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对1731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活检HP检查。方法:采用尿素酶,氧化酶和涂片显微镜检测胃粘膜标本中的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最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代,胃癌检出率达4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陈浩  郑君杰 《广西医学》2003,25(6):912-914
目的:研究短程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十二指肠单发溃疡活动期(A期)伴Hp感染的患分为一周组及维持组,均予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周组治疗一周后即停止一切药物治疗,维持组则继续抗酸治疗四周,之后停药。两组均于治疗结束后四周及一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了解所有患溃疡的愈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经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一年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一周组溃疡愈合率83%,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5%;维持组溃疡愈合率9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0%。两组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比较,差异无显性。经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一年,Hp根除组溃疡愈合率96%,Hp未根除组溃疡愈合率64%,差异有显性。结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预防复发,关健是根除Hp而不是长期抗酸治疗。  相似文献   

3.
夏梅青 《中外医疗》2011,30(13):35+37-35,37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in the aged,PUA)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差别。方法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年龄均〉60岁,其余100例为中青年患者。胃镜下活检排除淋巴瘤、肝性溃疡、胃泌素瘤等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溃疡以及恶件溃疡、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患者,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均给予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复方铝酸铋100mg,口服,4次/d,奥美批唑片20mg,口服,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4次/d,吗丁啉片10mg,口服,3次/d,疗程4周。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和溃疡愈合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效果老年组溃疡愈合率较中青年组低,Hp根除率也较中青年低。结论老年人溃疡愈合时间较长,故采用药物治疗时应相应延长其疗程,有利于溃疡的完全愈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确诊后应与正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仍是热点。而有关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不同时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资料较少。本文收集我院近两年来经胃镜及手术病理确诊的胃癌215例,对其与Hp感染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1例59岁的男性患者因黑便和上腹疼痛来院就诊。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示在胃窦边缘和胃体部存在溃疡。在溃疡部位多次活检发现黏膜层单克隆浆细胞浸润,考虑诊断为浆细胞瘤,同时检出了幽门螺杆菌(H p)。三联抗H p治疗失败,四联治疗根除H p,再次活检证实根除。治疗后胃部溃疡愈合,在瘢痕和全胃多处活检证实浆细胞瘤完全消退。故胃浆细胞瘤与H p感染的关系值得讨论。胃浆细胞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Shapiro M. @Kimchi N.A. @Herbert M. @Scapa E. $Dept. Gastroenterol./Liver Dis./N., Assaf Harofeh Medical Center, Zerifin 703…  相似文献   

6.
胃癌与胃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的关系及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对1368例患者的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行HE染色和Giemsa染色。结果胃癌前病变及癌灶远端组织中HP检出率均较高且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及癌周组织(P<0.01);早期胃癌癌周组织中HP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P<0.01),但浸润深度不同的进展期胃癌中HP检出率无差异(P>0.05),而且癌灶内均未发现HP。结论HP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P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早期,与胃癌进展过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胃癌的临床X线表现,旨在提高本病的X线检出及诊断水平。方法随机抽取10例经胃镜加活检病理组织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患者,对他们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胃癌中早期胃癌3例,中晚期胃癌7例。3例早期胃癌中综合法上胃肠道造影的气钡双对比相肯定诊断1例;疑诊为早期胃癌、不排除胃窦炎1例;有1例漏诊;而单对比相均未见明确异常征象。7例中晚期胃癌中有2例误诊,2例均误诊为良性胃溃疡;1例疑诊为溃疡型胃癌,最后经胃镜加活检确诊为溃疡型胃癌。结论综合法上胃肠道气钡双对比造影在诊断中晚期胃癌中有很大价值,其双对比相能检出早期胃癌,其总的阳性发现率为90%。如果把疑诊包括在内,诊断正确率为60%。X线诊断胃癌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尤其要结合胃镜,必要时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癌前病变之良性胃溃疡的阻断中间环节并探讨对胃癌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的2486例良性胃溃疡的临床表现,镜下特点及治疗。结果:良性胃溃疡大部分均表现节律上腹痛、嗳气、反酸等,内镜下溃疡以圆形、椭圆形、≤2.0cm多见。治疗以抗酸、根治幽门螺杆菌加粘膜保护剂,能大部分治愈。结论:对良性胃溃疡应彻底根治,并进行定期跟踪复查,对大于45岁者,不论溃疡是否愈合,都应定期复查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9.
王亚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29-229,231
目的观察两组药物方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纤维胃镜检查确认为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给予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2周治疗;B组35例,给予果胶铋、呋喃唑酮和羟氨苄青霉素2周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纤维胃镜复查并检测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间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A、B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3%和97.1%,无显著性差异。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4%和97.1%,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A组3例,B组1例。结论两种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但B组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对较高,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就诊、有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诊的2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结果:组1溃疡愈合率为94.2%(131/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5%(130/139):组2溃疡愈合率为93.5%(130/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132/139);两组均显示,溃疡未愈合的为幽门螺杆菌未根除的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结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高,两种方法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石燕燕  孙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14-114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荆花胃康胶丸加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各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胃镜,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水平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传统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胶丸能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12.
王轶淳  孙明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3):2854-2857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依靠内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认为胃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而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胃MALT淋巴瘤和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与胃MALT淋巴瘤的残存以及复发有关。本文就3例胃MALT淋巴瘤后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醒临床医生,既要高度重视内镜检查的过程,精准发现内镜下病变的不同表现并进行活检,又要提高针对胃MALT淋巴瘤治疗后的定期密切随访观察的认识,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in the aged,PUA)及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差别.方法 我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200例患者.其中100例,年龄均大于6O岁,其余100例为中青年患者.胃镜下活检排除淋巴瘤、肝性溃疡、胃泌素瘤等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溃疡以及恶件溃疡、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患者,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均给予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复方铝酸铋100nag,口服,4次/d,奥美批唑片20nag,口服,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4次/d,吗丁啉片10 nag,I I服,3次/tl,疗程4周.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和溃疡愈合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老年组溃疡愈合率较中青年组低,HP根除率也较中青年低.结论 老年人溃疡愈合时间较长,故采用药物治疗时应相应延长其疗程,有利于溃疡的完全愈合.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确诊后应与正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2周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方法:110例经尿素酶、组织学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使用潘托拉唑片40mg,每日1次口服,用药2周,阿莫西林胶囊1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同时服1周,停药4周观察临床效果、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1临床疼痛缓解率为100%,溃疡愈合好转率为93.4%,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不良反应1.8%。结论:以新型质子泵抑制荆潘托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溃疡愈合率均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是较理想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显林  郑宛如 《湖南医学》2001,18(4):243-244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经胃镜确诊,胃窦部粘膜活检证实有HP感染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5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奥美拉唑20mg,2次/d,阿莫西林0.5g,3次/d,甲硝唑0.4g,3次/d。对照组25例,奥美拉唑20mg,2次/d。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和HP。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3%和88.0%(P>0.05),但HP根除率分别为84.6%和4.0%(P<0.05)。治疗组期间两组均有良好的性。结论: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有较高HP根除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钟建华 《中外医疗》2010,29(13):118-118,120
目的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60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将11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理想的Hp感染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且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28例幽门螺杆菌(H.pylori HP)感染同时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愈合2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愈合率89%;治愈前28例H.pylori检测均为阳性,治疗后转阴24例,转阴率85.7%.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2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胃癌共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胃镜检查中发现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癌病例的临床、胃镜检查及病理资料。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癌发病以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青年发病者以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最多见。胃镜下病变部位多在胃窦胃体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癌临床上并不罕见,临床及胃镜医生要给予充分重视。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曾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炎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作定期的胃镜与病理学追踪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9.
刘胜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15-316
目的观察分析四联疗法及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007年本院门诊收治的45例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四联疗法及三联疗法1周,治疗期间门诊随诊,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用药1周后,四联疗法组溃疡愈合率为90.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9%。三联疗法组溃疡愈合率为86.9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2.6%。结论四联疗法的溃疡愈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优于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20.
薛军  刘燕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84-148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2周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105例经尿素酶,组织学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人,使用潘托拉唑片40 mg每日1次口服,用药2周,阿莫西林胶囊1.0 g,每日2次,克拉霉素0.5 g,每日2次,同时服1周,停药4周观察临床效果,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临床疼痛缓解率为100%,溃疡愈合好转率为98.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28%,副作用1.9%。结论:以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潘托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溃疡愈合率均高,疗程短,副作用小,依从性好,是较理想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