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挂线结合对口引流疗法用于高位肛瘘治疗后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法治疗,研究组在中医挂线治疗基础上结合对口引流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疗后肛门功能异常发生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4.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挂线与对口引流疗法应用于高位肛瘘治疗中利于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拖线脱管加主管切缝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高位后蹄铁型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拖线脱管加主管切缝挂线引流法,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缝合主管挂线法。比较疗效、肛门功能、感染、复发、经济学指标、疤痕面积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治愈患者,但在术后肛门功能、经济学指标、感染、疤痕大小及复发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中除排大便情况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拖线脱管主管切缝挂线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更好地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虚挂线结合拖线术,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较好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艳歌  程飞 《光明中医》2010,25(6):972-973
为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以及保护肛门功能、形态的效果,回顾分析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89例临床资料。一次性手术治愈80例,二次治愈9例,治愈率100%。术后2年回访,无一例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畸形、肛门移位等后遗症,患者肛门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满意,内口挂线缓慢切割肛门括约肌保护了肛门功能,对口引流减少了对肛门组织及形态的破坏,这对防止出现术后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时、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内20mm及30mm处压力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可减轻痛苦,维持术后肛管直肠收缩压,减少肛门功能损伤,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和高位脓肿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量、前瞻性研究、多中心试验的方法,将193例高位肛瘘及高住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引流挂线组和切割挂线组,在正确处理内口的前提下,分别采用内口上方引流挂线法(虚挂线)和内口上方切割挂线法(实挂线)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引流挂线组的肛管锁眼畸形及肛门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切割挂线组,且术后疼痛的发生明显减少,而且治愈率也没有明显降低。结论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及高位脓肿较传统的切割挂线能更好地保护肛直环完整性,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创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括约肌间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扩创引流治疗31例(治疗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引流治疗3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和肛门功能等。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愈时间、齿线上肛管形态、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即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扩创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括约肌间肛瘘疗效可靠,并能保持齿线上肛管形态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铅锤"式自锁硅胶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按入院顺序1:1配对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手术术式均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橡皮筋挂线法。治疗组采用"铅锤"式自锁硅胶线挂线法。结果:两组患者痊愈、显效率、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及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自锁硅胶线相比于传统橡皮筋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对肛门括约功能影响小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医挂线联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对疼痛应激反应、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患者15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挂线法治疗,观察组实施挂线法联合对口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评价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测量肛...  相似文献   

10.
连涛 《山西中医》2011,27(4):34-34
目的:观察切开或挂线配合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82例高位肛瘘患者采取主管道切开引流或挂浮线引流,支管道对口挂线或旷置引流,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82例全部治愈,随访2~3年无复发。结论:切开或挂线配合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挂线揭盖"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高位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挂线揭盖法(利用挂线的手段,达到揭盖的目的),在直肠内使瘘管和脓肿的腔隙完全敞开,使之不留残腔。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高位挂线低位对口引流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25例病人无一例复发,对照组25例病人有2例复发,治疗组无肛门锁孔畸形,而对照组有3例肛门锁孔畸形,两组均有1例不完全性肛门失禁。结论:挂线揭盖法是避免高位瘘管和脓肿术后复发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56例采用橡皮筋挂线内外切口开放引流法治疗。结果:痊愈54例(96.4%),好转2例。结论:切开挂线术能保持肛门功能、外形,并且减少复发率、缩短治疗时间,手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丝线实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治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取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比两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疼痛、术后肛门功能情况(Wexner评分)、术后肛门平整度。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肛门平整度、术后肛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单向控制性切割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且能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42例。文中介绍在研究祖国中医传统挂线和现代医学切除术的基础上,用低位瘘管切开,高位瘘管挂线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对有多个外口的并且瘘管弯曲的患者,尽量取主管道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支管挂浮线对口引流,6-10天将其拆除,使其自然愈合,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保证临床疗效,保护肛门功能和形态的完整性,探讨高位肛瘘保留括约肌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瘘管潜行剥离并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50例并与传统肛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50例,相对照。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但两组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瘘管潜行剥离并括约肌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可靠,能很好维护肛门功能与形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位复杂性肛瘘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若治疗不当,可引起肛门缺损、粘膜下移、肛门移位、肛门失禁等后遗症。国内外有学者称之为难治性肛瘘。笔者自1991年3~8月,采用高位部分挂线、低位部分主管道切开、侧位瘘管对口引流的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20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低位截断切开隧道引流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位截断切开隧道引流,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34例,疗效满意.此法较单纯的切开挂线术有疗程短,肛门瘢痕小,不易变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高位复杂性肛瘘是其中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病势缠绵反复。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手术疗法为主。中医肛肠科常以切开挂线法治疗。邯郸市中医院肛肠科采用远端分段浮线引流加高位挂线术治疗该病,具有以下优势:术后创面小,愈合后瘢痕组织少;术后疼痛轻,痛苦少;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及耻骨直肠肌损伤小。同时注意术后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术后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