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 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四肢原发性骨肉瘤30例,病例资料及随访完整的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例,女8例;年龄9~38岁,平均19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3例.根据 Enneking 外科分期均为 II B 期,术前穿刺活检病理亚型:成骨细胞型8例,成软骨细胞型6例,成纤维细胞型2例,小细胞性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20例患者均采用 AP 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5.6个月.20例中,保肢手术病例18例,截肢手术病例2例,手术即时保肢率为90%.7例因肺转移而死亡,其中5例死于术后2年内;2例分别在术后10、1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0%,末次随访时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Kaplan-Meier 分析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6%.末次随访时规范化疗组12例中死亡3例,生存率为75%(9/12);不规范化疗组8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为50%(4/8).13例存活并保留肢体的患者末次随访时 MSTS 评分为23~27分,平均25.3分.结论AP 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和保肢率尚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应用的骨肉瘤化疗方案.04.com编辑部(版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36例骨肉瘤患者均采用新辅助化疗。第1周期AP方案:用法ADM 60mg/m^2、DDP 120mg/m^2;第2、3周期大剂量MTX方案:MTX 200mg/kg或8g/m^2(成人),12g/m^2(儿童);第4周期IFO方案:IFO 2g/m^2,连用5天,每一周期间隔10~15天.4个周期为1疗程;术前化疗2个疗程,术后化疗3~4个疗程。结果:采用新辅助化疗的36例患者中,最终保肢率为(30/36)833%,1~3年生存率(36/36)100%,4年生存率(26/36)72.2%,5年生存率(20/36)55.6%,随访率100%。结论: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以提高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尚可增加保肢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COSS-96方案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04-2007-12收治初诊骨肉瘤患者19例,引用德国骨肉瘤协作组织COSS-96化疗方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保肢手术17例,截肢2例.依据肿瘤标本组织学坏死率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制订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对具备手术治疗条件的肺转移瘤患者行解救性化疗及转移病灶切除.结果:术后肿瘤细胞坏死率组织学评估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4例.17例保肢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术后功能评定优7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0.6%(12/17).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92个月,平均随访67.3个月,无瘤生存12例(局部复发2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6例,5年生存率63.2%(12/19).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等.结论:应用COSS-96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临床疗效满意,积极治疗肺转移瘤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报告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保肢手术的初步成绩。收治56例四肢骨肉瘤。其中35例接受了不同的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22例接受了肿瘤广泛边缘切除,假体置换手术。结果显示:化疗组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54%和40%,优于非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疗效优于辅助化疗;保肢术和根治性手术比较,生存率无明显差别。作者认为:在有效新辅助化疗基础上保肢手术是四肢骨肉瘤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分析 200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本院收治腓骨近端侵袭性及恶性原发性骨肿瘤 28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0 例,年龄 9~68 岁,中位年龄 19 岁。其中骨肉瘤 19 例,骨巨细胞瘤 5 例,纤维肉瘤1 例,平滑肌肉瘤 1 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2 例。19 例骨肉瘤患者,3 例行截肢术,14 例行 Malawer I 型切除,2 例行 Malawer II 型切除。5 例骨巨细胞瘤患者,1 例行 Malawer III 型切除,余 4 例行 I 型切除。1 例纤维肉瘤与 1 例平滑肌肉瘤行 I 型切除。2 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1 例因瘤体侵犯范围大行截肢术,1 例行I 型切除。对于保肢手术患者采用 MSTS 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28 例随访 7~120 个月。19 例骨肉瘤患者中,3 例接受截肢手术者均死亡。14 例 Malawer I 型保肢手术者,6 例发生复发和 (或) 肺部转移,8 例末次随访时无瘤生存。发生复发及肺部转移的 6 例患者中,2 例死亡,4 例随访期内带瘤生存。2 例 Malawer II 型手术患者无瘤生存。5 例骨巨细胞瘤患者、2 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2 例软组织肉瘤患者术后均无复发或转移。24 例保肢者中,6 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2 例自行恢复,1 例轻度跛行,3 例因腓神经切除出现足下垂须佩戴支具。16 例骨肉瘤保肢手术患者 MSTS 评分为 (22.07±1.75) 分,5 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 MSTS 评分为 (26.33±0.96) 分,2 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及 2 例软组织肉瘤患者 MSTS 评分为 28 分。结论选择腓骨近端肿瘤手术方式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边缘性切除适合对于腓骨近端侵袭性肿瘤或对于术前化疗敏感的骨肉瘤患者。扩大切除适合对于瘤体较大,恶性程度高或对化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对于腓骨近端肿瘤切除后,外侧副韧带及股二头肌腱简单重建即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采用保肢和截肢术结合化疗对Ⅱ期四肢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1月~2007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确诊的68例肢体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保肢术治疗,20例行截肢术。术前、术后均进行化疗。6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63个月,平均38.5个月。将随访时间达3年的53例骨肉瘤患者分为保肢组和截肢组,以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术后的功能恢复评价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53例肢体骨肉瘤患者中,保肢组3年生存率为51.4%,局部复发率为8%,按照国际保肢协会推荐使用的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价系统平均为26分。截肢组3年生存率为50%,局部复发率为6%,术后功能评分平均为12分。统计学检验比较保肢术和截肢术术后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术前、术后辅助化疗的基础上,保肢组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与截肢组相似,并且保肢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故采用保肢术治疗同期肢体骨肉瘤患者疗效优于截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在骨肉瘤保肢手术方面的作用。方法2001年9月~2005年4月治疗53例肢体骨肉瘤患者。化疗方案:异环磷酰胺2.0g/m^2,第1~5天;甲氨蝶呤8g/m^2,第3天;表柔吡星60mg/m^2,第5天。每3~4周重复1次。评价化疗反应和化疗毒性。术前化疗3次,术后化疗6次。结果2例患者死于化疗毒性反应。完全缓解(CR)23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9例、进展(PD)5例。44例患者进行保肢手术,8例进行截肢。3年生存率为77.36%。结论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表柔吡星联合化疗方案有利于保肢手术,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肢体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飚  赵春和  王全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0):1162-1164,1170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肢体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5年1月-2003年1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的肢体骨肉瘤31例。广泛切除22例,边缘切除9例。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做多病理切片的坏死率评估结果:随访2~8年,31例中无瘤生存超过5年19例(61.3%),肿瘤局部复发4例(12.9%)。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67.7%: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是治疗肢体骨肉瘤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化疗是保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新轴心式肿瘤型假体置换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新辅助化疗结合新轴心式肿瘤型假体置换保肢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7~56岁,平均25.3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18例,胫骨近端8例.根据Enneking分期:I A期4例,I B期4例,II A期6例,II B期12例.采用化疗药物多柔比星、顺铂、甲氨蝶呤和异环磷酰胺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2~3个疗程,2-3周后进行保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6个疗程.术前、术后每个化疗疗程间隔2-3周.所有病例切除标本均行病理检查并进行坏死率评估,以调整术后化疗方案.胫骨近端肿瘤切除后行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并与髌韧带缝合重建伸膝装置.术后根据Enneking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56个月,平均28个月.经过术前化疗后患者疼痛迅速缓解,通过查体、X线片、CT或磁共振检查发现瘤体不同程度缩小、瘤体硬化、边缘清楚及有部分活动度.肿瘤坏死率测定:>90%共18例,<90%共6例.3例出现肺部转移,并因肺转移合并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局部复发,行股骨下段截肢,20例无复发或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为88.0%,复发率为11.5%,最终保肢率88.5%.26例患者术后根据Enneking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88.5%.结论 新辅助化疗结合新轴心式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减少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四肢骨肉瘤患者实施保肢手术,并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患者出院后加强随访,并对恢复情况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随访期内患者无瘤生存率为69.57%(16/23),术后功能评定优9例、良7例,优良率为69.57%(16/23).结论 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内灌注化疗对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在保肢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8例肢体软组织肉瘤,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8例,滑膜肉瘤3例,脂肪肉瘤6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1例。术前均给予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2-3周期,化疗药物为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化疗后均行保肢手术治疗。结果28例术前化疗后均有疼痛缓解、皮温降低、肿胀减轻、瘤体不同程度缩小、边缘变清楚及关节活动度增加。化疗后均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术中获得良好的外科切除界限。随访6-46个月,平均25个月。2例死亡,1例局部复发行截肢术。术后12个月后采用MSTS93评分系统评分为24-29分,平均为27分。28例3年生存率为92.9%,初次保肢率100%,最终保肢率89.3%。结论肢体软组织肉瘤术前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We report the prognoses for 107 patients treated by limb-salvage surgery and 147 treated by amputation or disarticulation, during the period 1980-1985, at 22 university hospitals, cancer centers and national hospitals in Japan. In this multi-institute non-randomized study, the five-year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70% for the former group and 49% for the latter. The prognosis was more favorable among patients who responded to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than among those who did not. Limb-salvage surgery was feasible for most of the surgical stage IIB patients with small extraosseous tumor extensions who had responded to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Local tumor recurrences were seen in 15 (14%) of the 107 patients in the limb-salvage surgery group, nine of whom died of the metastasis. While limb-salvage surgery is being increasingly used in Japan, present indications show the procedure not to reduce survival rate for osteosarcoma patients. Th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 wide-with-marginal margin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patients with wide margi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osteosarcoma patients, limb-salvage surgery can be recommended when the osteosarcoma responds to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体内骨肉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男女各4例,年龄平均19.5岁。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段和股骨近段各1例。ⅡB7例,ⅢB1例。术前应用DIA方案化疗2疗程后行保肢手术。对本组骨肉瘤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术前化疗,并获得平均术后18个月的随访。1例复发,6例肺转移,4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透射电镜观察发现,7例化疗后的骨肉瘤细胞超微结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损伤。仅1例可见相对完整的骨肉瘤细胞结构。结论化疗药物在体内能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4.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保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21例,其中股骨远端15例,胫骨近端6例。对膝部骨肉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采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21例患者平均随访12~120个月。其中16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5例出现复发;MSTS功能评分提示70%的患者各项评估在3分以上。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治疗是有效的保肢方法,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收集17家国内著名的骨肉瘤治疗科室的近5~10年资料,反映我国骨肉瘤治疗现状,阐明促成建立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共识的重要性。方法17家医院2015例骨肉瘤患者,男性58%,女性42%;10—30岁患者占70.7%;肿瘤侵袭膝关节的病例占80%;Ⅱa期病例占1.5%-39.0%,平均10.8%;Ⅱb期病例占54%~100%,平均83%;Ⅲ期病例占2%~15%,平均8%。新辅助化疗病例64.7%~100.0%,平均77.0%,辅助化疗病例8.0%~35.3%,平均18.0%;保肢手术病例50%-100%,平均79%;截肢手术病例3%~50%,平均21%。结果随访2年以上,总生存率(OS)37.5%~77.6%(平均64.0%);总缓解率(OR)80.0%~94.5%(平均86.0%);无病生存率(DFS)34.81%~69.7%(平均56.0%);无复发生存率(RFS)32.2%-81.5%(平均60.0%)。保肢率79%;复发率0.8%~22.0%(平均9.1%);肺转移率9.0%~42.5%(平均24.8%)。结论我国治疗骨肉瘤的现状显示多学科综合治疗已成为多家治疗中心的共识。建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治疗研究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规范的诊断、外科分期、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疗效的评价、有效的复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次数、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骨肉瘤临床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无远处转移的ⅡB期肢体骨肉瘤随访95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术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51例,其中加用动脉灌注化疗17例。新辅助化疗组术前化疗1.3个疗程,主要药物为MTX、DDP、IFO、EPI,动脉灌注化疗加用顺铂和表阿霉素灌注化疗1次。评价新辅助化疗组、术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中加用动脉灌注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随访满2年的7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3.0个月(95%CI18.08~87.92),无病中位生存期为17.0个月(95%CI9.33~24.67)。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术后辅助化疗组,两组生存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用灌注化疗的患者保肢率81.25%,远高于不加灌注化疗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的实施提高了ⅡB期骨肉瘤患者的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是改善ⅡB期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理想方法。动脉灌注化疗可以增加保肢几率,改善近期疗效,但对患者的远期生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使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36例14岁以下股骨远端骨肉瘤儿童患者行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31例随访数据完整。患者年龄9~14岁,平均12.3±1.6岁。男11例,女20例。所有患者都是未经治疗的IIB期原发骨肉瘤。所有患者都经过标准术前化疗、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及术后化疗。结果手术使用普通单纯铰链式膝关节8例,普通旋转铰链式膝关节11例,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膝关节12例。边缘切除9例,广泛切除22例。31例患者随访1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3例,存活18例,无瘤生存16例,带瘤生存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年生存率74.1%,3年生存率44.6%。局部复发2例(6.5%)。转移14例(45.2%),其中肺转移10例(32.3%),软组织或骨转移3例(9.7%),肺转移合并软组织转移或骨转移1例(3.2%)。存活且未截肢患者15例,MSTS功能评分平均21.5±4.7分,肢体功能优良率86.7%。三种假体术后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79)。随访期内假体并发症发生率38.7%,其中假体周围感染2例(6.5%),假体松动10例(32.3%)。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关节并发症低于常规使用关节。结论在标准治疗后,肺转移是导致儿童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外科边界与局部复发关系密切,提高保肢的安全性需恰当地选择外科边界;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人工假体与常规使用人工假体功能无明显差异,并不增加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11例一线化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d8)联合吉西他滨(675 mg/m2,d1、d8)/洛铂(30 mg/m2,d2)方案二线化疗,21天为1周期,共化疗6个周期。采用RECIST标准10版评价疗效,NCI-CTC标准3.0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化疗,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1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6例;有效率(RR)为9.1%,疾病控制率(DCR)为45.5%。随访6~23个月, 3例死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1年生存率为83.3%。主要不良反应为限制性骨髓抑制,化疗期间患者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仅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1例。结论 含多西他赛方案二线治疗骨肉瘤肺转移,近期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