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建立灯盏花药材和灯盏花提取物(灯盏花素)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缓冲液为40 mmol/L硼砂(pH 8.50,磷酸调节),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7 cm×50um),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灯盏花乙素线性范围0.1~4.0 mg/mL(r=0.998 5),回收率大于98.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药材和灯盏花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今后栽培灯盏花的鉴别及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对按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GAP)栽培的灯盏花与野生灯盏花,在原植物、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粉末特征、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生药学比较研究。结果:栽培的灯盏花和野生灯盏花在生药学方面基本一致,仅栽培灯盏花较野生灯盏花植株较大,分蘖较多,基生叶稍有变异,全株被柔毛较少。组织中裂纹较多。结论:初步认定野生与栽培灯盏花质量相同。  相似文献   

3.
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中灯盏乙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灯盏乙素的含量为指标来比较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的质量差异。方法:灯盏细辛药材经50%乙醇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C18柱,用甲醇-乙腈-0.5%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灯盏乙素的含量。结果: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在0.72%~2.95%之间,平均含量1.40%.结论:云南不同产地灯盏细辛药材质量基本一致,以弥勒县等传统产区的药材灯盏乙素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灯盏花滴丸是灯盏细辛经加工制成的滴丸剂,为部颁标准灯盏花颗粒改变剂型而得,用于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冠心病、心绞痛.灯盏花滴丸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本实验对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DBAX-C18 (4.6 mm×150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缓冲液pH为5.2(35∶ 65),检测波长为335 nm,流速0.8 mL/min,柱温25℃,以外标法测定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含量. 结果:灯盏乙素在0.74~3.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灯盏乙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4%,RSD为0.82%(n=6). 结论:本方法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适用于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静脉注射给予两种注射剂前后心肌酶学指标、左室梗塞范围、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耗氧指数的变化及二者作用的差异。结果对模型动物给予2.67mg/kg灯盏花素注射液或24ms/kg灯盏细辛注射液均可改善左室顺应性、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动力学等而减轻缺血损伤。其中,在改善左室顺应性方面,灯盏花素注射液具有一定优势,在对抗ST段抬高方面,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改善左室顺应性和对抗ST段抬高的作用方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质量分数高于99.0%灯盏花乙素的吸附树脂法分离工艺。方法 根据灯盏花乙素、灯盏花甲素结构特征,综合调控树脂的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达到树脂的高吸附选择性。结果 MA比例为45%的酰胺基树脂ac-3吸附选择性最佳。以灯盏花提取物为原料,可分离得到质量分数高达99.4%的灯盏花乙素。结论 兼具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相互协同作用的酰胺基树脂,可高选择性的吸附灯盏花甲素,达到分离纯化灯盏花乙素的目的。该分离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培育三倍体灯盏花,并对其重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估。方法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灯盏花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栽培种杂交获得三倍体灯盏花。用染色体法鉴定灯盏花倍性,大田观察评估三倍体灯盏花形态学特征,HPLC法测定灯盏乙素量。结果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成功获得三倍体灯盏花(2n=3x=27);与双亲相比,三倍体灯盏花植株在株高、叶片长、叶片宽、花瓣数、气孔大小上大于二倍体,低于四倍体,但其叶片数和花朵直径均大于双亲;三倍体植株生长旺盛,灯盏乙素质量分数1.38%,介于四倍体(1.51%)和二倍体(1.22%)之间,但其产量显著高出四倍体,为二倍体的2.14倍和四倍体的1.84倍。结论 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培育的三倍体灯盏花,灯盏乙素量虽然低于四倍体,但显著高于二倍体,综合其产量远远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特征,三倍体灯盏花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灯盏花乙素和灯盏花乙素苷元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pH对其影响,为体内吸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灯盏花乙素和灯盏花乙素苷元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和脱灯盏花乙素苷元的浓度.结果 37℃下,pH为3.00,3.50,4.00,5.00,6.00,7.00,8.00,9.00灯盏花乙素的logP分别为-0.10,0.48,-0.37,-0.69,-0.86,-1.33,-0.82,-0.45,-0.28,灯盏花乙素苷元的logP趋近于0.pH对灯盏花乙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有一定的影响,在pH3~7的范围内,随着pH的增加灯盏花乙素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减小,在pH7~9的范围内又逐渐增大,并且在pH=3.5的磷酸盐缓冲液时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最大为3.07.结论灯盏花乙素的表现油水分配,受pH影响较大,而灯盏花乙素苷元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受pH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 :选择 1 2 0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灯盏细辛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 ,连续治疗 5天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灯盏细辛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丹参组 (P<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作为治疗颈椎病急诊用药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灯盏菊等,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有效成分,是灯盏花甲素和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以灯盏花乙素为主。多年来的研究证实,灯盏花含有灯盏花素、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芹菜素、二甲啡酰奎宁酸、进袂康酸、高黄芩素黄酮,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促进纤溶活性,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组胺递质的形成或释放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鼠灌胃灯盏花素后收集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中存在的灯盏乙素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方法通过使用HPLC结合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对比分析给药组大鼠和空白组大鼠的血浆、胆汁、尿液以及粪便样品,并且在相同的液相色谱条件下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紫外吸收特征进行对照来鉴定主要代谢产物。结果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血浆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从大鼠ig 20、200 mg/kg灯盏花素的胆汁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6-O-甲基-灯盏乙素(6-O-methyl-scutellarin,M3)、野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O-β-D-glucuronide,M5)和灯盏乙素(黄芩素苷,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尿液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6,7-O-β-D-二葡萄糖醛酸苷(scutellarein-6,7-di-O-β-D-glucuronide,M1)、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和灯盏乙素(scutellarin,M7);从大鼠ig 200 mg/kg灯盏花素的粪便中鉴定了代谢产物野黄芩素(scutellarein,M2)。结论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发生了广泛的代谢,并且主要以其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灯盏乙素在大鼠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细辛中灯盏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测定灯盏细辛全草、根、茎、叶和花中灯盏乙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 灯盏乙素的含量,全草2.11%,花1.00%,叶4.12%,茎0.66%,根0.07%;回收率99.35%,RSD1.1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在体小肠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单向灌流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灯盏花素中灯盏乙素含量,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不同肠段、不同pH、不同浓度下的吸收情况,并考察转运蛋白对药物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吸收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在pH6.0-7.4条件下,灯盏花素的小肠吸收不受pH的影响;不同小肠部位对其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后药物吸收率没有明显变化;加入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后药物吸收率显著增加。结论:灯盏花素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P-gp对灯盏花素的小肠吸收基本没有影响,而MRP2可降低灯盏花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中国药典》现行版中的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模拟人体胃肠环境,对灯盏花乙素在其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灯盏花乙素放入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条件,HPLC和LC—MS鉴定结果。结果:灯盏花乙素在人工胃液中从0.5~2.5h出现降解产物,经LC-MS鉴定降解产物为灯盏花乙素苷元,而灯盏花乙素在人工肠液中沒有出现降解产物。结论:灯盏花乙素在人工胃液中不稳定而在人工肠液中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灯盏花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采用灯盏花治疗突聋80例(86耳),将灯盏花50 mg加入5%GS 500 ml,2次/d,静脉滴注,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突聋的结果 .结果 灯盏花治疗突聋疗效为91.25%,耳鸣疗效80%,眩晕97%.结论 灯盏花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突聋伴耳鸣、眩晕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灯盏花素是从菊科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成分是灯盏乙素和少量灯盏甲素.本文就近几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 Diam onsil C1 8( 4.6 mm× 15 0 mm,5 μm) ,流动相 :乙腈 - 0 .5 %乙酸溶液 ( 2 2∶ 78) ,检测波长 :335 nm,柱温 :30℃ ,流速 :1.2 m L/min。结果 灯盏花乙素线性范围为 0~ 6 .0μg,加样回收率为 10 0 .43%,RSD为 0 .5 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灯盏花素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灯盏乙素及其衍生物和三氧化二砷单独及联合用药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成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设6个复孔。用药组为灯盏乙素及其衍生物(灯盏乙素苷元与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以及与5μM三氧化二砷一起联合用药。用MTT法测试它们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灯盏乙素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01±5.56)%、(18.18±3.46)%、(35.72±5.27)%;灯盏乙素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3.55±3.54)%、(32.6±5.09)%、(35.29±6.96)%。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13±5.46)%、(1.68±6.55)%、(3.86±5.51)%;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7.90±2.41)%、(28.13±4.63)%、(34.94±2.41)%。四乙酰灯盏乙素苷元单独用药时,剂量为1μmol·L-1、5μmol·L-1、10μmol·L-1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0.76±5.07)%、(1.34±4.07)%、(-0.40±7.59)%;与5μM As2O3联合用药时,抑制率分别为(16.52±5.91)%、(17.25±3.89)%、(13.62±7.24)%. 结论 单独用药时,灯盏乙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灯盏乙素苷元及四乙酰灯盏乙素,糖基的去除和乙酰化使其作用减弱;与三氧化二砷联用时,灯盏乙素及灯盏乙素苷元对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灯盏乙素苷元单独使用无抑制活性,却能显著增强三氧化二砷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灯盏乙素苷元与三氧化二砷联合用药具有治疗乳腺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