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1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眩晕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0.13 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14 d后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流变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平均流速)和血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眩晕宁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VBI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苯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宁片,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眩晕宁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眩晕效果良好,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32-334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脑病科住院的80例经头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7 d,14 d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ARS评分和DH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TCD结果比较,治疗前高压氧治疗组异常率为82.5%(33/40),对照组异常率为85.0%(34/40);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异常率为22.5%(9/40),对照组异常率为42.5%(17/40)。提示高压氧治疗和经典治疗均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但高压氧治疗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浚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2.4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眩晕症状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2%、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均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内皮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和左侧椎动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纠正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促进疾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84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均10 d为1个疗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后循环血供,观察治疗后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5%,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后循环灌注,改善脑组织供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VA:P〈0.01;LVA:P〈0.05;BA: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卫军  李复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28-2628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将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68例分为2组(每组34例),一组用倍他司汀治疗,另一组用氟桂利嗪治疗,共观察4周。结果:倍他司汀在减轻眩晕的程度与发作频率上较氟桂利嗪明显。结论: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上优于氟桂利嗪,且不良反应也较氟桂利嗪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饭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1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9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眩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灯银脑通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灯银脑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47%、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机体活力(VT)、精神健康(MH)和总体健康(GH)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银脑通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治疗11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2片/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通天口服液,第1天于即刻、服药1、2、4h时口服通天口服液10mL,以后每6h口服10mL,之后10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头痛程度、眩晕程度、病症发作次数、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的明显改善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明显改善率65.45%(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大脑椎动脉(LVA)、右侧大脑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病症每月发作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各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狭窄,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脑宁胶囊联合丁咯地尔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86例,根据住院号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丁咯地尔片,0.3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脑宁胶囊,3/粒,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眩晕评分、FS-CSA评分、脑多普勒超声(TCD)结果和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评分显著升高(P0.05),FS-CSA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眩晕评分和FS-CSA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升高(P0.05),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脉动指数(PI)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CD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AF、TXB2、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宁胶囊联合盐酸丁咯地尔片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PAF、TXB2、IL-8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成功手法复位后仍有残留症状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1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头晕、平衡障碍的缓解时间、前庭症状指数(VSI)、头晕残障问卷(DHI)总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半年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7%,较对照组的81.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晕缓解时间、平衡障碍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SI总分、DHI总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8.3%,较对照组21.7%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倍他司汀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经成功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患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安全有效且迅速地改善患者残留症状,并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的良好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物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将87.5 mg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听阈水平显著低于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听阈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EGFR突变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美替尼片,1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5 mg/kg,每3周输注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5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卡氏评分表(KP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治疗EGFR突变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调节血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4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8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盐酸阿米替林片治疗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