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耐药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医药导报》2009,28(4):517-521
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阐述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 以促使该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已成为临床预防或治疗上的严重问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抗生素之一. 细菌耐药的产生与抗生素的应用是一对矛盾,所以临床上必须强调合理、慎用这类高效广谱的抗生素, 使碳青霉烯类能长期保持优良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药物,是目前抗菌谱最广、杀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然而随着此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导致临床选择抗菌药物越来越艰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通道蛋白的缺失、外排泵的过度表达、药物结合位点的改变、生物膜的形成等5个方面介绍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以及对抗菌药物的选择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和治疗CRO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临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对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构效特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分析比较4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经临床验证其疗效确切。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严重的混合性感染和对付耐药菌株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临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参考国内外文献,对7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构效特点、药理特点、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分析比较7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本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经临床验证其疗效确切。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严重的混合性感染和对付耐药菌株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铜绿假单胞菌因其固有与获得性耐药,使抗菌药物的选择成为困惑医师的一大难题。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由于其独特的抗菌优势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但随着使用的日益广泛,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也日益增多。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耐药机理:①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碳青霉烯酶、AmpC酶和ESBLs);②外膜通透性下降(OprD2突变或缺失);③主动外排机制;④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且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之间耐药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和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临床疗效确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治疗混合型细菌感染和耐药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和总结了非经典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活性,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活性进行阐述,以此促进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赵丽瑞  袁恒杰 《中国药房》2012,(40):3828-3830
目的: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其一是遗传性耐药,包括固有耐药和染色体突变耐药;其二是获得性耐药,包括产碳青霉烯酶、主动外排系统、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被膜机制以及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下降等。结论:为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一类含β-内酰胺结构的新型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随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的细菌越来越多,临床上常将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ESBLs感染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也因此增加了临床使用此类药物的频率.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的产生,并且表现为泛耐药.早期报道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细菌多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但是近年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i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这逐渐成为临床抗感染用药中的难题.因此,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研究,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以期待更好的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了解临床用药习惯,加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药物的临床应用水平。方法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信息系统调出2019年1月~8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用Excel将所得数据进行用药频度分析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分类、排序、统计,得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前五名科室,以及计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DDDs、DDDc值。结果 2019年1~4月和5~8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排名前五的科室,在排序上并无明显变化。排名前五的科室,收治的患者通常均具有呼吸衰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肺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休克等特点。在销售金额和DDDs上排序均依次为美平、泰能、俊特。美平的DDDs最大,说明临床对美平的选择倾向性越大,应用广泛。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B/A比值均为1,说明这三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的同步。俊特的DDDc值最小,说明俊特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致性良好。结论某院科室在临床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比较严格规范,严格遵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应证,及时正确留取微生物标本,依据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相应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鹏  洪云月  孙渊 《医药导报》2010,29(6):750-754
[摘要]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安全用药问题,阐述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机制,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性最新研究进展。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抗菌谱最广的一类非典型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运用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同时也引起了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尤其在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尤为明显。临床上必须强调合理、慎用这类高效广谱的抗生素, 才能使碳青霉烯类长期保持优良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352株临床菌株的MIC值,应用PCR方法鉴定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结果:4种药物对除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外的其他菌种非常敏感。从两种耐药菌中分别鉴定出VIM-2和OXA-23基因。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部分临床分离菌株的抗菌活性较好。OXA-23基因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促进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药动学与药效学等进行阐述,结合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比较了目前供用的3个品种之间的不同特点。结果:本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性,经临床抗感染治疗应用,疗效肯定,结论:对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的混性严重感染病例,及时针对性地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A已经批准了几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儿科中使用。几项针对儿童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皮肤/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时,疗效与对照药相似或更优于对照药。使用碳青霉烯类能引起细菌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通常也对其他临床使用的抗生素耐药,因此临床上应慎重使用。美罗培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其他同类药物,且不易导致耐药性的发生,临床考虑首选这种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的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在控制耐药菌、产酶菌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销售增长较快的抗感染药物类别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亚胺培南进入临床应用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现已发展到含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和比阿培南这7个药物组成的培南类药物系列品种。目前全球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市场超过16亿美元,而活跃在我国城市医院市场上的有5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云明 《海峡药学》2010,22(4):84-86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于ICU(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免疫力低下和肿瘤等患者的各种严重细菌感染。随着亚胺培南在临床上的应用增多,除几种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的细菌外,革兰化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在上升。特别是非发酵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上升速度快。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选用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成为抗菌药物的经验选择,对多重耐药菌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其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定植。合理使用抗生素,谨慎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素成为医院抗感染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金浩  居会祥 《河北医药》2011,33(14):2205-2206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天然或获得性耐药[1],故治疗时可供选择的抗菌药物甚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carbopenem-santi biotics,CA)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对临床常见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2019年各季度住院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历资料,分析碳青霉烯类AUD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015年—2019年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UD分别为785.01,840.65,888.32、753.79和880.83 g/(100人·d),药敏结果发现各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UD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0.430和0.514,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碳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遏制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碳青霉烯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甚至某些菌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因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比其它所有抗菌药物更耐酶,具高效、更广谱的抗菌作用,已成为治疗院内严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混合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新一类抗菌药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形成,虽然眼前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斗门地区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加强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2010年1月至12月从斗门遵医五院各综合临床患者送检的深部痰,血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等部位送检标本分离出的病源菌801株,鉴定菌种后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采用NCCLS2010版判断结果。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81%(646/801);革兰阳性球菌占16%(125/80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测,检出率分别为46%和56%,上述产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显著升高,但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表现高水平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5%,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1%,肠杆菌科细菌对2种碳青霉稀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仍然较低,各种菌的耐药率都在8%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高于40%;阴沟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上升的趋势,特别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综合性医院感染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对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威胁,应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临床药物》2004,25(12):i002
一按药物分类1抗感染药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乳腺癌(4):196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1):647 抗菌药物的选择(11).650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亚需重视(1 2) 710 ,1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ertapenem sod一um(2):120 雷莫拉宁用于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腹泻获美国F OA快速审批 (4):1 93 关于头抱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探讨(5):297 达托霉素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的皮肤感染有效(8):450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又材亢产p一内酞胺酶的肺炎克雷白菌(9): 515 日本批准扩大罗氏芬的适应证(9):516 红霉素与降压药联用增加心脏性粹死风险(1 1):6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