致病机制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对初发2型DM患者检测血浆抵抗素(R)水平,并与单纯肥胖人群比较,以探讨R在2型DM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临床资料:根据1998年WHO新的DM诊断标准,选择初发未经治疗的2型DM患者60例,按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将入选患者分组。A组30例(BMI<25),年龄(43.6±6.9)岁;B组30例(BMI≥25),年龄(44.8±7.1)岁。对照组C组为BMI≥25的单纯肥胖者30例,年龄(41.2±7.8)岁,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