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树 《科学养生》2009,(4):34-35
一段时间以来,另类养生纷纭四伏,闹得人们莫衷一是。像是源于海外,却又盛行内地。诸如“再造重生”、“极端饮食”、“宠物养人”、“数字修行”、“沉湎癖好”、“群体狂笑”……等。若环顾四周,在从事健身的群体中,“甩手”、“击掌”、“撞树”、“推墙”、“网聊”、“饥饿”、“夜行”、“狂奔”等,随处可见。其实,  相似文献   

2.
运用字、词书,或结合医理、文理,论证了《伤寒论》中有的“因、因而”犹“如果”、“假如”,“因”犹“接着”,“将”犹“必”“必定”,“正”犹“只”。“仅”。  相似文献   

3.
赵德铭 《气功》2013,(12):1132-1133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念过几年书,对于很多字都不认识,加之那时又买不起字典,对于许多自己不认识的字,我只能采取“秀才不识字,只读半边音”的笨办法。比如,把“矮”读成“委”,把“按”读成“安”,把“暗”读成“音”,把“偿”读成“尝”.把“溺”读成“弱”,把“涉”读成“步”,把“桥”读成“乔”……有些字的音就读错了,有些字的音就“蒙”对了。人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竞形成了一种习惯,明知道读错字了,也难以改正过来。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属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反酸”等范畴,刘华一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为“因滞致虚,因虚夹邪”,多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是其致病基础,瘀毒互结是重要的病理因素,“滞”“虚”“邪”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其发病以“虚”为本,“滞”“邪”为标,治疗应以“通”为要,行滞、补虚、驱邪,方能补而不滞,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5.
练功为什么必须重德!福建骆庭萱“百功德为先”,强调“德”对练功的重要性。佛家讲“德”,是基于“因果”关系,认为善“果”是由善“因”而来的;道家讲“德”是认为“德”为“道”之门,无“德”难人“道”;儒家讲“德”,强调只有首先“正心”,才能“修身”,而后...  相似文献   

6.
1972年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第9、10两简有“五 ”及“石 ”、“血痒”、“膏 ”、“泔 ”的记载。就其病名与症状的描述而言,颇似当今的淋证。本文就两简中的“ ”、“泔 ”、“五 ”进行探讨,认为“ ”是多义字,有罢病、淋证等含义,同时又是“癃”的省写,故“ ”字即“癃”字,属“淋证”。“泔 ”,为米泔汁样小便,伴小便频数涩痛的症状,类似于当今临床“白浊”的部分表现。“五 ”中的第五淋尚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7.
提起“老”,常会想起“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朽”、“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凋零”,就是“不幸”。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有关的书证,探讨了《伤寒论》中的“当”之4义-①作假设连词,犹“如果”、“假如”。②作承接连词,犹“则”、“就”。③作时间副词,犹“将”、“将要”。④作介词,犹“在”、“值”,或者说“处在某个时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风水学”的理论要点是讲究“气”和“势”。何谓“气”?在古代,我们的祖先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把有形的物质称为“形”,把无形的物质称为“气”,提出“聚则成形”、“散则化气”,这个观念已流传了两千年。因为“气”是流动的,而且有一定的动能,为了便于观察和掌握,也就有了“势”的概念。“势”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  相似文献   

10.
拙作(“仪节”辨》,区区168个汉字的一词一议,竟能引出(“仪节”再辨》(幅古文知识)1998年第一期,作者一君下称“君文”),感到十分高兴。抛砖引玉,百花齐放,物越辨越清,理越辨越明。窃赞成君文将“琴瑟”指音乐而不喻女色,但不敢赞同其将“仪节”倒为“节仪”,“仪”释作“度”,“度”注为“标准”,“标准”引申作“手段”,又将“手段”活用作动词,最后将“仪节”释为“作为节制心的手段”。如此繁琐转注,引出一个让人坠人雾里云中的结果:近琴瑟是“作为节制心的手段,……”。“秦医和缓”原文“……以仪节也,非以精…  相似文献   

11.
人体信号系统论甘肃大石镇释法宏人体存在着信号系统。中医所讲“心神”、“肝魂”,道家所讲“三神”、“三尸”,佛家所讲“法身”、“四魔”,儒家所讲“良知”、“良能”等等,都是不同渠道的信号代称。生命存在不同层次的“自我”,一层比一层精微,最核心是“非色非...  相似文献   

12.
“年”,甲骨文作“从“禾”,从“人”,会意。“禾”泛指各类谷物。其意为稻谷成熟后,人在禾下收割的形象.有人认为收割后捆成一束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运至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误作为“矿,曰:“谷孰(熟,下同)也,从“禾’‘干’声。”将会意字误为形声字,系由下部“n”(人)形误为“R”(千)形而致。所谓“谷孰也”,指谷物成熟。《谷梁传》曰:“五谷皆轨为市年’,五谷皆大轨为‘大有年’。”今日农民口语口“年成好”即“谷物呢熟得好”.“年成很好”即“谷物成熟得很好”,“年成不好”即“谷物成熟得不好”.皆…  相似文献   

13.
1汗出辄复热语出《素问·评热病论》篇,即“有温病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关于“汗出辄复热”之“辄”,《内经讲义》释为“常常的意思”.“辄”固然有“往往”、“总是”、“常常”之意,但细读原文,笔者认为“辄”在此释为“常常”似欠妥。考“辄”,尚有“即”之意。如《辞海》释辄:“犹即”。韩愈《进学解》谓“跋前顾后,动辄得咎”,即指此意。结合本段经文,“辄”在此释为“即”,较合文义。意即有的温病患者,汗出之后即复发热,表示温病牙出之后时间短暂,旋即复而发热,从而强调了温病…  相似文献   

14.
《亚太传统医药》2006,(8):30-30
日前,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出消费警示:“纯天然野生”并非“绿色食品”。 现在,市场上的“绿色”食品到处都是,不少商品都靠包装上的“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野生”、“有机”等字眼儿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许多消费者也认为,“纯天然”食品就是绿色食品,食用起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陈媛  黄作阵 《河南中医》2023,(5):649-655
近现代,“日传一经”的原有概念已被多数医家摒弃,甚至不再以传经的具体时间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是趋于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传经相关概念的合理性。章太炎先生否定了“日传一经”,将“传经”之“经”释为“期候”,而非“形质”;曹颖甫认为,《伤寒论》之“日传一经”的说法与《素问》一致;时逸人不但否定了“日传一经”的说法,还否定了“传经”这一概念,其将“六经病”的基本特点与西医的病理表现结合,认为临床表现中的“六经病”传变与日期并无具体的规律可言;现代学者对于“日传一经,七日复传”这种说法基本持否定态度,探讨时多从这一概念流传背后的缘由进行思辨。近现代,受科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影响,对于“传经”方式的探讨已经不再以《黄帝内经》的文本为主,而是更加注重临床实际的发展。恽铁樵基于“六经”即“六病”的理论基础,认为探讨“传经”的顺序没有意义;陆渊雷则以“六种证候群”的观点对“传经”顺序提出质疑。李克绍在解读“传经”一词时,以“臆说”为由,将临床诠释置于文本探讨之上,重点说解“传”这一字的意义,打破了原有文本释义框架的诠释思路。由上述可知,“传”字之于“传经”的表达,在“传经”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一...  相似文献   

16.
《内经选读》教材从四版至七版,某些内容的阐述,并未完全符合原著的思想与观点,从中选择出“和于术数”“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阴平阳秘”“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神明之府”“去菀陈荃”“肝不弦,肾不石”“阴阳交”“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等十个主要之处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最初是没有“假借”与“通假”之区分的,今人所说的“假借”、“通假”,清代以前都一律统称“假借”,  相似文献   

18.
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  相似文献   

19.
粥食经民间长期以来的加工传播,在各地已形成多种不同风味。如北方的“玉米面粥”、“小米粥”、“红小豆粥”、菜粥”、“腊八粥”;广州的“鱼片粥”、“猪红粥”、“艇仔粥”,以及猪肝、猪腰、猪肠煮成的“及第粥”;北京的“豌豆粥”,苏州的“鸡酥豆糖粥”,杭州的“荷叶粥”、“藕粥”等等,真是风味各异。  相似文献   

20.
基因和新陈代谢的关系,遗传和获得和遗传的进化过程,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着“四诊八纲”,“君臣佐使”,“辨证施治”和临床医疗保健工作,用整体观点,辨证观点,进化论观点,指导临床医疗保健实践,是克服数百年来指导西方科学“机械思维范式”的有效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天人合一”,将使现代医疗保健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八纲”为本,证为本,病为标,标本兼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治则”的选择,就是辨证施治。证病的因果关系,同样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证病辨证,是“标本”的辨证,急则治其标和“治未病”,是辨本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完美体现,互为因果就是“标本转换”,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同样是一种干预,干预的“矫枉过正,过之不及”的辨证思维和“中病量勿过”的辨证观点,是顺应自然“适者生存”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关健,医疗干预和人体自洽及以人为本,将体现辨证施治者的人文水平和名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