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理大体四类,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复发结节型分别有7、15、6、4例;临床AnnArbor分期1E~4E期分别有9、18、2、3例;组织学分类霍奇金氏病8例,非霍奇金氏病24例;大体部位位于上半胃的9例,下半胃的23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毕Ⅰ、Ⅱ式)、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等手术方式,疗效较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我院从1985年5月至1991年12月在胃体及贲门癌手术中,使用28号国产GF—Ⅰ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在全胃或上半胃切除后,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与下半胃吻合手术103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未发生吻合口瘘、出血、狭窄、感染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03例均为胃体及贲门癌。男91例,女12例;年龄42~81岁,施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端侧Roux-y吻合术79例(其中扩大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3例),施行食管下端及上半胃切除,食管下端与下半胃吻合术24例(其中扩大根治性上半胃与食管下端切除8例)。术后从周围静脉补充营养,术后2~3天拔除胃管,术后6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10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开胸者术后第4~5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住院天数为11~30天,平均为19.5天。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CD2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D26的水平.结果 大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D2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t=5.180,P<0.05),并且随着疾病分期的增加而升高(F=4.679,P<0.05).术后1个月,血清CD26水平较术前降低(t=12.116,P<0.05).结论 血清CD26可作为大肠癌的分子标志物.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检测血清CD26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4.
食管下段上半胃或全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严重再出血(附11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郑长森,李建党,黄若磊,陈起衡,魏北有,陈修溥门脉高压致胃底及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疾病。传统应用的各种断流或门体分流术,在治疗出血时均收到一定的效果,但...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是下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院外科(不包括肿瘤科)自1975年1月至1984年12月共收治直肠癌126例。其中施行根治切除术的100例,单纯探查或仅作肠道减压术的26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腺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法+抗原微波修复法检测42例胰腺导管腺癌病理标本中P21、P53、NM23、C-erbB-2、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它们在胰腺导管腺癌中阳性的表达分别为90.5%(38/42)、47.6%(20/42)、69%(29/42)、61.9%(26/42)、73.8%(31/42),与大体部位、组织分级无显著相关,与病理分期有关。结论 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且相互作用的多元过程,对临床工作预后的判断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类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及治疗选择。方法对1980—2002年经病理证实的胃类癌1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中5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2例术中经快速病理诊断,9例为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7例,其中6例直径大于2cm。全组均予手术治疗,其中1例行内镜下电灼切除术,4例行局部切除术,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6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及肝固有动脉结扎术。随访1—10年,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类癌复发伴广泛转移.结论胃镜检查是术前发现胃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诊断是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胃类癌的大小对判断其良恶性有重要参考意义.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及肝转移而定。  相似文献   
8.
一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外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外伤12例分析福建省立医院普外科黄良祥李建党郑长森左半结肠外伤性破裂的术式选择是许多外科医师感到棘手的问题,意见不一。传统的观念仍认为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仅适用于右半结肠外伤,而对左半结肠外伤是不适宜的。我院从1989年4月至199...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我院1964~1985年收治成年型胆总管囊肿共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30岁以下占56.3%。临床以腹痛、腹内肿块、黄疸、发热为主要表现。其中13例超声波检查显示囊性肿物。术前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0例,误诊为胆管结石伴胆道感染5例、肝脓肿1例。本组16例经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5年5月至1993年7月在胃体及贲门癌手术中,使用国产GF-1型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肝叶拉钩(或悬吊式拉钩),在全胃或上半胃切除后,进行食管空肠或食管与下半胃吻合术154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未发生吻合口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54例均为胃体及贲门癌。男136例,女18例;年龄42~81岁。施行全胃切除食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