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09年收治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0例老年人残胃癌患者中,男52例,女8例,平均年龄65.9岁;原胃大部切除术距残胃癌确诊间隔时间平均20.3年;原胃大部分切除吻合方式55例为BillrothⅡ式,5例为BillrothⅠ式;病变主要位于贲门、吻合口,以低分化腺癌多见。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残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残胃癌常见于BillrothⅡ式术后,老年人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应定期胃镜随访,尤其10年以上者更应作为重点监测对象,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我院收治32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多在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10年后发病,Billroth—Ⅱ式癌发生率显著高于Billroth—Ⅰ式(P〈0.01),残胃癌的组织学分化差。根治性手术切除23例,切除率为71.8%,根治性切除23例中患者5年生存率17.4%,3年生存率47.8%。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残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晚期病例应该争取行姑息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3.
陈军  于东风  刘弋 《安徽医药》2011,15(5):581-583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2008年间普外科收治的30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30例残胃癌患者男性29例(96.7%),首次手术行B illrothⅡ式24例(80%)。病变位于原吻合口10例(33.3%)。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14例(46.7%),印戒细胞癌3例(10%),粘液细胞癌2例(6.7%),低分化腺癌合并粘液腺癌1例(3.3%)。27例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22例(76.7%),姑息性手术5例(16.7%),两种术式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5年和1.6年。结论残胃癌好发于男性,以首次手术行B illrothⅡ式多发。胃大部切除术后应定期行胃镜等相关检查。由于病理恶性程度较高,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晚期患者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也应该积极争取行姑息性手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22例残胃癌的临床分析,发现残胃癌与胃手术Bilrroth Ⅱ式的术式有关。因此胃手术应尽量采用BilrrothⅠ,或选择尽量控制十二指肠液返流的术式,并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年来收治的22例残胃癌。结论 残胃癌多发于初次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男性多于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手术Bilrroth Ⅱ式吻合术是导致残胃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胃镜特征。方法对170例残胃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按手术方式、Hp感染情况分组进行残胃病变等对比分析。结果①Billroth-II式组残胃癌发生率及总的残胃病变发生率均高于Billroth—I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炎及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Hp阳性患者胆汁反流发生率低于Hp阴性患者,Billroth—I式手术率高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应严格掌握胃部分切除手术指征,定期胃镜检查以及时发现残胃病变,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易发因素、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8—2008年间22例残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残胃癌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时间距首次手术5年以上,多发于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且多发生于吻合口。时间越长,残胃癌发生率越高。结论残胃癌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发病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5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25例,姑息性手术17例,患者全部进行剖腹探查.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6%、46.5%;非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23.5%、0.结论 残胃癌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少5年以上,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残胃癌一经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加以化疗、放疗、生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该病Ⅰ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对37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术,Ⅰ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6例(16.21%);BillrothⅡ式吻合31例(83.78%),其中BillrothⅡ式结肠前吻合18例(58.06%),结肠后吻合13例(41.94%)。结果术后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残端瘘、吻合口漏、输入输出袢梗阻及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感染1例(2.7%)。随访时间5年以上,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I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在解决穿孔的同时,又去除了溃疡病灶和泌酸环境,达到了根治的目的,远近期疗效均确切,是治疗APPU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3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3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Ⅱ式术后发生率高;仅2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60例残胃癌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0例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中58例经打电话、写信及定期门诊复查方式获得随访,2例失访。8例行剖腹探查术者术后2~10个月内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5个月;行姑息性切除12例存活时间7~2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6个月;根治性切除2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60.0%、45.0%。结论胃大部切除后应高度重视残胃癌发生,特别是采取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残胃患者进行必要的胃镜检查,5年内应每两年行一次胃镜复查,术后大于10年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对有症状异常改变的应该建议胃镜检查;若发现病变能行手术者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1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儿例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年,7例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11例均行根治性手术。结论 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8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缺乏典型症状;BillrothⅡ式术后发生率高;仅2例为早期胃癌,其余均属中、晚期;可发生在残胃的任何部位;根治切除率为60.5%(23/3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0.4%。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凤城市中心医院2000至2008年24例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2例在穿孔修补术后3周早期施行11期根治性手术,3例行穿孔修补术和胃空肠吻合术,9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4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胃造口术。死亡5例,病死率20.8%。结论早期诊断,采取适当的术式,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2008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变化,按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包括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25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Boux-en-Y吻合术19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半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Billroth 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2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半年的血糖水半与术前相比出现持续而稳定的下降,且均较Billroth Ⅰ式吻合术组下降明显(P<0.05). Billroth Ⅱ式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术后半年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2.00%和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Billroth Ⅰ式吻合组的27.27%.结论:Billroth Ⅱ吻合和Roux-en-Y吻合术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易发因素、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8-2008年间22例残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残胃癌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时间距首次手术5年以上,多发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且多发生于吻合口。时间越长,残胃癌发生率越高。结论残胃癌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后残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三人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4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例中行根治性手术15例(62.5%),姑息性手术8例(33.3%),急诊剖腹探查1例(4.2%)。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6.4%、45.7%,姑息切除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2%、22.8%、0。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残胃癌多发生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胃镜及胃黏膜活检是确诊残胃癌的主要手段,定期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行胃镜复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治性手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曹卫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02-503
目的通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回顾,分析原因、再次术后生存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疑似肠胃癌患者168例进行排查,确诊48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根据转移范围,患者身体状况等确定手术方案。其中3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5例行姑息行手术切除。结果活检结果发现,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癌9例,低分化癌7例,印戒细胞癌11例,黏液腺癌9例,运用毕Ⅰ式术后发生残胃癌14(16.47%)例,毕Ⅱ式术后发生残胃癌34(40.96%)例,两种术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过两年随访观察,姑息手术治疗2年内全部死亡,其中术后3~5个月死亡4例,5~9个月死亡6例,9~24个月死亡5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2年内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要以预防发病为主。术后要定期复查胃镜,以免耽误最佳治疗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点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中所有胃溃疡患者采用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即胃大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30例胃溃疡患者中,术后恢复到Ⅰ级情况者12例,恢复到Ⅱ级情况者16例,恢复到Ⅲ级情况者2例,无Ⅳ级情况患者。结论毕(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胃溃疡患者,其优点是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食物经吻合口进入十二指肠,减少胆汁胰液反流入残胃,术后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残胃癌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6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60例残胃癌患者中,50例实施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3.3%,无1例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患者38例中,残胃全切除12例患者;术后生存3年8例,5年4例,16例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生存均为3年,5例行左上腹部胰体尾和脾脏联合切除患者中,术后生存期均为3年。10例姑息性切除者术后生存2年4例,1.5年6例。5例患者行输出袢短路吻合术加空肠造瘘术,3例术后生存分别为10个月,2例生存1年。结论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加强随访,定期行胃镜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经确诊应积极争取根治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2009年1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Ⅱ式89例,BillrothⅠ式34例,比较同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的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使用等情况。结果接受BillrothⅠ式患者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BillrothⅡ式患者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