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建立中国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472例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PPK模型组(n=354):应用NLME程序建立一房室群体药动学模型(个体间变异采用指数模型,残差变异采用加法模型表示),考察各协变量对参数Ka、Vd和Cl的影响。用拟合优度、自举验证、直观预测检验(VPC)对最终模型的性能进行内部验证。PPK验证组(n=118):用最终模型预测验证组患儿的血药浓度,与实测值比较计算平均预测误差(MPE)、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平均预测误差平方(MSE)和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对最终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PPK最终模型为:Ka=1.18×eηKa h-1; Vd=0.30×eηVd L·kg-1; Cl=0.008×(WT/18)-0.92×eηCl L·kg-1·h-1。体质量负相关影响Cl。拟合优度、自举验证和VPC的评价结果表明最终模型稳定、预测结果可靠。外部验证最终模型结果为:MPE=-0.09 mg·L-1,MAE=0.72 mg·L-1,MSE=0.76(mg·L-1)2,RMSE=0.87 mg·L-1。血药浓度实测值和最终模型的个体预测值(DV vs IPRED)的决定系数R2=0.998 1。外部验证说明最终模型预测准确度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中国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后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模型结构表明丙戊酸体重校正的清除率随患儿年龄和体质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肾内科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其给药方案,以促进个体化给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0名肾内科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血清浓度310例次并收集相关临床指标,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不同给药方案对不同MIC群体的药效学目标到达.结果: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群体典型值及个体间差异(Between Subject Variability,BSV)分别为:哌拉西林CL/F=13.74 L·h-1,BSV=11.1%;V/F=21.69 L,BSV=8.0%,他唑巴坦CL/F=9.32 L·h-1, BSV=9.11%;V/F=16.0 L, BSV=5.28%;固定效应参数中,肌酐清除率对参数有影响.对于MIC值较大的细菌,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获得了更高的目标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结论:群体药动学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可为调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青藤碱口服给药在兔生理状态下血液及关节液的药动学特征。方法:经口灌胃给予新西兰兔青藤碱100 mg·kg-1,采用微透析技术采集关节腔透析液,并同步耳缘静脉采集血液,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液及关节液中青藤碱浓度。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青藤碱口服给药后在新西兰兔血液中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2 867.5±246.76 ng·mL-1,T1/2 Ka为0.31±0.10 h,Ka为3.72±2.4 h-1,T1/2为3.27±0.50 h,符合一室模型;关节腔中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 874.688±477.19 ng·mL-1,Ka为3.6±0.75 h-1,T1/2为3.91±1.48 h,符合一室模型;血浆中Cmax是关节液Cmax的1.53倍。结论:血液及关节液中均存在青藤碱,但在血液中的Cmax高于关节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来氟米特口服给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探讨其药动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参与本次研究,应用Phoenix NLME(Vision 8.0)软件中的群体模块分析来氟米特口服给药后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数据,估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结果: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特立氟胺在健康志愿者中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吸收速率常数Ka、分布容积V、药物清除率CL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0.691 h-1、12.843 L和0.031 L·h-1。协变量筛选结果显示,BMI对分布容积V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来氟米特在中国健康人群中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最终模型可对个体药代参数做出精确的估计,BMI对分布容积V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健康女性使用塞克硝唑栓后体内塞克硝唑栓的浓度,并研究其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色谱柱Welch Ultimate C18(2.1 mm×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乙酸+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12:88,V/V);流速:0.5 mL·min-1,进样量5 μL。采用ESI+源,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对离子反应m/z 186.3→128.3(塞克硝唑)和m/z 192.4→128.3(Secnidazole-d6)进行监测。20名健康女性受试者,单次与多次给药试验各10名,分别给予塞克硝唑栓。根据检测的血浆中塞克硝唑浓度,用DAS 3.2.7进行数据处理以及SPSS 19.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塞克硝唑在0.05~8.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定量下限0.05 mg·L-1,批间、批内RSD皆小于15%。健康女性血浆中塞克硝唑栓单剂量Cmax (3.00±0.96)mg·L-1,tmax(8.90±2.68)h,t1/2(18.07±2.96)h,AUC0-96(97.78±35.81)mg·L-1·h-1,AUC0-∞(101.11±36.96)mg·L-1·h-1;多剂量Cmax,ss(6.01±2.01)mg·L-1,tmax(7.20±2.86)h,t1/2(21.87±7.60)h,AUCss(107.15±33.62)mg·L-1·h-1,AUC0-96 (202.11±82.07)mg·L-1·h-1,AUC0-∞(217.47±103.50)mg·L-1·h-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适用于塞克硝唑栓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肾移植患者服用伏立康唑的群体药动学(PopPK)特征,探究影响伏立康唑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4例肾移植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谷浓度和生理病理资料,利用Phoenix NLME软件建模,并用VPC法和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肾移植患者的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消除一室模型,最终PopPK模型为:表观分布容积V(L)=183.69×[1+(HGB-98)×0.016]×exp(ηV),清除率CL(L·h-1)=7.24×[1+(ALB-36)×0.037]×exp(ηCL)。结论:血红蛋白(HGB)对V有显著影响,白蛋白(ALB)对CL有显著影响,所建PopPK模型较稳定,可以较好地描述肾移植患者伏立康唑的药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盐酸沙格雷酯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合用6 d后,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变化。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盐酸沙格雷酯(10 mg·kg)每天3次和酒石酸美托洛尔(27 mg·kg-1)每天一次,连续6 d;对照组灌胃酒石酸美托洛尔(27 mg·kg-1)每天一次,连续6 d。2组于第7天灌胃给药后5 h内眼内眦取血,血浆样品处理后用UPLC-UV测定并绘制相应的药时曲线,DAS 2.1.1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后,用SPSS 13.1软件对2组药动学参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5h分别为(0.98±0.41) mg·h·L-1和(0.84±0.40) mg·h·L-1;AUC0-∞分别为(1.08±0.42) mg·h·L-1和(0.91±0.41) mg·h·L-1;t1/2分别为(1.40±0.36) h和(1.23±0.36)h;tmax分别为(0.66±0.31)h和(0.51±0.10)h;V分别为(57.02±23.46)L·kg-1和(58.19±22.61)L·kg-1 ;CL分别为(28.60±10.89)L·h-1·kg-1和(33.94±13.59)L·h-1·kg-1;Cmax分别为(0.62±0.39)mg·L-1和(0.71±0.40)mg·L-1。数据显示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合用6 d前后,酒石酸美托洛尔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中国癫痫患者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的群体药动学模型,进而取得对癫痫患者有效的数据参数,为癫痫患者给出有针对性的给药治疗依据。方法:通过实地收集参与研究使用奥卡西平片患者血液药物含量监测数据,利用NLME软件来实现近似群体药动学数学逻辑模型,建立基础模型和统计学模型后,考察年龄、体质量、合并用药等潜在影响10-羟基卡马西平药动学的相关变量参数,将Bootstrap估得的和原始数据估得的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模型对实验有效以及测验结果稳定,对建立的模型通过自举法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了119个患者的180个浓度点,所建立的10-羟基卡马西平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符合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CL/FVd/F群体值分别为1.22 L·h-1和43.21 L;Ka固定为0.5 h-1。体表面积对10-羟基卡马西平的清除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初步建立了中国癫痫患者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10-羟基卡马西平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为癫痫患者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给药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内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的方法,并进行灌胃及静脉注射后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醚萃取,吸取上层液置于氮气流下吹干,甲醇溶解后取20 μL进行检测。采用Agilent 1100型液相色谱仪,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Agilent C18(12.5 mm×4.6 mm)预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波长为300 nm,进样体积为20 μL,蛇床子素作为内标物质。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定时剪尾取血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以3p97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欧前胡素及异欧前胡素浓度均为0.05~36.45 μg·mL-1时,线性较好(r=0.999 9);定量限均为0.05 μ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方法回收率均在80%~90%之间;低、中、高3个系列规格的血浆样品在4℃保存7 d、-20℃及-80℃各保存2个月后结果均保持稳定。灌胃给予含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剂量均为30 mg·kg-1混合溶液,房室模型均拟合为一室模型:欧前胡素t1/2Ke(74.7±18.15)min,tmax(8.7±1.54) min,Cmax(1.15±0.16) μg·mL-1,AUC(124.42±44.74) μg·min·mL-1,CL/F(s)(0.25±0.1) L·kg-1·min-1,V/F(c)(24.44±3.55) L·kg-1;异欧前胡素t1/2Ke(60.48±14.22)min,tmax(8.6±1.21)min,Cmax(0.3±0.04)μg·mL-1,AUC(27.27±5.46) μg·min·mL-1,CL/F(s)(1.14±0.25)L·kg-1·min-1,V/F(c)(96.42±12.96)L·kg-1。静脉给予含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剂量均为20 mg·kg-1混合溶液,房室模型均拟合为二室模型:欧前胡素t1/2β(85.64±23.25) min,AUC(1 152.02±555.25) μg·min·mL-1,CL(s)(0.022 8±0.014 2) L·kg-1·min-1,V(c)(0.73±0.31)L·kg-1;异欧前胡素t1/2β(89.28±29.02) min,AUC(210.26±75.76) μg·min·mL-1,CL(s)(0.105 4±0.034 1) L·kg-1·min-1,V(c)(2.74±0.6) L·kg-1。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灌胃给药,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经过计算结果为7.20%与8.6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和准确率高等特点,能满足大鼠体内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检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奥卡西平在儿童群体中的药动学模型,辅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和漏服药物后的补救方案。方法:收集124例4个月~18岁儿童癫痫患者口服奥卡西平后体内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羟基卡马西平(MHD)的药物浓度数据和临床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法建立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应用自举法、预测值校准的直观预测检验(pc-VPC)、正态化预测分布误差检验(NPDE)评价PPK模型的预测性能。基于最终模型参数,模拟不同特征儿童患者的最佳给药方案和不同漏服场景下的补救给药方案。结果:本研究发现奥卡西平在儿童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模型,按标准体质量70 kg成人校正的群体典型值为:吸收速率常数(Ka)=0.83 h-1,表观分布容积(Vd/F)=16.70 L,清除率(CL/F)=1.92 L·h-1。体质量是影响Vd/F和CL/F的显著性协变量。自举法、pc-VPC和NPDE检验显示模型预测准度高,稳定性好。模拟结果显示,按本研究推荐的维持方案和漏服后补救方案给药可提高药物浓度的达标概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本研究通过群体药动学研究,制定了不同体质量分层儿童患者的奥卡西平优化给药方案以及漏服药物后的补救方案,可为临床药物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罗布麻甲素的微乳液相色谱方法,并将其用于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方法:用微乳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Zorbax SB-C18(150 mm×4.6 mm,5 μm)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采用经过优化后的微乳体系为流动相,其组成为:2.0% Genapol X-080-2.8%正丁醇-1.8%乙酸乙酯-0.4%三乙胺-93.0%水溶液(pH调至5.0)。结果:大鼠静脉注射罗布麻甲素后,其药动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和消除相半衰期分别为7.3 min和28.7 min。药时曲线下面积AUC(μg·min-1·mL-1)为804.37。表观分布容积Vdμg·mL-1)为0.325。平均驻留时间MRT(min)为25.8。大鼠血浆中罗布麻甲素在0.1~10 μg·mL-1内线性均良好(r=0.998 6),最低定量浓度(S/N=10)为0.1 μg·mL-1,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4.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3%~98.8%之间,RSD均小于5.1%。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罗布麻甲素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CYP2C9抑制剂胺碘酮对艾瑞昔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0),实验组连续7 d灌胃胺碘酮灌胃液(40 mg·kg-1,qd),对照组灌胃等量空白灌胃液。2组均于第8天单次灌胃艾瑞昔布灌胃液20 mg·kg-1,按确定时间点取血,LC-MS/MS法测定艾瑞昔布血药浓度,DAS 2.1.1软件拟合药时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24 h分别为(1 814.8±693.4) ng·h·mL-1和(1 125.1±457.6) ng·h·mL-1;AUC0-∞分别为(2 091.6±887.1) ng·h·mL-1和(1 331.3±592.6) ng·h·mL-1;t1/2分别为(7.8±4.5) h和(7.4±3.8) h;tmax分别为(1.7±0.6) h和(1.46±0.60) h;CL分别为(0.01±0.01) L·h-1·kg-1和(0.02±0.01) L·h-1·kg-1;V分别为(0.11±0.05) L·kg-1和(0.17±0.07) L·kg-1;Cmax分别为(268.2±115.7) ng·mL-1和(162.2±53.0) ng·mL-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AUC0-24 h、AUC0-∞Cmax显著增大(P<0.05),V、CL显著减小(P<0.05),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9抑制剂(胺碘酮)对艾瑞昔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