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族医学发展历史悠久,由于其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历代以口授的形式进行传承,直到引入汉字后才有了文字记载。这使得土家族医学中的很多珍贵的诊疗技术湮没在历史中。近几十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医药的发展,土家医学逐渐被世人所知,其独特的"三元学说"、形象生动的病症命名和分类、神秘的"梯玛"精神疗法、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法无一不显示出土家族医学的魅力。笔者对近年来土家族诊疗技术研究的成果及发展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搜集整理、应用发展土家族医学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土家医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土居民族,全国现有土家族600余万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无文字。主要居住在湘、鄂、渝、黔接壤之地的武陵山脉及鄂西南的清江流域。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的医药保健知识,为挖掘、整理、继承、提高土家族民间医药经验,我们进行了10余年的实地调查,收集到丰富的土家族民间医药资料,整理出土家医诊断方  相似文献   

3.
乳糜尿是患者反复间歇性排泄乳白色尿液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常伴有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等。土家医称此病为“膏尿积”。笔者应用土家族医药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抗癌药物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用药特点有:1多用鲜品、生品,土家族人常将获取到的药物鲜品直接煎煮,或碾碎、搅汁内服或外敷;2用量较模糊。民间土家医常用"一把""一块""一兜"作为计量单位;3内服外用为主,用药方法多样。其优势有:1药物易于获取;2药物治疗肿瘤范围广泛;3药物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土家医服侍对老年痴呆的康复干预作用。方法:发掘土家医“口碑”和“文传”文献中传统服侍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老年痴呆土家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土家医在老年性痴呆护理方面具有人性化特点和技术优势。结论:本项研究基本构建了老年痴呆居家护理、老年公寓护理、专业机构护理的土家医护理模式和分阶段、分期护理方法及专科护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土家医服侍对老年痴呆的康复干预作用。方法:发掘土家医“口碑”和“文传”文献中传统服侍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对老年痴呆土家医特色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土家医在老年性痴呆护理方面具有人性化特点和技术优势。结论:本项研究基本构建了老年痴呆居家护理、老年公寓护理、专业机构护理的土家医护理模式和分阶段、分期护理方法及专科护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医药是我国黔、湘、渝、鄂四省(市)边区近10万平方公里沃土上的原生态民族医药.土家族医药的医学"三元论"和药学"三元性"是土家人民几千年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反复总结升华的一种独具土家族特色的新的医药哲学理论和积淀深厚的实践经验总结,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发价值.为此,本文力图解读土家族医药开发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开发研究的内容、目标及产业化开发战略,使土家族医药能后来跟上,成为我国民族传统医药中的一支新秀,努力为人类健康繁荣作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1.复方血三七胶囊概述 复方血三七胶囊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中医院根据当地民间挖掘出的土家医、苗医经验方而整理出的医院自制中草药制剂。多年来应用此方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组方在临床实践中经不断筛选和演变,形成了以恩施州特有的民间草药血三七为主药的配有当归、大血藤等中草药的固定验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土家医火龙灸调理女性阳虚体质效果。方法将女性阳虚体质患者作为本次实践对象,根据随机抽取方式,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方式干预,对比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施以土家医火龙灸调理后,阳虚问题得以解决,身体恢复良好。结论将土家医火龙灸应用女性阳虚患者体质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实现阴阳平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土家医烧灯火疗法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土家医烧灯火治疗,对照组35例予电针疗法治疗,每天1次,总共治疗10次,对比观察2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土家医烧灯火疗法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土家族医药研究近30年的成果、经验,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思路,即重视整理质量,挖掘文献深度;重视土家药的开发研究;加强宣传,争取政策;走出圈子,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开设土家族专科门诊、医院。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土家族医药必将像藏、蒙、苗医一样,为人类健康卫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家族传统医药是土家民族传统医药学与传统文化交融的知识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原始创新性.但对其医药与传统文化知识产权重视程度的不足,直接导致当前土家传统医药发展滞后、文化枯竭的境地.因此,必须构架中国特色的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体系对现有的土家传统医药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保护,使其逐步符合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是鄂、湘、川、黔毗连地带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医药文化。竹节参、味牛膝、烈叶星果草、头顶一颗珠、亮叶桦、五鹤续断等无比珍贵的土家族道地药材是土家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恩施州的社会、经济、文化与交通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医药的基本特点、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医药的基本特点是(1)土家族医药理论是以三元学说为基本理论框架;(2)在病症的命名和分类上,多采用形象生动的性状分类和性质计数法;(3)治疗方法崇尚"刀、针、水、火、药"五术为一体的外治法;(4)按药物性质、作用和序数分类形成了土家族药物资源独特的理论体系;(5)医、药、护一体的医疗模式,是土家族医学人性化从医的集中体现.总结土家族医药的研究现状,一是资源调查与野生转家种,二是理论文献研究,三是临床应用与开发,四是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实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产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锦品——打花铺盖作嫁妆。土家锦历史源远流长。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西兰卡普,她穿针引线,织成有100种花朵图案的锦品打花铺盖。后来,因为嫂子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了门风,挑唆其哥,将她残害了。噩耗传出,土家众姑娘哀叹异常,为了纪念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土家族方剂天珠散增药组方并探讨其抗脑卒中的效益性.方法 围绕疾病脑卒中,首先通过区域性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候选增药范围,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候选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新组方,再依据土家族的"主帮客信"配伍理论,对新方展开合理性评析,最后利用分子对接方法,对新方治疗脑卒中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究.结果 土家...  相似文献   

17.
楤木在土家族医药中的应用及其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楤木为五加科楤木属头序楤木(Aralia dasyphylla Miq.)、刺茎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短序楤木(Aralia henryi Harms.)以及食用楤木(Aralia cordata Thund.)等多种植物的总称,为土家族民间医药中常用草药。在土家族居住地区中有食用其嫩芽的饮食习惯。作食用的楤木主要是食用楤木(Aralia cordata Thund.),在该地区习称“白楤木”。由于该属植物的根皮独特的功效,所以楤木在土家族医药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其在土家医药中的使用及其本草学考证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医学史”与“医史学”的概念,学术界有比较趋同的看法。医学史就是医学的历史,即医学发展的过程,以医学历史为研究对象,一般分通史、专科史和断代史。医史学可分狭义和广义,狭义医史学指研究医学历史的学问,即医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如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等,以医史研究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一般分医史学理论、医史学方法论、医学史学。广义医史学,除狭义医史学外,还包括医学史。  相似文献   

19.
医学史,是医学发展的客观过程;医史学,则是对医学发展客观过程的记述、阐释和评议。医史学,即医学历史学,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而常被称为医学史。就学科属性而言,医史学属于历史学而不是医学,可以借鉴历史科学,划分为以客观医学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医史学”、为具体医史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的“医学史料学”、以医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医学史学学”。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医教协同背景,提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应从医教协同发展总体观出发,搭建基础与临床并重,有效融合的医学高等教育平台,形成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首先对医教协同的概念进行解析,指出医教协同重在“医教”,贵在“协同”;其次阐释医教协同的重要性,医教协同不仅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时代需求,更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最后根据学校多年探索,提出建立医教协同专家智库,构建医教协同校内教师与医院教师沟通平台,建设医教协同师资队伍,以及架构医教协同教学基地等医教协同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