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2008-012年水痘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疫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8-2012年水痘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8-2012年共报告水痘病例2135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62/10万,水痘的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6月份、12月至次年1月份;中学生占38.47%,散居儿童占22.90%,幼托儿童占17.07%。15岁以下病例占76.73%。暴发疫情共192起。其中191起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深圳市水痘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冬季节。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暴发场所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加强易感人群监测和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顺义区2006~2009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水痘的发病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卫生、教育部门及时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顺义区2006~2009年水痘报告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9年共报告3 346例水痘病例,其中2006年760例、2007年745例、2008年948例、2009年893例,发病率分别为100.00/10万、95.88/10万、122.00/10万、114.92/10万,男女发病比为1.27∶1。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季和春夏季。水痘病例分布主要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出现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起,多暴发疫情23起,占顺义区所有暴发、突发疫情的70%以上。结论在确保水痘疫苗有效的前提下,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范畴内;高度重视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严格处理暴发、突发疫情并且建立暴发、突发疫情网络专报系统;加大宣传,提高人群对水痘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3.
2010年~2011年上海市水痘监测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海市水痘流行特征和趋势,为控制上海市水痘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报告水痘病例17 784例和19 711例,发病率分别为92.58/10万和85.66/10万,病死率分别为0.005/10万和0.004/10万;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24∶1和1.26∶1;水痘发病率高发年龄分别为5~7岁和5~9岁,学生占报告病例的51.40%。共报告水痘爆发疫情29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儿童为水痘高发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水痘疫情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等控制措施,以减少爆发疫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水痘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2年水痘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7年间共报告水痘病例837例,年均发病率为68.35/10万;5~6月为发病高峰,15岁以下儿童占90.21%,发病年龄最大者41岁;报告突发疫情17起,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以春季为主;水痘疫苗接种率约为30%。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是预防控制水痘的重点单位;建议将水痘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将水痘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水痘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网络直报的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282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8.49/10万;全年均有发病,4~6月、10~12月呈发病高峰;职业分布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23%;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0.33%,4~6岁组、10~15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34∶1。结论嘉峪关市水痘流行具有显著人群、季节分布特点,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加强儿童水痘疫苗接种,加强采取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水痘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2011-2015年水痘流行特性,为控制该区水痘流行疫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平谷区2011-2015年疫情报告系统的水痘疫情资料,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平谷区累计报告水痘病例1 796例,5年平均罹患率为86. 75/10万; 2011年发病率最高,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年龄分布主要以5~10岁、10~15岁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为主,25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少;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春夏季和冬季;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中心及周边地区;突破病例与非突破病例比较,出疹程度相对较轻。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监测、疫情处理及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次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水痘的发病状况与流行趋势,为制定切实有效的水痘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10~2014年水痘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怀柔区共报告水痘病例1447例,其中2010年402例、2011年345例、2012年287例、2013年213例和2014年200例;发病率分别为101.79/10万、92.49/10万、74.17/10万、53.11/10万和48.76/10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冬春季,春末夏初出现小高峰。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结论规范学校等集体单位水痘散发病例处理,加强卫生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对防控水痘突、暴发疫情的尤为重要。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覆盖率,加大宣传,推动水痘疫苗第2剂的接种,是防控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淄博市2007~2010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水痘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07~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淄博市2007~201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6223例,水痘年均发病率为36.16/10万。以4~5月和12月及次年的1月为发病高峰。以15岁以下学生、儿童居多,≤14岁儿童发病率为202.83/10万。2007~2010年全市共报告水痘事件14起,全部发生在学校。结论 15岁以下人群是水痘的高发人群,乡村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淄博市水痘疫情较严重。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对水痘病例的监测,及时采取隔离病例,接种水痘疫苗,控制疫情的发生。建议将水痘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商丘市2009—2013年水痘流行情况,为水痘的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依据“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商丘市水痘监测系统”,对商丘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商丘市共报告水痘2163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5.40/10万。3~6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96.6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者主要为学生、散居和幼托儿童。同期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17起,全部发生在农村小学。结论15岁以下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易在小学暴发,在入托、入学前尽早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9~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许昌市2009~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结果许昌市2009~2013年累计报告水痘病例5 399例,年均发病率为25.28/10万。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鄢陵县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59.20/10万)。发病以1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13%,其中3~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0:1。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11月~次年1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结论许昌市水痘疫情流行严重,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可减少水痘和水痘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8-2014年江阴市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江阴市报告的水痘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4年江阴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 353例,年均发病率为21.05/10万,呈现冬春季两个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9∶1。发病数较多的年龄组依次为10~岁、6~岁、7~岁、5~岁和15~岁组,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数占87.17%。发病数较多的职业依次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结论学生和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水痘疫情监测,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2012-2014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光明新区统计报告的2012-2014年水痘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报告水痘1 484例,无1例死亡,年平均发病率为85.8人次/10万,各年度水痘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三年中全年具有发病,且多集中于11月份至次年1月份,4~6月份;水痘发生率具有性别差异,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发病多集中于11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发患者数的58.6%。结论水痘的高发区是儿童聚集的学校及托幼机构等,水痘的高发时间为4~6月份及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与学校开学时间一致,控制水痘疫情的发生应加大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科学管理,同时应加强对水痘疫情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对水痘比例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而做到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水痘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本文以广州市某区2008-2010年水痘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为区域内水痘疫情的控制及疫苗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 2008-2010年三年累计发病人数分别为2716、2684、2105例,发病率分别为172.32/10万、165.7/10万和135.0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57.69/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5月及12月,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3.8%.在发病人群中,5-20岁占人群的55%,且以学生、托幼机构、散居儿童为主,其中学生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57%,托幼机构儿童占发病总例数的14.06%,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17.85%.结论 水痘主要发生于冬春交替季节,以1-2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且以学生、托幼机构为主要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坛市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暴发原因,更有效地控制水痘暴发流行。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对金坛市2013年报告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坛市2013年共报告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暴发疫情3起,累计发病110例,无死亡病例,小学水痘暴发疫情2起,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11月。结论:控制水痘暴发的重点是小学,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水痘疫情监测;发生水痘疫情后应急免疫可控制水痘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腮腺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卡方检验)。结果深圳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3.27/10万,发病高峰期处于5~7月,占全年总发病数的46.0%;年均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78:1,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4%;且多为学生、托幼机构儿童、散居儿童,共占发病总数的81.5%。暴发疫情共75起,全部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结论深圳市2008~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维持在较低水平,2011~2012年增长较为迅速,2008~2012年间,疫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暴发场所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主,而免疫规划提高接种相对较低,应进一步完善麻疹-腮腺炎-风疹(MMR)联合疫苗儿童免疫接种率,加强易感人群监测,建议对发生暴发疫情时学校启动晨检,是控制流腮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顺市近10年水痘疫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水痘防控及免疫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使用Excel2003对安顺市2005年—2014年水痘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2014年安顺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1598例,年均发病率为48.15/10万;发病高峰为4月~7月和10月~12月,分别占总发病的51.79%和29.88%;年龄以3岁~14岁组高发,占发病总数的81.6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3.27/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46.20/10万,男女发病比为1.36∶1;职业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5.53%。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2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水痘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和年龄高峰,针对性制定控制水痘的防控规划和免疫策略,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推广水痘疫苗接种,提高人群保护率是控制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兴山县2008-2016年9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55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0.96/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57.03%,11~12月为次高峰,占发病总数的28.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占发病总数的67.57%。职业分布主要为幼托儿童,其次是散居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26∶1。病原学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报告暴发疫情2起,聚集性疫情38起,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结论兴山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4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同时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区其它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根据。方法对深圳市某区2010~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某区共报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14 752例,发病率分别为222.05/10万、272.49/10万、235.15/10万;5岁以下病例占全部发病数的86.27%;LG、LC街道两个街道发病率最高279.50~766.85/10万。从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63.23%为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暴发1起,诺如病毒暴发2起。结论深圳市某区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0~5岁散居儿童,秋冬季是好发季节,轮状病毒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4年至2010年猩红热的流行概况及规律。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年至2010年河南省猩红热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2004年至2010年共报告猩红热病例5082例,年均发病率为0.7692/10万,其中男性年均发病率为0.9636/10万,女性为0.5636/10万。各年发病均以散发为主,无暴发疫情及死亡病例报告。2010年发病率最低(0.5534/10万),2007年最高(0.9987/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4月和12月为发病高峰。15岁以下人群高发。结论:河南省猩红热发病以散发为主,应加强托幼机构及中小学机构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广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15 6895例手足口病病例,重症11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34/10万。其中2008年报告6 230例,发病率为57.02/10万;2009年报告14 149例,发病率为128.53/10万;2010年报告35 373例,发病率为319.14/10万;2011年报告46 141例,发病率为363.29/10万;2012年报告55 002例,发病率为431.34/10万。发病主要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主要的高峰期集中在4~6月,另一个在9~10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5.07%(149 160/156 895),其中3岁及以下儿童病例占发病总数的81.74%(128 247/156 895)。死亡病例均为9~32月龄儿童。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实验室确诊病例11 826例,其中普通病例11 729例、重症病例97例。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存在差异,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 71)构成比为74.23%(72/97),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构成比为11.34%(11/97);普通病例中EV 71构成比为26.29%(3 084/11 729),Cox A16构成比为34.74%(4 074/11 729)。2008-2012年共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47起,托幼机构45起,占95.74%;聚集性病例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共报告30起,占63.83%(30/47)。结论 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 71和Cox A16为主要病原,重症病例主要由EV 71引起。聚集性病例高发场所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