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补脾肾活血法防治糖尿病肾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补脾肾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2周后,测定肾功能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清和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水平,并对大鼠肾脏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补脾肾活血中药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和肾皮质AGEs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1 或 P<0.05),且肾脏病理改变得以改善.结论补脾肾活血中药能够通过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和抑制蛋白非酶糖化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益气养阴药、化痰利湿药对糖尿病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活血化瘀组、益气养阴组、化痰利湿组、综合组及氨基胍组,ig给药6周,观察各治疗组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及肾脏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肾系数、尿素氮、肌酐及肾皮质AGEs明显上升(P<0.01),各中药治疗组可不同程度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GEs沉积(P<0.05或P<0.01),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结论:活血化瘀药、益气养阴药、化痰利湿药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GEs沉积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糖复康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蛋白质非酶糖化的影响.方法以氨基胍为对照药,对STZ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化终产物(AGEs)、IV型胶原(IV-C)、纤维连接蛋白(F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模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升高,尿蛋白排泄率(UPR)增加,符合早期糖尿病诊断.糖复康、氨基胍均明显降低了UPR、肾皮质AGE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十分显著,且两者效果相当,糖复康还显著降低了肾皮质IV-C、FN积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01),显著优于氨基胍组.结论中药糖复康降低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AGEs表达,表明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是糖复康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重要机理之一,而且不以降糖为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冬梅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形成的抑制作用,探讨冬梅饮防治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观察冬梅饮对其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 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G)、肾脏病理和肾皮质AGEs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 lb)、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和肾皮质AGE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冬梅饮能降低模型组肾皮质AGEs(P<0.01),并明显降低uA lb、uα1-MG(P<0.05,P<0.01),改善模型大鼠的病理改变。结论:冬梅饮可抑制肾皮质中AGEs沉积,阻止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中药(糖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法对早期肾脏损害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3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对照组(D)、糖络通治疗组(DT)各11只。糖尿病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D组与DT组均用长效胰岛素隔日皮下注射,DT组同时用糖络通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观察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皮质RAGE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D组、DT组在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D组、DT组血糖控制理想。与N组相比,D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D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糖络通具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与N组相比,D组大鼠肾皮质ARGE mRNA(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D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糖络通具有降低大鼠肾皮质RAGE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结论:糖络通具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内RAGE mRNA的表达水平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 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约1/3的1型糖尿病和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15年以后发生DN。DN一旦发生,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死亡率极高。笔者对中药复方、中药单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和中成药防治DN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药复方防治DN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王晓光等[1,2]将链脲佐菌素(STZ)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中药组及氨基胍组,观察补脾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其受体mRNA(RAGE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桑椹对2型糖尿病人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复方桑椹对大鼠肾脏皮质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ts,AGEs)含量、尿白蛋白排泄量、肾重指数、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和肾脏组织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桑椹组的 AGEs 含量和尿白蛋白排泄量、肾重指数、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性较糖尿病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肾脏病理检查:复方桑椹组肾小球体积较正常组增大,但比糖尿病模型组系膜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增生减轻,无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正常。结论:复方桑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 AGEs 及降低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冬梅饮(DMY)对糖尿病大鼠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Z)建立早期DN模型,观察中药冬梅饮对其血糖、肾标志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1α-尿微球蛋白(u1α-MG)、肾脏病理和肾皮质AGEs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1α-尿微球蛋白(uα1-MG)、肾皮质AGE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冬梅饮能降低模型组肾皮质AGEs(P<0.01),且冬梅饮尚能明显降低肾标志蛋白(P<0.05,P<0.01),改善模型大鼠的病理改变。结论:冬梅饮可抑制肾皮质中AGEs沉积,阻止DN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瘀平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GE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糖瘀平丸对链脲佐菌素 ( STZ)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糖化终产物 ( AGEs)的影响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的机制。方法 :对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分别给予糖瘀平丸高剂量 ( 8g/kg·d- 1 )、中剂量 ( 6g/kg· d- 1 )及低剂量 ( 4g/kg· d- 1 )灌胃 ,对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 ,药物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 ( 10 0 m g/kg· d- 1 )灌胃。处理 9周后 ,观察各组大鼠血糖、果糖胺及肾皮质 AGE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糖瘀丸平能降低血糖 ,对早期糖化产物果糖胺及肾皮质 AGEs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糖瘀平丸可降低血糖 ,抑制糖尿病大鼠蛋白非酶糖基化反应 ,提示其可能具有控制糖尿病发展 ,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师海波  苗艳波  王力平  王威 《中草药》2007,38(12):1846-1849
目的探讨玉竹乙醇提取物和分离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单次ip链脲佐菌素(STZ)60mg/kg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ig给予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正丁醇分离部位。给药80d后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Ur)、糖化血红蛋白(GHb)、肾皮质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尿白蛋白(UAL)排泄率,并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降低糖尿病大鼠血中GHb水平和UAL排泄率,抑制肾皮质AGEs的形成,同时改善肾脏病理改变;正丁醇分离部位降低UAL排泄率。结论玉竹乙醇提取物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GEs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脏皮质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cation end products,RAGE)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110 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h尿蛋白定量,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脏皮质RAGE mRNA的表达,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 DM组大鼠肾重/体重,BUN,Scr,24h尿蛋白定量,肾皮质RAGE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F组肾重/体重,BUN,24 h尿蛋白定量,肾皮质RAGE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脏病理显著异常,SF可显著减轻其病理学改变。结论SF可通过抑制肾脏RAGE mRNA的表达,减轻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RAGE之间的相互作用对DM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敏  张莹雯 《河北中医》2016,(11):1702-1705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将88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补血汤,2组疗程均为2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血脂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血糖指标FPG、2 h PG,血脂指标TC、TG及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2组各肾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2 h P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CCr、Hb A_1c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DN蛋白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葵胶囊组和芪术颗粒组。采用单侧肾结扎合并高热量胆固醇饮食同时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观察第4周后大鼠蛋白尿、尿肌酐以及实验结束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促进肌酐排泄,同时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肝功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具有独立抑制作用,并不依赖于降血糖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功效与病证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番石榴叶总三萜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uang QT  Zhao JJ  Ye CL  Wang JR  Ye KH  Zhang XQ  Wang Y  Ye WC 《中药材》2012,35(1):94-97
目的:探讨番石榴叶总三萜(TTPGL)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糖尿病模型组,番石榴叶总三萜低、中、高剂量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6 w。取血清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另取肾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肾脏病理形态学显示:肾小球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变窄,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肿大、肾小囊变窄,肾小管水肿等。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TTPGL中、高剂量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TTPGL给药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病理形态学损伤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番石榴叶总三萜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并对糖尿病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高脂高糖饮食与链脲佐菌素(STZ)诱致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SD大鼠7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再给予STZ(40 mg.kg-1,ip)造模,72 h后测定空腹血糖,将血糖>16.67 mmol.L-1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50 mg.kg-1),川芎嗪低、高剂量组(80,160 mg.kg-1),ig,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收集24 h尿,测定尿量和尿蛋白量;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变化;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酶活性;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糖基化产物(AGEs)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SCr,BUN含量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Na+-K+-ATP酶活性减弱(P<0.01);HbAlc和AGEs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高、低剂量治疗8周后,明显降低SCr和BUN含量(P<0.05);减低肾组织MDA含量,提高SOD和Na+-K+-ATP酶活性(P<0.01,P<0.05);明显降低HbAlc和AGEs的含量(P<0.01)。结论:川芎嗪对高糖高脂饮食与STZ诱致大鼠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肾脏组织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荞麦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荞麦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ip四氧嘧啶150 mg·kg-1,每隔7 d注射一次,连续3次,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荞麦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及厄贝沙坦组(17 mg·kg-1),另设正常组。造模后各组大鼠ig给药1次/d,连续12周。给药前及给药后每隔3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及24 h尿蛋白含量,末次给药后2 h处死大鼠,采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肾组织匀浆测定果糖胺(FTS),糖基化终产物(AGE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和24 h尿蛋白含量持续升高,血清中SCr,BUN,TG,TC水平及肾组织中FTS,AGEs,MDA含量均明显增高,SOD水平下降(P0.05,P0.01),且肾组织形态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荞麦黄酮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且中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P0.01)。结论:荞麦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具有降糖、降脂、降低非酶糖基化及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DM组)和AG组,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AG组给予AG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质量/体质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AGEs(GTE-AGEs)、血清和尿中抗CML-AGEs及LMN-AGEs、肾小球和血清LPO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DM组大鼠血清BUN、SCr、血清AGEs、血清LPO、GTE-AGEs、GTE-LPO、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N组,AG组血清BUN、血清SCr、血清CML-AGEs、血清LPO、GTE-AGEs、GTE-LPO、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N组,尿中AGEs、血清CML-AGE含量显著高于DM组和N组;AG可显著减轻肾脏病理学改变。结论氨基胍可通过减少AGEs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蓄积,降低尿蛋白排泄,减少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他间接作用,发挥其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