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9月期间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79例,其中127例未呼叫急救电话,由家人或外人直接送来急救中心(非院前急救组,A组)。另外152例经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B组),两组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病死率和生存时间。结果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低[院前急救组(18.42%),非院前急救组(31.50%)]、生存时间长[院前急救组(5.14±1.7)h,非院前急救组(2.5±0.8)h],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延缓死亡时间,加强"黄金1小时"的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徐达 《中国校医》2020,34(8):594
目的 分析急救前移对心搏骤停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147例心搏骤停患,依据有无进行急救前移分为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74例)。对比2组救治时间和复跳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搏骤停后首次进行胸外按压时间、心搏骤停后至医院的时间、院前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院前心脏复跳率(5.5%)、院内心脏复跳率(12.3%)均高于对照组(4.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心搏骤停后首次进行电除颤时间、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前移可以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死亡率,应当在院前急救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云东 《工企医刊》2015,(1):1202-1203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经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水平。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患者60例,按救治方法不同分为一般急救组(30例)和全面急救组(30例),以患者最终病死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急救措施对愈后的影响。结果采用一般急救措施的病死率高于全面急救措施组(23.3%VS 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0,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施行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在院前医务人员应积极施行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等更加积极的急救措施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诊急救措施和重要性。方法对147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2例(院前组)接受过院前急诊急救,55例(自救组)为患者家属直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重点分析院前组的院前急救方法,并于回访过程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院前组好转68例(73.9%),恶化9例(9.8%),死亡15例(16.3%),自救组好转33例(63.5%),恶化6例(10.9%),死亡16例(29.1%),院前组的病情恶化及发生死亡的情况均优于自救组。结论对急性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进行院前急诊急救是十分必要的,及时而准确的院前急诊急救,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恶化及死亡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浙江省某地区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效果,以及影响院前急救有效率的相关性因素。方法:以2019年7-12月的浙江省某地区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病例为对象,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院前急救效果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院前接诊患者的基础疾病、接诊后评估的病情严重程度、院前预告知、急救意外、急救时间和急救距离对急救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救距离是影响急救效果对主要因素(P0.05)。结论:院前预告知可缩短院内响应时间,快速响应良好衔接可提高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的院前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的院前诊断和急救措施。结果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以四肢骨折和颅脑损伤最多;颅脑损伤是院前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合并口腔颌面损伤的多发伤是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66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62例经院前急救安全转运至急诊科;3例院前死亡。院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准确的院前诊断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是减少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院前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的院前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的院前诊断和急救措施.结果 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以四肢骨折和颅脑损伤最多;颅脑损伤是院前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合并口腔颌面损伤的多发伤是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66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患者中,62例经院前急救安全转运至急诊科;3例院前死亡.院前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准确的院前诊断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是减少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院前死亡率和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温州市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院前急救水平,降低院前急救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温州市区2009年1月20日—2011年12月20日拨打"120"电话呼救的院前急救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病例死亡率为1.58%,男女比例为2.73∶1,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30~39岁组。导致院前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每天上午6~8时为院前死亡高发时段,夏、冬两季院前死亡病例明显多于春、秋两季。[结论]医务人员可根据院前死亡病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合理配置急救资源,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以降低院前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粤西地区非医疗专业院校大学生对心脏性猝死(SCD)知识掌握现状、获取途径及学习需求,综合分析及拟定急救技能培训方案。方法随机抽查粤西地区非医疗专业院校580名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知识获取途径:通过电视广播及网络的人数达调查人数的72.36%;通过科普读物了解的人数为16.16%;通过报纸杂志了解的人数为8.27%;其他渠道了解相关知识的人数占调查人数3.21%。(2)心脏性猝死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仅占调查人数的32.34%。(3)对心脏性猝死知识及相关急救技术培训需求占调查人群的70.15%;媒体宣传占29.85%。结论非医疗专业院校学生中对心脏性猝死认知水平有待提高,需开设相关知识及院前初步急救措施的理论与技术培训,促进非医疗专业院校学生对心脏性猝死认知与急救技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汉台区院前急救无效出车的情况及其原因,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以汉中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记录单为调查表,调查对象为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的所有院前急救案例,共1280例,采用现况研究。结果院前急救出车原因前六位的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61例,20.39%)、非交通事故创伤(243例,18.98%)、急救现场无人(173例,13.52%)、交通事故创伤(126例,9.84%)、急救现场患者已死亡(115例,8.98%)、患者拒绝就医(96例,7.50%)。无效出车共384例次(占30.00%)。结论汉台区院前急救有较高的无效出车率,其原因在于没有建设急救网络和民众缺乏院前急救常识。本调查为汉台区的院前急救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将有助于提高其院前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1.
蒋晓红  杨俏兰  汤娜 《现代医院》2008,8(12):104-10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疗护理纠纷防范措施。方法建立健全院前急救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出诊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配备齐全院前急救所需的各种急救物品和急救药品,处理好与城管、交警、公安等部门的关系。结果院前急救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疗护理纠纷下降。结论强化医护人员法律行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院前急救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猝死复苏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35例猝死患者院前现场抢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现场复苏成功率为14.29%,远期存活率为8.57%。结论:院前猝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急危重症之一。缩短急救半径、减少呼叫等待时间,早期电击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救治院前猝死的重要措施;重视脑复苏,对公众普及CPR技术及相应的急救技能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谱以提高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对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3627例患者的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是创伤(23.57%)、心血管疾病(12.90%)、神经系统疾病(9.93%)、呼吸系统疾病(9.68%)、消化系统疾病(8.68%)。创伤以20—40岁人群为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20—60岁为主。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院前急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何芳  何慧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5-156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急救反应时间、心肌再灌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院前急救的现况,探索院前急救规律,为有效利用救护资源,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分析。结果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总病例54612例,男性病例43542例,占79.73%,女性病例11070例,占20.27%,男、女性病例之比为3.93︰1;城郊患者40265例,城内患者14347例,二者之比为2.81︰1;内科病例4285例,占7.85%;外科病例39151例,占71.69%;妇产科病例5867例,占10.74%;儿科患者5309例,占9.72%;外科病人占第1位,超过总急救病例的2/3;21~50岁病例占76.39%;各种疾病病例53615例,占98.17%,突发事件病例266例,占0.49%,车祸427例,占0.79%,其他病例304例,占0.56%。结论创伤急救是出诊的首位原因,出诊半径和到达时间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对院前急救应采取分层、分类与分流急救相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陈卓 《中国校医》2019,33(6):47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某急救中心2018年1月—2018年4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干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院前急救小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住院时间、病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均明显少于或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4.2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发病至抢救时间、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院前急救的现况,探索院前急救规律,为有效利用救护资源,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分析.结果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01~2010年院前急救总病例54 612例,男性病例43 542例,占79.73%,女性病例11 070例,占20.27%,男、女性病例之比为3.93∶1;城郊患者40 265例,城内患者14 347例,之比为2.81∶1;内科病例4 285例,占7.85%;外科病例39 151例,占71.69%;妇产科病例5 867例,占10.74%;儿科患者5 309例,占9.72%;外科病人占第1位,超过总急救病例的2/3;21~50岁病例占76.39%;各种疾病病例53 615例,占98.17%,突发事件病例266例,占0.49%,车祸427例,占0.79%,其他病例304例,占0.56%.结论 创伤急救是出诊的首位原因,出诊半径和到达时间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对院前急救应采取分层、分类与分流急救相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