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沙市甲基苯丙胺使用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抽样(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通过自拟问卷对长沙市最近3个月内使用过甲基苯丙胺的成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129人以男性、汉族、有伴侣(包括配偶、男女朋友及同居者)、初高中学历、处于就业状态、年收入较高者为主;平均年龄为29.0 a±s7.8 a(最小18 a,最大48 a);102人进行过HIV抗体检测,皆为阴性;有94(72.9%)人曾使用过其他非法成瘾性物质包括k粉、摇头丸、海洛因、大麻、丁丙诺啡、曲马多、美沙酮及安定;尚未发现使用可卡因及快克者。长沙市甲基苯丙胺以冰和麻古两种形式存在并被使用。使用方式全为冰壶抽吸,使用场所均为私人场所(家里、宾馆及出租房)。最近三个月内甲基苯丙胺的平均使用天数为21.4 d±s31.3 d(中位数10 d),冰毒的平均用量为每次0.3 g,麻古3.8片。甲基苯丙胺的可及性很强,大多数人(87/126,69.0%)都能"比较容易或非常容易"地获取。使用甲基苯丙胺常见的原因有:吸毒同伴的存在、追求刺激、以及为了摆脱不良情绪状态等,很少有人用来减肥。使用甲基苯丙胺产生的不良后果主要包括对使用者的饮食、体重、健康、经济、情绪的影响以及家庭关系的伤害。结论:甲基苯丙胺在长沙易于获得、在同伴间广为传播,其使用对使用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截断毒品来源、开展相关的禁毒宣传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美沙酮门诊就诊者ATS类药物滥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就诊者ATS类药物滥用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对省内28个美沙酮门诊的5366名患者进行甲基苯丙胺尿检,将阳性结果者768人纳入病例组(MMT合并使用ATS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尿检阴性的病人中抽取对照组(MMT未合并使用ATS者)。病例组通过完成《云南省ATS类药物情况调查问卷》以了解滥用现况。同时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差异。结果: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合并使用甲基苯丙胺类药物的比例为14.31%。病例组中18-34a的比例为34.5%,对照组中18—34a的比例为27.4%(P〈0.05);病例组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6.2%,对照组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22.2%(P〈0.05);病例组中傣族24.7%,对照组中傣族12.1%(P〈0.05);病例组中农民占31.4%,对照组中农民占20.3%(P〈0.05)。结论: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滥用甲基苯丙胺类物质的情况普遍,边境门诊滥用情况严重。合并使用ATS类药物者以18—34a(青壮年)居多,文化程度偏低,以傣族和农民为主。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实施干预措施,尤其是边境地区门诊,以减少滥用冰毒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冰毒”药物依赖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冰毒”滥用后产生的药物依赖性。方法:自拟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滥用“冰毒”的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冰毒”滥用者139例,被调查者平坷年龄29.2±s6.7a(最小年龄19a,最大年龄50a),以初中文化程度、私营/个体劳动者和未婚者居多。滥用毒品的种类除“冰毒”外,部分人还有“麻古”、氯胺酮、“摇头丸”和海洛因滥用的行为/经历。该人群有25例(占18.0%)经常使用“冰毒”,130例(占93.5%)在停止使用“冰毒”后出现了一定的症状/体征,目前吸食“冰毒”剂量较初始有所增加,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初始剂量持续作用时间与目前剂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冰毒”后出现了明显的欣快感,79例(占59.0%)出现过主动或强迫性寻找和服用“冰毒”的现象。结论:“冰毒”滥用后可产生明显的药物依赖性,是高成瘾性物质,若不加以遏制,将造成流行性滥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跨境缅籍女性性工作者(femalesexworkers,FSW)是否使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与高危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4月-5月间,采用雪球抽样法抽取瑞丽市跨境缅籍Fsw,在其知情同意下由经培训懂双语的外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MA使用与高危性行为信息,同时进行HIV检测,并对自我报告MA使用者进行甲基苯丙胺尿检。调查问卷采用Epidata3.10数据库录入,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18名缅籍FSW。其中94名没有使用MA与24名使用MA的缅籍FSW的HIV感染率分别为8.51%、12.50%。最近1个月付费客人数量、最近3个月与固定性伴安全套使用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3,P=0.048)。结论:跨境缅籍Fsw中MA滥用情况及高危性行为明显,对其开展MA相关深入调查和综合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与HIV感染率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233例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采用自行设计的“药物滥用情况调查问卷”和“高危性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男性居多(124例占61.7%),平均年龄32.9a±s8.7a(最小年龄19a,最大年龄51a),以无业者(占50.8%)和私营/个体劳动者(占15.6%)为主,有13例(占5.6%)抗-HIV阳性。该人群平均吸毒时间5.0a±s3.4a,平均吸食剂量0.37g±s0.49g,滥用场所主要集中在自己家中(87.6%)。使用的注射器主要来自药店/百货店(占79.4%),37.9%共用过注射器。有8-3%除配偶以外有4个以上性伴,有8.6%患有各种性病。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性行为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应对该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增强自觉规避HIV感染高危行为的意识,从而有利于遏制HIV/AIDS在该群体中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麻古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麻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予奥氮平治疗28d。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疗效评定,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后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体重增加、嗜睡、头昏及口干便秘。结论:奥氮平治疗麻古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9例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9),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d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经过7d的治疗,治疗组结果如下:全血粘度(高切):(3.50±0.24)mPa·s;全血粘度(低切):(7.34±0.25)mPa·s;还原粘度(高切):(6.80±0.95)mPa·s;还原粘度(低切):(19.01±2.45)mPa·s;血沉:(22.40±3.59)mm/h;血浆粘度:(1.25±0.07)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10±0.23)。治疗组结果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AP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UPLC—ELSD)检测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min,43%A;3~9min,43%A→63%A);流速:0.2mL.min-1:柱温:30℃;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40℃,气体压力为40psi,测定柴胡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结果:柴胡中柴胡皂苷a在浓度为64.2-385.2Dg·mL—1(r=0.9994)内线性范围良好:柴胡皂苷d在浓度为67.3~403.8μg·mL-1(r=0.9992)内线性范围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准确、重现洼好,可作为柴胡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甲基苯丙胺的滥用流行情况,为药物滥用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4年山东省戒毒机构收治和禁毒部门查获的甲基苯丙胺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 858例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中,男性占86.97%。平均年龄(29.35±7.12)岁。药物滥用者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2.45%,未婚者占52.59%,无业者占66.84%。追求欣快、刺激是药物滥用最主要的原因。同伴提供(77.40%)和娱乐场所(35.69%)是获得甲基苯丙胺的主要渠道,宾馆、朋友处、夜总会/KTV歌厅、居家住所、暂住地/租住屋是滥用药物的主要场所,在车内滥用甲基苯丙胺者占1.52%。滥用者存在多药滥用现象。艾滋病毒(HIV)阳性检出率为0.49%。结论:针对山东省甲基苯丙胺滥用现状,需要多层次、广泛开展甲基苯丙胺滥用的预防教育工作,增加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治疗可及性,采取措施防止毒驾发生,提高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中HIV感染者的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清芬  袁静 《河北医药》2013,(23):3680-3680
患者,男,77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3年加重1个月人院。入院后根据病史、查体及检查诊断为:(1)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心肌桥;(3)2型糖尿病;(4)陈旧性脑梗死;人院后查血常规:WBC7.18×100=9/L,RBC4.73×109/L,HGB148g/L,PLT187×109/L,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2.4(正常10-1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9.0s(正常20~35s),凝血酶原比率1.2(正常0.8—1.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梧州市2008年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危险因素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6月对梧州市市辖区社区中的静脉吸毒人员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了404名静脉吸毒者,吸毒以20—39岁男性为主,吸毒方式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96.53%(390/404);吸毒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39.11%(158/4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24%(5/404)。结论:梧州市静脉吸毒人群中不仅存在因静脉注射吸毒经血传播HIV的危险,还存在因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及时开展宣传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HI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2006年两年收治的4481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HIV血清抗体检测,初筛阳性者填写HIV/AIDS感染个案调查登记及流行病学调查表并上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4481例海洛因滥用者中HIV抗体阳性者43例占0.96%,其中2005年10例占0.42%(10/2367),2006年33例占1.56%(33/2114),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感染者均为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中42例有共用注射器情况。43例HIV感染者均有性乱行为。结论:静脉注射特别是共用注射器是造成HIV在吸毒群体中迅速传播的危险因素,性乱行为加速了HIV从吸毒人群到普通人群的蔓延。因此,加强对吸毒人群特别是注射毒品者进行教育和行为干预,改变吸毒者的认知及行为方式,拒绝共用注射器,拒绝性乱行为,能有效地避免HIV/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Methamphetamine (meth) abuse is increasingly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an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neurocognitive dysfunction. Some previous studies have been hampered by backgrou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th users and comparison subjects, as well as unknown HIV and hepatitis C (HCV) status, which can also affect brain functioning. We compared the neurocognitive functioning of 54 meth dependent (METH+) study participants who had been abstinent for an average of 129 days, to that of 46 demographically comparable control subjects (METH?) with simila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reading ability. All participants were free of HIV and HCV infection. The METH+ group exhibited higher rat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in most areas tested. Among meth users, neuropsychologically normal (n = 32) and impaired (n = 22) subjects did not differ with respect to self-reported age at first use, total years of use, route of consumption, or length of abstinence. Those with motor impairment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meth use in the past year, but impairment in cognitive domains was unrelated to meth exposure. The apparent lack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ubstance use parameter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suggests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ulnerability to the neurotoxic effects of methamphetamine.  相似文献   

14.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的30天功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海洛因依赖者的30天功能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603例MMT门诊海洛因依赖者完成社会人13学特征问卷、30天功能问卷、躯体健康自评、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报告个人身高体重;另从3所综合医院募集360例非精神/心理科门诊患者以作为海洛因依赖者的普通躯体疾病患者对照,由其自评完成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和30天功能问卷;用多分类有序因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对象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结果:MMT门诊海洛因依赖者近一个月轻度和中重度功能受损检出率显著高于综合医院门诊普通躯体疾病患者(轻度和中重度功能受限:31.8%和30.3%vs.14.7%和9.2%,χ2=134.5,P〈0.001;轻度和中重度功能丧失:16.4%和11.3%vs.10.0%和7.8%,χ=12.3,P=0.002);海洛因依赖者功能受限程度加重与无工作(OR:1.34)、婚姻不良(OR:1.60)、MMT剂量81-156mg·d-1(OR:1.75)、酒精使用(OR:1.48)、焦虑(OR:2.30)和身体健康自评差或很差(OR:3.90)显著相关;海洛因依赖者功能丧失程度加重与女性(OR:1.81)、有宗教信仰(OR:1.85)、抑郁(OR:1.43)、身体健康自评差或很差(OR:1.55)和超重及肥胖(OR:2.21)显著相关。结论:MMT海洛因依赖者功能受损情况较普通躯体疾病患者严重;有必要采取综合性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干预措施,方能有效改善MMT门诊海洛因依赖者的功能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明市药物滥用情况,为药品安全性监管提供依据,也为预防药物滥用提出建议。方法:参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3年收集到的9059例有效监测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药物滥用者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吸毒者以无业人员为主;海洛因仍然为主要滥用的精神活性物质(占96.64%),安定和麻谷丸(冰毒片)也是主要滥用的物质(分别占2.03%和2.44%)。结论:继续加大对特殊药物的监管力度,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药物滥用防治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背景:静脉注射海洛因使用者中,HIV感染率上升已成为众多国家日益突出的严重问题。为海洛因依赖者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可以降低与注射相关的HIV传播的危险。美沙酮维持治疗研究在工业化国家已经广泛开展,但在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开展的研究较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包括泰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多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研究。目的:对曼谷大都市行政区(BMA)药物治疗门诊开展的阿片类替代治疗和HIV/AIDS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方法:对BMA4个门诊收治的118例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在治疗的两周内(基线调查)、3个月和6个月(随访)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药物使用情况、注射危险、身体和社会功能。在基线调查时采集了参加治疗者的血样本,对血清HIV和丙型肝炎情况进行分析。由独立评估人员在4个诊所进行了过程评估。他们对参加治疗者、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独立访谈,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实施情况及质量进行评估。结果:3个月、6个月的治疗保持率分别为:81%和68%;平均海洛因使用的时间从基线调查前30d的22d降到6个月调查时的2d;注射危险行为从基线调查时报告的38%降到6个月调查时的11%;使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也有所减少,健康状况有所好转。过程评估显示,治疗的标准合适,病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比较满意。结论:曼谷正在成功实施美沙酮维持治疗,结果使海洛因使用和注射危险行为明显减少。得出的结果支持在泰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项目。  相似文献   

17.
肖霖  赵丽萍  张国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18-3221
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aVR(+)]与临床变量和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度评分组合在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在205例患有UA/NSTEMI的病人中,选择入院心电图aVR(+)超过0.5 mm的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入院aVR(+)是30天死亡率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IV阳性的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120天)CD4^+T细胞的变化趋势,探讨戒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共有HIV阳性海洛因依赖者19例和同期HIV阴性海洛因依赖者25例入选本项研究。在入所7天内及戒毒120天后两次采集外周血,经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检测计数,SPSS11.5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HIV阳性与阴性者CD4^+T细胞计数均值差异显著,HIV阳性的海洛因依赖者入所时CD4^+T细胞计数值多数低于450×10^6/5,也有部分高于450×10^6/L.HIV阴性的海洛因依赖者CD4^+T细胞计数均值戒毒后轻微下降。HIV阳性者CD4^+T细胞计数均值戒毒后轻微上升,但两组间戒毒前后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组内CD4^+T细胞计数戒毒前后无统计学差异。HIV阳性,且入所时CD4^+T细胞值低于450×10^6/L的海洛因依赖者,戒毒120天后CD4^+T细胞计数值显著上升,戒毒前后计数配对t检验,P〈0.01,差异高度显著。结论:海洛因依赖合并HIV感染且己表现免疫功能受损者戒毒有助于其CD4^+T细胞回升,从而延缓艾滋病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静脉吸毒者传染病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同时收集静脉吸毒者血清1036份和正常人群血清标本874份,进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1036例静脉吸毒者血清标本中,肝功能异常率3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7.86%;丙肝抗体阳性率55.3%;梅毒抗体阳性率4.5%;艾滋病抗体0.68%;对照实验:874例正常人群,肝功能异常率5.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0.18%,丙肝抗体阳性率2.7%,梅毒抗体阳性率0.8%,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零。两组结果对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吸毒者肝功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者的吸毒模式和行为模式是各项传染病感染与传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