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肝再生中的作用 ,制备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模型 ,应用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 HGF的分子形式及 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 :HGF在肝切除后残存的肝组织中的含量在 12 h显著增加 ,是正常的 14倍。增加的水平维持到 2 4h。但 HGF的重链带低于检测水平。PCNA在肝切除后残存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 ,于术后 2 4h达高峰。阳性细胞高达 5 4%。提示 HGF在肝再生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而 PCNA可以作为一种肝细胞增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factors,HGF)对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组和D-GalN HGF组,以D-GalN1.2g/kg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2h后D-GalN HGF组大鼠每24h腹腔注射HGF 2mg/kg,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第15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D-GalN组大鼠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PCNAlabelingindex,PCNA-LI)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第5天达峰值,以后急剧下降,在第15天时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D-GalN HGF组大鼠PC-NA-LI峰值于第3天出现,比D-GalN组早,持续时间长,且各时间点的PCNA-LI均明显高于D-GalN组(p<0.01).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时,残存肝细胞仍有再生能力,但其再生过程受到抑制.HGF可以提高PCNA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残肝再生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β(TGF—β)的表达。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①组1为大部(68%)肝切除组,15只;②组2为大部(68%)肝叶切除加部分(50%)胰腺切除加近端十二指肠切除组,15只。每组3只大鼠,于术后12、24、48、72和168h分别处死并采集肝脏样本,计算肝再生率。切除的肝脏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HGF、TGF—α及TGF—β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组1残肝再生率逐步增加,至术后第7天达最高水平;PCNA峰值在术后24h,随后逐步下降。HGF和TGF—α的表达在术后12h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168h时达最低水平,而TGF—β的表达在48h时达高峰,然后下降。与组1相比,组2可显著减低残肝再生及PCNA峰值,并可显著减少肝细胞HGF、TGF—α及TGF—β的表达。结论: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可减低残肝再生反应,除了肝细胞自身分泌的HGF及冗F—Q等细胞因子外,起源于胰腺和十二指肠的其他细胞因子亦可对肝细胞的增殖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铜  王冬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4):293-294,297
目的:探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变化. 方法:建立肝切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仪检测肝细胞PCNA的表达. 结果:PCNA强阳性肝细胞数及其总灰度值在肝大部切除后24 h明显增高,肝细胞阳性表达率在48 h达到峰值,至120 h趋于正常水平.结论:PCNA强阳性肝细胞呈规律性变化,提示残余肝可再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检测再生肝组织S期肝细胞百分含量及HGF、TGF-α、TGF-β的变化.结果表明HGF、TGF-α浓度在肝大部分切除6 h后达高峰,而TGF-β 24 h后缓慢上升.提示HGF、TGF-α、TGF-β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肝再生,HGF、TGF-α为正性调节因子,TGF-β为负性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肝切除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制备大鼠肝切除后肝再生模,应用免疫印迹法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HGF的分子形式及PCNA的表达,结果发现,HGF在肝切除后残存的肝组织中的含量在12h显著增加,是正常的14倍。增加的水平维持到24h。但HGF的重链带低于检测水平。PCNA在肝切除后残存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于术后24h高峰。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测定梗阻不同时相的胆红素水平;选取梗阻0,1,3,7 d分为4组,即正常肝切除组(A组)、梗阻1 d肝切除组(B组)、梗阻3 d肝切除组(C组)及梗阻7 d肝切除组(D组),观察肝切除(肝切除量约70%)术后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切除术后0,12,24,48,72,168 h的肝功能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残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RT-PCR法检测肝组织HGF基因的表达,检测术后7 d残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 B组在肝切除术后死亡率、肝功能恢复、PCNA标记指数、HGF mRNA表达及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等方面均优C组及D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抑制大鼠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术前梗阻时间短、胆红素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肝叶切除术才可能相对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肝切除后大鼠Ito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to细胞在大鼠肝再生中的作用一方法:分离大鼠2/3肝切除术后不同时间(6h、12h、24h)以及未切除肝的Ito细胞,提取其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结果:分离的Ito细胞纯度达91%.肝2/3切除术后大鼠6h、12h和24h分离的Ito细胞HGF mRNA的表达较未切除组分别升高了14.6倍、21.1倍和11倍结论:Ito细胞在肝大部分切除大鼠早期表达HGF mRNA升高,表明其在肝再生启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upffer细胞(KCs)NF-κB激活在鼠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70%肝部分切除组(N-PH)、胆总管梗阻1周70%肝部分切除组(BDO-PH)、BDO-PH IL-10或生理盐水治疗组.EMSA法检测KCs NF-κB激活、RT-PCR法检测肝内HGF、IL-6、TGF-β1及IL-1β mRNA表达,ELJSA法检测肝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BrdU标记.结果BDO-PH后0~72 h肝内IL-6 mRNA、TGF-β1mRNA、IL-1βmRNA及TNF-α表达增高而HGFmRNA表达减少,肝细胞BrdU标记减少.而IL-10能下调BDO-PH后KCs NF-κB活性、上调肝内HGF mRNA与下调肝内IL-6 mRNA、TGF-β1 mRNA、IL-1β mRNA及TNF-α表达,从而促进肝细胞BrdU标记.结论KCs NF-κB过度激活可能抑制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适当调节KCs NF-κB活性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途径在肝组织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切除小鼠肝组织2/3的部分切除法,制成小鼠肝再生模型;小鼠体内肝组织P13K的活性用腹腔注射Wortmannin来抑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RCR方法检测Akt磷酸化水平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mRNA表达.结果小鼠肝组织部分切除48h后,PCNA基因表达显著升高,表明肝组织再生发生.小鼠肝组织部分切除24h后,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显著抑制Akt磷酸化水平和PCNA基因表达.结论PI3K/Akt信号途径在小鼠肝组织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SE)调控大鼠肝再生的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HPSE小干扰RNA(siRNA),以in vivo-jetPEI-Gal为载体转染70%肝切除大鼠,转染后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Ⅷ因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使用siRNA干扰HPSE后,大鼠肝组织中HGF、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MVD降低,MMP-2和MMP-9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SE可通过释放激活细胞外基质(ECM)中的HGF促进肝细胞增殖、增加VEGF的表达加速血管生成以及上调MMP-2和MMP-9的表达等途径调控大鼠肝再生.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晟光  农卡特  廖维甲  覃理灵  王莉 《重庆医学》2011,40(22):2188-2190,2180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正常大鼠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均行70%肝切除后,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残肝组织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活性STAT3蛋白表达。结果肝切除后24 h,肝硬化组大鼠有丝分裂细胞数及PCNA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肝切除后的前12 h,肝硬化组大鼠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h,对照组残肝组织的活性STAT3蛋白远远高于肝硬化组。结论肝硬化肝切除术后早期IL-6的低表达导致STAT3蛋白活化不足是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c-met和PCNA在肝再生动物模型肝脏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肝再生动物模型中肝细胞c met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建立肝再生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肝脏细胞中PCNA和c met蛋白的表达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肝再生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 (uc=3.77,P <0 .0 5 ) ,c met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uc=0 .0 2 ,P >0 .0 5 )。肝再生组中c met蛋白在肝部分切除术后 12h表达降低 ,于术后 3d降到最低值 ,后逐渐上升 ,7d恢复正常 ;而PC NA表达于术后 1d开始增加 ,术后 3d达到最高峰 ,7d后降至正常 ,差异均有显著性 (Hc=17.3~ 19.4 ,P <0 .0 5 )。④结论 PCNA在肝脏中的表达提示肝脏切除后 ,剩余肝脏可迅速再生。检测c met的表达有助了解肝脏再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冷保存致部分肝移植移植肝再生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Ⅰ组(肝切除组)、Ⅱ组(冷保存1 h部分肝移植组)和Ⅲ组(冷保存8h部分肝移植组).观察比较各组术后1、6、12、24、48、72及168 h血ALT、TBIL、NO水平、肝组织iNOS活性、PCNA和iNOS表达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ALT、TBIT分别于术后12 h、24 h达峰值,Ⅱ组和Ⅲ组各时点ALT、TBIL均高于Ⅰ组.Ⅰ组及Ⅱ组血浆NO水平及iNOS活性于术后12 h达高峰,Ⅲ组1h至12h NO水平、iNOS活性均低于其余两组(P<0.05),高峰出现于24h,7 d后仍高于正常水平.Ⅰ组、Ⅱ组PCNA表达于术后12 h~24 h达高峰;Ⅲ组术后12 h内PCNA表达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48 h才达高峰.Ⅰ组及Ⅱ组iNOS表达于12 h达高峰,Ⅲ组于24 h达峰值,Ⅰ组7d时基本已无iNOS表达,而Ⅱ组、Ⅲ组仍有中等表达,同时Ⅲ组术后12h内iNOS表达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Ⅰ组及Ⅱ组术后仅出现肝细胞浊肿,第7天肝组织即恢复正常,而Ⅲ组则有片状坏死.结论 长时间冷保存使iNOS表达及NO生成减少是导致部分肝移植后再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子生长因子-β(TGF-β)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检测再生肝细胞S期肝细胞百分含量及HGF、TGFα、TGF-β的变化。结果表明:HGF、TGF-α浓度在肝大部分切除6h后达高峰,而TGF-β24h后缓慢上升。提示HGF、TGF-α、TGF-β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肝再生,HGF、TGF-α为正性调节因子,TGF-β为负性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在大鼠移植肝内的表达及其与肝脏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稳定的冷缺血45 min和10 h 50%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50%肝切除为对照组.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NF-α、IL-6的表达,RT-PCR检测术后2 h TNF-α、IL-6 mRNA的表达,并探讨TNF-α和IL-6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影响.结果:冷缺血10 h肝移植组PCNA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冷缺血45 min组大鼠移植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和冷缺血10 h组(P<0.05),持续的时间也延长到移植后24 h以上.结论:与大鼠肝切除后诱导肝再生的机制相似,TNF-α、IL-6等细胞因子在移植后肝脏再生的早期启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短暂冷缺血促进大鼠肝移植后的肝脏再生,较长时间冷缺血降低部分肝移植术后肝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Kupffer细胞(KCs)NF-кB激活在鼠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70%肝部分切除组(N-PH)、胆总管梗阻1周70%肝部分切除组(BDO-PH)、BDO-PHIL-10或生理盐水治疗组,EMSA法检测KCsNF-кB激活、RT-PCR法检测肝内HGF、IL-6、TGF-β1及IL-1β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肝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BrdU标记。结果 BDO-PH后0-72h肝内IL-6mRNA、TGF-β1mRNA、IL-1βmRNA及TNF-α表达增高而HGFmRNA表达减少,肝细胞BrdU标记减少。而IL-10能下调BDO-PH后KCsNF-кB活性、上调肝内HGFmRNA与下调肝内IL-6mRNA,TGF-β1mRNA、IL-1βmRNA及TNF-α表达,从而促进肝细胞BrdU标记。结论 KCsNF-кB过度激活可能抑制非肝硬变性胆道梗阻肝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适当调节KCsNF-кB活性可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持续时间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完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测定梗阻不同时相的胆红素水平;选取梗阻0,1,3,7d分为4组。即正常肝切除组(A组)、梗阻1d肝切除组(B组)、梗阻3d肝切除组(C组)及梗阻7d肝切除组(D组),观察肝切除(肝切除量约70%)术后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切除术后0,12,24,48,72,168h的肝功能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残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RT-PCR法检测肝组织HGF基因的表达,检测术后7d残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B组在肝切除术后死亡率、肝功能恢复、PCNA标记指数、HGFmRNA表达及肝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等方面均优C组及D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抑制大鼠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术前梗阻时间短、胆红索处于较低水平,扩大肝叶切除术才可能相对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90%门静脉分支结扎(portal branch ligation,PBL)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肝再生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A组:单纯PBL组(对照组,n=48),B组:PBL+2 mg/(kg.d)氯沙坦干预组(治疗组,n=48),分别于术后0、6、12、24、48、72、120、168 h取大鼠肝脏称质量并计算未结扎侧肝质量占总肝质量比例,心脏取血测ALT及AS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G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结扎侧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①治疗组未结扎侧肝质量与总肝质量比值在24~168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PBL术后2组ALT值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48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PBL术后两组ALT值后迅速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治疗组ALT值在12~72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术后2组血清大鼠HGF浓度迅速升高,并在6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l4复合因素造模,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赖氏法检测ALT、AST,TUNEL标记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百分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bax、Cyt C、caspase-3表达.结果 造模5~8周时,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紊乱,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并向肝小叶内延伸分割肝小叶,造模8周可形成假小叶.与模型组比较,HGF治疗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较轻(P<0.01),ALT、AST水平下降(P<0.05),肝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PCNA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bcl-2表达明显增多(P<0.01),同时bax、Cyt C、caspase-3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HGF通过调节线粒体途径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增殖而发挥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