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阐明海洋暗蓝青霉Penicillium lividum BF-20代谢生产的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物.方法 24℃静置25d发酵菌株P. lividum BF-20:采用活性跟踪分离纯化发酵物中的活性代谢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ESI MS、UV、IR、NMR等)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SRB)法和流式细胞术评价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菌株p.lividum BF-20发酵物中分离得到2个活性産(口山)酮类化合物,鉴定为1,7-dihydroxy-3-methyl-8-carbomethoxyxanthone(1)和1,6-dihydroxy-3-methyl-8--carbomethoxyxanthone(2).SRB测定结果发现化合物1和2对K562细胞显示增殖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4.02和39.46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当1浓度大于7.5μmol/L时能引起K562细胞的Sub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并呈一定的浓度相关性.结论 化合物1和2首次从海洋暗蓝青霉P.lividum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和2不同程度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海洋来源真菌烟曲霉H1-04(Aspergillus fumigatus H1-04)发酵液中的抗肿瘤活性产物.方法 采用液液萃取、硅胶柱色谱、制备HPLC等技术,从烟曲霉H1-04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活性产物.活性产物的结构经IR、MS、1H-NMR确证.采用SRB法和MTT法测试评价抗肿瘤活性.结果与结论 从烟曲霉H1-04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分别是胶霉毒素(gliotoxin,1)、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2)、bis-N-norgliovictin(3)、didehydro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4).化合物1在浓度为0.1μmol·L-1时几乎能完全抑制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9.1%;对小鼠乳腺癌tsFT210细胞也呈现很强的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抑制、坏死性细胞毒等活性.化合物2~4对tsFT210细胞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2~4为首次从烟曲霉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2~4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一株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对该真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普解析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从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1),dehydrocyclopeptine(2),3-O-methylviridicatin(3),verrucofortine(4),cyclopenin(5),cyclo(dehydroala-L-Leu)(6),cyclopenol(7),4-hydroxy-2-methoxy acetanilide(8),trans-(3RS,4RS)-3,4-dihydro-3,4,8-trihydroxynaphthalen-1(2H)-one(9),cyclo(D-Pro-D-Val)(10),brevianamide F(11),cyclo(L-Pro-L-Val)(12),anacine(13),cyclo(L-Orn-L-Tyr-L-Orn-L-Ala)(14),cyclo(L-Pro-L-Tyr)(15)。结论 从真菌Penicillium sp. DT-F27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15化合物,其中麦角甾醇(1)和3-O-methylviridicatin(3)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5.6%和34.8%。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人肺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A375、A549、K562、HepG-2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绝大部分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对4个肿瘤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都低于30μmol.L-1。化合物22对细胞株A375的IC50=4.48μmol.L-1,化合物9、10对细胞株K562的IC50分别为2.51、2.38μmol.L-1;显示其抗肿瘤活性与对照化合物1-(3β-薯蓣皂苷元)-3-苄基咪唑溴盐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株红树尖瓣海莲来源内生真菌Daldinia eschscholtzii HJ001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旋光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以及与文献数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对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测试。结果 从红树来源内生真菌D. eschscholtzii HJ001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1~8),结构分别确定为sulochrin(1)、(4R)-O-methylsclerone(2)、(R)-(-)-mellein methyl ether(3)、helicascolide A(4)、kojic acid(5)、uracil(6)、cyclo(L-4-Hyp-L-pro)(7)、?ethyl β-D-xylopyranoside(8),除化合物4外,其余化合物均首次从Daldinia属中分离得到。?结论 化合物5显示强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为11.9 μmol·L?1,强于阳性对照Trolox(IC50 = 26.6 μmol·L?1)。  相似文献   

6.
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离鉴定皂角刺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合硅胶、葡聚糖凝胶等色谱方法追踪分离皂角刺抗肿瘤活性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颜木素(1)、槲皮素(2)、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d(3)、木栓酮(4)、棕榈酸(5)、白桦醇(6)、β-谷甾醇(7),胡萝卜苷(8)。化合物1、3对7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较好,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剂量依赖关系良好;化合物3对Bel-7402、HeLa、HT1080、KB、A549、SGC-7901、Heps等7种肿瘤细胞株生长增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1.61~18.73 mg.L-1;化合物1对除A549之外的6种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良好,IC50为11.34~19.32 mg.L-1。结论化合物2~6和8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化合物1、3的抗肿瘤活性为皂角刺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1株分离自广西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的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LD-68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菌株发酵产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SRB和MTT法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5个弯孢霉菌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curvularin(1)、dehydrocurvularin(2)、11-β-Hy-droxy-12-Oxocurvularin(3)、11-β-Hydroxycurvularin(4)、11-α-Hydroxycurvularin(5)。化合物1~5对A549、hela、BEL-7402、K562 4种人肿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3、4、5对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细胞活性,IC50分别为3.99、7.75、10.00、5.10μmol·L-1。结论首次测定了化合物3~5对A549、hela、BEL-7402、K562 4种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对hela细胞显示出较高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橡胶籽种壳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LH-20和ODS-C18硅胶柱层析以及高压制备液相(HPLC)等色谱方法对橡胶籽种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分离产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的作用;应用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评价分离产物的活性。结果:从橡胶种籽壳中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anillin(1)、coniferal-dehyde(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3)、thre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4)、(-)-balanophonin(5)、isoamericanol A(6)、americanol A(7)、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O-4’-de-hydrodisinapyl ether(8)、buddlenol A(9);化合物9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强,IC50值为20.6μmol.L-1;化合物5~9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68,45.5,57.6,171和115μ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9对B16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化合物5~9的HLE抑制活性均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深海来源曲霉16-02-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模式,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代谢产物,结合化学反应的理化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采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纸片法测试抗真菌活性。结果从曲霉16-02-1产物中分离鉴定了新曲霉酸(1)、ferrineoaspergillin(2)、(2’S)-4-甲氧基-3-(2’-甲基-3’-羟基)丙酰基-苯甲酸甲酯(3)、黄曲霉素(4)、环(反式-4-羟基-L-脯氨酸-L-亮氨酸)(5)、环(反式-4-羟基-L-脯氨酸-L-苯丙氨酸)(6)、尿嘧啶(7)和(11S)-新羟基曲霉酸(8)等8个化合物。化合物1~8对人癌细胞K562、HL-60、HeLa、BGC-823有一定抑制作用,在100μg.mL-1浓度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在33.6%~43.6%之间,1和8还对白色念珠菌和土曲霉表现出较弱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深海来源真菌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8,其中1为曲霉16-02-1的主产物,发酵产率28.8mg/L。首次报道3的2’S和8的11S绝对构型、8的13 C NMR数据及其在DMSO-d6和CD3OD中的1 H NMR数据、以及8在DMSO-d6中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的NMR证据。化合物2~4和8对部分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亦首次测试报道。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6,7-DOC)对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K56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联苯苄胺染色,考察1 μmol·L-1、5 μmol·L-1、10 μmol·L-1 6,7-DOC分别于0h、24h、48h、72h对K562细胞红系定向分化的联苯苄胺阳性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6,7-DOC诱导后K562细胞中红系分化标志蛋白α-globin、β-globin、γ-globin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6,7-DOC诱导后K56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5 μmol·L-1、10 μmol·L-1 6,7-DOC组联苯胺染色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0μmol·L-1 6,7-DOC组α-globin、β-globin、γ-glob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 μmol·L-1和10μmol·L-1 6,7-DOC组两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6,7-DOC使K562细胞大量阻滞于G0/G1期,S期比例减少。结论:6,7-DOC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使红系分化标志蛋白α-globin、β-globin、γ-globin表达增加,促进K562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异甘草酸镁以1640培养液倍比稀释成10,1,10-1,10-2,10-3,10-4,10-5,10-6g·L-1共8个浓度组,分别处理增殖期K562细胞,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给药第3天,浓度大于10-3g·L-1的异甘草酸镁对K56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细胞倍增时间为48h,并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10g·L-1和1g·L-1异甘草酸镁的抑制作用最强(P〈0.01),IC50约为1.6g·L-1。结论:异甘草酸镁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异甘草酸镁预防和治疗白血病化疗相关肝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STI-571)耐药K562细胞系并研究其耐药特征。方法采用含递增浓度伊马替尼的培养基培养K562细胞,诱导耐伊马替尼K562细胞系(K562R)。通过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分析确定耐药细胞是否形成;采用MTT法观察耐药细胞的耐药谱;通过半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通过基因测序分析K562R细胞B细胞受体-c-Abelson(BCR-ABL)激酶区基因序列。结果成功地将伊马替尼高敏感的K562细胞诱导成K562R,伊马替尼抑制K562和K562R细胞存活的IC50值分别为0.01±0.00和(2.35±0.01)μmol·L-1,耐药倍数为235.0倍。K562R具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对高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和对柔红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3.2,63.2和11.8倍。K562R可对抗伊马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伊马替尼1.0μmol·L-1培养24 h K562和K562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1%和18.2%。耐药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与K562细胞相比,K562R细胞BCR-ABL基因、多药耐药基因(MDR)和p-糖蛋白基因(p-GP)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此外,K562R细胞BCR-ABL基因的第696位发生A→C点突变,该位点突变导致激酶区第231位氨基酸由赖氨酸取代原有的天冬酰胺。结论成功建立了耐伊马替尼细胞系K562R。K562R细胞具有交叉耐药性和对抗伊马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等特征。K562R细胞BCR-ABL基因序列发生点突变,MDR和p-GP等基因表达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的体外抗癌作用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癌细胞株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以MTT法观察对人胃癌MGC803、人肝癌Be17402、人红白血病K562及其耐阿霉素株K562/ADM等的体外杀伤作用,并以体外活性变化为指标观察Cur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Cur8.5~136.0μmol·L-1对上述细胞的IC50分别为13.0,15.9,11.7,62.6μmol·L-1;低于8.5μmol·L-1就能完全对抗41.5nmol·L-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促增殖作用。Cur水溶液于4℃贮存3~7d体外抗癌活性明显下降。结论Cur对MGC803、Be17402、K562等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对抗EGF的促增殖作用,其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胡敏  秦群  杨瑞  董奇星  杨周生 《中南药学》2012,10(10):741-744
目的 建立测定K562/G01细胞株(imatinib-resistant K562 cells,耐伊马替尼K562细胞株)内伊马替尼浓度的方法,探讨甲基莲心碱对其细胞内STI571转运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RP-HPLC)直接测定药物浓度.色谱柱为:Gemini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1 KH2PO4-CH3CN=65∶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 采用外标法以峰面积定量,以色谱峰面积对STI571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83.08C-7.975,r=0.999 4.线性范围49.51~3 076.92 ng·mL-1,相对回收率分别>95%,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可用于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测定与研究.结果显示甲基莲心碱能影响细胞内STI571的转运.  相似文献   

15.
曹翊雄 《肿瘤药学》2011,(2):107-109
目的观察miR-221表达与K562/A02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常规培养K562/A02细胞株作为对照组,选择通过反义寡核苷酸特异性抑制K562/A02细胞中miR-221表达细胞株作为实验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miR-221表达情况。采用MTT法比较两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miR-22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倍数均值为-8.43±2.18。阿霉素对实验组细胞的IC50为0.0375mg·L-1,阿霉素对对照组细胞的IC50为4.32mg·L-1,后者的耐药倍数是实验组的115倍。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K562/A02细胞中miR-221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能够逆转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miR-221表达与K562/A02细胞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真菌无活性野生株产紫青霉G59的庆大霉素抗性突变株2-5-3-1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方法在活性跟踪和薄层检测指导下,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利用液液萃取、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产物。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用MTT法测试样品对K562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突变株2-5-3-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麦角甾醇(1)、fructigenine A(2)、rugulosuvine A(3)、大黄素(4)和ω-羟基大黄素(5)。化合物1~5在100μg/ml浓度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2.8%、60.8%、41.2%、84.6%和37.1%,其中1、2和4的IC50分别为93.1、58.4和30.0μg/ml。结论化合物1~5均为产紫青霉G59不生产而突变株新产抗肿瘤活性产物。用DMSO介导的庆大霉素抗性筛选方法可以将无活性真菌野生株转化成活性突变株并供新产活性产物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阐明海泥青霉Penicillium sp.WF-06的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28℃下,130r/min摇床发酵7d培养生产菌WF-06,活性跟踪分离纯化WF-06发酵液中的活性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ESI MS、UV、IR、NMR等)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采用细胞形态镜检、MTT方法评价单体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新的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抑制剂,为进一步药物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进入临床研究的APO86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Nampt抑制剂。以哌嗪为原料,经取代、SN2反应、Gabriel反应、成胍、环合等多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7a7,b),该中间体再与酰氯衍生物反应,最终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8个全新的Nampt抑制剂,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其中3个化合物(H1、H5、H7)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活性与阳性对照APO866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