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嗅觉定量测量方法在临床实际帕金森病早期是否存在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嗅觉定量检测嗅阈,比较30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和25名阿尔茨海默病(AD组)以及30例正常人,分析各组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以及PD组内UPDRS评分、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 PD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UPDRS、H-Y分级与嗅觉阈值之间比较无明显区别。PD组的嗅觉阈值远高于正常人群对照组(P<0.01),但与阿尔茨海默病组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的嗅觉功能可以通过嗅觉定量测量有效反映,但不能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嗅觉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气味察觉、气味识别、气味辨别及气味记忆与再认障碍。嗅觉障碍的出现可早于典型运动症状多年。研究发现,嗅觉障碍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相关,其可作为早期帕金森病的预测标志。该文就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发病风险的评估、早期诊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早期帕金森病(PD)病人嗅觉功能障碍情况,探讨嗅觉定量检测在早期P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早期PD病人45例及同期健康成人49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五味嗅觉测试液"进行双侧鼻孔嗅觉检测,并评价PD病人年龄、病程、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PD病人的嗅觉察觉阈值及识别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嗅觉察觉阈值及识别阈值与病人年龄、病程、UPDRS评分、H-Y分级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UPDRS评分与病程、H-Y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和P<0.01).结论:早期PD病人存在嗅觉功能障碍,且双侧对称性出现,嗅觉检测对早期诊断PD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D)起病隐匿,目前多依据患者表现出典型的运动性症状来诊断,但此时往往已进入疾病进展期且难以逆转,某些非运动性症状如嗅觉障碍、快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郁、视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虽然出现更早,但易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充分了解PD患者的非运动性症状,有利于PD的早期识别与诊断。近年来,多巴胺转运体示踪剂、多巴胺受体显像、葡萄糖代谢显像、经颅超声成像以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血清胱抑素、血清尿酸水平等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不仅用于早期PD的识别与诊断,也是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的良好指标,与非运动症状共同成为早期PD的预警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嗅觉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选择了PD、VP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分别进行嗅觉检查,包括图片识别试验,气味感知阈值测定,气味识别试验气味再认记忆试验。比较各组嗅觉障碍的差异。结果:PD组的气味感知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4,P〈0.05),PD患者存在气味感知障碍;PD组在图片介导的气味识别试验中确认的气味数目与对照组相比(t=6.58,P〈0.05),PD患者存在气味识别障碍;PD组与正常对照组气味再认记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D患者存在气味再认记忆障碍。VP组气味感知阈值、气味识别、气味再认记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VP组患者不存在嗅觉障碍。结论:嗅觉功能检查在PD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价值。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嗅觉功能完好,嗅觉功能检测也可作为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相鉴别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原发性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功能,探讨嗅觉障碍在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0例特发性震颤、30例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分析比较嗅觉障碍在早期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血管性帕金森病与对照组的差异,并按性别、年龄、病程比较。结果:原发性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远高于对照组,而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障碍与对照组相近。结论: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明显嗅觉障碍,嗅觉检测可作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以及鉴别原发性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和血管性帕金森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嗅觉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通常发生在运动症状发作之前的早期阶段.并且有研究表明,PD嗅觉减退与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相关[1-3].由于嗅觉障碍在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也很明显(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因此不能被认为帕金森病的独特特征.但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智力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AD患者出现明显的情景记忆障碍和逐渐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时多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至今病因未明,现有药物仅对疾病早期有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嗅觉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可能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向AD的转化。AD嗅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嗅觉察觉障碍和识别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和tau沉积在嗅觉通路、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及嗅球和嗅束萎缩有关;APOEε4等位基因也可能增加AD嗅觉障碍的发生风险;嗅觉测试简单、无创、经济,嗅觉功能检查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A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王黎萍  孙新芳  吴承龙 《浙江医学》2007,29(12):1281-1283
帕金森病(PD)最早被认为是一个纯运动障碍的疾病,无感觉系统的障碍,而最近的研究显示,PD伴有一些感觉障碍,包括嗅觉障碍、视觉对比敏感性障碍、颜色感知障碍。其中,嗅觉障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嗅觉通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嗅觉的改变及其与病程、严重程度的关系,初步探讨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PD患者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并与正常老年人作对照,观察与Hoehn-Yahr分级,病程关系。结果:PD组的嗅觉障碍发生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01)。Hoehn-Yahr分级中,嗅觉丧失和嗅觉减退的比较,Ⅵ级与Ⅲ级,Ⅲ级与Ⅱ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Ⅵ级与Ⅱ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嗅觉丧失比率明显上升。各病程中嗅觉丧失和嗅觉减退的比较显示,其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有明显减退,与病程无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嗅觉检测对于帕金森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9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嗅觉障碍,且早于运动症状数年出现,临床可表现为气味辨别、气味识别、气味记忆与再认以及气味感知等方面的缺陷。目前已建立多种检测嗅觉的方法,对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发生机制涉及许多方面,十分复杂。现从嗅觉系统的解剖生理、嗅觉障碍的表现和检测手段、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及嗅觉障碍的机制研究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Human Genetic studies result in identification of causative gene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se genes remains largely unknown. During the past decade, we focus on dissecting genetic and epigenetic controls of PD pathogenesis.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ll focus on how PD associated genes functions in cells and animal models and their potential link to PD pathogenesis. Our studies suggest that multiple PD associated genes functionally collaborative to regulate protein and cellular organelle quality control. We also identify PD associated gene ATP13A2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to mediate fusion of autophagosome and lysosome. However, our study indicate that autophagy participates in PD but is not essential for initiation of PD. Interestingly, mitochondrial dynamics is potentially dysregul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pathogenesis. Our finding opens a new direction of PD research and design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的细胞器,它既能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参与了如钙稳态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性活动的调节。大量研究证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线粒体在该类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对认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型神经保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一些线粒体靶向性药物已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或正处于不同研究阶段。本文通过对有关线粒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相关证据的讨论,综述线粒体靶向性神经保护剂的研究进展,论证其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嘉  顾承志  朱连海  李丹  黄怀宇 《海南医学》2016,(22):3618-362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嗅觉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Sniffin' Sticks方法(SST)嗅觉功能检查在P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D、VP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体检正常对照者(HC组)各40例。采用SST检查方法分别评价PD、VP、HC三组受检者的嗅觉阈值(OT)、嗅觉辨别阈值(OD)、嗅觉识别阈值(OI)及三项得分之和(TDI)总分,比较三组受检者间嗅觉功能的差异,并评估其嗅觉功能与年龄、性别、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病程、H-Y分级、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等变量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DI在P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PD、VP、HC三组受检者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嗅觉障碍发生率为92.5%,显著高于VP组(37.5%)及HC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VP、HC三组受检者的TDI总分分别为(20.07±4.45)分、(30.53±5.90)分和(31.00±4.99)分,PD组TDI总分明显低于HC组和VP组(P<0.05),而VP组与H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组TDI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r=-0.987,P<0.05),与MMSE呈正相关(r=0.866,P<0.05);PD组TDI总分与病程呈负相关(r=-0.484,P<0.05),与MMSE呈正相关(r=0.618,P<0.05),与性别、年龄、H-Y分级及UPDRS-Ⅲ评分无关;VP组TDI总分与年龄、病程、H-Y分级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989,P<0.05;r=-0.770,P<0.05;r=-0.353,P<0.05),与MMSE呈正相关(r=0.838,P<0.05),与性别、UPDRS-Ⅲ评分无关;区分PD组和HC组时TDI总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临界值为23.313,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97.5%;区分PD组和VP组时,TDI总分AUC为0.911,临界值为23.563,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2.5%。结论 SST嗅觉检测方法临床应用简单、结果可靠、可操作性强;PD存在较为显著的嗅觉障碍,VP嗅觉功能与HC比较无显著差异;使用SST能够为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黑质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障碍是散发性PD的核心发病机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异常聚集是PD病理学级联反应的关键事件。近年来,α-Syn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尤其引人注意,但至今对它们在PD中的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α-Syn与线粒体在PD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二者在PD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对α-Syn及线粒体在PD发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深入了解将对研发新的PD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根  曹惠敏  余刚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0):2558-2562
帕金森病显著的临床特征之一是面部表情减退,主要表现为自主性、情绪性等面部表情受损,且通常是双侧对称的。近年来有大量研究阐述了帕金森病表情减退发生的相关机制,包括含基底核区功能障碍、面部情绪识别功能缺陷、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但具体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表情减退与帕金森病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对表情减退进行科学地量化与评估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于其治疗方案也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帕金森病患者表情减退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临床诊疗的核心与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早期筛查识别帕金森病、如何在疾病进展期精准诊断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语言障碍,即语音障碍。随着技术的发展,声学分析技术为语音评估提供了诸多客观量化的指标,也进而使得利用语音声学分析实现帕金森病的早期识别与精准诊断成为可能。本文旨在梳理帕金森病语音障碍声学分析相关研究进展,首先引入目前帕金森病语音障碍评估中常用的声学指标;并依次介绍语音声学分析在精准诊断、早期筛查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同时指出目前研究缺陷及展望,以期提高对帕金森病语音声学分析及其潜在诊断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是一种进展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和脑干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积聚形成路易体.其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该病主要会引起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直等一系列的运动症状.然而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主要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蛋白质改变及炎症反应相关.小胶质细胞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