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峰  张建 《农垦医学》2010,32(4):323-32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造影钡剂胆道逆流的X线表现、发生原因及规律。方法:在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6例钡剂胆道逆流入胆道病例。结果:发现的6例被检查者均为高龄检查者,女性比例较高。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炎1例,胆管扩张1例,上消化道未见异常2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钡剂胆道逆流入胆道不多见,初步发现高龄女性为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总结各种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征象。方法对30例十二指肠梗阻X线平片和钡剂造影检查,术后结合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种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均作过X线检查,15例摄有腹部平片,28例作过钡餐检查,其中10例还作了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结论诊断十二指肠梗阻的过程中,X线检查有较大的价值。其主要的X线征象有下面几点:扩张征、双泡征、充盈缺损征(多形态)、逆蠕动征、反“3”字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X线表现及方法。方法对27例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小儿胃黏膜脱垂钡剂造影均表现为幽门管增宽,增宽的幽门管内有肥大胃黏膜皱襞影及十二指肠球部基底部有小充盈缺损,并且在胃窦部蠕动激烈时较明显。结论X线钡剂造影是小儿胃黏膜脱垂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的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2003年累积5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症(成人4例,婴儿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X线造影检查见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返流均发生于胆道系统,表现为胆系管道扩张或不规则狭窄,管壁边缘毛糙、模糊,负性结石。成人4例B超检查为胆道系统感染合并结石,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为十二指肠乳头炎,其中1例乳头增大。临床以上腹部疼痛伴高热畏寒为主要症状。婴儿1例因先天性十二指肠盲端式闭锁,行结肠后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发生胆道返流。结论 胆道结石、炎症、手术创伤、粘连牵拉,十二指肠明显逆蠕动,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引起奥狄氏括约肌功能失调而产生闭锁不全,上消化道X线造影是其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竹青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9):929-931
右半结肠是多种疾病好发区域。目前肠道检查方法有结肠镜、X线钡剂造影、螺旋CT等。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与传统的X线钡剂造影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但钡剂造影仍为首选检查方法。本研究总结了42例经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6.
陈永洲  郑静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2969-2970
目的:旨在提高对十二指肠胆囊或胆总管瘘及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的认识。方法:对8例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肝胆系显影的原因及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8例中十二指肠胆囊瘘2例、十二指肠胆总管瘘4例,6例中十二指肠溃疡4例,化脓性胆囊炎1例,肿瘤浸润1例;另2例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其中1例为胃底贲门癌伴胃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浸润所致,1例原因不明。钡餐X线检查可显示钡剂逆流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6例可显示瘘管,2例钡剂通过失效的奥狄氏括约肌口流入总胆管。结论:胃及十二指肠和肝胆道因炎症、溃疡、肿瘤浸润等均可造成十二指肠胆囊或胆总管瘘及奥狄氏括约肌闭锁不全,钡餐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特征性X线表现,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有腹部平片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X线检查,其中5例做钡灌肠X线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有12例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小肠充气明显减少,7例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可见十二指肠降段或水平段外压性狭窄,狭窄以上肠管及胃扩张9例;十二指肠空肠位置异常7例;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2例;空肠位于右侧腹,回肠、回盲部位于左侧腹4例。结论:腹部平片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特异性诊断不大;上消化道造影和钡灌肠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郑爱萍 《当代医学》2014,(12):60-61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采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该病X线检查的表现。方法对7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钡剂灌肠造影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例患者通过平片确诊;7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其中69例稀钡灌肠确诊,2例全消化道造影确诊。结论对患者通过钡剂灌肠检查,能够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比较典型的X线表现清晰地显示出来,诊断结果可靠,是临床影像学检查中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壅滞症X线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十二指肠壅滞症的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结果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X线钡餐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钡剂通过受阻,十二指肠扩张,出现典型"笔杆样"压迹,右侧位或俯卧位时症状可缓解.结论 X线钡餐造影是十二指肠壅滞症简单、可靠的诊断手段,可减少本病的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10.
徐小虎  李宏  朱万荣  沈春林 《吉林医学》2013,(29):6077-607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X线钡剂造影在食管外压性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估联合运用两项检查在食管外压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食管外压性病变的MSCT和X线钡剂造影的影像表现。结果:联合MSCT和X线钡剂造影两项检查,共明确诊断食管外压性病变20例,1例疑似诊断。主要包括颈、胸椎前缘骨质增生8例,心血管因素7例,占位因素6例。结论:X线钡剂造影对食管外压性病变的定位诊断有很大价值(20/21),MSCT对其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20/21),联合运用两项检查,基本可以明确食管外压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及X线诊断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5例病理分型、X线平片、X线钡餐造影和钡剂灌肠诊断选择进行分析。结果平片异常37例,无异常8例。胃肠钡餐造影37例,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8例;十二指肠、空肠上段沿中腹部呈螺旋形下降10例;空肠、小肠分布异常8例;随访至盲升结肠21例均发现盲升结肠异位。钡剂灌肠造影30例,盲肠异位29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可分成两大病理类型:(1)单纯型肠旋转不良9例,无索带肘迫或中肠扭转;(2)复合型肠旋转不良36例,伴有索带压迫或(和)中肠扭转。腹部X线平片异常均为非特异性表现。钡餐造影适合于非完全梗阻病例。钡剂灌肠对十二指肠完全梗阻病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23-923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方法对3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X线平片及钡剂灌肠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钡剂灌肠检查可清楚地显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典型的X线表现,可以明确本症的诊断。结论钡剂灌肠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可靠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万志水  于寅尧 《河北医学》2001,7(10):889-891
目的:为分析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X线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X线征象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6例,16例病例均行胃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分析其临床表现、X线特征以及与外科治疗相关X线征象。结果:①临床表现:以呕吐、腹胀、上腹疼痛等高位肠梗阻为主要表现者8例;以黄疸、皮肤搔痒等胆道梗阻为主要表现者5例;以贫血和黑便等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者2例;其它如以低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者1例。②X线表现:十二指肠病变区不规则狭窄、僵硬、固定8例;十二指肠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5例;不规则腔内龛影3例。③外科手术可切除的相关X线征象:病程较短,最长7月;病变区较局限,最长3.5cm;病变区十二指肠无明显移位;十二指肠脊柱间距正常;十二指肠扩张不明显。结论: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是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有特征性X线表现和临床特征。X线征象对于指导外科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线钡剂检查对小儿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60例有消化道症状且经X线钡剂检查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部分患儿转归进行总结.结果 :160例经X线钡剂检查发现阳性征象75例.其中慢性胃炎2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6例;食管炎9例;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8例;贲门失弛缓症8例;食道静脉曲张5例;食管烧伤和瘢痕狭窄3例;先天性巨结肠3例;结肠息肉2例.32例腹痛、呕吐患儿对钡剂检查无异常发现,未做任何治疗仅经钡剂检查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小儿消化道疾病X线钡剂检查阳性率47 %;钡剂检查对部分无器质性病变但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有治疗作用,其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93-1094
目的:总结食道裂孔疝的X线诊断特征。方法:对18例食道裂孔疝患者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18例食道裂孔疝患者均具有特征性X线表现。结论:X线钡剂造影检查能够明确显示食道裂孔疝的病理改变,对诊断该疾病具有确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X线钡剂造影和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临床上有反酸、烧心、胸背部疼痛等反流症状疑似食管裂孔疝患者同时作X线钡剂造影和胃镜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疑似食管裂孔疝的检出率、年龄与性别构成、体重指数及反流性食管炎检出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X线钡剂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64例(阳性率86.49%),未发现食管裂孔疝10例(阴性率13.51%);胃镜检查出食管裂孔疝20例(阳性率27.03%),未发现食管裂孔疝54例(阴性率72.97%);两种方法同时检查出食管裂孔疝16例,符合率21.62%,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P<0.01);X线钡剂造影检查出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在年龄方面较胃镜检出者大,但反流性食管炎的检出率较胃镜低;两种方法检出的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体重指数均增高.结论:X线钡剂造影较胃镜检查对食管裂孔疝更有诊断价值,且高龄患者检出率高,食管裂孔疝患者体重指数增高,提示肥胖可能是食管裂孔疝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在临床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中12例X线表现异常,38例表现正常。结论:插管注入钡剂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小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X线检查在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09年4月进行X线钡餐造影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X线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常见各种疾病的检出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X线检查在十二指肠钡餐造影中应用,检出疾病与临床确诊情况符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邹文华 《黑龙江医学》2008,32(2):140-14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本组7例均行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其中3例行低张造影),同时均行内窥镜检查,6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5例手术切除,2例内窥镜活检证实,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腺癌4例,平滑肌肉瘤2例,类癌1例。本组病例X线造影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其中5例定性诊断正确,正确率达77.8%。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方法,当X线征象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病变,应结合内窥镜进行组织学诊断,CT是两者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正> 病例金××,女,63岁。上腹痛伴右肩反射性疼痛,发烧及寒战、时有呕吐一天,在当地卫生院诊为胆道蛔虫症、胆道感染,用抗菌素治疗无明显好转,于1984年4月9日转入我院。既往于25年前及几年前有两次类似发作史,经消炎治疗后好转,但仍时有右上腹部不适及钝痛。查体:T38,BP110/70,WBC22,800,S82,Hb11.9,尿常规正常,淀粉酶117u,肝功能正常。X 线检查:口服及静脉胆道造影不显影。胃、十二指肠钡餐透视,胃未见异常改变,但发现钡剂从十二指肠乳头部进入总胆管内。右侧卧位20分钟后检查,钡剂进入肝总管、左右肝管,一部分进入胆囊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