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眼外伤可以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Mortroe报告120例白内障术后的房角镜检查,有半数以上存在后弹力层脱离。为了减少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生,探讨其发生原因,现将我院1988年10月至12月50例(50眼)白内障术后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连续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节OCT(AS-OCT)在内眼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19-04我院眼科行内眼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患者21例23眼,均采用AS-OCT检查观察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情况。对于轻度及以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应用前房注气法复位,余角膜水肿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随访观察角膜水肿及后弹力层贴附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21例23眼内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14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11眼轻度及以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予以前房注气后1d复查AS-OCT,10眼后弹力层贴附良好,1眼贴附欠佳,再次注气后贴附良好。随诊1mo,所有患者角膜均恢复透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AS-OCT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和评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及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3例4眼于内眼手术后发生广泛性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根据这些病例的观察和文献复习,作者建议将本病分为扁平型与非扁平型脱离两型。后弹力膜从角膜实质层脱离面积达1mm或小于1mm者为扁平型脱离,超过1mm者为非扁平型脱离。  相似文献   

4.
李坚恩  张红红  史炜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32-2134
目的:分析青光眼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行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患者805例956眼进行临床观察,对其中5例5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患者5例5眼发生不同程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内注入无菌空气和/或黏弹剂,各切口缝合密闭后效果满意。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分析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并提出治疗措施.方法 对1年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0例(96只眼)进行临床观察,对其中12例18只眼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 12例18只眼发生的不同程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经过前房内注入空气泡和(或)黏弹剂,角膜缝线缝合后效果满意.结论 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治疗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后视力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 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3眼,发生率为17.65%,其中1眼发生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治愈。在160例小梁切除术中,我科开展了5例6眼术毕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以预防术后浅前房,其中1例双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右眼发生广泛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注气3次治愈,左眼脱离范围小于1/3未做处理。 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时,手术要轻巧,操作要精细,以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三种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5-03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356眼,对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29眼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观察。
  结果: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29眼患者经过相应治疗,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视力恢复达4.1~4.8,角膜水肿消失,基本恢复透明,UBM检查证实后弹力层复帖。
  结论:角膜后弹力层的解剖特性、内眼手术中切口的方式、手术器械的损伤以及患者角膜可能存在的病理改变,是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主要原因。内眼手术中及术后及时发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对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视力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有效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1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 006例2 069眼,对术中或者术后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26例26眼患者的诊疗及预后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发生不同程度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26例26眼患者经相应治疗,未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水肿消退,恢复透明,视力不同程度地提升。UBM检查证实后弹力层复位。

结论:白内障术中术后及时发现,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恢复患者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个月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70例患者170眼进行观察。将术中或术后后弹力层脱离按脱离范围不同分为5个等级记录。结果 26眼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需临床处理者为10眼,占5.88%。经前房注入空气泡、粘弹剂或缝线缝合后复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切口靠前及器械反复进出切口是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重要原因,早期复位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最早报告是1928年,美国的Samuel报告了3个病例,但都是发生在青光眼手术后,以后Samuel又首先报告了2例白内障手术引起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作为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才被  相似文献   

11.
陈杰汉  戴国圣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390-2391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探讨预防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0-01/12间95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87例87眼各种原因造成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7例87眼发生不同程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5例严重脱离,经穿刺注入气泡等处理后效果满意。

结论:白内障手术中切口的方式、宽度、位置及手术器械的机械性损伤,患者角膜可能存在的病理改变,是造成角膜后弹力层不同程度的脱离的主要原因,术中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视力的恢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提出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98例(512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30例(30眼)各种原因造成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对症处理。结果分析白内障手术中由于切口的方式、宽度、位置及手术器械的机械性损伤等原因,造成角膜后弹力层不同程度的脱离。结论术中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预防术后的并发症及视力的恢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9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采取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将脱离的角膜后弹力层手术复位.结果 复位术后第1d7例角膜水肿明显减轻,1周后完全恢复透明.2例于复位术后3d角膜仍明显水肿,复查UBM见后弹力层在位,分别于术后12d及15d角膜恢复透明.结论 UBM是诊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角膜水肿时它的应用既避免了误诊又为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致角膜后弹力层大范围脱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825例(856眼)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大范围后弹力层脱离6例(7眼),进行了保守治疗、手术缝合及前房注入C3F8.结果 植入人工晶状体前发现大范围后弹力层脱离的5眼行手术缝合,术后前房注入C3F8;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发现大范围后弹力层脱离的1眼前房注入C3F8;另1眼术中后弹力层不慎吸出,进行保守治疗.结论 正确及时的综合治疗是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角膜后弹力层大范围脱离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在显微镜下对621例(643例)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病人在术中和术后进行了观察,并将后弹力层脱离分为4级记录。其中42眼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为6.53%。经正确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手术中正确的切口位置和减少器械反复进入眼内是防止后弹力层脱离的重要因素,对高龄病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分析和临床观察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廖荣丰,朱美玲,张晓苹,李寿玲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眼科赵运庭白内障摘除和抗青光眼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已有不少报道,它是眼前段内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Monroe报导自内障摘除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  相似文献   

17.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是眼前段手术,尤其是白内障摘除术的并发症。1928年Samu-els首先报道抗青光眼手术出现此并发症,其后仅有几篇文章作了报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六十年代以后才有少数国外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受到重视。查阅国外文献,关于此并发症的文献很少。我们将本院1982年以来白内障摘除术发生大范围(从等于或大于角膜面积的1/8到全脱离)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11例病人加以报道,提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分度方法,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手术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手术缝合的效果.方法 5236只眼行超声乳化手术中及手术后发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患者8只眼,均行手术缝合.结果 8只眼角膜均于手术缝合后2周恢复透明,除1只眼因合并青光眼视力恢复较差外,其余7只眼术后视力均在0.4以上.结论 正确及良好的手术缝合是治疗超声乳化手术所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是白内障摘除及抗青光眼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9例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结果表明轻度脱离对角膜影响不大,重度非扁平型脱离预后差,讨论了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易发因素及对角膜的影响和预防要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标准小梁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文献报道较多,但术中前房穿刺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原因及处理措施所见较少。笔者总结了我院近年来在该手术中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