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坤丸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培坤丸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坤丸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缩短出血控制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改善性激素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范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刮宫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二至芍药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E_2水平高于治疗前,FSH和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E_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芍药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对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7年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51例。A组给予5 mg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B组给予10 mg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C组给予15 mg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Hb),性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94.12%)与B组(90.19%)均高于A组(7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FSH、LH、E2及P水平均有所降低,B、C组较A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减少,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C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较A、B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低于A组(9.80%)和C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mg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在临床上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4.
刘常利  孙江川 《重庆医学》2011,40(23):2361-2363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在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中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在本院妇科住院收治并确诊为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去氧孕烯炔雌醇组(42例)和醋酸甲羟孕酮组(41例),对止血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对比,并观察所有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1)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4.51±3.19)h;醋酸甲羟孕酮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9.32±7.19)h,两组止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去氧孕烯炔雌醇组与醋酸甲羟孕酮组止血总效率分别为100.0%、36.6%,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去氧孕烯炔雌醇组血止后FSH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醋酸甲羟孕酮组治疗前后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无明显不良反应,醋酸甲羟孕酮组中8例自觉轻度恶心,3例感乳房轻微胀痛,10例出现治疗期间阴道点滴出血,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均正常。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在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止血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非司酮组(41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米非司酮组:诊断性刮宫后,给予米非司酮每晚睡前口服12.5mg,连续服药3个月为一疗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诊断性刮宫后第5天始起,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每晚睡前顿服(开始时2片,血止后改1.5片,3d后再减至1片,并维持此量至总服药时间达21d),停药后撤退性出血第4天继续服药,每晚睡前顿服1片,21d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诊断性刮宫后,随访。比较各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静脉血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的变化。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诺酮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诺酮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5),米非司酮组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的FSH、L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对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因两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机制不同,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变化、经量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及经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及经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羟孕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血,可有效快速止血,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调整患者经期及经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抗感染、止血、抗贫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E_2及FSH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E_2及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8.
石元华  石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10-5111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给予乙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平均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平均阴道流血时间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流血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perimenopause,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P-DUB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3组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A组给予米非司酮10 mg,B组给予米非司酮15 mg,C组给予米非司酮20 mg.观察3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停止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长于B、C组( P<0.05).B、C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及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大于B、C组,血红蛋白小于B、C组(P<0.05).治疗后,B、C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LH、E2、P和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69.81%)低于B组(92.45%)、C组(96.23%)(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B组(9.4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22.64%)(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g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P-DUB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功血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42例患者,予以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流血停止后改12.5mg隔日1次,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肝肾功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42例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血清FSH、LH、E2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半数以上病人出现闭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血清雌二醇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血清雌激素水平对于胚胎移植时机的选择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按照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患者黄体酮开始注射日血清雌二醇质量浓度(pg/mL)的百分位数,将279个周期进行分组(组1百分位数为0~25,组2为26~75,组3为76~100).组间比较促排卵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组间比较月经周期第2天、第12天和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质量浓度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三组促排卵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相关特征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月经周期第2天、第12天和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垂体降调节的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中,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对于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血清雌激素水平对于胚胎移植时机的选择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按照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患者黄体酮开始注射日血清雌二醇质量浓度(pg/mL)的百分位数,将279个周期进行分组(组1百分位数为0~25,组2为26~75,组3为76~100)。组间比较促排卵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组间比较月经周期第2天、第12天和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质量浓度和子宫内膜厚度。 结果 三组促排卵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相关特征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月经周期第2天、第12天和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非垂体降调节的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中,黄体酮开始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对于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G Li  M Zeng 《中华医学杂志》1990,70(1):16-9, 2
Serum GH, E2, FSH, LH levels, bone mass,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calcium levels and urinary calcium/creatine ratio in 42 postmenopausal wome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30 women of fertile age. In thirteen out of the postmenopausal women we also observed these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diethylstilbestrol (DES). The postmenopausal women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rum GH (P less than 0.01) and E2 levels (P less than 0.001) and increased serum FSH(P less than 0.001), LH levels (P less than 0.001), and had lower bone mass (P less than 0.01). They also had increased serum AKP levels (P less than 0.05) and urinary calcium/creatine ratio(P less than 0.01). 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E2 and GH levels, between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and serum E2, GH decline. The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began early as menopause commenced. After treatment with DES in 13 postmenopausal women, we observed that G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less than 0.01) and FSH, LH decreased (P less than 0.001), AKP decreased by 27.58% and urinary calcium/creatine ratio decreased by 43.94%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ne turnover increased after menopause and resorption exceeded formation. There is bone loss in early postmenopause. The postmenopausal bone loss is related to serum GH, E2 levels.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is necessar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it should be given as early as possible. After treatment with DES, increased serum GH levels, decreased AKP values (27.58%) and urinary calcium/creatine ratio (43.94%) suggest that estrogen may play a definite role in bone metabolism through increased G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超排卵治疗过程中卵泡液内某些激素以及生长因子的水平,探讨它们与受精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根据胚胎发育状况及治疗结局分为妊娠组、正常未孕组和胚胎质量较差组,超促排卵后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获得卵泡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卵泡液中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生长激素(GH)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比较其与不同胚胎发育状况及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妊娠组及胚胎发育正常但未妊娠组E2水平明显高于胚胎质量较差组(P<0.05);妊娠组IGF-1水平明显高于胚胎质量较差组(P<0.05),正常未孕组居于2者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H、LH、P及GH水平在以上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促排卵时卵泡液中E2及IGF-1可能与卵子受精后胚胎发育的潜能有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评估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雌二醇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病理学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贾敏  姚秀娟  郭群  方正清  梅其柄  赵德化 《医学争鸣》2001,22(20):1908-1908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SD大鼠 ,雌性、未孕 ,体质量 15 0~ 16 6 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 (上海第九制药厂 ,批号 990 5 0 1) ;性激素雌二醇 (E2 )、孕酮 (P)、促卵泡成熟激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 H )及泌乳素 (PRL )放免试剂盒(天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 .1.2 方法  SD大鼠 16只随机均分为两组 .正常组大鼠 im生理盐水 (NS) 0 .2 m L· d- 1 ,模型组 im雌二醇注射液 0 .4mg· d- 1 ,连续 30 d.末次给药后心室内取血 ,离心后取血清检测 E2 ,FSH,P,L H及 PRL;同时观察乳房形态学改变 ,活杀动物…  相似文献   

17.
王灵英  彭祥炽 《吉林医学》2013,(33):6897-6898
目的:观察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ogen,E2)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2例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健康体检更年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5-羟色胺(5-HT)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E2)和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负反馈性升高卵泡刺激素,并导致5-羟色胺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故临床治疗更年期抑郁患者时应补充雌激素采取激素替代(HRT)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选取评价女性生育力的关键指标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及窦卵泡数目(AFC),探究其在健康女性和不孕女性血清样本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差异性及其应用于临床女性生育力评价初筛的可能价值。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育龄期的健康女性和不孕女性血清标本共236份,所有受试者年龄均处于育龄阶段(22~49岁),平均年龄为(30.8±5.1)岁。依据临床检测结果,将血清标本分为E2高值组(>5 000 pmol/L,78例)与E2低值组(<500 pmol/L,86例)、AMH高值组(≥ 1.1 ng/mL,33例)与AMH低值组(<1.1 ng/mL,30例)、AFC高值组(>14个,68例)与AFC低值组(<7个,34例)。建立血清SERS分析法并检测各组样本的拉曼光谱,对信号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置换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清标本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E2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AMH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AFC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基本相似,但谱峰强弱在3个指标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存在差异。在OPLS-DA模型中,E2、AMH和AFC 3个指标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组间分离趋势,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与0.996、0.995与0.995、1与1。结论 SERS技术具备应用于临床女性生育力初筛的潜力,血清SERS图谱作为不孕不育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动情间期母羊切除卵巢并皮下植入持续释放的E_2后,平均LH基础分泌水平和LH脉冲幅高比对照组显著减低,LH脉冲频率无明显改变。LH的平均基础分泌水平和脉?中幅高显著相关。表明植入E_2对垂体LH分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抑制LH对GnRH的反应,作用部位在垂体,不在下丘脑。LH基础分泌水平的下降,亦可能是E_2的抑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