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正常血清浓度组。血清饥饿组,IGF—I组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血清饥饿组成骨细胞贴壁减少,融合缓慢,增殖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IGF—I组细胞增殖较血清饥饿组增加(P〈0.01),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结论】血清饥饿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可能是缺血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之一。IGF—I能部分改善由于血清饥饿引起的成骨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hPTH(1-34)干预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中药、西药含药血清,用MTT法在细胞培养的24 h、48 h、72 h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组对hPTH(1-34)干预下MC3T3-E1增殖的作用.用ELISA方法在细胞培养的24 h、48 h、72 h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在hPTH(1-34)干预下其上清液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结果 48 h始,中药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模型PTH组(P<0.01),当达到72 h时,各浓度中药组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48 h始至72 h,各浓度中药含药血清组ALP分泌量均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而中药高浓度组在72 h时PICP分泌量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促进hPTH干预下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其进一步分化成熟,进而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作用下成骨细胞的骨代谢作用,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BM)、结核性脑膜炎(TM)和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53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儿分为3组,其中BM组24例、TM组8例、VE组21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和CSF中IGF-Ⅰ的浓度。结果:(1)TM组血清中IGF-Ⅰ浓度[(10.12±0.87)ng·mL~(-1)]显著低于VE组[(27.28±13.35)ng·mL~(-1)](均P<0.05);BM组和TM组CSF中IGF-Ⅰ浓度[(18.98±6.57)ng·mL~(-1)和(14.72±7.65)ng·ml~(-1)]显著高于VE组[(5.86±4.90)ng·mL~(-1)](均P<0.01);(2)CSF中IGF-Ⅰ浓度与CSF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395,P<0.01);(3)CSF中IGF-Ⅰ浓度与血清中IGF-Ⅰ浓度无相关性(r=0.199,P>0.05)。结论:(1)IGF-Ⅰ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过程;(2)测定CSF中IGF-Ⅰ浓度可对BM、TM和VE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续断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及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1/07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脐血库、医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山医科大学放免检测中心完成。①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取雌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续断组6只,空白对照组8只,雌激素组4只,按体质量分别给予续断生药、生理盐水、雌激素灌胃3d后取血,离心后取上清液。②根据文献方法分离、培养人的原代成骨细胞。③含药血清细胞毒性的观察:成骨细胞按1.0×108L-1密度接种培养24h,换成无血清培养液24h后,用含不同续断浓度(100%,50%,25%,12.5%,6.25%,3%)的大鼠血清处理细胞。采用直接计数法和四氮唑蓝法观察不同浓度续断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④细胞增殖的定量分析:将培养人成骨样细胞用不同组大鼠血清稀释,分为5%,10%和20%续断组,5%,10%和20%雌激素1组,5%,10%和20%空白对照组,5%,10%和20%雌激素2组。采用氚-胸腺嘧啶和四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续断含药血清细胞毒性的观察结果:直接计数表明含续断血清浓度12.5%和25%时,细胞生长数量最多,四氮唑蓝法测定A值最高。②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氚-胸腺嘧啶掺入法显示10%续断组,10%,20%雌激素1组,各浓度雌激素2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5%雌激素1组和5%续断组(P<0.01);四氮唑蓝法显示10%,20%续断组,10%,20%雌激素1组,10%,20%雌激素2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5%雌激素1组和5%续断组(P<0.01)。结论:高剂量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低剂量无明显影响,中剂量续断对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共同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在辛伐他汀和IGF-Ⅰ单独/共同作用下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和IGF-Ⅰ共同作用于人肺成纤维细胞时,IGF-Ⅰ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抑制。结论辛伐他汀可抑制IGF-Ⅰ对人肺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修复的细胞学机制及其有效浓度。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外科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出生24h内的SD乳鼠10只,体质量400~5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10只。②实验方法: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颅骨进行成骨细胞分离与培养。从健康雄性SD大鼠腹主动脉抽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将体外培养并扩增的第3代SD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与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复合培养。③实验分组:实验分为空白对照、12.5%富血小板血浆组、25%富血小板血浆组和50%富血小板血浆组。④实验评估: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后1,3,5和7d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钙结节染色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①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相差显微镜下见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增殖旺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富血小板血浆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其作用随富血小板血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50%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增殖最为显著,且细胞达到汇合的时间也相应缩短。②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在各时间段,各种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组中成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与富血小板血浆浓度成正比。50%富血小板血浆对成骨细胞增殖刺激作用最强,3,5和7d时与其他富血小板血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富血小板血浆组中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与富血小板血浆浓度成正比。以50%富血小板血浆组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3,5和7d时均显著高于其他富血小板血浆组(P<0.05)。④钙结节茜素红染色结果: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组的矿化结节数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50%富血小板血浆组的矿化结节数量最多,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SD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其作用效果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双龙接骨丸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双龙接骨丸生药给大鼠灌胃,1次/d,共7d。于最后1次灌胃后2h处死,制备含药血清。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刺激成骨细胞,四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构成。结果①双龙接骨丸30mL/L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06,P>0.05);50,100,250,500,750,1000mL/L含药血清组均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统计学数值分别为t=2.53,P<0.05;t=3.09,3.32,3.54,3.87,4.12,P<0.01)。②细胞周期构成分析发现,100mL/L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增加S期细胞比率,促进细胞进入分裂增殖期。结论双龙接骨丸含药血清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加速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增殖,观察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MTT法观察IGF-Ⅰ对软髓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IGF-Ⅰ对软骨细胞周期的影响;斑点杂交法了解IGF-Ⅰ对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影响。结果:IGF-Ⅰ浓度大于5ng/ml即可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缩短软骨细胞增殖周期,有助于Ⅱ型胶原mRNA的合成。结论:IGF-Ⅰ促进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与缩短细胞周期有关,并可能通过促进软骨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合成使软骨细胞保持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9.
右归饮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在右归饮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对体外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作MTT法细胞增殖测定、PNPP法ALP活性测定、以及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计数.结果培养48、72h,10%和15%右归饮血清组的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培养72h,10%和15%右归饮血清组的ALP活性较对照组增加(p<0.05);培养2w,矿化结节计数显示15%右归饮血清组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归饮对体外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591-4592
目的探讨含中药骨金散血清对糖皮质致激素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 3.5月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骨金散低剂量组和骨金散高剂量组。观察骨金散对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观察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OPGmRNA、RANKL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其他各组大鼠骨密度明显降低(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骨金散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升高OPG mRNA表达(P0.01),降低RANKL mRNA的表达(P0.01),OPGmRNA/RANKLmRNA比值升高(P0.01)。结论中药骨金散能使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增高,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影响成骨细胞OPG/RANKL系统,发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肝脏白蛋白(AL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冬虫夏草组,模型组和冬虫夏草组制备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冬虫夏草组给予冬虫夏草水提液(2.5 g/kg.d)灌胃。术后4周和9周分别处死大鼠,测定血生化指标和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肝脏ALB及IGF-ⅠmRNA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冬虫夏草组术后尿蛋白排泄量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升高(术后4周P<0.05,术后9周(P<0.01),肝脏ALB mRNA表达增加(P<0.01),IGF-ⅠmRNA表达增加(术后4周P<0.05,术后9周P<0.01)。(2)肝脏ALBmRNA与IGF-Ⅰ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32(P<0.01)。结论冬虫夏草能减少尿蛋白,增加肝脏白蛋白mRNA表达,增加血浆白蛋白,从而改善肾小球硬化大鼠的低白蛋白血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IGF-ⅠmRNA表达而增加肝脏白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测量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组)血清VEGF含量,放射免疫法测量IGF-Ⅰ、AFP含量,并与35例健康人(正常组)作比较.结果:患者组患者介入治疗前血清IGF-Ⅰ、VEGF和AFP含量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组(P<0.01),患者组介入治疗后4周皆已接近正常.介入治疗12周再测,未复发者仍然接近正常水平,复发者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GF-Ⅰ、VEGF和AFP水平的变化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帕米磷酸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二磷酸盐类药物帕米磷酸钠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SD大鼠头盖骨分离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不同浓度帕米磷酸钠刺激后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取细胞上清液 ,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在 10 6M— 10 12 M时 ,帕米磷酸钠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 (P <0 .0 5 ) ,10 4M则抑制细胞增殖 (P <0 .0 5 ) ;帕米磷酸钠抑制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帕米磷酸钠能直接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 ,促进其增殖 ,但抑制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诱导自噬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诱导MM细胞株U266细胞自噬并分别加入雷帕霉素和3-甲基腺嘌呤(3-MA),观察其细胞增殖,以正常培养条件培养U266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及无血清培养Jurkat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法检测细胞自噬泡数量;RT-PCR法检测自噬基因mtor、Beclinl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LC3 Ⅰ/Ⅱ)及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 1)含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培养条件下U266细胞有基础水平的自噬,无血清培养可诱导U266细胞上调自噬水平;雷帕霉素促进无血清培养条件下U266细胞自噬并刺激其增殖能力,至培养96 h无血清培养及雷帕霉素处理U266细胞内自噬水平下降;3-MA具有上调U266细胞自噬和促进增殖作用,但仅维持24 h;正常培养条件下雷帕霉素及3-MA可显著抑制U266细胞增殖;无血清培养24 h后细胞凋亡率[(17.90±1.46)%]高于正常培养细胞[(1.33±0.09)%](P<0.01);加入雷帕霉素及3-MA可使血清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降至(6.23±0.12)%和(6.97±0.03)%(P<0.01);培养至72 h,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趋于一致[(30.37±0.27)%、(30.13±1.93)%和(28.57±2.83)%](P>0.05);去除雷帕霉素及3-MA后U266细胞凋亡率减低至18.7%和12.6%.结论 MM细胞内存在高于淋巴瘤Jurkat细胞株基础水平的自噬;在常规培养条件下雷帕霉素及3-MA均可下调MM细胞增殖水平;血清饥饿条件下U266细胞可通过上调自噬水平维持生存和增殖;雷帕霉素诱导血清饥饿条件下U266细胞自噬,但是具有自限性;3-MA对U266细胞自噬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部病变的关系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的病例168例.其中浅表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32例,消化性溃疡53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癌38例;正常对照组54例.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以及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IgG.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Ⅰ,PGⅠ/PGⅡ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组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GⅠ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浓度胰岛素对K562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和/或抗IGF-1R抗体(IGF-1R-Ab)分别处理K562细胞,应用M TT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K562细胞的IGF-1R、Akt、Erk1/2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MTT法显示,低于40 mU/ml胰岛素具有促进K562细胞增殖,而高浓度(40 m U/ml)胰岛素却显示出抑制K562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40 mU/ml胰岛素抑制K562细胞凋亡(P0.05),而200m U/ml胰岛素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P0.01);0.01μg/ml至1.0μg/ml浓度IGF-1R-Ab具有显著增强高浓度(40 m U/ml)胰岛素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r=0.962,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K562细胞后,ERK及p-ERK表达变化不明显,200 mU/ml浓度胰岛素作用K562细胞后,IGF-1R和AKT表达变化不明显,而IGF-1R和AKT磷酸化水平增强。结论:高浓度(40 mU/ml)胰岛素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结合IGF-1R,竞争性地抑制IGF-1与IGF-1R的结合,相对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9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中心完成.健康新生24 h内的SD仔鼠3只.①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以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 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 mmol/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0-7 mmol/L).所有实验分为四组正常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组.②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③原子能吸收法检测钙离子吸收量和体外诱导骨结节的形成来评价成骨细胞的分化.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连续培养5 d,不同组吸光度值均成比例增加,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下调了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细胞增殖,除第1天以外,该两组细胞的生长率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结果相似.②从第17天到第32天,各组的钙吸收量显著增加,但高糖组的钙吸收量明显低于其他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钙吸收量高于胰岛素组,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钙吸收量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第32天,高糖组的骨结节数明显低于其他组,而且多数细胞仍处于增殖阶段,钙化的细胞很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骨结节数多于胰岛素组(P<0.05),少于正常葡萄糖组(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但抑制细胞矿化可能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性骨病的病理改变;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其矿化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成骨细胞是骨代谢平衡过程中的关键功能细胞,植物雌激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重要影响,葛根素作为植物雌激素的一种,在体外以较大范围浓度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仍少见报道。目的:观察葛根素在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的颅盖骨,对成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将培养的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10-3~10-10mol/L不同浓度葛根素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细胞经葛根素处理后10-5~10-9mol/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第3天增殖最快(P<0.01),第4天开始下降;诱导第4天,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10-6mol/L组最显著(P<0.01)。然而葛根素10-3mol/L组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提示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存在剂量依赖性,并且具有双向性,即在低浓度(10-5~10-8mol/L)下刺激骨形成;在高浓度(10-3~10-4mol/L)下抑制骨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补肾中药(鹿茸及骨碎补等)血清在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观察其对成骨细胞分化增殖以及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完成。SD系雄性大鼠4只,分为4组。分别灌服(以生药量计量)高浓度7.08g/mL、中浓度3.54g/mL、低浓度1.77g/mL的补肾中药,2次/d,每次2mL/只,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3d,末次灌胃后2h在无菌条件下抽取分离大鼠血清,标记为补肾中药高、中、低浓度血清和对照血清。成人髂骨松质骨取材于南方医院脊柱骨科知情同意手术者。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后取第3代人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含有高、中、低不同浓度补肾中药的大鼠血清培养48h。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状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分化的早期标记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化学比色法检测,反映骨吸收及骨形成指标的骨钙素含量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结果:进入统计分析的大鼠保持为4只,无缺失值。①成骨细胞细胞增殖指数:经高、中、低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7.96±5.43,30.78±5.05,23.91±5.75,18.53±3.91,P<0.01),以中浓度补肾血清作用更明显。②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金氏单位):高、中、低3种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2±0.8,38±1.1,31±0.9,13±1.2,P<0.01),以高浓度补肾血清作用最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③骨钙素检测显示: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补肾中药血清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犤(4.7±0.5),(4.4±0.7),(3.2±0.4),(1.9±0.2)mg/L,P<0.01犦,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骨钙素分泌而促进骨形成,在实验浓度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肺癌患者血清淋巴细胞活化抑制的作用.方法将含有终浓度为0、0.2、0.8、3.2、12.8 mg/L 灵芝多糖的肺癌患者血清与肺癌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健康人血清代替肺癌患者血清为对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 CD69的表达.结果在肺癌患者血清作用下,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A)值〕和 CD69阳性表达率以未加灵芝多糖的肺癌血清组最低,健康对照组最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未加灵芝多糖的肺癌血清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0.654±0.029比1.213±0.106)、CD69阳性率〔(33.04±16.76)%比(74.18±12.16)%〕均明显降低(均 P<0.01).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均可使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 CD69阳性率有所升高,且随浓度增大升高更明显.与未加灵芝多糖的肺癌血清组比较,浓度为0.2、0.8、3.2、12.8 mg/L 灵芝多糖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759±0.053、0.865±0.091、0.935±0.062、1.080±0.097,均 P<0.01);浓度为3.2 mg/L、12.8 mg/L 灵芝多糖组 CD69阳性率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97±15.43)%、(67.82±10.85)%,均 P<0.01〕,浓度为0.2 mg/L、0.8 mg/L 灵芝多糖组无明显变化(均 P>0.05),其中浓度为12.8 mg/L 灵芝多糖组 CD69阳性率已接近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多糖具有拮抗肺癌患者血清抑制淋巴细胞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