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8月~2011年8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这两种术式进行矫治的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98例126眼进行术后观察及手术拆线后4周进行随访。结果: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而中度及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额肌瓣悬吊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轻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既能保持上睑功能又能达到美容的目的,适用于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而额肌瓣悬吊术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提起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上睑可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提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2例37眼,上睑提肌肌力≥4mm患者18例(22眼)行上睑提肌缩短术,上睑提肌肌力〈4mm患者14例(15眼)行额肌瓣悬吊术,比较术后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成形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患者术后兔眼恢复时间短,外观自然,效果满意;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患者兔眼恢复时间长,外形欠自然。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但上睑提肌缩短术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王雪燕  邹娟  徐玲  赵建敏 《海南医学》2013,24(6):817-819
目的观察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8例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采用上睑肌缩短术治疗(A组),52例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B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术式矫治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中53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为94.6%,B组有效率为71.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1%)明显低于B组(23.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睑提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中度上睑下垂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浩  周武英 《中外医疗》2010,29(28):64-64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8例21眼,使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40例43眼。结果 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后评价,优58眼占90.63%,良6眼占9.37%,差0眼,优良率100%。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都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都可以达到既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的作用。对症选择手术术式才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分析2004~2010年收治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8例,接受额肌筋膜瓣悬吊术35例(A组),提上睑肌缩短术33例(B组),比较术后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1年统计,A组矫治满意51只眼,矫治良好6只眼,矫治不良0例.B组矫治满意42例,矫治良好7例,矫治不良2例,经Ridi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应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吊组和提肌组,各43例。悬吊组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治疗,提肌组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比较两组矫正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悬吊组矫正满意率高于提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提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能够显著改善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的矫正效果.方法 对68例(82只眼)3~12岁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和阔筋膜悬吊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平均6个月.结果 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效果满意;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还较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的矫正效果。方法对68例(82只眼)3~12岁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和阔筋膜悬吊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平均6个月。结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效果满意;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还较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68眼) 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防3个月-1年.结果 矫正良好61眼,基本矫正6眼,轻微过矫1例1眼,无欠矫者.结论 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14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结果:随访0.3—3年,9例(14眼)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我们改良传统的手术方式,采用提上睑肌位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26例36眼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取得了良好效果。制作提上睑肌腹膜瓣、额肌分离、隧道制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三个重要步骤,而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瓣则是这三个步骤中的关键步骤。本文对这三个手术步骤作了讨论。为充分暴露额肌,便于制作额肌组织瓣,利于提上睑肌腱膜瓣与额肌吻合,本组病例加作了眉毛下中部辅助切口。本组病例对以往“额肌筋膜瓣”作了改进,额肌分离只制成片状组织瓣,其两侧不与剪开,上下分离达眉上缘区即可,以减少损伤,既克服了额肌筋膜瓣方法时两侧剪开,剥离范围大出血多的缺点,又加强了额肌悬吊的力量。本文对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手术矫治谈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在未出血前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并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PT、APIT、FIB三项参数,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型肝炎组FIB下降水平最突出;PTA显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在未出血之前,PLT、PCT二指标已有明显下降(P<0.001),在肝硬化出血组,PLT、PCT与PTA同步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7).结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都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有严重出血者出血前就存在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凹例(41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凹例(41眼)随访2~18个月,除2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效果.上睑缘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仅部分病例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21例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1例(23眼)患者中,I级治愈22眼(95.6%),Ⅱ级治愈1眼(0.4%),无1例失败。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24个月,术眼上睑均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未出现角膜上皮擦伤脱落、角状畸形、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术后感染、上睑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双眼均对称,疗效满意。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正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持久可靠,基本符合眼睑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42眼)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为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连续缝合术组)和三线式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三线式缝合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6~24月,连续缝合术组完美率显著高于三线式缝合术组(P〈0.05)。但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具有矫治效果好、术后重睑形成自然关观等优点,是中、重度上睑下垂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吴晓敏  邓军  侯立杰 《浙江医学》2014,(13):1156-1158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患者眼球散光的变化规律以及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对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29例(30眼)术前及术后3~6个月眼球散光的变化。根据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肌力≥3mm组和肌力<3mm组)。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患眼术前眼球总散光量为(1.78±1.02)D,术后为(1.49±0.84)D,术后散光量平均下降0.29D,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3.0%(22/30)的患眼散光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眼眼球总散光量术前为(0.56±0.54)D,术后为(0.49±0.48)D,散光量平均下降0.0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8.0%(17/25)健眼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提上睑肌肌力≥3mm组患眼的散光量改变为(0.56±0.57) D,提上睑肌肌力<3mm组的散光量改变为(0.11±0.45)D,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球散光量较术前显著下降,但散光性质无明显改变。术后散光量的变化与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累及眼球外肌的核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RI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例,经临床或B超证实.着重观察眼球外肌受累的范围及程度.结果 36例49眼患者眼眶MRI示双侧或单侧眼球外肌受累,受累频率为:下直肌31条(63.26%),内直肌26条(53.06%),外直肌22条(44.89%),提上睑肌19条(38.77%),上直肌18条(36.73%);眼球外肌厚度明显大于正常眼球外肌(P<0.05);MRI表现中眼球外肌受累占75.51%,球后组织受累占30.61%,眼睑、泪腺受累占28.57%,视神经受累占20.41%.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最常见多条眼球外肌受累,同时受累的还有眼球后的视神经等,MRI能显示解剖细节,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