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鞘管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黏连问题是手外科中的一大难题.以往腱鞘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切除腱鞘或认其敞开不予修复.近年来,由于对屈肌腱鞘功能认识的加深和修复技术的提高,不少的手外科医生提倡对损伤的腱鞘修复.1998-07/2002—12,我们临床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修复屈指肌腱鞘管15例,防止屈肌腱黏连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2.
II区屈肌腱修复的研究进展谢仁国汤锦波侍德(附属医院手外科,南通226001)1滑液的营养屈指腱鞘管内层是密封的盲管状滑膜囊结构,其内充满滑液。张莉(1992年)曾报道手指腱鞘具有半透膜性质。Weber观察到,在屈肌腱表面有许多纵形小沟,一直深入到肌...  相似文献   

3.
手屈指肌腱损伤缝合方法的发展郭义柱,综述,张伯勋,审校手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一直是使手外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许多因素,象切口的选择、缝合方法、腱鞘与滑车的是否保留、初期处理或是二期处理、腱纽是否破坏、术后制动或活动等,都会影响肌腱的修复结果。许多手外...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屈指肌腱鞘背侧重建技术的屈指肌腱修复效果。对24例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手指,运用游离腱鞘移植修复其屈指腱背侧腱鞘。游离腱鞘取自同侧手腕背第一间隔。屈指腱鞘背侧重建技术用于早期或延迟早期屈指肌腱损伤、二期肌腱移植修复和肌腱粘连松解术时有骨面裸露或挫伤者。根据Strickland评价标准,结果优7指,良11指,中5指,差1指,优良率为75%。用游离自体移植腱鞘重建背侧屈指腱鞘,是提高严重腱周组织损伤的肌腱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范建亭 《吉林医学》2014,(17):3752-3753
目的:探讨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修复的必要性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2指手外伤中屈指肌腱腱鞘滑车损伤的患者,在急诊手术中对合适的部位有选择性地修复或者移植肌腱修复屈指肌腱腱鞘滑车。结果:患指外观及功能2例3指较差,23例29指功能均为优良级。结论:急诊手外伤手术中,对屈指肌腱腱鞘滑车一期进行有选择性的修复,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活动,最大程度恢复患指功能,减少患指肌腱粘连和二次行松解手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正> 在过去10年内,作者及所在的手外科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有关屈指腱鞘和滑车重建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是否腱鞘直接闭合能在肌腱早期时在实验和临床上提高肌腱修复效果?(2)是否直接腱鞘关闭能够对延迟早期修复效果有益?(3)腱鞘直接关闭不能够恒定地提高肌腱修复效果的原因是什么?(4)腱鞘修复或重建最  相似文献   

7.
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的肌腱粘连 ,对手功能影响甚大 ,一直是手外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我科从 1993年起对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断裂的Ⅰ、Ⅱ期修复 ,采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重建腱鞘[1] 、RESSLER氏肌腱缝合法[2 ] ,修复屈指肌腱。术后采用石膏固定、CHOW氏弹性牵引[3] 、主动伸指、被动屈指的综合方法 ,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性 15例 ,女性 3例 ,年龄 15~ 5 5岁。共 2 3条屈指肌腱断裂 ,急诊处理15条 ,择期处理 8条。均为锐器、玻璃及瓶盖切割、开放性损伤 ,损伤平面在手“Ⅱ区” ,…  相似文献   

8.
<正> 在修补屈指肌腱的同时是否要修补腱鞘,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腱鞘应当切除,另一些学者主张腱鞘应当保留或修补。1995年3月以来我院修补屈指肌腱的同时修补腱鞘42例,经1年以上随访的3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中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5岁。损伤部位:拇指8例,食指9例,中指6例,无名指4例,小指4例。损伤原因:切割伤19例,压砸伤9例,火器伤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12例。修复方法:腱鞘原位缝合8例,肌腱重建滑车10例,阔筋膜重建滑车13例。随访结果(根据美国手外科学会提倡的TAM报告方法):优15例、良12例、可4例。  相似文献   

9.
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30例58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术中于修复肌腱周围应用生物蛋白胶,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经6~1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屈指肌腱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达91.38%,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结合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10.
屈指肌腱损伤与修复中粘连预防研究进展姚新德(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桂林市541001)屈肌腱损伤或手术后往往因肌腱粘连临床上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能使肌腱愈合快,无粘连,功能恢复好,这是当今国内外手外科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有关预防肌腱粘连研究...  相似文献   

11.
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的肌腱粘连,对手功能影响甚大,一直是手外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我科从1993年起对手部"无人区"屈指肌腱断裂的Ⅰ、Ⅱ期修复,采用大隐静脉游离移植重建腱鞘[1]、RESSLER氏肌腱缝合法[2],修复屈指肌腱.术后采用石膏固定、CHOW氏弹性牵引[3]、主动伸指、被动屈指的综合方法,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诊显微修复屈指肌腱损伤4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耀辉 《广西医学》2000,22(2):273-275
目的:防止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方法:急诊显微手术修复手部屈指肌腱损伤49例76指115条,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到32例50指,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1年10个月,按TAM评定法评定疗效:优级25指,良级17指,余为中、差级,总优良率达84%。结论:修复腱鞘对恢复肌腱滑液营养系统,防止粘连有很大作用,早期控制性活动是预防粘连的有效措施,重视肌腱损伤的综合处理,有利于屈肌腱修复术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方法修复屈指肌腱得不到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无人区”内,肌腱容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影响手指功能。我们仿照H.Becker氏法修复屈指肌腱即刻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初步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拨指”、“弹响指”和“扳机指”,好发于拇指、中指和环指,多发于掌骨头相对应的屈指肌腱鞘的起始处。该病是由于手指伸屈频繁使屈指浅、深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致肌腱与腱鞘受损,出现炎症改变(非指化脓性炎症所致)。由于膨大的肌腱被狭窄的腱鞘嵌顿,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手部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粘连发生的性质与范围,分析产生粘连的原因,为临床上指导肌腱松解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9例157指不同部位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手术病例,观察肌腱粘连发生的性质、范围。结果 98.9%Ⅰ、Ⅱ区肌腱修复后产生腱鞘内广泛粘连,95.6%Ⅳ区肌腱损伤后产生滑液囊内广泛粘连,其余Ⅰ、Ⅱ区或Ⅳ区肌腱修复后发生自I区至Ⅴ区的更加广泛粘连;Ⅲ区与Ⅴ区肌腱修复后粘连发生在Ⅲ区或Ⅴ区局部。结论 外源性愈合机制导致肌腱缝合部位紧密的瘢痕粘连;血液渗出与术后制动导致腱鞘或滑液囊内的广泛粘连。彻底的肌腱松解术应该解除上述两部分粘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对 102例 19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 Kessler修复,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2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96%,良级16.84%。结论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屈指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196指屈指肌腱损伤行改良Kessler修复,术后行早期控制被动活动预防肌腱粘连,经6~28月随访,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的评价方法进行疗效的评定。结果 肌腱顺利愈合,没有发现肌腱断裂现象,屈指肌腱功能恢复优级72.96%,良级16.84%。结论 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可以预防屈指肌腱修复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屈指浅肌腱近住转移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Ⅱ区屈肌腱缺损63例共72指,采用近位指屈浅肌腱转移修补肌腱缺损,重建手功能.术后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结果:随访10月~23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肌腱疗效评定法(TAM)评定:优36指,良27指,可7指,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采用近位屈指肌腱转移修补,并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早期保护性被动活动,可早期恢复手指功能、有效地防止肌腱粘连,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指的屈肌腱鞘管区(Ⅱ区)也称之为鞘管区,受伤的机率最高,由于解剖学,肌腱营养学的特点,修复结果一直不理想。被人们称之为“无人区”(no-man-land)。其关键问题是该区鞘管的滑车作用与鞘内的肌腱营养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肌腱损伤后愈合并致肌腱粘连从而使修复手术失败。以往的修复鞘管与肌腱缺损的技术为一期修复肌腱损伤;二期做肌腱滑车重建;三期做肌腱松解。多次手术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屈指肌腱腱鞘内注射与屈指肌腱腱鞘内注射加小针刀疗法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83例屈指肌腱腱鞘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41例,采用腱鞘内注射疗法.B组:观察组42例采用腱鞘内注射加小针刀疗法.结果 A、B两组对比观察:治愈者分别为15例(36.59%)与35例(83.33%),有效者分别为32例(78.05%)与41例(97.62%),治愈率及有效率B组明显高于A组(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