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为中药的鉴别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振荡技术绘制中药指纹图谱。结果 获得 6 0余种中药的振荡指纹图谱。结论 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可用来对中药进行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2.
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是一种基于多阶段化学反应的电位-时间变化,反映复杂体系整体氧化还原活性的非线性动态指纹图谱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复杂体系质控分析。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数学分析方法在中药和食品领域的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包括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和线性、对数、指数、多项式和多元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为振荡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和食品领域的进一步质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是中药发展的艰巨任务和必然趋势。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中药指纹图谱,用能体现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物质群来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符合中医药理论,是国内外认可的中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详细查阅国内外学者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工作,依据分析技术和研究内容的不同,笔者对研究频率较高的中药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的概念、特点、研究进展及其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H+-Mn2+-CH3COCH3-BrO3-为振荡体系,以待鉴别中草药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中的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中药鉴别。不同中药底物的化学振荡体系获得各具特色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并且指纹图谱的重现性良好。因此可以利用电化学指纹图谱鉴别易混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多维信息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基于中药化学成分信息,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中药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药物、中成药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中药化学模式识别则是模糊数学概念渗透到药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中的运用,解决了中药质量多维信息的综合分析问题,已逐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不断深入延展开来。随着当代化学分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检测手段应用到中药指纹图谱的构建工作中,更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运用到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处理中来,使得更多的传统中药材、中成药的真伪鉴定、质量评定工作得以实现,且技术已日臻成熟,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该文对20余年来国内外中药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以期为中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丁红霞  杨静  吴宗耀  胡玮佳 《河南中医》2013,33(7):1155-1156
目的:通过对中药质量控制中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探究,找到一种使中药达到国际上通用药物的“安全有效”的质量要求,并使中药产品进一步国际化的方法.方法: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控制的各种方法,查找文献,根据中药材成分的不同,确立应用不同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结果:不同色谱指纹图谱各有所长,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无论在检测技术,还是在应用例数方面,都是最成熟、最优的方法.结论: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将为中药及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伟  秦昆明  徐雪松  陈丹妮  王彬  蔡宝昌 《中草药》2014,45(21):3041-3047
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但是如何实现中药指纹图谱数据的快速匹配、检索、识别和鉴定功能是指纹图谱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的研究和建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有助于加快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程。主要从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研究历程、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优势、研究成果等方面予以阐述。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数据库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情况;在药品质量标准中中药指纹图谱收载的情况;中药指纹图谱样品的选取;指纹图谱研究的理论指导;指纹图谱研究的有效组分等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建议尽快研究常用中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建立中药中微量元素指纹图谱。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分析手段,参考化学药质量标准的先进分析方法,制定合理的、先进的并符合国情的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标准。加强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监控、生产过程数字化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材炮制工艺指纹图谱的研究,建立其指纹图谱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中药谱效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较全面地反映原料药材、制剂工艺全过程及成品的质量,已成为现代中药制剂质控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对近几年HPLC指纹图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制剂后期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研究中指纹图谱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作用以及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思路,为中药复方的开发研究以及指纹图谱用于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黄柏饮片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电可控液晶滤光光谱成像装置,测定10种不同市售来源的黄柏饮片,光谱分辨率为5nm,光谱覆盖范围为480~680nm,空间分辨率为4000×4000。从成像光谱立方体中提取特征光谱,构建其指纹图谱;采用标准欧氏距离等聚类分析方法解析其指纹图谱。结果黄柏饮片的光谱成像指纹图谱用于其品种和质量的鉴定,结果与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结果相吻合。结论光谱成像分析技术可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质量评价,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无损。  相似文献   

12.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东方  赵丽娜  李银峰  靳朝东 《中草药》2016,47(22):4085-4094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评价中药优劣、鉴别真伪、区分物种和确保其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控制中药质量以及鉴别方面越来越成熟,已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可。主要对近3年中药生物指纹图谱技术和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电化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以及数据计算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杜思邈  张忠亮  吕春明  周永全  赵燕  张宁 《中草药》2013,44(22):3095-3104
中药指纹图谱在现代及未来的中药质量控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可分析中药中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分布的信息,符合中医中药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指纹图谱必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药效成分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总结了近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和分析方法的进展,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中药制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整体作用的特点,使得其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困难,正确辨识中药制剂中与功效密切相关的主要活性成分群并以此构建中药制剂工艺、质量评价体系成为中药制剂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谱-效相关、中药药动学、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整合效应关联性分析、计算机虚拟筛选以及敲入/敲除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评价基于标志性活性成分群的辨识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芪生脉胶囊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黄芪生脉胶囊HPLC指纹图谱,并研究复方与组方药材指纹图谱色谱峰相关性。方法:通过HPLC-DAD联用建立复方及各药材指纹图谱,以色谱峰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信息为考察指标,对复方指纹图谱色谱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有16个特征峰的HPLC指纹图谱,对复方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确定了特征峰的药材归属。结论: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黄芪生脉胶囊的质量控制水平,能较好地判别复方主要色谱峰与药材化学组分间的相关性,可应用于中药复方化学组成及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16.
熊亮  彭成 《中草药》2016,47(13):2212-2220
中药质量控制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一直是中医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化学成分检测是目前绝大多数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但很多成分既缺乏专属性,也没有生物活性,这势必大大降低了中药质量标准的实际价值,而且也很难真实反映中药的质量。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提出的新概念,对中药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中药Q-Marker的研究模式,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化学成分专属性研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可测性研究、指纹图谱研究5个方面,介绍益母草和赶黄草Q-Marker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7.
江振作  王跃飞 《中草药》2016,47(23):4127-4133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瓶颈。针对当前中药质量标准评价模式,从中药真伪鉴别和优劣评价两方面综述现阶段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策略,阐述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探讨中药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提出以"药材基原为基础、物质基础研究为支撑,质量标志物(Q-markers)辨析为核心,质控方法为手段"的中药质量控制新模式。基于正品药材,深入研究物质基础,辨析Q-markers,构建质控方法,控制中药质量,制定符合中药特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药品质生物评价的历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寒冰  吴宿慧  牛明  王伽伯  肖小河 《中草药》2017,48(14):2809-2816
生物评价(biological assay)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功效的多样性特点,依靠化学成分理化分析的方法对中药进行品质评价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中药品质的生物评价日益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从中药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药品质生物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自古有之,尤其是近年来我国CFDA及美国FDA强调了生物评价在中药或植物药新药注册与评审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这标志着生物评价已成为国内外中药和植物药质量评控发展的共识性方向,当前正进入中药品质的生物评价时代。从回顾历史与展望发展的视角,对中药品质的生物评价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以生物评价为核心的"中药整合质量观"。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质量追溯系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昌孝 《中草药》2017,48(18):3669-3676
中药质量标志物从概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我国中药科研与产业界的重视。中药质量是影响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重大问题,确定影响中药质量的标志物,并综合信息分析、风险评估,确定并控制影响产品质量所有因素。特别是通过从药材源头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和控制研究,构建全程可溯源的控制和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应是保证中药质量和产业过程全程控制的关键,以期对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