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硬腰联合麻醉伍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B组单纯硬腰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肌松效果,术中闭孔反射出现的程度。结果:A组患者无闭孔反射出现,B组闭孔神经反射共出现6例,明显高于A组,其差异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 .方法 对30例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患者采用全麻和局部阻滞麻醉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对2组患者麻醉手术的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的情况、术中出现膀胱穿孔的情况、术后24h内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麻醉手术时间A组60min.B组65min;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的情况A组有2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较轻微,不影响操作;B组没有患者出现;术中出现膀胱穿孔的情况A组、B组均没有;术后24h内患者的情况A组所有患者均送ICU,12h后有9人回病房,剩余2例24h后回病房,均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B组均术后安返病房.结论 在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患者使用TUR-Bt术时,局部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是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72例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均分为3组,A组肌松药、硬膜外麻醉和面罩给氧,B组全麻,C组闭孔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结果 A组中1例轻微膀胱穿孔,1例严重闭孔神经反射,1例因膀胱穿孔导致大出血。 B组和C组均只有1例患者有轻微闭孔神经反射。结论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中,硬膜外麻醉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肌松药仅在小膀胱肿瘤手术中较为有效。针对多发或大肿瘤,且时间较长的手术,则采取全麻效果最佳。但仍然应对肌松药的剂量进行严格控制。而最经济的预防方法应属联合闭孔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功率电切联合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5月26例浅表性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应用低功率电切联合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技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0min,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无严重出血和中转开放手术病例。结论低功率电切联合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可有效预防TUR-Bt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电切膀胱中闭孔神经反射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彤  安伟  胡敬海 《吉林医学》2006,27(7):752-753
目的:预防和治疗在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时闭孔神经发生的反射性内收肌痉挛。方法: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病人32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19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辅以闭孔神经阻滞,II组8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辅以闭孔神经阻滞,III组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不加闭孔神经阻滞。结果:与III组比较,I组、II组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I组和II组之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辅以闭孔神经阻滞能较好的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避免膀胱穿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李树人  郑鸣 《重庆医学》2015,(21):2983-2985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该科62例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闭孔神经阻滞分为试验组(行闭孔神经阻滞)32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血管损伤及术后随访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行闭孔神经阻滞能有效减少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的发生,熟练应用周围神经刺激器能帮助术者术中快速,准确,完善阻滞闭孔神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4年以来的3年中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的临床资料。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186例,分成三组,其中第一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肌松药及面罩给氧122例,第二组应用全身麻醉42例,第三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22例。结果第一组有10例出现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未造成膀胱穿孔,有5例出现严重的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轻微的膀胱穿孔4例,不需要膀胱修补,造成1例严重的膀胱穿孔、大出血,需要行膀胱修补术。第二组和第三组出现2例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结论硬膜外麻醉是不可能抑制闭孔神经反射的,肌松药的应用可以抑制膀胱肌肉的收缩,实际上这种方法对小的膀胱肿瘤,手术时间短是非常有效的。但对大的膀胱肿瘤,手术时间长是不合适的。对大的膀胱肿瘤或多发的膀胱肿瘤,应用全身麻醉是非常合适的。上述两种方法应用中掌握肌松药的应用量和维持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电切中出现膀胱穿孔多是由于肌松药的应用量或维持时间不够造成闭孔神经反射所致。闭孔神经阻滞麻醉的联合应用是最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笔者所在医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以来的3年中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的临床资料.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186例,分成3组,其中第1组硬膜外麻醉和肌松药及面罩给氧122例,第2组应用全身麻醉42例,第3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22例.结果 第1组有10例出现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未造成膀胱穿孔;有5例出现严重的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轻微的膀胱穿孔4例,不需要膀胱修补,造成1例严重的膀胱穿孔、大出血,需要进行膀胱修补术.第2组和第3组出现2例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结论 全麻和肌松药物的应用可有效的抑制闭孔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9.
闫成智 《河北医学》2010,16(9):1037-1039
目的:针刺穴位辅助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在预防和治疗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时而发生的反射性内收肌痉挛的作用。方法: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闭孔神经阻滞,辅以或不辅以针刺麻醉。结果:两组经尿道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均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结论:明确了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侧壁肿瘤电切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针麻可以减少麻醉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闭孔神经阻滞组(U组,30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闭孔神经阻滞组(U+S组,30例)。观察闭孔神经阻滞后5、10、15min后内收肌收缩情况,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操作时间,麻醉相关时间,穿刺次数,15rain时阻滞成功率。结果U+S组与U组相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7.7vs6.4min,P=0.232),U+S组操作时间比S组长(3.1vs1.7min,P〈0.001),麻醉相关时间两组无差异(U+S组9.8rain,S组8.6min,P=0.68),穿刺次数两组无差异(U+S组2.4min,S组2.1min,P=0.28),15min时U+S组与U组相比阻滞成功率高(100%比80%,P=0.04)。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功率高,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闭孔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11.
文岐军 《华夏医学》2015,28(1):70-72
目的:探讨腹股沟血管周围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腰麻+腹股沟血管周围阻滞;对照组(Ⅱ组):腰麻+传统闭孔神经阻滞。收集、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数据。结果:两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血管周围阻滞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安全有效,操作比传统闭孔神经阻滞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时闭孔神经反射的诱因及处理。方法 经尿道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36例,术前给于常规硬膜外麻醉和患侧闭孔神经封闭。结果 28例患在手术过程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作,6例闭孔神经反射轻微,可以顺利完成手术。2例闭孔神经反射剧烈,改全麻给予肌松药后顺利手术。结论 闭孔神经封闭可以抑制经尿道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术时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时闭孔神经反射的处理方法。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42例,术前予常规硬膜外麻醉,使用适当方法电切膀胱肿瘤,视术中情况行喉罩通气(LMA)全麻并使用肌松剂。结果11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作;22例闭孔神经反射轻微,仍可以顺利完成手术;4例闭孔神经反射剧烈,行喉罩通气全麻后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膀胱穿孔改开放手术。结论常规硬膜外麻醉结合适当的手术方法即可满足大部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需要。当发生影响手术操作的闭孔神经反射时,喉罩通气全麻加肌松药可以保证手术安全平稳进行,若出现膀胱穿孔,则应酌情改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 连硬外麻醉下采用凝剥术,即用较高功率的电凝使肿瘤、肿瘤基底部及周围组织凝固炭化,然后用电切环钩拉剥脱,至达膀胱肌层甚至全层,一般不用电切方式.以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结果 31例膀胱肿瘤凝剥术,无一例发生明显闭孔神经反射.手术时间10-30分钟,平均17分钟.结论 凝剥术预防膀胱肿瘤电切闭孔神经反射有效、简单、安全.且极少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连硬外麻醉下,根据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区别对待,采用电凝推切法治疗膀胱肿瘤,以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结果 85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10~70mL,手术时间15~55min。结论电凝推切法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侧壁肿瘤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TURBt)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措施。方法:65例行TURBt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硬脊膜外麻醉后,配合静脉麻醉加用肌松药物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同时配合喉罩通气。结果:65例TURBt患者中,5例发生了术中患侧下肢的轻度抖动,其他患者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1例发生膀胱穿孔,无1例发生麻醉并发症。结论:静脉应用维库溴铵配合喉罩通气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连硬外麻醉下采用凝剥术,即用较高功率的电凝使肿瘤、肿瘤基底部及周围组织凝固炭化,然后用电切环钩拉剥脱,至达膀胱肌层甚至全层,一般不用电切方式,以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结果31例膀胱肿瘤凝剥术,无一例发生明显闭孔神经反射。手术时间10-30分钟,平均17分钟。结论凝剥术预防膀胱肿瘤电切闭孔神经反射有效、简单、安全,且极少出血。  相似文献   

18.
胡颖 《重庆医学》2013,(22):2691-2692
闭孔神经反射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引起膀胱穿孔及盆腔神经、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闭孔神经阻滞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常用的辅助麻醉方法。本科室从2010年开始采用改良法闭孔神经阻滞,收到了优于传统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连硬外麻醉下采用凝剥术,即用较高功率的电凝使肿瘤、肿瘤基底部及周围组织凝固炭化,然后用电切环钩拉剥脱,至达膀胱肌层甚至全层,一般不用电切方式,以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结果31例膀胱肿瘤凝剥术,无一例发生明显闭孔神经反射。手术时间10-30分钟,平均17分钟。结论凝剥术预防膀胱肿瘤电切闭孔神经反射有效、简单、安全,且极少出血。  相似文献   

20.
汲振荣  刘钢 《当代医师》2014,(12):1676-167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因膀胱侧壁肿瘤在本院行择期TUR-Bt术患者40例,常规椎管内麻醉后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闭孔神经阻滞,观察术中是否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及反射的强度,记录术中局麻药中毒及膀胱壁穿孔情况,术后1d随访患者记录感觉及运动异常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3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其中2例出现轻微弹动未影响手术操作,另外1例下肢弹动剧烈改行全身麻醉,所有患者均未见局麻药中毒、膀胱穿孔及术后感觉运动异常情况.结论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有效预防TUR-Bt手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降低相关并发症,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