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氰氨化钙对日本血吸虫卵和简易厕所粪坑内蛆的杀灭作用。方法采用对照方法,观察室内和现场牛粪与氰氨化钙(W/W)和粪坑中氰氨化钙与粪液(W/V)不同比例杀灭血吸虫卵和蛆的效果。结果1%(W/W)氰氨化钙与集卵牛粪沉渣拌匀2 h后均不能孵出毛蚴;室内按氰氨化钙与牛粪(W/W)2%堆积牛粪10 cm和20 cm厚加一层氰氨化钙,分别于5、7 d抽样孵化,未发现毛蚴;现场用原粪加2%(W/W)氰氨化钙搅拌堆积,2 d后抽样不能孵出毛蚴。1%(W/V)氰氨化钙撒入粪液搅匀,3 d蛆死亡率100%,效果维持15 d,苍蝇密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氰氨化钙对血吸虫卵中的毛蚴和蛆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头翁总皂苷(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saponins,PRS)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尾蚴的杀灭效果,为白头翁总皂苷作为抗血吸虫新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尾蚴腹部贴片法感染ICR小鼠,感染后42 d的鼠肝脏经研磨、过筛获得虫卵,毛蚴由虫卵孵化,尾蚴由阳性感染钉螺光照逸出,采用0、1、2、3、4、5、6、7、8 μg/ml 的PRS药液分别于不同时间作用虫卵、毛蚴、尾蚴。结果 不同浓度PRS及对照药物吡喹酮(PZQ)对日本血吸虫虫卵作用24 h的孵化结果显示,PRS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略优于PZQ,尤其在4 μg/ml浓度时,日本血吸虫虫卵对PRS的作用更敏感。1、2、3、4、5、6、7、8 μg/ml 的PRS药液作用于毛蚴30 min后,毛蚴死亡率分别为13.47%、26.05%、60.99%、90.84%、100%、100%、100%、100%。作用于尾蚴30 min后,尾蚴的死亡率分别为5.32%、18.81%、44.7%、76.87%、98.28%、100%、100%、100%。毛蚴、尾蚴的死亡率对PRS的作用时间和浓度有一定依赖性。 结论 体外实验显示PRS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毛蚴、尾蚴均有杀伤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抗血吸虫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观察血吸虫活虫卵在不同保存液中的保存时间及孵化毛蚴的活力, 获得血吸虫活虫卵最佳保存条件, 探 索用作孵化参考品的可行性。方法 方法 收集人工感染血吸虫家兔直肠粪便, 经80、 100、 160孔/25.4 mm和200孔/25.4 mm 分样筛过滤去除粗粪渣, 260孔/25.4 mm收集血吸虫活虫卵, 于0.9% NaCl溶液、 1.2% NaCl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 (PBS, pH 7.2)、 1.0%蔗糖溶液和Mili?Q水5种保存液中混匀, 分别于4 ℃和15 ℃恒温保存。每隔7 d对保存虫卵进行孵化, 观察毛 蚴活力并计数。结果 结果 在4 ℃条件下, 1.0%蔗糖溶液和1.2% NaCl溶液中虫卵孵化率分别于49 d后和126 d后降至0; 0.9% NaCl溶液和PBS保存液中虫卵孵化率于112 d后降至10%以下, 140 d后孵出的毛蚴活力较差; Mili?Q水保存的虫卵 孵化率于196 d后降至10%以下, 280 d后孵出毛蚴, 活力明显下降且不利于观察。在15 ℃条件下, 各保存液中虫卵的孵 化率分别在49 ~ 105 d之间逐渐降至0。结论 结论 实验室以Mili?Q水为血吸虫活虫卵保存液, 置4 ℃恒温保存, 196 d之内 的冷藏虫卵具有用作孵化阳性参考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利用50%氰氨化钙(商品名为荣宝)在洲滩易感地带杀灭血吸虫虫卵和尾蚴的简易方法,继而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方法 收集含血吸虫虫卵的阳性的新鲜牛粪.在夏、秋、冬3个季节,分别按照每100 g阳性牛粪加荣宝3 g和5 g的比例,在易感地带以搅拌、表面喷撒和粪内中置等3组方式施药,并设不施药阳性牛粪对照组,于不同时段分别取样,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毛蚴.用浓度为10 g/m3的荣宝对血吸虫易感水体进行血吸虫尾蚴杀灭,在施药前及施药后不同时段用哨鼠测定血吸虫易感水体.结果 夏季,搅拌组和表面喷撒组施药后第2天均未发现毛蚴,粪内中置组第3天未发现毛蚴;秋季,施药各组第2天取样均可发现毛蚴1~5条,第3天除粪内中置组仍然发现毛蚴1~5条外,其余施药各组未发现毛蚴;冬季,施药各组第3天取样孵化,除搅拌组外均可发现毛蚴2~3条,第7天抽样孵化未发现毛蚴;夏、秋、冬3季对照组第7天仍然有6 ~ 10条毛蚴.用荣宝处置血吸虫易感水体,处置前哨鼠血吸虫感染率为11.11%,处置后第1、15和30天,经解剖检查,哨鼠均为阴性,亦未发现死鱼.结论 3组施药方式在易感地带均具有杀灭血吸虫虫卵的作用.其中,以每100 g牛粪加3 g荣宝的比例,采取表面喷撒的方法适宜现场应用,夏季效果更佳.采用荣宝10 g/m3的比例喷洒于现场血吸虫易感水体,可有效杀灭血吸虫尾蚴.2种方法同时使用,可达到净化血吸虫易感地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与抗性株虫卵和毛蚴对吡喹酮的反应性 ,旨在运用敏感株与抗性株反应性间的差异 ,建立简单快速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将各株虫卵分别孵育于 5× 10 -6、10 -6、5× 10 -7mol/ L和 10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2 4h,后移至清水孵化 ,比较虫卵的孵化率。将各株毛蚴分别暴露于 10 -3 、10 -4 、10 -5、5× 10 -6、10 -6、5× 10 -7mol/ L和 10 -7mol/ L吡喹酮溶液中 ,0、1、5 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 10 -6mol/ L 和 5× 10 -7mol/L吡喹酮孵育 2 4h后 ,敏感株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 4.2 %和 3 0 .7% ,抗性株分别为 2 4.2 %和61.2 %。当毛蚴暴露于 5× 10 -6mol/ L吡喹酮中 ,敏感株 10 0 %毛蚴体中部立刻收缩变形 ,而抗性株仅见 13 .4%毛蚴变形 ;当暴露于 10 -6mol/ L 吡喹酮 0、1、5 min后 ,敏感株毛蚴的变形率分别为3 5 .5 %、63 .9%、91.2 % ;抗性株分别为 0、7.6%、14 .3 %。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虫卵与毛蚴阶段对吡喹酮的体外反应性的差异均非常显著。提示 ,将毛蚴移入 10 -6mol/ L吡喹酮溶液中 1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 ,作为曼氏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检测方法 ,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重组表达制备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 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分子的读框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SjMP10 DNA片段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3中。转化BL21(DE3)后,诱导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虫卵中毛蚴抗原10(GST-SjMP10)融合蛋白。采用洗脱法制备GST-SjMP10融合蛋白,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进行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分析。 结果 SjMP10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GEX-4T-3后,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能表达出Mr 39 000的GST-SjMP10融合蛋白,经电洗脱法纯化的上述重组融合蛋白可被血吸虫感染兔血清所识别,并能刺激血吸虫感染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结论 日本血吸虫虫卵中毛蚴抗原SjMP10融合表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无直接杀伤作用,但可促进血吸虫虫卵毛蚴的孵出,对毛蚴有明显的杀伤作用[1]。经吡喹酮作用后的毛蚴对钉螺的攻击力如何,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吡喹酮在体内条件下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攻击力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昆明种小鼠18只,感染日本血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主要流行区现场分离株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基础。方法分别从中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云南6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虫卵,建立日本血吸虫现场分离虫株;采用实验室已有的3株曼氏血吸虫株为对照。将各虫株虫卵分别孵育于5×10-6、10-6、5×10-7、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移至清水孵化,观察虫卵的孵化率。将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5×10-6、   10-6、5×10-7、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0、1、5 min后观察比较毛蚴的运动及形态学变化。将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 10-5、6×10-7,4×10-7、10-7 moI/L吡喹酮溶液中,0、20、40、60、80、100 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泳动、收缩和断尾率的变化。并将结果与曼氏血吸虫株进行比较。结果 经10-6,5×10-7、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24 h后,日本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分别为0. 52%、11. 90%和49.15%,曼氏血吸虫分别为4.17%、31. 37%和92. 53%。当暴露于10-6 mol/L 吡喹酮1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100.00%,曼氏血吸虫为55. 73%;当分别暴露于5×10-7、10-7mol/L吡喹酮5 min后,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变形率为96. 82%和21. 80%,曼氏血吸虫毛蚴为21. 80%和0。当暴露于10-5 mol/L吡喹酮中4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6. 75%,曼氏血吸虫为28. 30%;暴露于4×10-7mol/L吡喹酮中10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95. 82%,曼氏血吸虫为11. 40%;当暴露于l0-7mol/L吡喹酮中80 min,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断尾率为29. 65%,曼氏血吸虫尾蚴为0。结论 日本血吸虫各现场分离株间在虫卵、毛蚴和尾蚴阶段财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曼氏血吸虫。研究提示,将毛蚴移人5×l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 min,镜下观察其变形率,可作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观察指标,可用于现场判断病人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否是由于吡喹酮不敏感株产生所引起。将尾蚴移入 4×10-7 mol/L吡喹酮溶液中80~100 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可用于螺体内虫株吡喹酮敏感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南京血吸虫感染兔尿液中的虫卵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和计数南京血吸虫(Schistosoma nanjingi)感染兔尿液中的虫卵和孵出的毛蚴。方法兔感染s.natotngi尾蚴1000条,75d后解剖,取出膀胱,观察和取出膀胱表面静脉丛中血吸虫,观察和计数膀胱内尿液中的血吸虫卵,尿液水洗后孵化及计数毛蚴。结果 膀胱表面静脉丛中取出血吸虫14对(28条),膀胱中尿液发现虫卵18840只,卵壳表面有很小的颗粒状附着物,兔尿中有变性卵和变黑卵。尿液水洗后孵化,共孵出毛蚴874只,占虫卵总数的4.6%。结论 S.nanjingi与S.japonicum不同,兔感染S.nanjingi后,尿液中有很多血吸虫卵,且能孵出毛蚴。  相似文献   

10.
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索成虫、尾蚴、毛蚴、虫卵等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于血吸虫病非流行季节,在江西、湖北、湖南6个村,采用吡喹酮40 mg/kg顿服治疗粪检阳性者363例,以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采集阳性粪便收集虫卵,孵化毛蚴,感染钉螺收集尾蚴.观察尾蚴在10-5、6×10-7、4×10-7、10-7mol/L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中断尾率.毛蚴在5×10-6、10-6、5×10-7、10-7 mol/L 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中的形态改变.以及虫卵在5×10-6、10-6、5×10-7、10-7mol/L 4种浓度吡喹酮溶液浸泡24 h后的孵出率.结果治疗6~7周后复查334例,319例阴性,阴转率95.5%,2次治疗阴转率达100%.尾蚴在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出现强烈挛缩、断尾,40 min断尾率为96.6%~100%.毛蚴在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发生形态改变,5 min形态改变率92.3%~100%.虫卵在5×10-6mol/L吡喹酮溶液中浸泡24 h后孵出率为0.结论与曼氏血吸虫相比较,日本血吸虫成虫、尾蚴、毛蚴和虫卵对吡喹酮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有无毛毕属吸虫存在及其尾蚴性皮炎而行。方法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感染雏鸭;采集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和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饲养的耳萝卜螺;解剖沿岸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并对该成虫作扫描电镜观察;对沿岸部分村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结果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可检获到虫卵,该卵可孵出毛蚴;毛蚴感染实验室内饲养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属吸虫成虫。该毛毕吸虫经电镜观察发现其形态特征与毛毕属吸虫其它近似种有所不同,因此,暂名为淮南毛毕吸虫。结论淮河水系有毛毕属吸虫存在,其尾蚴可引起皮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探讨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在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法 选择湖北省江陵县2个血吸 虫病流行村6~65岁居民为研究对象,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 法进行病原学平行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果 2个村共检测803人, 共查出血吸虫虫卵阳性15例, 平均粪 检阳性率为1.87%。其中Kato?Katz法、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粪检阳性率分别为0.75%、 1.49%和 1.12%,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的检出率是Kato?Katz法的1.49倍。2个村Kato?Katz法的漏检率最高, 分别为57.14%和 62.50%, 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最低, 分别为14.29%和25.00%。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使显微镜下虫卵形态不变, 卵内毛 蚴结构清晰, 容易辨认。结论 结论 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 Parasep?粪便离心管法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淮河水系尾蚴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初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淮河水系沿岸村镇居民中有否尾蚴性皮炎流行。方法:对淮河水系沿岸部分村镇居民作现场查询和体检,以确定有无该皮炎表现及伴随症状;现场采集耳萝卜螺(Radixau-ricularia)用直接压片法分离尾蚴,并用此尾蚴感染雏鸭;采集河岸渔场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分别用水洗沉淀法分离虫卵和用毛蚴孵化法分离毛蚴,并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养殖的耳萝卜螺;解剖购于当地渔民放养的家鸭及人工实验感染的雏鸭分离成虫。结果:沿岸农户及渔民下到鸭活动的水体后可引起“鸭瘙”(duckitch),即在胸腹部及下肢等处皮肤可见弥漫性突出皮肤的红色丘疹,周围有红晕,并可见成片风疹团,患处刺痒或奇痒。从现场捕获的耳萝卜螺体内可分离到有眼点的叉尾蚴,经鉴定为毛毕属吸虫尾蚴。从渔民养殖家鸭的粪便内分离到菱形卵和新月形卵,且均可孵出毛蚴,用此毛蚴感染实验室内养殖的耳萝卜螺,可获与上述形态相同的有眼点的叉尾蚴。解剖上述两个不同来源的家鸭,均可获毛毕吸虫成虫。以上所获的虫卵、毛蚴、尾蚴和成虫经鉴定均为毛毕属吸虫某一生活期。结论:淮河水系有尾蚴性皮炎流行,其病原为毛毕属吸虫尾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形态和生态方面叙述新发现的人体血吸虫的特点。方法 用急性血吸虫病人的粪便孵出的毛蚴感染钉螺,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鼠和兔,60-100d后解剖,从肠系膜静脉中取出血吸虫进行观察。血吸虫病人粪便中的虫卵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解剖兔时取出膀胱,对膀胱尿液中的虫卵镜检。结果 ①雄虫有两种:一种平均长8.76mm,宽0.43mm,32.2%体内有散在的血吸虫卵;另一种体形小,半透明,平均长2.41mm,宽0.091mm。②雌虫有两种:一种平均长10.73mm,宽0.74mm,子宫内有虫卵;另一种体形纤细,半透明,带状,略向腹侧卷曲,平均长3.43mm,宽0.12mm,仅5.5%有虫卵,少于10个。③病人粪便中有许多变性卵和变黑卵。④在感染的16只兔中,8只兔尿液中血吸虫卵孵出了毛蚴。⑤尾蚴停留在水面时呈平卧逗点状,尾干也贴近水面。⑥哨鼠疫水测定,解剖12只,1只阳性,检出8条血吸虫,而当地未发现钉螺。⑦一雌虫有在卵巢后形成虫卵现象,然后返向前而的子宫。结论 通过形态和生态初步观察,表明这种血吸虫与已知其他6种人体血吸虫不同,考虑为一新种血吸虫,暂名南京血吸虫(Schistosoma nanjingi,S.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有螺环境野粪检测对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的作用,查找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薄弱环节,提出 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按水系抽取湖北省荆州市沮漳河滩、嘉鱼县长江外滩、天门市汉北河滩、钟祥市长寿 河滩4个人、畜常到的有螺环境,开展钉螺调查和野粪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结果4处环境均有钉螺分布,均有家畜放 牧,且有牛和(或)羊粪便污染有螺环境,4处环境均查到阳性牛粪,总的孵化阳性率合计为47.62%。结论血吸虫病流 行区有螺环境牛粪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较高,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因素,预警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方法将钉螺、野粪、动物传染源作为监测对象开展传播风险监测,评定Ⅰ~Ⅲ级风险环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结果共监测52处环境和3条水系,解剖钉螺1 542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采集有螺区野粪样本9份,未发现血吸虫卵。采集血吸虫病流行区牛、羊粪便和捕捉鼠、犬样本89份,发现3份牛粪血吸虫卵阳性。评定Ⅱ级传播风险5处,Ⅲ级传播风险48处,无传播风险2处。结论快速高效的药物灭螺可使钉螺密度大幅降低,有效降低了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病牛是荆门市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建议实施牛-螺同步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不同季节或温度下三格式厕所和斜置椭球B型沼气池现场杀灭血吸虫卵的时间和效果,以评估这2种类型厕所在血吸虫病疫区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在不同的季节里,将感染家兔后获得的血吸虫卵置于三格式厕所和沼气池中,在第5、10、15、20、25、30、40、50天和第60天分别取出虫卵进行孵化试验,观察并计算毛蚴数。结果三格式厕所在冬、春(秋)季和夏季完全杀灭“虫卵粪渣”中血吸虫卵的时间分别为50、30d和15d;完全杀灭100个血吸虫卵的时间分别为40、20d和10d。沼气池在冬、春(秋)季和夏季完全杀灭“虫卵粪渣”中血吸虫卵的时间分别为30、15d和10d;完全杀灭100个血吸虫卵的时间分别为20、15d和5d。结论三格式厕所和斜置椭球B型沼气池是血吸虫病疫区杀灭人、畜粪便中血吸虫卵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江西省血吸虫病疫区,不同季节按照完全杀灭血吸虫卵的时间,均可以达到国家粪便无害化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